小班教案

时间:2024-10-02 14:43:2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集锦(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集锦(9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每个幼儿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的身体打交道,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等形式,使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护鼻子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发展他们的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培养幼儿保护鼻子的方法和意识。

  3、尝试用鼻子辨别不同的气味,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能用鼻子辨别出不同的气味。

  难点:能将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讲述出来。

  【活动准备】

  1、24个透明的纸杯、12个小纸盒,里面分别装有香油、醋,制成“气味瓶”。

  2、ppt课件

  3、教师熟悉故事《翘鼻子鲁鲁》。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左一洞,右一洞,有它能呼吸,有它能闻味。(评析:用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方法简单又有效。谜语隐含了鼻子的外形和作用,为下面活动的开展作了铺垫。)

  (二)、了解鼻子的作用

  师:小鼻子能干什么啊?小结:(1)呼吸、(我们试一试,不让他呼吸行不行)

  1、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多捏一会鼻子老师说一二三四才能松开)(2)闻味、(老师这有气味瓶,请你闻一闻,看谁的小鼻子最灵)

  2、教师出示气味瓶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什么气味?

  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

  请幼儿思考:如果没有鼻子行不行?那我们怎么来保护它?

  (三)、通过欣赏故事课件《翘鼻子噜噜》,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演示故事课件《翘鼻子噜噜》。

  2、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师:如果你遇到噜噜的情况你会怎么办?那你知道哪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激发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

  (四)、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1、请幼儿看图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我们的鼻子有自己的用处,它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它好好工作,鼻子也会难受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

  【活动延伸】

  小鼻子属于我们身体的五官,我们回班用小镜子照一照还有那些五官需要我们保护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用手印画。

  2、增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棉签每人一根,红颜料一组一份,幼儿活动用书,“一串红”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出示图片一串红)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

  二、观察一串红的花和叶子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一串红长得什么样子?看完了,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提问:一串红的花象什么?一串红的叶子象什么?一串串的小红花长在什么地方?

  三、讲解、示范

  1、老师今天带来了棉签和颜料,用它们来画一串红。

  2、一串红的花红红的,很漂亮,长在茎上,就象小朋友排队一样,排得很整齐的。(边示范边讲解)

  3、谁也想来试一下画一串红的(让幼儿示范)

  四、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1、棉签要放在盘子里,花要画在茎上

  2、有几根茎就画几串

  3、一边画一边说说美丽的一串红。

  五、活动评价

  1、(展出幼儿的作品)小朋友画了许多的一串红,真漂亮,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棵一串红,为什么?

  2、我们把一串红送到小兔家去吧,让小兔家变得更漂亮。

  小百科:一串红,又称爆仗红、象牙红,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4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不随意发出声音

  2、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图片、音乐、与幼儿数量相当的铃鼓、已熟知使用铃鼓的技巧

  活动流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快跟我们的老师打个招呼吧!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这些小客人是谁呀?(铃鼓)

  师:真厉害一眼就认出来了, 快来一人拿一个铃鼓,看看我们的小铃鼓长的什么样子呀?(铁片、小孔……)

  师:孩子们拿着你的小铃鼓到老师这边来。“咚咚咚 咚咚咚”

  二、音乐游戏

  师:一起来跟我们的小铃鼓跳个舞吧!(好吃的食物)

  音乐完毕

  师:喝豆浆喽!喝豆浆喽!干杯!干杯!喝饱了?喝饱了就把我们的小碗轻轻的去放下吧!请找到我们的小椅子,看看谁又快又安静的坐好了?(对个别孩子提出鼓励表扬)

  师:小朋友,你们还喝过什么呀?(各抒己见:水果粥、西红柿汤、酸奶、可乐……教师进行总结:如西红柿含有丰富的Vc……),你是怎么喝的?(有针对的请个别孩子到前面表演,大家一起学一学。例如:(教师可边说边表演)奥,你是一勺一勺的喝的,真不错。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有一个叫大狼的小朋友非常喜欢喝甜粥,猜猜它会怎么喝?(个别孩子回答)

  师:那大狼到底是怎么喝粥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三、分段讲故事

  第一段:(教师边讲边表演)

  师:大狼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粥的。(端起碗啊唔啊唔大口的喝)

  师:奥!端起碗啊唔啊唔大口大口地喝,这样喝好不好?(不好)为什么?(弄洒了,倒在身上,弄脏衣服,呛着……)对,你们说的真不错!

  第二段:

  师:大狼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粥的,来,一起学一学!(舀一勺喝三口)《教师舀一勺放到孩子的嘴边同孩子一起表演喝三口引起孩子的兴趣》(可重复三次)

  第三段;

  师: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的?(舀一勺喝一口)《同第二段与孩子共同表演》

  四、找图谱

  师:老师这里有三幅图,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大狼在姥姥家、自己家、幼儿园喝粥的图片。

  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端起碗啊唔啊唔地喝)对,(教师边表演边重复)谁来找一找大狼在姥姥家喝粥的`样子?(找对了就说:“你找的真不错”。找错了就说:“奥,你认为是这样的,对不对呢?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师: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的?(边说边表演)谁来找一找

  师:剩下的这一副图片是大狼在哪喝粥的样子呀?(幼儿园)它在幼儿园是怎样喝粥的?

  五、引导幼儿徒手表演喝粥的节奏

  师:今天我们就用铃鼓做大狼喝粥的碗,学一学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师: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粥的?(端起碗啊唔啊唔地喝)(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做示范)

  师: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粥的?(舀一勺喝三口)(难点,重点练习,可利用身体的不同位置来增进孩子的节奏感)

  师: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粥的?(舀一勺喝一口)

  六、鼓励幼儿的大胆地进行节奏表演

  老师今天也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铃鼓,不过在取铃鼓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当你拿到小铃鼓时,请你保管好他,当老师需要你的铃鼓唱歌时,你就让他唱,不让他唱歌时,请你不要让他发出声音好吗?好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挑选你各自的铃鼓吧!

  师:孩子们都到老师这边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A:端起碗哗啦啦(声音高低不一,引起孩子兴趣)

  B:舀一勺喝三口

  C:舀一勺喝一口(最后一声是小声的)

  补:教师可以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请我们的小朋友拿着你的小铃鼓轻轻的坐到你的小椅子上!看看谁的小铃鼓最安静(这时要针对个别孩子进行正面的鼓励,以使铃鼓不要发出声音)

  七、用铃鼓表现出大狼喝粥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演奏大狼喝粥吧!听!故事开始了!

  八、音乐游戏结束

  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跟我们的小铃鼓一起做游戏吧!

小班教案 篇5

  1、诱导目标:

  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往玩耍往试探,使大大年夜行径以及风雅行径都获患上锻炼。

  2、环境与质料:

  粗细、是非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大年夜小不同的球多少好多;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违静图一幅。

  3、入程诱导:

  一、 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进以为契合的管子口,察瞅珠子从那里滚出来。

  二、 熟谙后,可向导婴幼儿比一比一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三、 掉落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从新投放。

  4、倡导:

  一、 为了对峙婴幼儿马糊这一步履的癖好,述职报告教师可将管子的曲折屈身度、延伸的标的目的从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门路更能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以及试探愿看。

  二、 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躲粮食”的违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入程中相识蚂蚁的生计景象。

  可让婴幼儿逐步感知珠子的大大年夜小与管子粗细的干系。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 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 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准备

  1. 挂图第1号。

  2. 故事磁带。

  过程

  1. 认识阿文。

  -------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 听听阿文的故事。

  -------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

  她喜欢这块摊子吗?

  -------阿文上幼儿园抱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

  -------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 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你们是不是也向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的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建议

  1. 幼儿逐步脱离依恋物,继而融入新的集体是培养其独立性的需要,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引导的必要性。

  2. 幼儿之间在独立性及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以故事引导诱饵,并让部分幼儿表现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玩物,会对其他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太密的萝卜苗长得细小,稀疏的苗长得壮实。

  2.知道要萝卜长的大需要进行疏苗,尝试用正确方法给萝卜疏苗。

  活动准备:篮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萝卜苗

  我们班菜地里的萝卜苗,都长出来了,一起来看看长得怎样?

  1. 萝卜苗都长得一样吗?(有的稀,有的密)

  2. 稀的'地方萝卜苗长得怎样?、

  3. 密的地方萝卜苗长得怎样?

  小结:稀的地方萝卜苗长的粗壮,密的地方萝卜苗长得细小。

  二、萝卜苗长得壮

  1. 我们怎样才能帮细小的苗长得粗壮些?(疏苗)

  2. 疏掉那些苗苗呢?怎么疏苗?

  3. 教师示范疏苗的方式。

  三、我来疏苗

  1. 组织幼儿分组疏苗。

  2. 引导幼儿将疏下的苗放在篮子里。

  3. 组织幼儿观看疏苗后的萝卜地。

  4. 整理菜地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8

  教学理论依据:

  生活中有许多会滚动的物体。它们给幼儿带来了惊喜,令幼儿着迷,引起幼儿的遐想!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滚动现象特别感兴趣。本次活动我选择了会滚动的物体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以奇妙的骨碌碌王国之旅为主线索,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在玩玩乐乐中探索简单的科学道理,体验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乐趣。

  实施策略:

  操作法、观察法、比较法、游戏法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滚动玩具,乐意玩滚动玩具。

  2、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体验玩滚动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柱形的玩具、轮子玩具、球状物、玩具车、各种形状的积木、鳄鱼教具、轮胎、颜料等

  活动重难点:

  认识各种滚动玩具,乐意玩滚动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骨碌碌王国玩,那里的所有东西都会滚动,孩子们开起我们小汽车出发吧!

  二、融入情境,认识并乐意玩滚动玩具

  1.骨碌碌玩具店

  认识各种滚动玩具,并滚动着玩。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都会滚动。

  2.好吃的骨碌碌

  引导幼儿找出会滚动的物品,并能近距离滚向目标

  小结:圆形的东西会滚动,有尖尖角的东西不会滚动。

  3.大家一起骨碌碌

  让报纸球在“悠悠床”上滚动,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

  三、体验成功,结束活动

  大家将合作的`作品一起骨碌碌滚动起来,退出活动室。

  教师评课记录:

  魏**:将教育活动融到情境中,并自始至终全都贯穿此情景,我觉得是这节课很大的一个亮点,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林**:本节科学活动符合小班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在操作中了解到滚动的现象,符合科学活动“做中学”的理念。

  孙**:用报纸球在布上滚动环节总是觉得有些欠妥当,是不是该把报纸球改为其他能滚动的物体呢?

  田**:我觉得在孩子自由探索环节老师收的有些紧,是不是应该投放更多元的物体,比如多种形状的供幼儿自由选择、排除?

小班教案 篇9

  今日活动:穿鞋歌

  活动目的:通过儿歌掌握穿鞋子的方法

  分清左脚和右脚,学习将脚伸进鞋子里,再用手提起鞋后跟

  感受自己做事的快乐

  活动准备:本周一直练习自己穿鞋子

  活动过程

  1、 教师讲故事:幼儿园的`小朋友起床了,大家都在自己穿鞋子,只有冬冬没有动,为什么呀?哦。原来冬冬不会自己穿鞋子。这可怎么办呀?笑眯眯老师来了,她教冬冬怎样穿鞋子:先把鞋子放好:鞋底弯弯面对面,然后把脚伸进鞋子里面,往前顶一顶,然后小手放在鞋后往上提一下,鞋子就穿好啦。冬冬自己穿好了鞋子,他可开心啦。

  2、 教师一边示范穿鞋子一边说儿歌:小脚丫,伸进鞋,小小手,用力拔,小谢子,穿穿好,走路不摔跤。

  3、 幼儿自己练习:现在小朋友和冬冬一样,自己把鞋子穿一遍好不好

  4、 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5、 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基本上会穿鞋子,只有丰年那么几个孩子还不会,这节课上的有必要。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小班教案10-29

(经典)小班教案10-31

小班教案(经典)11-23

小班教案(经典)03-11

小班的教案09-11

[精选]小班教案10-24

(经典)小班的教案10-26

小班教案07-27

【经典】小班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