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汇总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的作者既是妈妈又是老师,更因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有所不同。我的学生时代,基本都是靠着老师的教导和指引,以及自己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至于父母,更多的时候是忙碌于生计,无瑕顾及。
从孩子降临到这个世上,相信每一对父母都既惊喜又惶恐,惊喜的是孩子每天的成长与变化给家人带来无比的快乐与幸福,惶恐的是如何能够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材。我和老公是双城生活,他在外打拼事业,家庭的重担基本是我一个人承担,孩子的教育理所当然落在我的肩上。因为生性好强,所以不想让少有父亲陪伴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我几乎倾尽了全力给他我所能给的,教他我所能教的。但在教育的过程中,我时常困惑着,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如何教育才是他能接受的。
带着诸多的疑惑,翻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惑,我就会再次翻阅相关的章节,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其中几节感触颇深,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像牛顿一样
象其他的孩子一样,尹建莉老师的女儿也会经常犯些小错误,忘了带
钥匙,炒鸡蛋把蛋液打进了垃圾桶,几百元买的电子辞典,用了几天就丢了。每当这个时候,尹建莉老师总是无可奈何的说她“象牛顿一样”。这源于牛顿的一个故事:因牛顿醉心于实验,朋友来看他等不到他,就把佣人准备的午饭吃完走了。等牛顿从实验室出来,看到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吃过饭了”。
儿子经常会出现一些丢三拉四的毛病,对于这个问题我已不只一次跟他提过,但每次还是如此,有时候心情不好时,就会对他大发脾气。大概很多父母都会与我一样,在内心的潜意识里,认为大声的责骂可以让孩子因为害怕而小心翼翼,从而改掉原来的毛病吧。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犯错误是孩子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的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批评的话,孩子比较爱听。”
人无完人,成人尚且如此,为何对孩子过分苛责?道理每个做家长的也许都明白,只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任意妄为,反而让原本的小毛病变成了孩子个一个痼疾。
二、“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尹建莉老师从女儿一开始上学,做作业的时候只陪了她一周,之后就全部由她女儿自觉完成作业。当中也发生过两次贪玩忘了写作业的情况,尹建莉老师并没有大惊小怪,她坚持这是一件小事,不是个错事,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责怪,不经常提起,不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
尹建莉老师的不陪是有前提的,她女儿在学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刚入学时,认字量已经达到小学三年级水平。而我的孩子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状况,所以我选择暂时陪同,引导他多读课外书,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读题的能力。目前已经由上半学期的全陪,改为了半陪,一大半作业是由他自己独立完成。我赞同尹建莉老师的观点,一直陪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利于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
三、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教师和家长在调动儿童写作业的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的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
家长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方式,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爱学习,但是采取的不合适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有两个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不相信孩子的本能是自爱和上进;又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话是金玉良言,可以让孩子更好。这是对孩子的操纵,是教育的对立面。
尹建莉老师的观点与很多家长的想法有所不同,细读下来,慢慢品味,无一不是金玉良言。而且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可操作性强,不是空谈一些大道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应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方式,是否真得站在了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是否真正体会到了他的开心与不悦,是否真得能够引导他往我们所想的方向去发展。
社会上流行的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想首先应该是父母不该输在起跑线上。爱孩子就应该象尹老师一样,处处用心,时时在意,将教育化于有心无痕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学习,完整成长。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中同样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说得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在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有“绝技”的奇人,生活会平淡吗?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得有真本事,才不会平淡啊!没有真本事,岂只平凡、平淡,还会更加糟糕,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我们要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艺,不只是在那时候这套是种活法, 就今时今日才华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
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并不是样样精通,但他们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当今社会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须得有一门精通!不是有东北农民会说俄语当上翻译,下岗工人了搞出了先进的发明吗?
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是俗世奇人。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三个火枪手》这本书读过了很久,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深省的句子,现在又把它的电影都看完了,浓缩出来的也只有一些台词了,这三剑客与小说中我的理解还是有些不同的。
也有可能是我不了解法国的历史吧,也有人说他是法国的金庸,讲的是四个老奸巨猾的绅士为了一个女人的故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对于爱情来说”,同样也有着“最可怕的不是敌人的子弹”,可是,无论这四个”绅士“有多老奸巨猾,可他们才是真正的`莫逆之交,有钱大家一起花,有东西大家一起吃,谁惹了事了哥几个顶着脑袋一起往上上,“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这句话显然是一点不错的,故事读了一遍遍还是看不懂,即使互相有猜疑,但朋友间依然至死不渝,最后却是个悲剧收场,各奔东西,但我清楚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我想追求的东西,对过去不后悔,对现在有信心,对未来满是希望,这就是4人最后总结下来的剑客精神吧。
任何一种面具,只须略为留心一点,就能够辨别出它的真面目。一个坏人的笑法和一个正派人的不同,一个伪善者的哭法也和一个心地 忠厚者的不同。任何作假的手段是一种面具,而且无论面具制作得怎样好, 我们只须略为留心一点,就能够辨得出它和真面目究竟是两样的。
书中对话处处有心机,我所最喜欢的还是里面的几句话,尤其是这句,几位励志成为火枪手的人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也有很多,那个困难时代里,对每一个人留心,处处提防,一个一个故事,我才感知知音与莫逆之交的可贵,为何几个“老奸巨猾”的绅士凑到一块,能真正为彼此抛头颅洒热血的莫逆之交,一生得一知己,足以啊!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有人把叔本华归入悲观主义哲学家的范畴,但他的悲观多来自于对世界更理性的审视,他用他的痛苦经历去凝结智慧。
他并没有像父亲希望的那样成为巨商去贸易和赚钱,并没有延续家族的商业辉煌,然而让其父亲也没有料到的是,其思想遗产比经商所能创造力和影响程度更为巨大,绵延了几个世纪,成为了现代唯意志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创始人。一生未婚,无子无女。就像他自己所说”谁要是像我那样孤独的过了一辈子,自然更懂得孤身上路的种种滋味“。
多时候,在人群中,我们都不确信自己拥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因而会试图为自己添加各种标签,但当我们远离人群,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确信自我的存在,能够真正通过自我思考获取成长。这或许就是选择孤独的收获,或许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看明白自己。
人一旦有了欲望,为了实现这个欲望,一直就会迫使理性为自己进行策划,于是,人的.全部身心也就陷入了“痛苦”之中。什么叫“幸福”?叔本华认为,人的欲望被满足的那一个刹那就是幸福。如果第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而第二个欲望还没被设想出来,那时人就陷入了“无聊”的状态之中。一旦这个人的第二个欲望产生出来,他就重新陷入了精神的痛苦之中,他的理性又忙于为实现他的第二个欲望而筹划。所以,叔本华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在追求快乐幸福的过程中,必然衍生出痛苦和无聊,无聊的人归因于肤浅,而智者体验更多的痛苦,。所以,你所知道的痛并快乐着并非你所知道的痛并快乐着,对于肤浅之人来说他们是对立着的两回事,中庸之人觉得两者关系式辩证的,而睿智之人认为他们是一码事。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读书摘记《鲁滨孙漂流记》一书虽然故事并不复杂,但细细品味,俨然像一堂教育课,有不少心得:
故事讲的是了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不甘于像父亲那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每次航行都历尽艰难,一次风暴把船只打翻,便一个人被海浪扔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上,度过了xx年孤独的时光。
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在荒地,也绝不气馁,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还自己尝试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做面包。20多年后自己救了一名野人,取名“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忠实的仆人,就这样他在荒地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然而勇于冒险与百折不挠的精神又何尝不是一个人所必须拥有的精神呢?不要安于现状,让困难与磨难充实我们的生活,它们会激发我们的志气,潜能与豪情。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最近(其实是上上个星期的x天)看了童话《米欧,我的米欧》,感觉写得不错,至少挺过瘾的,半天就看完了,的确不算厚。但还是有一点惊心动魄的,也蛮精彩的,在此推荐一下。作者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吵闹村的孩子》我也特别喜欢,比《米欧,我的米欧》好看,但这篇读后感只介绍《米欧,我的米欧》。
言归正传,《米欧,我的米欧》讲的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虽然被养父养母收养,但他们对他并不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他的父亲是“遥远之国”的国王,国王不再叫他原来的名字(其实他原来的真名根本没用,之前大家都叫他布赛),叫他“米欧,我的米欧”,并给予米欧很大的爱心,对他很好。但一个阴影慢慢侵入了他的生活。在遥远之国的另一边,有另一个国度——“域外之国”,域外之国住着邪恶的骑士卡托和他的所有坏侦探。卡托有一颗石头做的心和一只铁爪,把人的心变成石头。他还把小孩变成鸟,在灰暗的湖面上没完没了地飞翔、抱怨。米欧决定和骑士卡托决死一战,他和遥远之国的朋友——丘姆-丘姆上路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地战胜了骑士卡托,解救了所有被困的人。
这本书里第二章:在玫瑰园对景色描写得很优美,有点《夏洛的网》的味道。书中对玫瑰园里长着银树叶的.杨树着重描写,仿佛身临其境。第六章:通过幽暗的森林中对森林的描写也有大段,只不过这次并非优美,反而有点阴森,讲述了幽暗的森林的可怕之处。
在书中,米欧是一个执着勇敢的角色,他的朋友丘姆-丘姆则是一个重情谊、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们英勇作战,打败敌人;他们并肩作战,共经风雨,迎难而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关于友情、责任和爱的故事,书中,绿山墙的农舍的.主人马修和马瑞拉决定领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是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安妮。她独特的个性使她频频闯祸又令人忍俊不禁,她改变了兄妹俩,牵动着两人的心。安妮聪明、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马瑞拉,他放弃了读大学,选择做一名教师
安妮的身世让人同情,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孤儿院长大,但他却没有被不幸和痛苦打倒。他乐观、积极、刻苦,尤其是她那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头脑,让人着迷。比如,他看见一棵开满白花的樱花树,就给它取名为“白雪王后”看见一片很清、很美的湖,就给它取名为“耀眼之湖”………
此外,安妮纯洁正直、性格倔强、心地善良,她的这些特点也深深地感动了读者。她对大自然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她把身边的一切都想象成自己希望拥有的事物,她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有了幻想,我们才会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可以说,人类的成功与进步最初,都源于幻想和追求。
安妮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教会了我们如何感受自然、热爱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善美。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昨晚才看完的一本关于青春的小说,内容很有趣,但有伴随着一些青春的无奈与悲伤。
看到穆念慈暗恋杨康多年,最后还是无疾而终。穆念慈收到追求她的彭连虎的情书,穆念慈一看就知道情书是杨康带写的,然后她哭了......她约杨康到花店,她一直在等他,最后他没有来,心灰意冷地离开,在大雨的路上,记载多年关于杨康的`日记掉了,她才发现,什么都没了。穆念慈是杨康的什么?她觉得什么都不是,青梅竹马这个名头,也只是时间问题。不知道杨康怎么看待穆念慈的,以前他希望,在他需要穆念慈的时候,她就出现在他眼前,在他和哥们打游戏什么的时候,她最好不要出现,当穆念慈的身影久久没有进入他的眼帘时,他也没注意。
但是,穆念慈不知道,她在雨中奔跑落魄时,骑着自行车同样落魄的杨康赶往花店,两人擦肩而过,穆念慈同样不知道,她掉了的那本蓝色的日记本,被杨康捡了,一直藏在宿舍的抽屉里。不知道杨康的内心世界怎么样,看完后,感觉只剩青春的惆怅在回忆里弥漫罢了。
书中还有许多鲜活的人物,我写杨康的和穆念慈,只是心里不舍。
都说青春宝贵,最宝贵的不是青春,而是青春时期遇到的人、经历的事。
读后感的作文 篇9
昨天,我看了笑猫日记之永远的西瓜小丑,主人公西瓜小丑通过训练胖头、二丫、三宝、黑白小猪、黑旋风还有小白和菲娜,组成了楠木林里的马戏团,吸引了许多孩子。
但是,木头人团长的马戏班打着什么专家好评、获得过九十九个奖项、什么脱离低级趣味马戏的高雅艺术虚假幌子。把一些贪慕虚荣心的家长吸引到圆形帐篷内,还请来了专家和媒体,大肆宣扬。但孩子们被西瓜小丑吸引住了,不去那个无聊的马戏班了。于是,木头人团长抓住了绿鹦鹉,利用绿鹦鹉引诱西瓜小丑出来。西瓜小丑以自己的.自由换取绿鹦鹉的自由,结果被告上了儿童兴趣审判法院,木头人团长把装着钱的牛皮袋给法官,贿赂他,让律师控告西瓜小丑的数条子虚乌有的罪行。其中有“勾魂罪”和“偷心罪”。判处西瓜小丑离开翠湖公园,终身不得从事马戏表演,不得生活在有孩子的地方。所以西瓜小丑被押到了河心翡翠岛。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木头人团长和他的马戏班了,太可恨太无耻了!这个马戏班用歪门邪道强行逼迫小孩子去看他们的马戏,只是为了钱。应该他们是被告,西瓜小丑是原告,把他们驱逐到翡翠岛上才对!后来,马戏团的人在六一儿童节时又请了一些被他们贿赂的儿童兴趣管理局的局长那些人来,令到孩子们的这个儿童节十分不开心。还好西瓜小丑在翡翠岛上又重建了马戏团。经过他们的努力,孩子们又看见了西瓜小丑的表演,这是他们暑假最高兴的一天,他们最后把西瓜小丑他们都领上了表演台,为他们那些精彩的表演而发奖。
西瓜小丑是多么的爱自己的朋友,尽管自己受到了伤害,他也永不放弃自己的朋友与自己的理想,最后站上了属于自己以及孩子们的领奖台,我真为他感到高兴!木头人团长他们的马戏班花了那么多钱请人,逼小孩子看戏,这样作恶,一定会倒闭的!
读后感的作文 篇10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此书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
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可以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
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保持真正的自我。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的作文荐 读后感作文选07-20
(经典)读后感的作文02-29
【精选】读后感的作文05-07
读后感的作文09-24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05-11
(经典)读后感的作文04-17
读后感的作文09-23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10-20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01-16
[经典]读后感的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