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进一步理解和积累本单元的词语。
2、训练正确地进行多种病因修改;体会排比、比喻、拟人句子的作用,积累佳句,有余力的模仿样句写句子。
3、读懂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划准中心句,能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并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完成第1、2、4、5(1)(2)题,继续理解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准确修改病句,归纳说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并完成1——3题,掌握积累好词语的知识要求。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讲清目标
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积累好词语”的训练要求,理解积累本单元更多的词语。
二、看拼音写汉字
1、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
2、反馈订正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完成书中练习中的4个词
2、补充下列解释:
1)青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招引朋友、同伴。()
四、照样子写词语。
家家户户AABB:
活动活动ABAB:
闪闪亮AAB:
金亮亮ABB:
五、修改病句。
1、小黑板出示:
缺主语病句修改
1)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读了《一件小事》使我提高了认识。
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
1)联欢会上的音乐歌舞真好听。
2)天黑了,风雨越刮越猛。
3)小河两岸荡着醉人的桂花香。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的。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养花》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关联词语使用错位的病句修改
7)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8)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
9)尽管刮风下雨,民警总是站在马路上,指挥来往的车辆。
2、出示题目——各自阅读思考试改——四人小组议论,找出一类病因及修改办法——个人修改订正。
2、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修改病句。
3、交流讲评:说病因,讲修改办法及修改病句的结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完成4——4题。
2、积累佳句,划出中心句,进行说理训练。
教学过程
一、单元听写
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
1、比较下列句子的异同:
1)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风吹拂着你。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
两组句子的一、二句,句子意思都一样,但都是第一句生动,读起来感到亲切。把春风比作慈爱的母亲的手,那多亲切。把书上开满了花,写成花儿像人一样,赶趟儿的争相开放,又生动又有意思。
自由读思考——同桌议论——全班交流——齐读课文中样句。
2、比较下面的句子与课文第四大段的异同。
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着活力。你看春天万物苏醒,小草泛青,花儿开放。春天给人们带来希望和积极向前的力量。
相同:思想内容一致。
不同:课本中春天像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很生动很形象,也很容易懂,句子写得很美。课文中第四段读起来有劲,越读越想读。
自读——互议——交流——齐读——小结
(教师简略讲述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句式)
三、阅读短文
1、阅读短文,在文中划出“惊叹不已”、“前俯后仰”、“津津有味”、“悠闲自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2、第二次阅读,划出中心句,校对说理。
3、指名读短文,思考第3小题。
出示说话训练的借用句式和词汇:
之所以……是因为……既……又……只有……才……
自由说——指名说——评议学说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
五、补充练习
1、《教学参考书》63-66页
2、模仿第4题写句子:
1)夏天的太阳像。
2)西北风像。
3)满天的星星。
4)当烈日炎炎的时候,树木为我们;当我们;当工厂喧嚣的噪音向城市袭来时,树木为我们,绿叶你真是。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这时最想做什么?............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小熊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1、(课前准备好头饰:白云、小树5-6棵、小鸟、小鹿、小猴)老师边复述课文内容学生边带着头饰出场演绎小熊梦中的意境,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意境中。
2、组来模仿刚才的`表演来扮演课本剧。这样寓学于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熟悉了课文的内容了。
3、组表演,由学生来评一评哪一组表演得最好。
4、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表演读。
5、讨论:为什么小鸟、小鹿、小猴它们都说,这儿真好!
三、教学生字词
四、抄写生字词
五、背书
教学后记: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了本课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3、课文较长,学生较难在堂上读熟,课后需巩固。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学生学会了从小要懂得保护环境。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掌声》一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两次掌声中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活泼开朗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关爱,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人人要懂得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这些道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已有经验不足,情感体验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掌声,以掌声感悟小英的情感变化,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掌声的深层内涵。
一、以两次掌声,感悟小英的情感变化
课文第四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教学时,我先从重点段切入。开课时,我先问学生:课文中的掌声是谁给谁的?(板书:小英)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分别在什么时候给的?随即出示第四自然段,分别划出两次掌声的有关语句,接着围绕第一次掌声,同学们在怎样的情况下给小英的?展开学习、讨论。首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13自然段,可以大声读、轻读、默读,也可与同桌合作读或边读边用笔圈圈划划。自学完后,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或自己的话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分组试讲,基本上都能完整地回答。生:因为小英从小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次演讲课,她很不愿意上台演讲,但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上台了,所以同学们要把掌声送给她。师:那么后来教室里又怎么会响起第二次掌声呢?学生再读第四段后,自然会从中找到答案。生:因为小英讲的童年故事十分动人,普通话也很好,这是同学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所以同学们又给了小英第二次掌声。师:掌声热烈、持久,面对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微笑着走下讲台。
演讲前小英是怎样走上讲台的呢?这时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小英是犹豫了一会儿再走上去的。小英是慢吞吞地走上去的。小英是红着眼圈走上去的。接着学生的发言,老师即说:对呀,小英刚才是眼圈儿红着走上讲台的,现在是微笑着走下讲台的,可见小英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能通过朗读,把小英的情感变化表达出来呢!接着让学生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以情感变化,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两次掌声使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小英原来是个怎样的人,现在变成了怎样的人?再让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明白小英原来是个忧郁自卑的孩子,现在变得活泼自信了。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板书:忧郁自卑、活泼自信)。师:我们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英原来是忧郁自卑的?引导学生再联系13段,找出有关语句来理解。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说明小英不愿意与人交往,性格孤独。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表示小英怕别人嘲笑她,瞧不起她。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从中可以看出小英紧张、害怕的神情。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说明小英开始拿不定主意,极不情愿上台的样子。师:刚才大家从小英的动作、神态等方面看出小英原来确实是个忧郁自卑的孩子。现在又从哪里看出小英变得活泼自信了呢?生: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师:就这些吗?小英可能还会参加哪些活动?生:画画、下棋、郊游、劳动师:从此以后,小英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会参加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
又如: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师:注视就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着,同学们的注意力那么集中地看着小英,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要是你们是小英的'同学,你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生:小英勇敢些,不用怕,相信你会成功的!小英,你一定要自信,我们支持你!小英,你终于走上讲台了,祝你成功!师:小英在同学们的期待、鼓励、信任的目光中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当她结束演讲时,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此刻,小英心里有许多话想说,可是,她太激动了,什么话也没说出来,你们能帮她说出来吗?要是你们就是小英,你们想说些什么呢?生:谢谢大家的掌声,是同学们的掌声鼓起了我的勇气。谢谢大家对我关心、鼓励。
我永远忘不了这掌声,我非常感谢这掌声。小英没有用语言来表达对同学们的感谢之情,而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们完全可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情感变化中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以人物的心理、领悟掌声的深层内涵。
掌声是那么神奇,它能使人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它能改变人的性格。所以小英非常感谢这掌声,也永远忘不了这掌声。是啊,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接着问学生:你们需要掌声吗?特别在什么时候?生:在我没有自信的时候。
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我取得进步的时候。在我获得成功的时候。师:当别人给我们掌声时,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当别人与我们一样需要掌声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你们想把掌声送给谁呢?为什么?接着出示句式训练:我想把掌声送给_____,因为______。生:我想把掌声送给老师,因为老师工作十分辛苦。我想把掌声送给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把我从小养大很不容易。我想把掌声送给残疾儿童,因为他们非常需要人们的关爱。我想把掌声送给环卫工人,因为他们美化城市,使我们能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训练完后,接着让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课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中心段,所以在教学时,我也强化了对此段的理解,突出了中心。然后进行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人的____________?学生根据自己的发言分别上台板书: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附板书:
掌声
小英
忧郁自卑
活泼自信
鼓励
支持
尊重
信任
关爱
最后归纳板书,深化中心。师: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要懂得正确地看待自己,对自己的缺点、不足,甚至是缺陷,不能忧郁自卑,要鼓起勇气,活泼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也要正确地看待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别人,关爱别人。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看着屏幕上的歌词,学唱《掌声响起来》这首经典歌曲吧!
大家在掌声中、歌声中结束了本堂课的学习。两次掌声把学生引入了文本,贴近了角色,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感悟揣摩领悟掌声,使学习成为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相信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学会了怎样做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这组教材的主题是——以诚待人。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这个主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会。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本单元的最后略读一篇课文:将心比心
这两个“心”,一个指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个指的是别人的心,那么将心比心就指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课文讲谁将心比心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带着问题各自轻声读课文。
②交流:阿姨将心比心。奶奶将心比心。
引:能说说她们的做法吗?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引导简练、概括地说)
过渡:真能干!课文就是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阿姨将心比心,奶奶将心比心。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浅显很朴素。但是,朴素中饱含着真情,朴素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老师相信,读着读着你一定会深受感动,那么就把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划一划,再读一读,还可以写写批注。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按要求自读课文。
过渡:好,让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第一件事
预设:
生: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
指名多人读。
评价:阿姨和奶奶素不相识,但她却如此主动如此真诚地帮奶奶,多感人哪!在这感人的举动背后,阿姨又是怎样想的呢?。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指名读,你受感动了吗?
引:于是,她就去主动为别人的妈妈开门。这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就是——将心比心哪!同学们,阿姨做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而作为奶奶的孙女儿“我”,听了这件事,心里更是——温暖了许久。
过渡:阿姨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老师相信,妈妈做的这件事一定让你更加感动。我们也来交流交流。
第二件事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读——讲——读——补充——读
扎了两针、鼓起青包——疼
师:针眼处都鼓起青包还不要紧吗?
师:是呀,母亲此时想的不是自己的疼痛,而是这位护士急需要她的鼓励!同学们,这就是——将心比心哪!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导感叹号的读法。
师:母亲的'话语虽然很轻很轻,但是这句话语中包含的情感却很深很深!再次读。
过渡:母亲高尚的言行背后又是怎样的一颗心呢!谁来读一读下面的一句话。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指名多人读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是否再次被感动了呢?
交流,回到课题。
指导朗读时结合课文插图。
引读: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你读懂了吗?
③引读总结(课件随机出现):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像文中的阿姨那样做到将心比心,那么,当年迈的老奶奶进商场时,我们会为她推开沉重的大门。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像文中的妈妈那样做到将心比心,那么,当初次扎针的护士屡扎不中时,
我们会报以她鼓励的微笑。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做到将心比心,当同学不小心碰落了我们的铅笔盒时,
我们会怎么做呢?
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当 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又会怎样做呢?请联系生活写一写。 有些同学特别会思考,特别能写,那么你也可以多写几节。
⑤交流。
机动:小小组组合成一首诗歌。
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
我们心中将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我们人间处处将温暖如春。
四、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0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2-2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1-30
小学语文教案11-2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24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10
小学语文咏柳教案07-24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7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01-11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