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选]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愿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拓展思维,有一定的创新。
2、在探索、发明、制作、操作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对物体弹性的用途。
3、通过幼儿,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弹性玩具若干。
2、有弹性和无弹性的物品若干。
3、幼儿制作玩具的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1、谈话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今天,老师带来许多好玩的玩具,每样玩具,都有一个小秘密,小朋友可以用很多方法去发现它们的小秘密。比如:用手压一压、拉一拉、捏一捏或者用脚跳一跳等等。玩的'时候要小心,别把玩具弄坏了。”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玩具,自由操作、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3、教师巡回观察,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启发幼儿发现“物体有弹性”的秘密。
4、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及发现,了解物体弹性的基本特征。老师边操作,边引导幼儿小结:“我们玩的东西很有趣,它们都有弹性。我们用力拉它或压它的时候,它就会改变形状,手一松,它又能变回来,这就是物体的弹性。”
二、再次探索并对物品分类,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分组投放有弹性与无弹性的物品。
2、幼儿自由探索。
3、请幼儿把有弹性的与无弹性的物品分类。
三、游戏:找一找,想一想。(联系生活了解弹性的用途)
1、找一找,看谁身上有弹性的东西最多。
2、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有弹性,看谁最先找到。
3、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及其他地方,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四、引导幼儿讨论:
1、如果所有的物体都没有弹性将会怎么样?
2、怎样利用物体的弹性发明一种用品或玩具?
五、做一做、玩一玩。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也来动动脑筋,想一想,发明一件有弹性的用品或玩具。”给幼儿介绍材料名称。
2、鼓励幼儿先想想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做?先和好朋友说说。
3、提出操作要求。
4、介绍自己的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材料使幼儿发现了物体的弹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总结了物体的弹性,然后让幼儿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了对弹性的认识。然后让幼儿寻找身边的弹性物品,从而使幼儿了解了弹性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最后让幼儿通过讨论、做做、玩玩激发了幼儿进一步发明创造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都积极性很高,他们亲自操作,探索、并获得了感性经验,又亲自发明创造,很有成就感,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积累了探索科学的经验,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只是在活动中有的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发现,这有待老师进一步帮助、引导,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10以内数量组合的不同可能性,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2.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中、小塑料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6人游戏:说明游戏规则
1.小羊只要站到圈内,就不会被抓住;
2.每个圈内只能站一只小羊;
小结:每个圈里站1个人,有6个圈 合起来一共是6只小羊。
二、出现中圈,提问
1.如果拿掉一个圈,还剩几个圈?小羊还能都站进圈里吗?怎么站?
2.刚刚用了5个圈做游戏,如果用4个圈,应该选择怎样的圈?
3.能不能用最少的圈,把6只小羊都保护起来?选择怎样的圈?
三、10人游戏
1.10个人做游戏,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最少几个圈?
2.同样是4个圈,还有其他选择圈的方法么?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钟面的构成,欣赏不同的钟表。
2.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钟表一个。
2.请幼儿每人自带一个钟表,每人带一种玩具或图书。
3.玻璃珠、数学题、圆形、皮球、彩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做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引起兴趣。
2.出示实物,欣赏钟表,等待一分钟。
师出示大时钟: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分针、时针、秒针,最长的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最细的针叫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格,就叫一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幼儿欣赏各式钟表,等待一分钟。
(1)请幼儿欣赏带来的钟表,说一说相通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计时,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可伸展双手表示一分钟的长短。
(3)请幼儿说一说,一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3.自由一分钟。
师:现在我给小朋友一分钟,你们可以自由的玩。
师:刚才一分钟时间你做了什么事?感觉怎么样?
4.快乐一分钟。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种材料,每种材料操作一分钟。
第一种是夹珠子。
第二种是圆形涂色。
第三种是做计算题。
第四种是拍皮球。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教师计时,每次变换不同信号。
第一次无信号,第二次顺数60,第三次用铃鼓配合。
每次活动结束幼儿迅速记录相应数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瓶与花的不同色彩搭配方式。
2、能够迁移已有“点”、“点拖”、“点按”等经验,并运用勾线法进行创作。
3、保持正确的作画姿势,活动结束后能主动收拾相关的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
1、课件:瓶花图片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师幼共同欣赏一组瓶花图片。
(1)教师:看了这些美丽的花,你有什么感觉?(整体感知)
(2)教师:花瓶里都是一种花吗?是什么花?都有哪些好看的颜色?(了解花的种类和颜色搭配特点)
2、师幼共同讨论、探索瓶花的创作方法。
教师:各种不同的花可以怎么画?用什么方法?使用什么笔合适?(幼儿集体讨论并尝试)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点拖法的运用:中锋画点并向外拖。
(2)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多种色彩进行创作。
4.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1)教师:你喜欢哪瓶花?为什么?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2)引导幼儿从花的形状和色彩搭配来作品。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浓淡墨的使用,并用线条造型,正确表现出人物面部的结构关系以及发型、面部表情等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鼓励幼儿大胆而自由地创造。
3、加深平等、和谐的师升关系。
活动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各位老师的各种表情,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记号笔,白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面部特征,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2、教师介绍绘画材料、工具,引导幼儿共同讨论黑白线条的画法。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1)、认真观察教师的面部特征,从感兴趣的部位画起。
(2)、用笔大胆肯定。
(3)、可以按自己的画面需要随意使用黑白线条。
(4)、鼓励胆小的幼儿将画像画大。
4、欣赏与评价作品。
从服装、头发上评价画的是哪位老师。
活动延伸:
1、可在游戏区内为画像自制镜框,进行装饰,再将它当做礼物送给老师。
2、可开展照相馆游戏,为顾客照相,画出特别的画像。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经典】11-24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8-19
大班教案(经典)10-16
[精选]大班教案10-17
【经典】大班教案08-09
(精选)大班教案05-01
(经典)大班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