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时间:2024-10-01 12:50: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1

  [课程目标]

  ①讲述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②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和出现转机的原因,并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2)掌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等。

  (4)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5)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2)课上播放录像资料,自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发展的史实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3、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难点]

  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①)

  录相《石广生部长在中国加入WTO后的现场讲话》

  (导入②)

  历史照片《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教师带感情地朗读《尼克松回忆录》中的一段描写。

  (导入③)

  学生模拟尼克松发表计划访问北京的电视讲话。

  (导入④)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议一议]

  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中国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那么从拒绝到主动握手其间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归纳)

  美:敌对态度——美苏争霸——陷入越战泥潭

  中:中苏交恶——对外方针变化——国际地位提高

  共同要求改善关系

  (故事会)

  乒乓外交的几个故事(或排小品“大球带动小球”)

  基辛格访华的故事

  [练一练]

  请列举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补充)

  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问题等都是不协调的声音。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提问)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如何化解的?

  (3)你从乔冠华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中日建交和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1)中日建交

  由照片《田中首相访华》提问:这张照片反映了什么史实?

  中日建交的时间?

  (2)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从1971年7月到1972年底,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大显身手]

  学生小品:APEC会议上海筹备会现场采访

  [归纳小结]

  1、APEC会议在中国召开说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小结]

  以表格形式归纳新中国在三个时期的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2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探索归纳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开放观念重视外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

  (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先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

  ·教师强调:他们的国务卿杜勒斯甚至下命令,不许美国官员在外交场合同周恩来握手。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A.美国总统尼克松承认了新中国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B.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C.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 D.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E.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组织学生讨论并完成《历史填图册》21页1、2两题。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指导学生根据《历史填图册》22页的题目,观看《历史地图册》19——21页《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国代表在加入WTO协议上签字》、上海《APEC领导人合影》以及《xxx宣读<领导人宣言>》等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讨论回答并完成作业: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19xx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把《活动课二》83页[纪实示例]《乔的笑》提前到这里,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

  2、你对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为祖国的迅速崛起和兴旺发达而自豪)

  3、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就是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中国承办APEC会议

  1、 “APEC”是什么意思?(组织学生看79页注解: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的英文是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就是这些英文的缩写。)

  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xxx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作什么?(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80页“练一练”:

  (A. 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在世界上形成与我国建交的热潮中,19xx年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19xx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完成《历史填图册》22页各题。

  3、根据《新学案》41——43页,掌握[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提醒学生预习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让学生以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以“乒乓外交”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2.通过前后历史的对比和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归纳,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

  2.通过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教学,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承接上课内容,讲述在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改变对中国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日本也在尼克松访华后也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20xx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

  尼克松访华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四.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回答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面对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使中国国际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教师引导】其中中美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又将如何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如何逐步提高,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的。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下面请同学们进入自主学习环节,认真阅读教材后思考预习提纲的题目。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预习提纲】

  1、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是如何正常化的。

  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如何得到恢复的。

  这件大事产生了什么影响

  3、“APEC”是什么意思。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作什么。

  (三)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1、中美关系正常化----跨洋握手

  【教师设问】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图片

  【学生回答】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

  【教师设问】出示材料:

  材料一:70年代美国还深陷在越战之中;西欧日本的崛起削弱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这一阶段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了…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中苏关系历史上,1969年是最黑暗的一年,用剑拔弩张形容当时的情形一点儿也不过分。 --- 《往事不忍成历史》材料三: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美国总统尼克松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等方面思考)

  【学生讨论后回答】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欲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中国:中苏的关系恶化,需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相关文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01-10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09-30

事业单位员工离职报告12-18

事业单位介绍信03-14

教育事业实习工作总结02-16

事业单位员工工作总结12-23

事业单位人员辞职信04-19

农村发展实习报告范文05-26

事业单位辞职信15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