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0-03 10:17:08 知识点总结 我要投稿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1

  【知识框架】

  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 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及估算

  小数的混合运算(整数运算定律完全适合小数)

  【知识要点】

  文具店(小数乘法的意义)

  通过具体情境教学使学生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就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是求一个数的xxx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示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计算乘法,用的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算出积,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如×看作62×3相乘的积是186,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186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因此,小数乘法的关键是处理好小数点.在点小数点时注意,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如×,在8的前面补两个0,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也写一个0.

  小数点搬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明白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xxx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以此类推。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100倍……以此类推。

  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小数乘法中各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和就是这道题中积的小数的位数。

  包装(小数乘法2)

  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倍数,进一步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小数乘法3)

  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即两个因数里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当其中的一个因数是整十数时,积中如果有一位小数,就在末尾画掉一个零……

  手拉手(小数的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例如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等。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2

  (一)租船问题

  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怎样租最省钱?

  (1)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

  小船:24÷4=6(元/人)大船:30÷6=5(元/人)

  经比较大船便宜

  方案一:全租大船

  应租大船只数:32÷6=5(条)……2(人)

  这2人还要租一条小船,那么总租金就为:

  5×30+24=174(元)

  如租5大船和1条小船,小船没有做满,还空2人这时不是最省钱的,还可在调整成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是大小船刚好做满

  租金为4×30+2×24=168(元)

  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根据船的租金和限乘人数,先计算哪种船便宜

  (2)再假设所有人都租便宜的船,如果全部做满无空位并且人全部做完,那么这种租法就是最省钱的。

  (3)就要调整,尽量做到两种船刚好做满,这时是最省钱的.。

  (二)鸡免同笼问题:

  笼了里有鸡免若干只,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32只脚。问鸡和免各有多少只?

  1用列举法:

  鸡只数

  免只数

  脚总数

  2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10×2=20只脚

  (2)这样与实际相差32-20=12只脚

  (3)当我们把一只鸡想成一只免就多想了4-2=2只脚

  (4)说明笼了里12÷2=6只鸡被想成了

  (5)那么鸡应有10-6=4只

  3抬脚法:

  (1)把鸡和免都抬起两只脚,这时一共抬起了10×2=20只脚

  (2)这时还剩下32-20=12只脚,这些都是免子的

  (3)一只兔子还剩下4-2=2只脚,说明笼子里有12÷2=6只免子

  (4)那么鸡应有10-6=4只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3

  号:háo(北风怒号、号叫)

  hào(号码、号召)

  观:guān(观看、观赏)

  guàn(道观)

  中:zhōng(中间、中央)

  zhòng(打中、中弹)

  【同音字组词】

  潮(潮流、潮湿) 笼(笼统、笼络) 贯(贯穿、连贯)

  朝(朝代、汉朝) 拢(靠拢、拉拢) 惯(习惯、惯例)

  【形近字组词】

  称(称号、称呼) 罩(口罩、灯罩) 薄(薄片、薄纸)

  你(你们、你好) 署(公署、行署) 簿(练习簿、帐簿)

  【近义词】

  屹立──耸立 笼罩──掩盖

  昂首──翘首 人声鼎沸──沸反盈天

  宽阔──宽广 奔腾──奔驰

  顿时──立刻 漫天卷地──铺天盖地

  横卧──横跨 霎时──顿时

  犹如──如同 若隐若现──时隐时现

  【反义词】

  平静──动荡 笼罩──消散

  宽阔──狭窄 昂首──俯首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人山人海──寥寥无几

  【词语造句】

  笼罩:

  ⑴ 大雾笼罩着大地,高速公路只得暂时关闭。

  ⑵ 奶奶去世了,全家都被悲伤的气氛笼罩着。

  屹立:

  ⑴ 举目远眺,雪山巍然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峰顶银光闪闪。

  ⑵ 中国是屹立在东方的巨人。

  人声鼎沸:

  ⑴ 新超市开业,人声鼎沸,门庭若市。

  ⑵ 每年家乡的庙会都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片热闹喜庆的景象。

  横贯:

  ⑴ 陇海铁路横贯我国中部。

  ⑵ 这条铁路是横贯美国大陆东西重要城市的交通干线。

  山崩地裂:

  ⑴ 随着接连不断响起的山崩地裂的爆炸声,山城好像进入了地狱之门。

  ⑵ 我看见那入口早在方才山崩地裂的巨颤中被碎石填没。

  恢复

  ⑴ 看着她恢复了天真活泼的样子,我们都为她高兴。

  ⑵ 大考过后,身心疲惫的考生都极需得到恢复。

  【写作特点】

  课文运用比喻、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况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多音字组词】

  藏:cáng(躲藏、捉迷藏)

  zàng(西藏、藏族)

  【近义词】

  巨大──庞大  壮丽──壮观  

  呈现──出现  堪称──号称

  【反义词】

  巨大──微小

  【词语造句】

  咫尺为邻:

  ⑴ 苍山与洱海咫尺为邻,是大理最美的风景。

  ⑵ 火星看上去与地球咫尺为邻,其实相隔很远。

  不容置疑:

  ⑴ 李老师的教学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⑵ 中国乒乓球的水平在世界上是不容置疑的。

  【写作特点】

  课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鸟的天堂》

  【多音字组词】

  乐:yuè(音乐、乐曲)  盛:shèng(茂盛、繁荣昌盛)

  lè(快乐、乐趣)     chéng(盛饭、盛水)

  泊:bó(停泊)

  pō(湖泊、血泊)

  【近义词】

  展示──展现  繁茂──茂盛  

  留恋──依恋  颤动──抖动

  陆续──连续  茂盛──茂密  

  逼近──接近  面目──面貌

  静寂──安静  照耀──照射  

  纠正──改正  时常──经常

  仿佛──似乎  灿烂──绚烂  

  热闹──喧闹  片刻──一会儿

  不计其数──不可胜数  

  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反义词】

  繁茂──荒芜  天堂──地狱  

  静寂──喧闹  不计其数──屈指可数

  兴奋──忧愁  留恋──舍弃  

  茂盛──稀疏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词语造句】

  灿烂:

  ⑴ 今天阳光灿烂,我和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玩。

  ⑵ 节日的夜晚,满城都是灿烂的彩灯。

  逼近:

  ⑴ 飞机的轰鸣声从远处渐渐逼近。

  ⑵ 考期一天天逼近,同学们都忙碌起来。

  陆续:

  ⑴ 放学后,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

  ⑵ 会议开始半个小时了,人们才陆续到齐。

  展示:

  ⑴ 参赛的同学,一个个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⑵ “七五”计划展示出了我国四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不禁:

  ⑴ 他爱读诗,读到会心之处常常不禁高声朗读起来。

  ⑵ “又进了一个球!”人们不禁欢呼起来。

  留恋:

  ⑴ 这儿的景色太美了,真叫人留恋。

  ⑵ 我非常留恋我的家乡。

  应接不暇:

  ⑴ 最近事情太多,我已经应接不暇了。

  ⑵ 来访的家长太多,令班主任应接不暇。

  不可计数:

  ⑴ 国庆节那天,不可计数的人们在广场上涌动着。

  ⑵ 繁星满天,不可计数。

  【写作特点】

  1、描写有顺序:

  ⑴ 由远而近: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

  ⑵ 由总到分:作者在描写大榕树的近景时,先总写后具体写枝、根、干、叶的位置和颜色。

  ⑶ 由面到点:作者在写鸟的活力时,先写群鸟,再突出一只画眉鸟。

  2、动静结合:

  课文在描写大榕树时,主要以静态描写为主,从而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它,感受到它的高大、美丽。课文在描写鸟的活动时,主要以动态为主。这样动静结合,给事物增添了情趣,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动。此外,作者在描写同一事物的时候,也注意了动静交错。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前后照应: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由于是在黄昏的时候,鸟儿都躲进了茂密的树叶中栖息,所以没能看到一只鸟,心里感到很失望。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由于是在早晨,是鸟儿活动的时间,所以看到了群鸟欢腾的情景,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前后照应,作者发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叹。

  4、《火烧云》

  【多音字组词】

  模:mú(模样、模具)

  mó(模仿、模糊)

  好:hǎo(美好、好事)

  hào(好奇、爱好)

  茄:qié(番茄、茄子)

  jiā(雪茄)

  【近义词】

  镇静──镇定  凶猛──凶狠  笑盈盈──笑眯眯

  爱好──喜好  威武──威严  恍恍惚惚──迷迷糊糊

  【反义词】

  凶猛──温和  模糊──清晰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词语造句】

  恍恍惚惚:

  ⑴ 看你精神恍恍惚惚的,是不是病了?

  ⑵ 工作时,千万不能精神恍恍惚惚的,否则很容易出事。

  笑盈盈:

  ⑴ 售货员笑盈盈地迎接顾客。

  ⑵ 看到爸爸妈妈旅游回来,范文,我笑盈盈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高寿:

  ⑴ 李爷爷今年八十高寿了。

  ⑵ 他们家的老人都很高寿。

  红彤彤:

  ⑴ 去年发生了日环食,红彤彤的太阳中间出现了一个圆圆的黑影。

  金灿灿

  ⑴ 打谷场上堆满了金灿灿的稻谷。

  ⑵ 油菜花开了,满眼都是金灿灿的颜色,美丽极了。

  镇静:

  ⑴ 在这危险的时刻,他反倒镇静下来。

  ⑵ 考试时一定要镇静,才能发挥出我们的真实水平。

  【写作特点】

  1、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本文在描写时注意抓住火烧云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变化无穷的形状,来表现火烧云美丽奇幻的特点。写霞光,抓住了“红”的特点;写火烧云的颜色及颜色的变化,抓住了“多”、“快”的特点;写火烧云的形状及变化时,又抓住了“多”、“快”的特点。这样能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出美景,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2、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4

  一、be动词与人称代词的搭配

  1、基本形式:am、are、is

  第一人称I+am (注意:“I”无论何时都要大写,不管位于句首还是句中)

  例:I am a beautiful girl. I am twenty.

  第二人称you+are; 一人称复数we+are;

  三人称复数they+are

  其他复数名词+are

  (注意:第二人称单复数同形,都为you)

  例:You are my good friend.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They are on the road. The books are on the desk.

  第三人称he(男) +is ; she(女)+is; it(不是人)+is;其他单数名词+is

  例:HeShe is a good student. It is a white cat.

  A dog is on that street.

  2、基本句式变换

  例:I am(not) from London.

  My eyes are(not) small.

  My hair is(not) long.

  Am I a Chniese?

  回答:肯定:Yes, you are. 否定:No, you aren’t.

  Is the cat fat?

  回答:肯定:Yes, it is. 否定:No, it isn’t.

  注意:在一般疑问回答中,肯定回答除I’m不可简写,否定回答均可简写。

  二、一般疑问句及特殊疑问句

  句子基本是:简单陈述句,由简单陈述句转变成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

  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

  英语中有四种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

  我们现在已经接触到了前两种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

  英语中要用 yes和no 来回答的疑问句叫一般疑问句。如:

  1)Is it hot ? Yes, it is .No, it isn’t.

  —— be动词引导

  2)Is it a car ?Yes, it is .No, it isn’t .

  —— be动词引导

  3)Is this your ruler ?Yes, it is .No, it isn’t .

  —— be动词引导

  4)Do you like bananas ?

  ——含实义动词

  Yes, I like bananas. No, I don’t like bananas.或Yes, I do.

   No, I don’t

  5)Can Tom see a dogl ?

  ——含情态动词

  Yes , Tom can see a dog.No,Tom can’t see a dog.

  或Yes , he can. No,he can’t

  .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的转变规律:

  1.肯定句:2.否定句:3. 一般疑问句及肯否定回答

  1) 主语+be动词+….1) 主语+be动词+not+….1)be动词+主语+…?

  Yes, 主语+be动词.

  /No, 主语+be动词+not.

  I am a teacher.

  I amnot a teacher.

  Are you a teacher?

  --Yes, I am./ No, I am not.

  My mother is thin.

  My mother is not /isn’t thin.

  Is your mother thin?

  --Yes, she is./ No, she isn’t.

  They are friend.

  They are not/aren’t friend .

  Are they friend?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2) 主语+情态动词can+…

  情态动词can+主语+…?

  Yes, 主语+情态动词can/No,主语+情态动词can+ not

  He can jump. He cannot/can’tjump.

  Can he jump?

  --Yes,he can./ No, he can’t.

  3)助动词do/does+主语+…. 动词原形+….动词原形?

  Yes, 主语+助动词do/does. No, 主语+助动词do/does+not.

  He likes to eat apples.

  He doesn’t like to eat apples.

  Does he like to eat apples?

  Yes,he does./ No,he doesn’t.

  2、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或劝告等的句子叫祈使句,主语you常省略。

  1)、肯定形式:一般以动词原形开头。

  Open the door, please.

  2)、否定形式:在句首谓语动词前加Don‘t。

  Don‘t be late for class.

  3、特殊疑问句

  用特殊疑问词来提出问题的疑问句叫作特殊疑问句。

  特殊疑问词一般要放在句首。

  常用的疑问词有what、 who ,which 、how

  等这些词都以wh开头(包括how)所以也叫作wh-question。

  特殊疑问句要求回答具体内容。

  不能用yes或no回答。结构: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回答不能用yes / no(或相当于yes / no)回答的`问句。

  答句的句式同肯定句句式:如:

  What can you see ? I can see a cat.

  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How old are you ? I’m ten.

  3.总结:Be的用法口诀

  I用am;you、we、they 都 用are;is连着he,she,it;

  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

  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

  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 。

  三、情态动词can

  can 在英语中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情态动词,表示“能够”, “会”, “能力”后面要跟着表示动作的动词。

  没有时态和人称的变化。

  表示不能做什么的时候,后面加上 not为can not,或者缩写为can’t。

  问别人“能…吗?”要把can 放在句子前面,首字母要大写,句尾别忘加上问号。

  例句:

  —I can swing.I can draw.

  —She can jump.He can play .

  —We can touch .They can run.

  —I can’t sing.You can’t see.

  —She can’t dance.He can’t hear a car.

  —We can’t hear an aeroplane.

  —Can you hear a dog?Can he hear a bus?

  —Can Lucy write?Can you do it?

  四、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1.介词:介词是一种虚词,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在介词后面加上个名词或代词使用,作句子成份。

  介词后面的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它词)叫做介词的宾语。

  介词和介词宾语合称为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在句中可作壮语、定语或表语。

  介词如: in 在…里面on在…上面under在…下面等。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box  in the hall

  on the road  on the desk  on the floor

  under the table  under the bed  under the chair

  2.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等的词叫连词。

  连词是一种虚词,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连词分两类:一类叫等立连词,另一类叫从属连词。

  (1). 等立连词是用来连接同等的词、词组和分句的。

  等立连词有许多,我们现在只学到了and和but,其他的以后学到再介绍。

  如:A and B ; blue and white ;an apple and a banana;a car and a bus;This is a lorry and that’s a drill.

  (2).感叹词: 表示说话人的某种感情(惊讶,高兴,痛苦等)的词叫感叹词。

  感叹词后常用感叹号。

  常用的感叹词有:oh(表示惊奇或痛苦),ah(表示惊奇或满意),hello(常被用来打招呼相当于汉语的“喂!”),well(表示惊讶,无奈)

  五、 单数句和复数句:

  口诀:单数句子变,变化规则要记住。

  名词代词要变化,am, is要变are。

  this, that变成啥,these, those来替它。

  he, she, it要变啥,全部变they不用怕。

  I要变we莫落下,名词后面把s/es加。

  名前冠词去掉它,其余成分原样加。

  具体注意下面的六要素:

  1.单数主格人称代词要变成相应的复数主格人称代词,即I→we; you→you; she, he, it→they。

  如:She is a girl.→They are girls.

  2. am, is要变为are。如:I‘m a student.

  →We are students.

  3.不定冠词a, an要去掉。如:He is a boy.

  →They are boys.

  4.普通单数名词要变为复数形式。如:It is a cat.

  →They are cats.

  5.指示代词this, that要变为these, those。

  如:This is a book.→These are books.

  6. man, woman作定语修饰可数名词时,要在 ”数”上与被修饰名词保持一致。

  但其他名词修饰名词表示 ”性质”时,不作变化。如:

  He is a man doctor.→They are men doctors.

  This is an apple tree.→They are apple trees.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5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

  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

  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6、四边形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6

  一、除法:

  (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2:一个数是786,处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

  解:(786-18)÷24

  =786÷24=32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14÷3=4……2(同时扩大10倍)100÷30=3……10(同时缩小10倍)

  140÷30……20

  10÷3=3……1

  15÷4=3……3(同事扩大3倍)88÷24=3……16(同时缩小4倍)

  45÷12=3……922÷6=3……4

  二、角:

  (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例1:判断题。

  A、钝角都大于90度。……(√)

  B、钝角都小于180度。……(√)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钝角。……(x)

  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x)

  (4)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

  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

  E、平角就是一条直线。……(x)G、周角只有一条边。……(x)

  F、周角就是一条射线。……(x)

  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

  180°

  (5)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例2: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6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6:30是(锐角)

  3:30是(锐角、75°)

  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三、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0+60x3=40+180

  例1:40+60x3

  =100x3

  (错误!)=300=220

  148-48x2

  例2:148-48x2

  =100x2(错误!)=148-96=200=52

  四、平行与相交

  (1)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x)

  (2)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五、找规律

  (1)在马路一侧种树,1°若两头都种树:树的棵树-1=段数

  2°若其中一头种,另一头不种:段数=树的棵树3°若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树+1=段数

  (2)若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如:池塘一周、长方形或是三角形一周等,树的棵树=段数。

  六、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xb=bxa

  结合律:(axb)xc=ax(b

  结合律:(a+b)+c=a+(b+c)xc)

  例1:37+56+63=56+(37+6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x13x4=13x(25x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乘法中配对的数字有:25x4,125x8……

  例2:简便运算:327-(127+100)=327-127-100……减法的性质720÷54=720÷(6x9)=720÷9÷6……除法的性质

  125x25x32=(125x8)x(25x4)

  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2)计算要细心。

  八、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画柱状图时: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或旁边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九、认数

  (1)读:先分级,然后由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

  (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每写完一级画一个分级线。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6800,3020,5608

  ※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一下条件的数字:

  ①一个零都不读:8888,0000,8880,8000,8800,8800,8000,8880②只读一个零:8808,8000,8088,8000,8008,8800,8080,8800,

  8880,0800,8880,0080,8880,0008,8800,0880,8800,0088,8000,0888

  ③读两个零:8808,0800,8808,0080,8808,0008,8080,0880,8080,0088,

  8008,0880,8008,0088,8800,0808

  ※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

  (4)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

  首先,先分级,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若改写成以“万”字作单位,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为)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例:将下列数改写成以“亿”“万”作单位的数。46,0000=46万

  573,8000≈574万

  495,8460,0000≈496亿7853,0000,0000=7853亿

  十、用计算器计算:

  (1)计算器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

  (2)计算器上有一种功能键叫CE键,又叫“改错键”。

  例1:在计算器上按下如下键:123+455CE4

  56=

  其正确计算过程及结果为:123+456=579。

  (3)用计算器计算时,每一步骤之后,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是什么要清楚,详见书上P102。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7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0.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

  11.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12.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13.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14.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15.小数: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16.小数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17.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18.小数的读法

  一种是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例如:0.38读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读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

  另一种读法,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例如:0.45读作零点四五;56.032读作五十六点零三二;1.0005读作一点零零零五。

  19.小数的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20.小数的性质

  (1)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数不变.

  (2)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把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位,则小数的值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则小数的值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21.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小数:按要求在舍去部分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运算。

  22.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3.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4.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25.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

  雨伞、帽子、彩旗、灯罩、风帆、小亭子、雪山、楼顶、切成三角形的西瓜、火炬冰淇淋、热带鱼的边缘线、蝴蝶翅膀、火箭、竹笋、宝塔、金字塔、三角内裤、机器上用的三角铁、某些路标、长江三角洲、斜拉桥等。

  26.三角形中的线段

  (1)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2)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交点)向其对边所作的垂线段(顶点至对边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角平分线:平分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它到两边距离相等。(注: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射线,平分线的所在直线是这个角的对称轴)

  (4)中位线: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

  27.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8

  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①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②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③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做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

  ④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

  ⑤标注好日期和标题。(日期也可不标注)

  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地推测。

  (知识巧记)统计图,类型多,条形、折线一一说。

  条形数量好比较,折线增减更明了。

  绘制折线较简单,描点连线来解决。

  完成绘图细分析,解决问题更容易。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4、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合理地推测。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数计算法则

  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9

  一、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二、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可能性大小及数学好玩

  重点:大数的认识、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四、复习目标: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复习乘、除法口算,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

  3、复习笔算乘、除法,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5、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6、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7、生活中的正负数,及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8、数学好玩中编码,数图形中的规律。

  9、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10、通过整理和复习,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措施: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5、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6、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7、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8、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9、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10、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10

  Unit1 My classroom

  My classroom is nice and big . There are forty desks and chairs in the classroom. There are two black boards on the walls. And there are two pictures, too。I like my classroom very much .

  Unit2 My school bag

  My schoolbag is red and big. There is a fat panda on it . There is an English book a Chinese book and many other books in it. It is my good friend . I like it very much.

  Unit3 My friends

  I have a good friend. She’s a girl. Her name is Liang Huiwen. She has short black hair, big eyes and ears. She has a small nose and a big mouth. She is thin and tall. She likes blue. She’s cute and quiet.

  Unit4 My home

  Welcome to my home! My home is not big. But it is very clean and nice. There is a living room, a bathroom, a kitchen and four bedrooms. My bedroom is clean, too. My mother is in the kitchen now. My father is in the living room. I like my home.

  Unit5 Dinner’s ready

  I’m hungry. I’d like some rice, some chicken, some vegetables and soup

  I can use chopsticks myself. what about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Unit6 My Family

  Hi, Friends!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my family has six members. They are my parents , my grandparents, my brother and me. My parents and my grandparents are farmers. My brothers are students. I like my family very much.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11

  Unit 6 Meet fail

  单词

  fail 家庭 parents 父母 cusin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 uncle 叔伯舅姑姨父 aunt 姑姑;婶;姨 bab brther婴儿小弟弟 dctr医生 c厨师 driver 司机 farer 农民nurse 护士 peple人们 but但是 little 小的 pupp小狗 ftball plaer足球运动员 b工作 basetball 篮球

  句型:

  Meet fail. 见见我的家人。

  Hw an peple are there in ur fail, Chen ie? 你家里有多少人, Chen ie?

  Three.三口人。

  M fail has six peple. 我家有六口人。

  Hw an apple are there n the tree?树上有多少个苹果?

  语法点:

  以Hw an引导的是特殊疑问句,问的是多少,要用数字回答。

  Is this ur uncle? 这是你叔叔吗?

  es, it is. He’s a ftball plaer. 是的,他是位足球运动员。

  What’s ur aunt’s b? 你婶婶做什么工作的?

  She’s a nurse.她是一位护士。

  语法点:

  what’s ur…b? 也是特殊疑问句,问的是职业,后面回答会出现有关职业的词,例如teacher, farer等。

  Is this ur uncle? 这是你的阿姨吗?

  es, he is. 是的,他是。

  语法点:

  is this 是一般疑问句,回答是es或者n. 但注意的是后面的词。下面就看三个例子。

  Is this ur bedr? 这是你的'卧室吗?es, it is. 是的,它是。/ N, it isn’t.

  Is this ur father? es, he is. / N, he isn’t.

  Is this ur ther? es, she is. / N, she isn’t.

  What’s ur ther’s b? 你妈妈是做什么的? She’s a teacher. 她是一名教师。

  What’s ur father?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He’s a dctr. 他是一名医生。

  Are the farers? 他们是农民吗?

  es, the are.是的,他们是。 / es, u’re right.是的,你说对了。

  N, the aren’t.不,他们不是。

  短语:

  n the tree 在树上 n the cae 在蛋糕上 tall and strng 又高又壮

  a cup f 一杯 cut the cae 切蛋糕 a ftball plaer 一位足球运动员

  答语、答句

  1.------Hw an peple are there in ur fail ?你家有几口人?

  -------Three . 三口人。

  2. ------Is this ur uncle ? 这是你叔叔吗?

  ------es , he is. He’s a ftball plaer . 是的,他是位足球运动员。

  3. ------What’s ur aunt’s b ? 你婶婶做什么工作?

  ------She’s a nurse . 她是位护士。

  4. -----What’s ur father’s b? / What’s ur father? (你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

  -----M father/ He is a dctr. (我爸爸是个医生。)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12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13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那么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那么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么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式。5.有关0的计算:

  (1)零加上任何数得原数。[0+5=5,8+0=8](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为0。[5-5=0,7-7=0](3)0与任何数相乘得0。[0×5=0,0×24=0]

  (4)0除于任何非0的数得0。[0÷18=0,0÷29=0](5)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2.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例如:从渡口出发,到钟山。(渡口就是观测点)(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例如:渡口在钟山的方向上。(钟山就是观测点)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A偏B,A就是(“偏”字前面的)标角度的角靠近的方向{东、南、西、北}。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

  3.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4.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观测点与被观测点对调,那么方向是原方向的相对方向,如: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5.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南20°方向,距离120米处学校在小红家的西偏北20°方向,距离120米处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如:23+34=57与34+23=57)

  2.加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他们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二、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74)=106-26-74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例如:123+38-23=123-23+38146-78+54=146+54-78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125与8;125与80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7.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b)×c(a-b)×c

  =a×c+b×c=a×c-b×c

  ②类型二:a×c+b×ca×c-b×c=(a+b)×c=(a-b)×c③类型三:a×99+aa×b-a=a×(99+1)=a×(b-1)④类型四:a×99a×102=a×(100-1)=a×(100+2)=a×100-a×1=a×100+a×2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5.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百分千分万分位位位位计数个.十分百分千分万分单位千百十(一)之一之一之一之一例如(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

  (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

  和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7.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统一单位。(统一成一样的单位)

  (2)把要比较的数写成一列(小数点必须对齐)

  (3)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8.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乘一位10倍×10两位100倍×100

  三位1000倍×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除以

  一位1÷10

  10两位1÷100

  100三位1÷1000

  10009.单位换算:

  (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10.求小数的近似数

  方法:“四舍五入”法

  (1)①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

  ②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③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2)改写成“万”作为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先划数级线)

  (3)改写成“亿”作为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先划数级线)(4)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1.进率: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3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三角形按角分成:(1)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8.三角形按边分成:(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

  有两个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2)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都是60°)(3)一般三角形

  9.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三个锐角。1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1.最少用2个相同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最少用3个相同等边三角形可以拼一个梯形。

  最少用2个相同等边三角形可以拼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少用2个相同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正方形。最少用2个相同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长方形。

  12.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没有重叠,没有空隙地铺在平面上,就是密铺。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加法、减法:(1)把数位(小数点)对齐。(2)加减和整数的加减一样。2.小数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

  (1)可使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2)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加法、减法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看先干什么更简单.例如:(1)5.6+2.7+4.4(2)9.14+1.43+4.57=(5.6+4.4)+2.7=9.14+(1.43+4.57)(3)51.27-8.66-1.34(4)4.02-3.5+0.98=51.27-(8.66+1.34)=4.02+0.98-3.5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2)可以看出变化趋势.2.常用增加(上升)与减少(降低)来描述变化趋势.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1.两头(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

  2.一头(一端)要栽:棵数=间隔数3.两头(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二、棋盘棋子数目:

  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边数-边数2.棋盘总的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

  4.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14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线段的长度即是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点段最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15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 )就可以想(2)×30=60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3、商一位数: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

  (6)同头无除商―,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

  (7)除数折半商四五,如:252÷48(除数48的一半24,和被除数的前两位25很接近,不是商4就是商5。)

  4、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前两位有余数,如:576÷18

  (2)前两位没有余数,如:930÷31

  5、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除,商是两位数。

  (三)商的变化规律

  1、商变化:

  (1)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四)简便计算:同时去掉同样多的0,如9100÷700=91÷7=13

  小学数学如何解题

  1、首先是精选题目,做到少而精。只有解决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高考题的形式、难度。

  2、其次是分析题目。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例如,许多三角方面的题目都是把角、函数名、结构形式统一后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选择怎样的三角公式也是成败的关键。

  3、最后,题目总结。解题不是目的,我们是通过解题来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的,以便改进和提高。因此,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①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②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③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比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就有很明显的三个步骤)。④能不能归纳出题目的类型,进而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通法(我们反对老师把现成的题目类型给学生,让学生拿着题目套类型,但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题目类型)。

【四年级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斜率知识点总结12-23

中考知识点总结12-04

函数知识点总结06-23

化学知识点总结06-30

函数知识点总结02-10

[经典]函数知识点总结08-26

物理知识点总结06-01

物理知识点总结09-29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