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鱼和水》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和水》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盘石村的村主任这两天很愁。因为乡里说,县里有个姓胡的领导星期天要来钓鱼。他当时就急了,说天太旱,塘里的水很少了,村里正怕塘干了,鱼死掉呢。
乡长说发动群众把各家水窖、蓄水池里的水往塘里放,不管咋样,县里领导去的那天,你得弄得水满鱼儿跃。
村主任的脸当时就黑下来。山高加上几十年少见的大旱,几口机井里抽不出水,群众的生活用水全靠各家水窖、蓄水池里储备的雨水了。要群众把各家的水窖、蓄水池里的水弄出来,不亚于要他们的命哩。
村主任坐在水塘边,一个劲地吸烟。钓鱼是这几年才兴起来的,到盘石岭上钓鱼,始于前年公路修上山坡以后,说是山上风景好,和平原上钓鱼,不是一道味儿。
盘石村旁这坑不知起于什么年代了,坑里有鱼,却是源于山下那场大战。大战结束,八路军的大部队撤走了。在盘石村留下了十几个伤病员养伤,领头的胡连长,左胳臂被打断了,用绷带吊着。
一天,山下来人,用桶挑来几十尾小鱼,说让伤员补身体。由于山高路远,鱼死了一半。鱼,胡连长他们一尾没吃。
死的,一人一尾送给了村里的老人;活的,就放进了村头的那个水坑里。胡连长又带领轻伤员搬石头、挖沟,把坑塘四周的水道都彻底疏通。后来下雨,很远地方的雨水都汇进了塘里。从那时,塘里水没干过,鱼也越繁殖越多。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胡连长自打走后没回来过,人们看到水和鱼,就想起了他们,就激动得流泪这几天人们还说,得想想办法,不能让水干了,让鱼死了,这是胡连长给我们的
乡长又几次派人来催问,村主任被逼没法,只好召开全体群众大会。但群众到齐了,他又感觉没法说,说出来群众肯定不愿意。他急得出了一头汗,嘴里念叨:胡领导,胡领导,你要是胡连长就好了念到这里,脑子忽然一亮,心想咋恁巧,都姓胡,就这么说好了。他说,乡亲们,县里的胡领导要来咱们村钓鱼了,胡领导是胡连长的后代哩,咱们塘里的水太少,得往里把水续续
一开始,村民们一听说钓鱼俩字都心烦。但听说是胡连长的后代来钓鱼了,就个个激动万分,包括一些年轻人,他们虽然没见过胡连长,但对他的故事,却能倒背如流。于是,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都出动,桶提,盆端,抽水机抽,只两天,濒临干涸的坑塘就碧波荡漾了。
第三天上午9点,一长溜锃亮的小汽车爬上山坡,几十人簇拥着个黑胖子,来到坑塘边儿。然后散开,凝神垂钓。
村民们全都出来了,端着鸡蛋,提着茶。但却不许靠近,有个小娃靠得近了点儿,被一顿呵斥:往后站!小娃哭了,人们愣了。
天黑,当这些人拎着大兜小兜的鱼,钻进小汽车走时,钓兴未尽地说,下个星期天,还来钓。因为这地方风景太美了,空气太好了。
他们走后,村民们疑惑地围住村主任,都说,那黑胖子咋看也不像胡连长的后代,你村主任肯定是骗了我们!
村主任支支吾吾,开始还想隐瞒,但最后被逼不过,只好说了实话:我对不起大家,我被逼没法,就骗了大家,他,他们,都不是胡连长的后代!
村里的年轻人要打村主任,被老人们拦住。
人们就挑着桶出来,拼着命将那坑塘里的水,往自家水窖、蓄水池里挑。第三天,塘就见底了,可怜的鱼,在泥浆中艰难地摆动着尾巴。
村主任哭了。
1、作品为什么以鱼和水为题?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
2、小说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盘石村坑塘里鱼的来源?(5分)?
3、小说最后,村主任哭了,这一哭可谓百感交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村主任这一哭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①因为作品是围绕着鱼和水来展开的,鱼和水是作品叙写的主要内容。
②因为鱼和水在作品中是军民、干群关系的象征,是作品的主题所在。
2、①这坑塘里的鱼,是八路军留给盘石村的,这样写是为了反映当年的军民鱼水情。
②为后面村主任说服村民,以及村民们桶提盆端主动蓄水养鱼的情节作铺垫。
③与当今领导们无视群众死活、只为个人享乐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突现鱼水关系这一主题。
3、①坑塘里的水被挑光了,胡连长留给村民们的鱼将无法存活,村主任感到心疼。
②为了领导们的娱乐,村主任不但欺骗了群众,而且也危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村主任感到悔恨。
③村主任必须做违心的事,面对这种艰难的处境,他感到非常痛苦。
④面对干群的鱼水关系已荡然无存的现实,村主任感到担忧与悲痛。
【《鱼和水》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阅读题和答案12-10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05-27
和董传留别阅读答案09-22
太阳和霓虹灯的阅读答案11-25
海发光阅读答案 海发光的阅读答案04-02
《雨中》阅读答案12-12
长城阅读答案12-05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12-16
《穷人》阅读及答案10-29
春天阅读答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