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
2、体验故事《寄到梦里的信》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插图,小兔小熊等故事中提到的角色或物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小熊和小兔的图片:冬天到了,小熊冬眠了,小兔只能独自玩真孤独呀!请小朋友帮小兔想想办法吧!(幼儿讨论)
二、教师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帮小兔想了很多办法,现在请小朋友听故事,听听看故事中的小图是怎么办的(讲故事的前半部分)
1、小兔给谁寄了信?小熊回信了吗?
2、小兔在信里说了什么?
3、它们共通了几次信?
接着教师讲后半段:
1、小熊有没有收到信?
2、谁以小熊的名义给小兔回了信?
3、为什么小熊不回信呢?
4、小老鼠为什么要帮它回信?
三、结合图片给幼儿讲故事。
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友谊互相关爱的情感)
四、总结。
附故事《寄到梦里的信》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小熊冬眠了,他的好朋友小兔子只能独自玩,真寂寞呀。
小兔看着窗外飘舞的雪花,心里想,“我常常在梦里收到朋友们的来信,那一定是朋友们把信寄到我的梦里来的,我也写封信寄到小熊的梦里去。”
小兔拿出纸和笔,写道:“小熊,现在窗外冷的`很,雪下得很大,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冷,我正坐在火炉旁,吃米花糖呢,我也送给你一些,让你在梦里吃……”。写完信,小兔把信和米花糖一起送到小熊家的门口。
第二天,小兔大清早就发现门口的有一封信,小兔拆开信读了起来:“亲爱的小兔,我在梦里读到你的信,还吃了你送的米花糖,高兴地差点就笑醒了……”
小兔看见信心想,真好,看来信真的能寄到小熊的梦里去。
小兔又写了封信,“小熊,太阳出来了,我到菜园子里挖了好几个红萝卜,可甜了,我送你一只最大的……”小兔把信和红萝卜送到了小熊家门口,靠近门口听听声音,呵呵,小熊正呼噜呼噜睡的香呢。
午睡醒来,小兔又收到小熊的回信:“小兔,我正饿的很呢,你送来的萝卜真好吃,我‘啊呜’咬一口,哇!真凉……”
“哈——哈”小兔读完信,大声笑起来,他快活极了。
一天天过去了,小兔已经跟小熊通了二十多次信,给冬眠中的小熊送了二十多次吃的东西。
终于,春天来了。有一天,小兔正准备出去,“笃!笃笃——有人敲门,啊!原来是小熊。
“你好,小兔,我真想你呀!”小熊大声说。
“我也是”小兔高兴的喊,这个冬天我给你写信,你给我定信,真有趣,是吗!
“写信!谁给你写信?”小熊奇怪地问。
“我跟你呀,我把梦寄到了你的梦里,你又在梦里给我回信,小兔解释道。
“没有的事,我整个冬天都在呼呼大睡“小熊一点也不明白
“有,就有”小兔着急的蹦了起来。
这时,“笃,笃笃”又有人敲门了,是只小老鼠,小老鼠不好意思的说:“小兔、小熊,冬天是我吃了小兔送给小熊的食物,还用小熊的名字给小兔写了回信。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小兔和小熊一下子都明白了。
小兔说:“小老鼠,下一个冬天你找我玩吧,我再也不把信寄到小熊梦里去了,让小熊美美地睡上一冬天吧”。
“好呀”,小老鼠高兴的的回到了家,他也正发愁冬天没有伙伴一起玩呢。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艺术欣赏、表演、歌曲演唱等艺术活动,使学生感受时钟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用形体语言及优美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小钟表的喜爱之情。
3.提高学生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薛):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大家猜猜她是谁?(手指着头饰)对她就是来自时钟王国的闹钟姐姐,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的到来!(鼓掌)
(罗):大家好,我是来自时钟王国的小闹钟,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同时,闹钟姐姐也希望同学们能到我的时钟王国去做客。
(薛):咦,闹钟姐姐,听说时钟王国里有很多非常漂亮的时钟对吗?
(罗):当然了,时钟王国里的时钟可多啦,我只是时钟王国里的一个小小成员。
(薛):是吗,同学们,大家想不想去参观一下?(想)
(罗):别急,时钟王国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去的,想参观的人都必须经过重重考验才行,小朋友们,你们能经受得住考验吗?(能)
三、肢体语言学习领域――“说一说、演一演”
1.课件出示:清晨,伴随着小闹钟清脆的铃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点击“说一说”显示:早晨你睡觉醒来到去学校的这段时间里,你都做了些什么?
点击“演一演”显示:你能将这些事情用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2.学生表演。
3.(罗):刚才,小朋友们精彩的表演闹钟姐姐非常
满意,你们已经顺利地过了第一关.
4.学生做律动表演。
四、视觉艺术学习领域――“想一想、看一看”
1.课件显示:要进入时钟王国,请过第二关。
点击“说一说”显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时钟?
点击 “想一想“显示:假如有一天,你的小钟表突然生病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2.课件显示:祝贺你们,你们过了第二关,请大家坐上时
间快车进入时钟王国吧!
点击“时钟王国”进入后显示:想看漂亮的时钟,请过第三关!
点击“说一说”显示:请你说说你认识哪几种时钟?
点击“考考你”显示:哪个国家最早发明了时钟?
选择:1英国 2.美国 3.中国
学生选择后点击正确答案:
中国人是钟表最早的发明者,我们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国北宋宰相苏颂创制的“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第一个计时系统,是中国人开创了钟表的历史。(点击欣赏图片)
3.课件显示:祝贺你们,你们全部过关了,请尽情欣赏精美的时钟吧!
点击“看一看”显示各种时钟,学生欣赏:
a.塔钟b.小品钟c.数字显示钟d.倒计时钟e.花坛钟
点击“想一想”显示:这些不同的时钟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学生回答后小结:(课件显示)
1.塔钟(又称建筑大钟)为建筑用石英钟,主要附加功能有报时功
能、停电补偿功能和夜间照明功能等。
2. 小品钟,又被称为城市景观钟,通常融于各种艺术造型之中,主
要用于点缀城市街道、公园和娱乐等公共场所。
3. 数字显示钟广泛应用于银行、医院、工厂、办公楼等各种场所及各种时钟系统。
4. 倒计时钟通常为某一特定时刻设立,如新年倒计时、运动会倒计时等。
5. 花坛钟美丽的造型美化我们的环境,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五、听觉艺术学习领域――“听一听、唱一唱”
1.(薛)刚才,大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了重重考验,欣赏了许多精美的时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今天要不是闹钟姐姐带我们参观了时钟王国,我们能了解这么多的时钟知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谢谢你,小闹钟》,让我们用歌声向闹钟姐姐表示感谢好吗?
2.学生演唱《谢谢你小闹钟》。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是直观形象,而且每个人教有一双手,幼儿能够通过伸出自己的双手来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从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习惯。又结合教育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气、气温的变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3、体验在感知发现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组织幼儿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识准备:幼儿对冰花的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活动重点:
了解大自然中天气、气温的变化。
活动难点:
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题:
1、哪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现在处在什么季节?(冬季)
2、在这个季节天气很冷,冷天会出现什么景象?(结冰)
3、玻璃上会出现什么?(冰花)
二、创设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间,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有序的排好队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观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变化。
三、教师提问,启发引导幼儿了解冰花。
1、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议论:"因为冬天天气冷,所以有冰花。""冬天到了就有冰花,还下雪呢?"
2、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冰花?"幼:"电视上有许多好看的冰花。""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我家没有冰花。"
3、师:"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没有冰花呢?"幼:"因为我家有空调,暖和,所以没有冰花。""有太阳的地方没有冰花,没有太阳的.地方有冰花。"师总结: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了冰花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变化的,比如: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等等。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都已了解了冰花,并知道冰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回去的时候,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介绍一下冰花。
中班教案 篇5
中班音乐活动:
音的高低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听辩,感知乐音高低,音区高低的能力和准确灵活的反应能力;
通过创编音乐,知道乐曲里有高低不同的音符,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小蜜蜂头饰,音乐带,钢琴,卡纸做的彩色高楼,标有唱名的磁性音符,磁性黑板
场地布置:小花园(卡纸做的高低不同的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跳蜜蜂舞进场
“春天来了,是谁在花丛中嗡嗡嗡的叫着,辛勤的采着花蜜呢?”“对!是小蜜蜂!今天我们都来做小蜜蜂,一起飞到花丛里做游戏好吗?”
复习歌曲<<小小音符>>
“小蜜蜂,我进来的时候发现了一样东西,很象我们头上的触角,你们猜,那会是什么呢?”出示音符,“是什么呀?”“还记得小音符的歌吗?小小音符多可爱…来,我们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二,基本部分
“小小音符真可爱,跳来跳去真欢喜,跳得高的时候它的音就高,跳得低呢?”
1、感知高音和低音
“请你们听两个音”弹奏高低不同的两音,请幼儿说说高音和低音的感觉,并用动作表示高的音和低的音。
2、游戏:高低花
“小音符喜欢做游戏,它跳到花丛中,跳在长得高的花上,它发的音就高,跳在矮花上,它发的音就怎样?”
“现在请你们做花,小音符在两个音上跳,听听这两个音,最后会落在哪一朵花上,听最后一个长音,如果这个音在两个音中是高音的`话,你就做朵长得高的花,如果这个音是低音的话,那就做朵怎样的花?”
游戏三至四遍。
3、游戏:蜜蜂找花
教师在高,低音区弹<<小蜜蜂>>音乐,幼儿根据音乐做高飞,低飞的动作,并飞向相应的花处。
4、游戏:小音符找家
“小蜜蜂飞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吧。这里有一座彩色的楼房,是给小音符住的”出示各音符,请幼儿说出音高
“你会送这些小音符回家吗?住在最下面一层的是?”…
5、游戏:看手势找音。“这个手势表示什么音?请你在楼房上找出这个音!”
6、按音乐找音符,并排成一排
“谁记得<<小蜜蜂>>的乐谱呢?533,422…后面是怎样呢?”“好,请一只小蜜蜂帮我从高楼上拿出音符,把它们排成一横排,音符在哪层楼的位置我们就排在哪层楼的位置”请一幼儿边唱边找音符,老师帮忙排列。
“哦,终于完成了!来看看,一排高高低低的音符,多好玩!来,伸出手指,指着音符,我们一起轻轻的唱一次吧”
试编乐句
“哈哈,小音符一会儿跳高,一会儿跳低,就变出了<<小蜜蜂>>这段好听的音乐,你们也想用高高低低的音来编一段好听的音乐吗?”“请你们先想一下,轻声唱唱,觉得好听
,你就上来告诉小朋友你编的音乐!”
请几位幼儿找音符试编,编完后自己唱一遍,并带全体幼儿唱一遍。
小结:今天我们当了小小作曲家,虽然编的曲还不是很好听,但我们以后再多学一点音乐的知识,相信会编得很好听的!
三,结束部分:做蜜蜂飞离场
“现在我们再听听音乐家编的<<小蜜蜂>>的音乐,边听边飞到外面采花蜜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变化过程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观察阅读活动,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具有关注、爱护蚕宝宝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蚕生长过程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谜语:小时侯穿黑衣,长大穿白袍,到老留下一卷丝,献给人们做嫁衣。
提问:这是什么呀?(蚕)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
二、通过讨论、观察和操作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2)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
师小结: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我们给它取名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排序提问:
(1)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请小朋友们看图想一想,再按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先后顺序。
(2)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序,全体幼儿观察。
3、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蚕的用途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桑树和蚕宝宝。说说蚕宝宝喜欢吃什么?饲养蚕有什么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9-02
(精选)中班教案09-15
[精选]中班教案08-25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