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16 13:36:1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大班教案 篇1

  前几周参加太仓市幼儿园第二届“好课”评比活动,对其中的一个大班数学活动印象深刻。活动选取的主要知识点是通过寻找不同大小九宫格中排列数字的规律,找出空缺的数字。从活动内容的选择看是非常有价值的,培养了幼儿通过寻找规律获得答案的能力,有利于幼儿初步逻辑思维的建立。但是活动的情景创设和第一环节的安排又将活动复杂化,影响了重点环节第二环节的深入开展。在观摩活动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把活动的重难点细化,重新设计,是不是更有利于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呢?

  活动的再设计: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大小九宫格中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够按规律找出空缺数字。

  2)在探索、交流中积累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发现规律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对初级的数独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九宫格,发现九宫格数字排列规律。

  1.出示小九宫格1。

  提问:看看这张数字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1)数字拼图有九个格子组成;2)九个格子里有1-9九个数字,数字不重复。

  二、第一次填数活动。

  1.出示小九宫格2。

  提问:请你想一想,这个空格里应该填数字几?为什么?

  小结:原来,只要找出填数字的规律,就可以把空缺的数字找出来。

  2.再次出示有一个空格的小九宫格,帮助幼儿复习巩固。

  3.出示小九宫格3。

  提问:这个数字图片里有两个空格 ,这两个空格里应该填数字几呢?你觉得这样对吗?有没有别的答案了呢?

  小结:按照刚才的规律,这两个空格里可以填7、6,也可以填6、7,那么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再来看一幅数字图片。

  三、观察大九宫格,发现九宫格数字排列规律。

  1.出示大九宫格1。

  提问:这张大大的数字图片,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1)大九宫格由九个小九宫格组成;2)横、竖的每一行都有1-9九个数字。

  三、第二次填数活动(个别操作)。

  1.把小九宫格3放到大九宫格2里,请幼儿按规律找出空缺的数字。

  2.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导。

  3.操作后交流。

  提问:你找到的答案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填?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看来找出规律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呢。

  四、第三次填数活动。

  1.出示大九宫格3。

  提问:在这张大数字图片里有哪几张小数字图片是缺数字的?把它找出来。

  2.请幼儿按规律找出空缺的数字。

  3.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导。

  注:本次操作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完成情况可以视幼儿的能力而定。

  4.操作后交流。

  提问:你完成了几个小数字图片?你的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填的?

  重点引导幼儿交流介绍三个空格的填数方法。

  五、延伸活动

  简单介绍数度游戏的相关知识。

  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希望在之后的实践中的得到大家指点。

大班教案 篇2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是大班体育的游戏教案,请参考!

  大班体育游戏:捕鱼

  活动目标:

  1.练习3人组合四散追逐跑,能与同伴配合控制自己的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同伴间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3.体验捕鱼游戏的快乐,喜欢参加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两人协同跑的经验。

  2.物质准备:磁带,录音机等,障碍物,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准备活动:教师带幼儿围绕场地走跑等。

  2.听音乐做热身动作(活动身体各关节为跑做准备)

  (二)游戏活动

  1.练习3人协同跑

  (1)提问:3人手拉手跑时应注意什么?提示:配合技巧和规则,方向一致,不能快。

  (2)3人协同跑比赛

  游戏玩法:3人一组手来手听口令向指定地点绕过障碍物返回,先回到起点的小组为胜。 游戏规则:小组3人手不能松开。

  2.复习游戏“游戏”

  游戏方法:一半幼儿当渔网,手来手与肩平站在指定地点,一半幼儿做小鱼仔渔网中穿来穿去,如图,当听到捕鱼的口令时,当渔网的幼儿快速往圈里走去捕“小鱼”,圈子越来越小,被捕到的“小鱼”罚出场外。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为什么有人说不好玩?怎么调整会更好玩?做渔网的幼儿:我们喜欢多参与跑的游戏。

  3尝试修改游戏规则。

  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调整会让大家都能跑起来去“捕鱼”呢?

  (1)师问:小朋友都喜欢去当鱼,为什么不爱当渔网(不能跑)我们怎么让当渔网的小朋友也跑起来呢?

  (2)启发幼儿利用3人协同跑的方法当渔网跑去捕“小鱼”。

  (3)建立新的游戏规则:3人一组当渔网,可根据游戏人数确定当渔网的人数,其余幼儿当小鱼四散跑,“渔网”去追逐“小鱼”。被抓的“小鱼”罚出场。

  (4)幼儿尝试新游戏。

  4.尝试后提问:

  (1)3人组成的渔网怎样才能捉到更多的“鱼”

  (2)怎样让被抓的“小鱼”也参加游戏?

  5.继续修改规则:被罚出厂的“小鱼”组成新的“渔网”,就可以参加游戏了。

  6帮助幼儿总结提升修改好的.规则。

  7尝试修改后的游戏:

  (1) 请幼儿按照修改好的规则开展游戏.

  (2) 引导幼儿发现新游戏规则中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三)结束部分

  1.师问:刚才游戏是怎么玩的?和以前游戏有什么不同?我们还可以怎么玩?

  2.听音乐做放松活动,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1.带领小朋友回教室,在美工区把捕鱼场面画出来。

  2.小朋友回家后跟自己的家人一起玩这个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提高幼儿口头表达能力,感知物体的弹性。

  了解弹性的用途。

  2、引导幼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事物,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已认识所提供物品的名称。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内装橡皮筋、海绵、松紧带、弹簧、尼龙袜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活动,体验弹性的乐趣。

  让幼儿自由地在体操垫上走一走、跳一跳,初次体验弹性的乐趣,并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想想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播放音乐)

  二、幼儿自由探索材料,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物体在拉、压、捏下的变化,重视幼儿的发现,鼓励互相交流。

  2、师生集中交流讨论操作的经过与发现。

  (幼儿可将刚才操作过的.实物带过来边讲边演示,以增强讲述时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如:我玩的是××?怎样玩?结果怎样?)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都动脑筋了,这些东西真有趣,用力拉或压时,它会变形,但手一松,它又能变回原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就是物体的弹性。(学习词语:弹性)这些东西都有弹性,(出示松紧带)你们看,松紧带一拉就会变得比原来长,手一松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为它有弹性。还有尼龙祙,弹簧都有弹性。

  4、引导幼儿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弹性特点。

  师:弹性物体可爱又有趣,大家一起来模仿它。(教师带领幼儿将自己假想成弹簧、皮球等物体,并用身体长高变矮和弹跳步等动作将弹性特征表示出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的认识和理解。

  1、师生共同找找身上有没有的弹性物体。

  2、在幼儿园里还见过哪些富有弹性的物体?

  三、了解用途

  1、我们找了那么多有弹性的物品,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弹性的物品到底有哪些作用。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弹簧)这是弹簧,它是用铁丝做的,一圈圈的,弹簧的用处可大了,做成沙发,坐在上面可舒服了,装在圆珠笔里(出示圆珠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出示拉力器)用弹簧做成拉力器,锻炼身体可好了。 (出示电话)电话上装上弹簧使用时也很方便。

  小朋友衣服上的松紧带也有弹性,这样穿脱衣服可方便了 活动延伸:

  游戏“弹性公园”,再次体验弹力带来的各种乐趣。 弹性公园内容设置:

  (1)弹跳区:体操垫、羊角球、各式皮球、轮胎。

  (2)拉力区:拉力球、拉力器。

  (3)智力区:百变橡皮筋。

  (4)美工区:丝袜、海绵变脸

大班教案 篇4

  课下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对“热胀冷缩”的现象比较熟悉,所以这节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讨论思考: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证明水会热胀冷缩”上。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特别投入,并且在小组汇报交流时特别积极,方法很多。但是学生好像对热胀冷缩比较感兴趣,关注的也比较多,但是大部分学生忽视了“液体”这两个字,方法中由于忽视了液体,所以在交流的方法中有的不太严谨,有的可能是气体的热胀冷缩,经过后面的`引导学生们的方法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上注重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书上在做“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用的是圆底烧瓶加带玻璃管的密封橡胶塞做实验。课堂上我也是做的这个演示实验,但是并没有看到想要的结果,由于学生的期待很高,所以没有看到喷泉实验时学生有一点点失望,后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原因,发现是橡胶塞的密封性不好引起的。这节课的印象很深刻,自身也有很大原因,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偷懒没有提前做,所以存在实验的失败,实验准备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有可能因为准备的不充分而导致实验的失败,以后一定要充分准备。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按节奏表现刷子特征,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

  2、通过活动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刷子。

  物质准备:

  音乐磁带、教师自制的锅刷围裙等。

  活动过程:一、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二、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哎呀,xx小朋友,你的鞋上有点灰,来老师帮你刷一刷。

  2、小朋友这是什么刷子?观察鞋刷的结构。

  3、说说你认识的刷子。(幼儿自由讲述)

  三、刷子舞会。

  1、今天,我们邀请刷子宝宝来参加舞会,你想请谁来参加呢?(幼儿回答)。

  2、教师播放音乐《洗刷刷》,幼儿任意选择一种刷子(如牙刷、板刷、鞋刷等)进行创编。(可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来编动作)。

  3、欣赏教师表演的小锅刷舞。

  4、幼儿模仿老师表演的小锅刷舞蹈,并在此基础上想象律动。

  讨论:怎样使自己转起来不太头晕呢?

  5、教师和幼儿再跳一遍小锅刷舞。

  三、介绍汽车上的.雨刮器。

  1、天下雨了,汽车前的玻璃上全是雨水,这时司机会怎么做呢?

  2、雨刮器是怎么刷的,你能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吗?

  3、自由创编小车刷舞蹈《洗刷刷》。

  4、教师和幼儿扮演各种刷子一起参加舞会。

大班教案 篇6

  摘要:

  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

  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小朋友问老师雪是怎么来的,为了让孩子去探索科学,根据他们年龄特点设计此方案。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活动过程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8-08

【经典】大班教案08-09

[精选]大班教案10-17

大班教案(经典)10-16

大班教案[经典]08-19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11-24

(精选)大班教案05-01

大班教案[精选]05-19

大班的教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