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拓印的方式表现绵羊椭圆的、茸的身体。
2、探索用报纸团拓印绵羊身体方法。
3、体验小云朵变成绵羊的惊喜。
活动准备 1、幼儿触摸过毛茸茸、柔软的东西,如毛绒玩具等;认识绵羊,了解绵羊毛茸茸的特点。
2、用纸团拓印出的绵羊身体的范画一幅,画有草地的作业纸若干。
3、白色。赭石色的水粉颜料,幼儿自己搓的报纸团,棉签。
要点提示 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的白色颜料,这样在纸上拓印时才会出现毛茸茸的印迹。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提供每组一大张画有草地的作业纸,让幼儿合作创作,画面的效果会更好。
活动过程 1、创设“云姑娘”飘来了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纸团拓印的画面效果。
(1)故事导人,引起幼儿对云姑娘的兴趣。
教师:云姑娘她飘呀飘呀,看见了一片绿绿的草地上,草地真美呀!云姑娘想到草地上玩一玩!
(2)教师出示画有草地的作业纸、纸团、白颜料,引导幼儿了解作画材料。
教师:这里有哪些材料?我们试着用这些材料来变变云姑娘吧。
2、师幼共同构建拓印胖嘟嘟的云姑娘的方法。
(1)教师:云姑娘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变幻多姿。我们今天想要变出胖嘟嘟、圆滚滚的云姑娘,那可以怎么做呢?
(2)教师:怎么才能变出小小的、圆滚滚的云姑娘?又怎么变出大大的、圆滚滚的云姑娘呢?
3、幼儿尝试在“云姑娘”的情境中用纸团拓印绵羊的身体造型。
(1)教师:小草们也很想和云姑娘玩。我们在草地上变出许多云姑娘来吧!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表现大小不同的绵羊身体造型。
4、幼儿在“云姑娘变呀变”的情境中欣赏教师作画,体验云姑娘变成绵羊的惊喜。
(1)教师:“云姑娘”飘到草地上,看见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在玩耍,也想变成小动物的样子和它们玩一玩。猜猜,云姑娘会变成什么呢?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二次创作,用棉签蘸赭石色的水粉颜料,给小云朵添画上绵羊的头、角、腿,变出各种姿态不同的绵羊。
(3)教师:哇!草地上变出了什么呀?这些小绵羊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只小绵羊,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尝试表现不同姿态的小绵羊。
☆区角活动 ①益智区:提供有关小羊的.图书,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羊,了解它们喜欢吃什么。②美术区:提供画有绵阳底图的作业纸、双面胶、棉花,让幼儿在底图上贴上双面胶和棉花,用粘贴的方法表现小羊。
☆环境创造 ①收集一些姿态不同的绵羊图片,布置在活动室的墙面上供幼儿欣赏。②将幼儿的作品组成一幅《草地上的小绵羊》的大图,布置在展览区,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姿态的小羊。
☆家园共育 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有关羊的图画书。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星空的美,了解星空中常见的颜色,大胆尝试玩色,体验玩色的乐趣。
2、尝试使用牙刷,木棍喷洒方式作画,体验变化中的奇妙效果。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能自由想象,大胆表现多彩的星空。
活动难点:
用牙刷蘸颜料在木棍上摩擦,使颜料喷洒成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笔、颜料、牙刷、木棍、白纸、桶,投影绘本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利用绘本投影书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星空吗?它是什么样子(颜色),星空里有哪些东西呢?
幼:有星星、月亮、太空人…
1、我们一起来欣赏星空的图片,教师出示图片,简单介绍。
2、今天我们要用水彩颜料来描绘美丽的星空,出试颜料,介绍几种星空常见的颜色(出示几种调好的颜料水)
(设计意图:欣赏美丽的星空,为幼儿后续创作打下基础,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作画工具,引领幼儿利用工具和色彩创作星空。
1、出示范画,老师用水粉颜料给星空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2、边看边讲解,范画中老师用到了淡蓝色,深蓝色,紫色。
3、小朋友要用颜料笔蘸取一种颜色,加一些水搅拌均匀平铺画到画纸上,衣服颜色可以一种一种的画,在换一种的时候记得把笔洗干净哟,让颜料融合。
3、星空穿好衣服,调皮的星空又跳到水面上去玩了。这时候天空下起了雪,下雪拉,下雪啦,白白的雪多漂亮呀!
4、提问:
孩子们,我来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你们看见刚才老师下的雪是什么呀?
对了,是用牙刷喷洒的白颜料。
孩子们,你们已经给星空刷上了漂亮的颜色,接下来你们也给星空上画上不同的东西。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如何用刷子蘸颜料在木棍上摩擦,使颜料喷洒成画的方法,幼儿初步体验刷画的乐趣)
三、幼儿自主选择,大胆创作
师:现在我们就请小朋友来创造自己心里美丽的星空哟!注意在作画的过程中刷子喷洒时要均匀,不要一整块撒在一起哟!
(设计意图:发放材料,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使用工具的方法)
四、集体欣赏星空图,鼓励幼儿创作表现。
师:哇,漂亮的星空出来了,我们把漂亮的星空图放在旁边的画板上吧!看,这么多的星空放在一起成了很大很大星空。那我们请小朋友们来分享分享自己的作品吧!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现在准备睡觉了,小朋友们和它们说再见吧!
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与评价:
一、有效运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运用色彩表现和创造的兴趣。
星空是大自然中很美的事物,在小朋友的口中经常会谈到亮闪闪的星星,但是对星空了解较少,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却不常见到。在本次美术活动《彩绘星空》中,通过运用现在儿童喜爱的绘本书,运用光影投放,激发孩子的兴趣以及教师描述星空,在环境创设中让幼儿感受和欣赏到星空的美丽,并激发幼儿对星空的探索的欲望和想要去进行创作的欲望。
二、在感受、欣赏中,唤起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在平日的美术创意活动中,也会经常使用到不同的工具。孩子在生活中对刷子并不陌生,刷子怎么使用?可以做些什么?孩子们都会分享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但是用刷子去画画,幼儿的尝试较少,特别是用牙刷和木棍这些熟悉的`工具进行刷画创作,对幼儿来说特别新颖,特别感兴趣。新颖作画材料的提供,使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丰富了幼儿的作画的体验。
三、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激励幼儿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基于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美术活动教材。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熟悉的工具在画纸上进行作画,让孩子感受工具伴随着颜料在画纸上“飞舞”,颜色的交织后呈现出的效果。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在分享的过程中大但是的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讲述,可见对星空的憧憬和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本次活动开始前,运用了新颖的绘本投影书,直观的利用光影投放在室内天花板,孩子的兴趣激发的非常浓厚,加上幼儿对星空简单的了解,最终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大胆的去创作,去感受美术色彩美。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珊瑚的各种形状和丰富的色彩。
2、尝试用手掌印、手指点、添画的方法表现珊瑚及海底的生物。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海洋生物图片或录像
1.欣赏珊瑚群
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有哪些颜色?
2.欣赏海底的各种生物。
师:海里还有什么?
二、探索珊瑚的印、点方法
1.师:怎样用小手来印珊瑚呢?可以印在纸的什么地方?
2.师:有多少珊瑚?好多的珊瑚挤在一起怎么印的呢?(用小手演示)
3.师:珊瑚上还有什么?用什么方法来画?(手指点)想换一种颜色怎么办?(用抹布把手擦一擦)
4.师:海里还有什么?
5.师:这是小朋友画的.鱼,我们把它贴在哪里?怎么贴?
三、幼儿创作
珊瑚的色彩和梧桐树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更加丰富的颜色,并在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
要点提示:
1)调动幼儿的原有手掌印画的经验。
2)注意印制的过程中手掌不能移动。
四、作品
师:我们印的珊瑚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珊瑚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短线添画鳄鱼牙齿。
2.知道鳄鱼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并能给鳄鱼填上好看的颜色。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积极参与活动。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水彩笔、纸、范画、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猜猜我是谁(老师出示图片)
——你知道鳄鱼生活在哪里吗?它平时吃什么?
二、新授
——鳄鱼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鳄鱼是什么颜色的?
——鳄鱼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三、出示老师准备范画
——看看老师的这幅画的牙齿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帮鳄鱼添上牙齿。
四、幼儿绘画
——自己拿出黑色水彩笔和老师一起绘画。
——幼儿看老师涂色,告知幼儿涂色时笔向一个方向涂。
五、展示自己画的画
——请孩子们把作品一起展示在白板上。
——师幼一起点评作品
六、活动延伸
——在下午活动课时候,小朋友合作将作品制作成有趣的头饰。
教学反思:
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自己喜欢的.鳄鱼,尊重幼儿的意愿。
小百科: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它出现于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约两亿年前),性情凶猛的脊椎类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属肉食性动物。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一、听听快乐小精灵的故事。
1、小精灵有一个快乐口袋。小精灵最喜欢帮助别人了,他每做一件帮助别人的好事,就把一个快乐小球装进自己的快乐口袋中。所以小精灵的口袋里装满了快乐,他的生活也充满了快乐!
2、出示快乐口袋,使幼儿获得直观的印象。
二、制作快乐口袋。
1、装饰口袋。幼儿可利用教师提供或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装饰,如贴上彩色粘纸,画上自己拿手的画等。
2、剪下长度适当的丝带,在袋口系上蝴蝶结,制成快乐口袋。
三、快乐口袋的使用方法。
1、当你像小精灵那样每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时,你就可以用彩笔在快乐小球的一面画上笑脸,再把小球装进快乐口袋里,最后扎紧袋口。
2、一段时间后,数数自己的快乐口袋里装了多少“快乐”,和好朋友比一比谁的快乐口袋中“快乐”最多。
建议:
1.材料的准备应尽量简单可行,如保鲜袋也可以用广口玻璃瓶或塑料瓶替代,快乐小球若没有现成的乒乓球,可以用瓶盖、纸团等替代。通过“快乐口袋”这个物质载体,幼儿可以在填充它的过程中直观地获得帮助他人的.快乐体验,这才是活动的根本目的。
2.这一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帮助别人,丰富口袋中的“快乐”,并定期与幼儿一同看看自己的“成果”,数数袋中积累的“快乐”数量,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即在坚持与延续的过程中,慢慢形成。
活动目标:
1、制作快乐口袋和快乐小球。
2、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准备乒乓球、透明保鲜袋,大小均可。
2、彩笔、彩色不干胶粘纸、丝带。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发现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
2、能按一一间隔的顺序交替排列制作项链的材料。
3、体验亲子互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亲子制作材料——彩色花朵、吸管、绳子根据幼儿人数人手一份。
活动相关音乐《我的好妈妈》、《爱我你就亲亲我》
活动过程:
1、谈话:“三八妇女节” (导入活动)
过渡: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三八妇女节)每年的3月8日是妇女节,是妈妈们的节日。今天,小朋友把自己的妈妈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过妈妈的节日了,开心吗?
(1)请幼儿共同祝福妈妈们节日快乐!向妈妈们鞠躬。
(2)表演活动
过渡:妈妈每天都这么辛苦,我们爱不爱妈妈?妈妈好不好?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唱《我的好妈妈》送给妈妈,祝妈妈节日快乐!好吗? 幼儿歌表演“我的好妈妈”,表达对妈妈的节日祝贺。
2、亲子手工小制作“送给妈妈的项链”。(基本部分)
过渡:妈妈平时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宝宝,真辛苦,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幼儿讨论)
(1)出示项链范样,引导幼儿观察。(重点部分)
提问:这是我给妈妈准备的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
项链上有什么?有些什么颜色的吸管和花片?
这些吸管和花片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一起说一说)项链上的吸管和花片是红色、蓝色一个隔着一个排队的。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过渡:我们先把这个本领学会了再去做项链,好吗?
①出示制作材料,说说材料的名称和颜色。
②示范制作:先拿一根绳子,穿过一根红色的吸管,再穿过一片黄色的花片;继续穿一根红色的吸管…… 穿好以后将绳子两头打结。
③说说颜色的排列规律。(难点部分)
(3)亲子制作
①提出操作要求:根据需要拿取材料,用一个拿一个。
②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项链。
3.请幼儿将项链戴在妈妈身上,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
4.集体表演“爱我你就亲亲我” (结束部分)
总结:今后我们将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为妈妈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妈妈做家务,给奶奶捶捶背,这些你们能够做到吗?老师相信,我们小(x)班的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孩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着“爱”的情感线,在爱中生成、在爱中体验、在爱中升华。如何培养幼儿感受爱、学会爱、表达爱,引导他们知道:爱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进行表达,而不单单只是语言,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因此,我选择通过借助“给妈妈做项链”这一生活化情景化的`方式,来告知幼儿另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运用给妈妈做项链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充分投入,每一个幼儿都能自己动手串一串,体验快乐;也培养了幼儿一定的情感意识,活动后,将自己做好的项链送给妈妈,而且在幼儿送给妈妈项链时说了节日祝福的话,让妈妈们都“喜笑颜开”。
在整个活动中还注意到了美术活动和其他内容的整合,如:“1和许多”的初步的数概念,音乐活动的整合等,也注意到了操作中的细小环节,起到了提醒、教育的作用。
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材料的准备,可以按照幼儿的能力。能力弱的,材料少些,可单单投放两种颜色的材料,以便他们区别。能力强的,材料丰富些,除了颜色外,还可以有不同形状的材料投放,以便他们加强认识、激发探索欲望。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刚刚入园一个月的小班孩子,情绪才基本稳定,他们还只是刚刚熟悉幼儿园紧张有序地一日生活环节。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毫无基础,如果要他们拿笔独立画出一幅美丽的画来,恐怕不太可能。那么,怎样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怎样让孩子从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呢?用印章印画出的作品,一般色彩鲜艳,装饰性强,容易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感。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的孩子从一个个家庭走入幼儿园,他不再是家庭中大家围着转的中心,而变成了群体中与别人一样的一份子,应该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与人合作。那么,在活动中我们应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让孩子“友好相处”的机会,所以本次活动我选择了小组合作画的形式。
印画是小班手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印章进行印画”。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1、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各种材料有初步的认识;2、通过小组自主操作,让幼儿自己大胆地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这是印画中的常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对于初次印画的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1、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2、运用适当的指导,如: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
本次活动我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花布展览会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较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几种颜色,但还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或材料,不加选择地进行作画,也不知道换颜色或材料,有的一种材料或颜色一直用到结束。所以,老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颜色进行印画,使画面色彩丰富。第三,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以花布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评。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
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5、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背景:
春天到了,蝴蝶在校园里的飞来飞去,它们鲜艳的色彩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他们说:“我看到了一只白蝴蝶,”“我看到了一只颜色很多的漂亮蝴蝶”“我看到的蝴蝶翅膀上有一对眼睛的”等,蝴蝶身上美丽的图纹成为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开展了本次美丽的蝴蝶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特征,尝试用对称的方法表现不同颜色、图案的蝴蝶。
2、在看看画画中感受蝴蝶的美丽。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故事、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
1、蝴蝶用什么吓跑了螳螂?
2、蝴蝶的眼睛在哪里?
二、看看说说:
1、欣赏多媒体——美丽的蝴蝶
2、你看到的蝴蝶是怎样的?它的翅膀有什么秘密?翅膀上的花纹又怎样?
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左右翅膀及翅膀上的花纹。
小结:我们可以发现,蝴蝶的左右两对翅膀的'图纹、大小都是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对称。
三、幼儿画蝴蝶
1、鼓励大胆画出蝴蝶的外形。
2、运用对称的方法画蝴蝶的翅膀。
3、引导幼儿大胆选择颜色。
四、剪贴蝴蝶
将自己画的蝴蝶剪下,布置墙面“蝴蝶园”。
小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了解吹泡泡也可以进行作画,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泡泡画活动培养幼儿对动手创作的兴趣,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多种颜色的泡泡水数份(红、黄、蓝、绿、紫),抹布、吹泡泡的工具、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泡泡枪吹出各式各样的泡泡,和幼儿一起玩“抓泡泡”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这是什么啊?泡泡是什么样的?(圆形的、大泡泡、小泡泡、透明的…)
2、泡泡真漂亮,可是一碰就破了,小朋友有什么办法把泡泡留下来呢?(幼儿讨论留下的方式,拍照片、剪一个圆、用橡皮泥做一个泡泡的样子、用笔画出小泡泡…)
二、留住泡泡痕迹
1、我们怎么样能留住泡泡的痕迹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拥有颜色的泡泡水吹出一个大大的泡泡,用白纸接住。
出事有颜色的泡泡水,请幼儿说出他们的颜色。
教师:泡泡都是透明的,他们都想有漂亮颜色的'衣服,看看这些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出示吹泡泡的工具
2、教师边说边示范泡泡留下痕迹的方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蘸颜色,在边上轻轻刮一下(不要讲颜色滴下来为好)。
对准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
“啪”落下来,纸上就留下了一个彩色泡泡。
三、出示工具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画。
1、教师:泡泡真的留下来了,它好开心。你们也来留下泡泡吧!
2、教师与幼儿一起吹泡泡。
提醒幼儿注意:用了那个颜色的工具就放在哪个颜色的杯子里,不要混淆颜色;画面尽量整洁,泡泡不要太密,注意整洁(手、桌面、画面)。
四、介绍自己的泡泡画。
1、你吹了什么泡泡?像什么?
2、你把什么颜色的泡泡留下来了?
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可以让他们加以想象以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小班美术教案 篇10
考核计划
执教者:秦静
一、运动
1、分散活动(混班运动):垫子、彩虹钻洞、各种框架、彩虹山洞、滑板车等。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能否尝试各种姿势沿着指定路线爬。
2、提醒出汗的孩子及时擦汗、喝水
2、集体游戏:
3、早操、律动
二、学习
活动名称:小鱼游(小班音乐活动)活动目标:
1、感知想象小鱼游的形象,表现出小鱼在不同音乐情境中游的动作。
2、感受小鱼水中游的快乐情景。
活动准备:
PPT、表现小鱼游姿态的各种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知小鱼的.形象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来,跟上喽!
提问: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池塘)池塘里会有谁呢?
2、我们一起来瞧一瞧,池塘里到底有谁啊。
观察动画中的小鱼,说说小鱼在干什么呢?
小结表演:安静的池塘里有许多的小鱼在高兴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跟着音乐一起游一游。(播放音乐:小金鱼)小鱼一定要游得慢慢的哦,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游。
二、听一听猜一猜,模仿小鱼的动作
1、提问:小鱼在池塘里游了会觉得很没劲,她们决定要去玩一样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猜一猜小鱼们正在玩什么呢。(播放音乐:滑滑梯)
小结:你们猜对了,小金鱼们在玩我们平时最喜欢玩的滑滑梯,听这音乐,滑滑
梯是慢慢的上去,然后搜的一下就下来了。我们一起来做做这动作
2、播放PPT和代表小鱼穿越珊瑚石的音乐(小鱼游)
提问:刚玩好滑滑梯的小鱼想游回家,但是在回家的路上小鱼们遇到了一群大石头,小鱼们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猜猜小鱼们最后是怎么游过去的哦!
小结:前面有那么多石头,一定要提醒小鱼慢慢游一个跟着一个游,我们一起来提醒下小鱼:“小鱼小鱼,前面那么多珊瑚石一不小心游的太块了就会撞到石头上,所以要一个跟着一个游啊。”
表演:我也请几条小鱼和我一
起游一游。(先请几位孩子来示范,后请所有的孩子来一个跟着一起游一游。)小鱼们一定要跟好我这条鱼妈妈慢慢游不能掉队哦!
2、播放音乐:小金鱼:最后小鱼玩累了还是回到了安静的池塘里慢慢游。
三、小游戏
随机播放音乐:孩子们根据音乐来做相应的小鱼的动作。
四、活动结束
好了,今天跟着小鱼游的有些累了,我们一起游过去喝喝水休息下吧。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09-09
小班美术教案07-20
小班美术欣赏教案07-06
【精】小班美术教案11-12
小班美术教案【精】07-02
小班美术教案【推荐】09-18
【推荐】小班美术教案11-24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07-16
小班美术涂色教案06-03
【热】小班美术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