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6 09:22:01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集】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性”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踩印、梅花”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式,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导语:(拿出一本卡通书《多啦A梦》)这本书你们都喜欢看,谁能告诉我这本书的主角是谁?(生答:大雄和机器猫)。没错,除了大雄外就是那只可爱而且无所不能的.机器猫,但是它不是真实的猫,现在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猫(课件展示猫的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来看看他养的猫。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

  有关泉水的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2.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特点呢?

  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

  (1)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

  (出示句子:①“开始,水泡……消失了!”。②“水泡闪亮……珍珠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2)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体会珍珠泉水绿、探、清的特点

  (4)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先介绍了珍珠泉的位置,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景物,以及潭底冒出的泡泡。

  五、布置作业:

  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3

  一、谈话导入

  那么可爱、幼小、快乐的小鸟因为被孩子们用弹子射中了,却再也不会听到它“清脆和柔美”的歌声了。你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要对那些孩子说的吗?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学习交流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帮我们做了许多事。

  1.交流查找收集的有关鸟类的资料,评选鸟类能手:

  鸟名

  外貌与特点

  歌唱能手

  捉虫能手

  捕鼠能手

  筑巢能手

  2.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合在一起办一个展板,放到校园里让其他同学一起了解鸟类,保护鸟类。

  3.鸟儿既然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鸟类呢?

  三、练习

  1.拼一拼,组成词语。

  弹 dàn( ) tán( )

  只 zhī ( ) zhǐ( )

  2.抄一抄。

  丰满 觅食 景致 倾听 仰望

  3.试着用上面的词语造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懂得并能做到爱护益鸟,保护庄稼。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多音字“便、哪”能据词定音;理解“猫头鹰、市场、议论、七嘴八舌、能手、保护、庄稼、益鸟、商量、便宜、零用钱、呆呆”等词语的意思。知道反义词“益——害”“卖——卖”“对——错”。

  3、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能以丽丽为榜样,懂得并自觉做到爱护益鸟、保护庄稼。

  2、难点:学会并理解这些生字词,尤其弄清“买卖”的音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12各省字,多音字“便、哪”能据词定音,理解“猫头鹰、市场、议论、七嘴八舌、商量”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猫头鹰图,看图说话。

  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种鸟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怎样一种鸟吗?

  2、老师归纳:图上画着一只鸟,它的样子很像猫,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又大又圆,白天却看不清东西,所以它黄昏以后出来活动,虽然光线很淡,但看得清清楚楚。那么猫头鹰有什么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买猫头鹰》。

  3、揭示课题:学习生字。

  教学“鹰”读准后鼻音,哪个小朋友能说说用什么办法可以记住它?

  二、审题质疑,猜文章大意。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买猫头鹰?谁在卖猫头鹰?为什么要买猫头鹰?猫头鹰有什么本领?

  三、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请小朋友们带着刚才题的问题听录音,读课文,并给课文分段。

  四、指导自学课文。

  1、按拼音读准字音。

  2、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多记几遍。

  3、划下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4、读通课文。

  五、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说说新词意思。

  重点正音:市鼠庄稼商量卖零

  重点理解:农贸市场:你去过农贸市场吗?市场上有些什么?谁能用她说句话?

  议论:怎么样的说话叫做议论?

  七嘴八舌:什么叫“七嘴八舌”这里“七”“八”真的指七张嘴、八个舌头吗?说明什么(说话的人很多)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七上八下、七拼八凑七手八脚)

  商量:给它找个意思相近的词?(商议)

  呆呆:换个词怎么说(发愣)

  能手:你知道猫头鹰是干什么的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疏通长句。

  4、理清文章大意。

  (1)谁买猫头鹰?

  (2)谁卖猫头鹰?

  (3)结果怎么样?

  六、课堂作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全文,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懂得爱护益鸟,保护庄稼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某一件事个人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2)说话的.人多而且杂乱。()

  二、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2、丽丽和小伙伴看见了什么?

  3、你觉得卖猫头鹰的人应该怎么叫?谁来试着读听一听?

  4、评议。强调:“哪”本轻声,但这里不能与以往的轻声那样读,这里是叫卖声,所以读的生音要拖长声,后面的“买”也要延长一些。

  5、句式训练:

  什么时候,谁怎么样,路过哪里,看见有个人在干什么?

  6、气读第1自然段,思考: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想?

  7、丽丽和她的小伙伴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自然段。

  三、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丽丽和她的小伙伴在议论些什么?用“-------”划下来。哪个词

  说明当时他们议论得很热闹?

  板书:议论

  3、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对话,她们还会议论些什么?

  4、猫头鹰究竟是怎样一种鸟呢?(益鸟)“益”是什么意思?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害)为什么说它是益鸟?(猫头鹰是捉田鼠的能手?)

  5、“能手”什么意思?哪为同学能用“能手”来说一句。

  6、既然丽丽他们知道猫头鹰是益鸟,为什么还要买猫头鹰呢?(引导学生理解:因为孩子知道猫头鹰是捉田鼠的能手,能保护庄稼,是益鸟,他们要尽一切权力保护它。但是如果叫卖猫头鹰的人把它放掉估计是不可能的,否则他也不会去抓猫头鹰来卖钱。如果猫头鹰是他们自己的,就可以放回大自然。)

  7、。

  8、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课文第3-4自然段。

  1、自由读3-4两段,想想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该怎么排?

  投影出示:凑钱商量掏书放鸟解绳

  2、谁能根据排好的词语,说说3-4两段主要讲什么?

  3、“商量”是什么意思?她们到底在商量些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她们商量把猫头鹰买下来,再让它飞走。)

  4、丽丽和小伙伴们怎么凑足钱买猫头鹰的?用“----”圈出表示表示动作的词语。

  5、买猫头鹰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划下有关句子。

  6、出示句子:

  孩子们小心的解开了猫头鹰脚上的绳子,让它飞走了。

  读。

  孩子们让猫头鹰飞走了,要让它去哪里?为什么要在“解开”前面加上“小心地”三个字?(引导学生理解:说明孩子们特别爱护益鸟,他们的行动很小心,生怕生了猫头鹰。)

  谁能用“小心地”说一句话。

  7、

  8、朗读第3、4自然段。

  五、课文第5、6自然段。

  1、指名读。

  2、“呆呆地”什么意思?“卖猫头鹰的人呆呆的看了一会儿。”他在看什么?想什么?怎么做?

  3、为什么卖猫头鹰的人开始差5角钱都不肯让,还要收丽丽的小人书,现在却把钱和小人书还给了孩子们呢?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引导学生理解:因为买猫头鹰的人明白了孩子们凑钱买猫头鹰的用意,他被孩子们爱护益鸟的感动了,所以把钱和小人书还给了孩子们。)

  4、两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买猫头鹰的人羞愧的样子?(“塞”和“转身就走”)

  5、。

  六、完成课堂作业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朗读全文,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齐读课文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卖猫头鹰的人,看到孩子们(),被孩子们保护益鸟的行动感动了,知道自己(),所以把钱和小人书还给了孩子们。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分层指导表演。

  (1)准备好表演用的道具。如猫头鹰、草帽、扁担、书等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表演。教师重点直到“围、七嘴八舌、商量、凑、小心、呆呆”等动词的表演。

  (3)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评比。

  五、课文,课外延伸。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

  2、结合课堂练习5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经典)10-15

语文教案(精选)10-15

语文教案(精选)10-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桥的教案01-13

(精选)语文教案08-02

语文下册教案01-3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教案(精选)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