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12-06 13:14:0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中班教案模板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语言活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专心地听故事,感受作品中所表达不同情感-----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在一起的快乐情感和分离的悲伤情感。

  2.能试着说说,演演,并用歌声表现故事中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三张,录音磁带(秋日私语),树叶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流程:欣赏配乐故事------再次欣赏故事(配画)-----师生双向提问并学唱歌曲------故事表演。

  (一)欣赏配乐故事

  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就叫“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听了这个名字,请你猜一猜故事里可能讲些什么?

  1.欣赏故事。

  (1)提问:故事里讲了件什么事情?(故事讲了树叶娃娃离开了树妈妈,后来又回到树妈妈身边的事情)。

  (2)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故事,听完故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二)再次欣赏故事。(老师边讲边配画)

  1.幼儿自由提问。

  老师,幼儿共同帮助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

  2.老师提问。

  (1)夏天的时候,树妈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2)秋天到了,树妈妈看到树叶娃娃都飘走了,她的心情又怎么样?为什么?

  (3)小树叶听到了树妈妈的歌,它们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安慰?(让妈妈快乐起来,高兴)。

  3.幼儿学唱。

  (1) 请你们来当关心妈妈的小树叶,唱歌给妈妈听,你们听,树妈妈唱起了伤心的歌谣。(老师唱第一段,幼儿唱第二段)

  (2) 妈妈知道你们的心里也很难受,可是,如果让妈妈看到你们这么难受,妈妈也会怎么样呢?请那么把难受的`样子藏起来,拿勇敢的样子在唱歌妈妈听一遍。

  幼儿再次练习。

  4.学说安慰妈妈的话。

  现在妈妈有点放心了,你们再来说一句安慰妈妈的话,让妈妈更加高兴一点。

  5.第二年春天到了,树叶娃娃有没有回来?现在树妈妈的心情又 怎么样了?

  (三)故事表演。

  你们喜欢小树叶吗?我们就来表演这个故事,请你们打扮一下(拿胸饰)来当可爱的树叶娃娃、老师演树叶妈妈

  集体表演。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过程

  活动(一) 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活动(二) 昆虫运动会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活动(三) 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装饰塑料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塑料袋、彩色卡纸、双面胶、水彩笔、小皮筋。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塑料袋,课件展示塑料袋的种类、用途及危害。

  2.欣赏装饰好的.塑料袋,引出活动。

  二、发挥想象,动手创造。

  1.教师示范装饰塑料袋的基本过程。

  2.幼儿自主选择装饰材料,发挥想象动手装饰自己手里的塑料袋。

  3.引导幼儿将塑料袋充满空气。

  三、集体交流,展示成果。

  请幼儿当小小解说员,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进行集体交流。

  四、了解“限塑令”,增强环保意识。

  五、学儿歌。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尝试塑料袋的其他玩法,对塑料袋有进一步的认识。

  2.收集更多的塑料袋放在美工区,开展创意活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新朋友的快乐。

  2、进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胆地介绍自己,与同伴分享、合作。

  活动准备:

  1、录音带:歌曲《友谊舞》《找朋友》。

  2、幼儿和家长一齐制作一张名片,自带一件物品。

  3、请几位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做客人。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入活动。提问:

  1、刚才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边的小朋友呢?(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天天都在一齐,很熟悉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2、我班的小朋友天天都在一齐,你们快乐吗?

  3、为什么很快乐?

  4、那如果我们有了更多的'朋友会怎样呢?

  5、你们想认识新朋友吗?

  二、两位邻班教师(本班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带着礼物出现。

  “当当当……”响起敲门声,老师打开门“真巧,一说到新朋友,此刻就有新朋友来了。请进!”

  新老师与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别作自我介绍。

  三、幼儿做自我介绍

  1、刚才我们认识了新老师,此刻怎样让新老师认识我们呢?

  2、请幼儿分别用名片、口头介绍。

  3、名片上面有些什么资料?(姓名、电话号码、住址……)

  4、师小结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让别人记得更清楚,更长久。)

  四、自主交往活动

  老师听说小朋友在寻找新朋友,老师和新同学好了,此刻,让我们带上名片和礼物,一齐去认识新朋友吧。

  1、音乐开始,新同学拿起名片,向小朋友们介绍。

  2、幼儿自主交往。

  五、小结,请幼儿和自己新认识的朋友手拉手在一齐。

  老师: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你是怎样去认识的?你和新朋友一齐做了什么?你感觉怎样样?

  小结:和朋友在一齐真快乐,朋友越多,我们的快乐也多。

  六、音乐《找朋友》,结束

  老师:认识了新朋友真高兴,此刻我们和新朋友一齐唱歌、跳舞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在装礼物、送礼物的过程中,感受迎新年带来的欢快气氛。2、进一步感知6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能进行数、物、形匹配。

  重点: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难点:熟练的进行数、物、形配对。

  策略:通过实际包装礼物、送礼物环节让幼儿有直观的认知,在操作中获得经验上的.提升。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圆圈、正方形、三角形。

  2、标有4、5、6数字的礼物盒子、展示台。

  一、导入。1、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小动物们送来了好多礼物。

  二、复习认识各种标记。1、让幼儿说说小动物给小猪送的什么礼物,根据标记说说礼物的名称、数量、颜色或大小。2、师:小猪收到好朋友送的生日礼物,高兴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三、包装礼物。1、我们也给小猪送一份生日礼物吧!小猪很喜欢吃糖果,我们就给它送糖果吧!2、出示装满各种糖果的盒子,让幼儿有些什么糖果。(1)出示糖果盒,让幼儿说说其包装要求。(看标记、认标记)(2)个别幼儿尝试自选材料操作,按数取物,根据数字装上相应数量的礼物。包装好礼物后说说自己装了几样什么物品。(如果幼儿并没有装上相应数量和形状的礼物,则师请下面的幼儿一起来数数,再次实践,若还是没成功请其他幼儿来帮忙。)3、幼儿自由结伴(分组)完成选糖果和包装(贴糖果)。

  四、送礼物。1、给小猪送礼物。能按数字标记,把礼物放到相应的数卡展示台。2、提醒每个幼儿自己检查礼物上的数量形状颜色是否匹配,是否与数卡匹配。五、讲评1、与同伴分享自己包装礼物和送礼物的过程。2、操作完成后,幼儿互相“送礼物”,并互赠祝福语。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各种牛奶、录像、照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知道牛奶有许多营养。

  1、出示各种牛奶:让幼儿说说你喜欢喝什么牛奶,为什么?引导幼儿

  从牛奶的口味、营养等方面说清自己喜欢的'理由。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喝牛奶,牛奶不仅口味好,而且还有

  很丰富的营养,里面的钙、维生素 、蛋白质能使我们增强抵抗力,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更聪明。 二、经验提升,了解如何健康饮用牛奶。

  1、那你们每天喝多少牛奶?你平时什么时候喝牛奶呢?你觉得饮用牛奶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那应该怎么喝牛奶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保健老师是怎么说的,她有什么好的建议。

  3、播放录像。幼儿交流(我们应该怎样饮用牛奶)。

  再一次播放录像,幼儿讨论(饮用牛奶对身体的好处。)。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每天要喝两杯牛奶,早晚各一杯……

  三、情感迁移,关爱家人。

  1、让幼儿说说除了小朋友要喝牛奶外,成人是否也要喝牛奶?为什么?

  2、播放录像,保健老师的话。

  3、幼儿交流成人为什么要喝牛奶。

  4、动员家人饮用牛奶,学会去关爱他们。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体验剪窗花带来的乐趣。

  2、掌握剪窗花的步骤,并能根据图案来剪出窗花。

  3、能安全的使用剪刀,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剪好的窗花成品一张、粉色纸若干、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已经剪好的窗花,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什么?漂亮吗?(教师介绍窗花的代表的特殊意义)。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剪窗花的'方法,引导幼儿认真的看、仔细的听。

  3、教师发放材料、工具,交代要求。

  4、幼儿沿着画好的形状剪窗花,教师指导。

  5、展示,结束活动。

  6、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动手剪窗花。

  活动评价:

  幼儿动手剪纸时很小心,剪了一点就打开看看,再剪,很有探索精神。也有几个幼儿不小心剪断了,教师准备了两份操作材料,大胆让幼儿尝试见窗花,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掌握行进间跳的方法。

  2.能听到信号后快速做出反应。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活动重难点】

  能掌握行进间跳的方法

  能听到信号后快速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椅子、大树头饰、兔子胸贴、青蛙胸贴经验准备:儿歌《抱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出树朋友,引出活动主题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师:"春天会有哪些我们身边的朋友会发生变化啊"(树、花、小鸟、小蝴蝶等等)师:"今天火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朋友,小朋友们看看是谁啊?"(大树)"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树啊!"(喜欢)"我们前几天学过一个关于抱树的儿歌,现在请小朋友们给客人老师读一下。

  2.玩游戏《抱树》

  (1)教师示范怎样抱树师:小朋友我们的前面有许多的树朋友,现在老师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遍抱树的过程游戏玩法:教师将小椅子(树)围成一个圆圈,根据树的'棵树确定参与幼儿的数量,每组幼儿要比树多一个。游戏开始,教师让参与活动的幼儿进入圆圈内,幼儿围绕圆圈边念儿歌边走,等儿歌停下后幼儿迅速抱树,没有抱到树的幼儿则站在圆圈中间等待下次机会。

  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要在最后一句儿歌念完后才可以去抱树。

  b.幼儿在读儿歌时必须是走或跳的。

  (2)分组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分别游戏,让幼儿在自主地游戏中来跟着儿歌抱树。

  教师总结

  三、结束活动幼儿和教师随音乐做放松运动,将幼儿带离游戏场地。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提高他们玩沙子时的安全意识。

  2.通过玩沙子丰富孩子的触觉神经,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知道玩耍要注意安全。

  难点:在安全玩耍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道具:树枝、树叶、花草等等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我抓出一把沙子),让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接下来我们将和沙子成为朋友。说明本堂课的任务,让学生明白。

  2.带领学生来到沙坑,自己用手捏一捏,认识沙子,学生动手感觉体验沙子的质感。

  3.安全提示(在以后的玩耍中提高安全意识)

  沙子是很调皮的,它钻进我们的眼睛就不想出来了,所以我们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沙子抛洒,扔向其他同学,也不要将玩过沙子的手揉眼睛等。

  4.组织活动

  将小朋友分组,每四人一组(培养他们一起合作的意识,集思广益),在沙坑里创建自己自己的“王国”并且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用上自己准备的道具。(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好活动总结)

  5.展示成果

  请各小组选出代表,给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6.活动结束,带领小朋友把手洗干净。

  点评在本次活动中大家的表现,多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玩沙是小朋友的天性,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的高,他们高兴的挖坑,堆建房屋,用树叶当小车运沙,有的小朋友将小花、小草栽在房屋周围,还有的小朋友在房屋前挖一条长长的小河,还将树叶当小船。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这次活动中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但是有部分小朋友只顾自己玩沙,而没有与其他小朋友商量合作,在这方面缺乏对学生的引导,还要多改进。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听信号带盒躲闪跑,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充分感受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铃鼓一只,报纸团成的纸球若干,鞋盒若干(幼儿人数的两倍)

  活动过程:

  一、调动身心:

  1、教师和幼儿一起随着语言提示,活动身体:春天到了,天气变暧和了,我们一起出去晒太阳,做做运动(动动手,动动脚)。

  2、天气变暧和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吧,走走走,走走走,走面有树林了,我们绕着树林走。看前面有水沟了,我们跨着走:小步跨,大步跨。

  二、多种方法玩纸盒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呀?现在我们就要来玩玩这个纸盒了(教师先示范玩纸盒)

  2、这个纸盒好玩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那好请每一个小朋友拿一个纸盒,动脑筋玩,要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3、幼儿自由玩纸盒。

  三、交流分享

  1、请全体幼儿站在线上面,把自己的纸盒放在脚边。

  2、引导、鼓励幼儿展示各种玩纸盒的方法:向上抛纸盒;站在纸盒里用脚扭一扭;单脚站在纸盒中溜冰

  3、请全体小朋友一起来试一试,玩一玩纸盒。

  四、尝试脚带纸盒走

  1、幼儿尝试单脚带纸盒听鼓声向前滑行,教师观察幼儿能否脚带纸盒走,并能根据鼓声的变化调整行走的速度:因为你们的本领很大,所以现在我又要变了,请你们听着鼓声来溜冰,我摇得慢,你们滑得慢,我摇得快,你们滑得快。

  2、你们一个脚滑方便吗?请你们再拿一个纸盒。

  五、游戏:躲避纸球

  1、你们都学得很快,现在我又要变了,你们看一个这是什么啊?(请出纸球)

  2、老师向其鞋盒中投掷“纸球”,幼儿躲避:幼儿双脚带鞋盒滑行,老师准备多个纸球,向其鞋盒中投掷纸球,幼儿躲避。

  3、幼儿手持纸球若干,听鼓声边双脚带鞋盒滑行边互掷,鼓声停即停止投掷。

  4、把幼儿分成男孩、女孩两队,鼓声起一队幼儿向另一队投掷纸球,鼓声停即停止投掷。两队投掷后,以纸球数少的队为胜者。(鼓声停后,不能再投掷纸球)

  六、放松身体

  师生共同整理游戏物品,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7-18

中班教案【精选】01-21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精选]08-22

(经典)中班教案09-04

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