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4-04 08:41:1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教案汇总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阅读活动材料,喜欢听滑稽幽默的故事,尝试说好笑的故事。

  2、知道幽默、滑稽引人发笑的原因是因为奇巧——事件的结局常常同人们的`预想相悖。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13—14页,录音磁带。

  2、幼儿平时看过一些幽默,漫画书,听过或会讲一些简单的笑话。笑话《一只狮子》

  活动过程:

  一、大家共同阅读活动材料《万尔福的头发》,让幼儿自己领会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他长什么样?在干些什么?

  二、欣赏《万尔福的头发》

  1、听故事前四节。万尔福叔叔怎样保护他的头发?万尔福叔叔有一头怎么样的头发?

  2、听故事的最后一节,和幼儿一起感受故事中滑稽幽默之处。

  3、你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们觉得什么地方好笑?幼儿边看幼儿活动材料上的《万尔福的头发》,边听老师再次讲故事。

  三、初步了解好笑的故事。

  1、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觉?(感觉好笑,哈哈大笑)

  2、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让我们笑?(滑稽、有趣)编故事

  四、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1、老师讲述《一只狮子》(开头至“狮子遇上了大象”),请幼儿续编。

  2、尝试自己创编好笑的故事。请幼儿分组创编,再每组派代表来讲述。

  3、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竹条与竹筒的多种玩法,发展钻、跑、跳的能力。

  2、能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玩农村自制玩具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根竹条、一个竹筒。

  2、动感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事先让幼儿拿好竹条每人一根四排站好,跟随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跳竹条操。

  师:“小朋友让我们拿起竹条跟着音乐一起来热热身吧!

  (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体转运动、跳跃运动)

  师:“做玩竹条操之后是不是感觉浑身很舒服呀!请小朋友快快地到老师身边来!

  (二)教师引导幼儿玩竹条的兴趣。

  师:“小朋友竹条可以用来做操,那它还可以怎么玩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

  师:“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每个小朋友要想出不同的玩法,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玩,看谁想的玩法多?

  (三)展示自己的玩法,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玩竹条的方法以及自由结伴交流合作不同的'玩法,,教师和其他幼儿表示鼓励和赞扬。

  师:“朱老师发现小朋友用竹条想出了很多好玩的办法,谁能将你玩的方法讲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呢?”你一个人是怎样玩竹条的呢?(跳绳、挑水、拉弓)

  师:“刚才朱老师发现还有些小朋友是一起合作玩竹条,那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玩竹条的呢?(钻山洞、并排跳竹条)

  师:“好,现在我要请红队与黄队的小朋友做山洞,其他两组的小朋友来钻山洞,小朋友我们在钻的时候不仅可以正着钻,还可以侧着钻。(提醒做山洞的小朋友将竹条可以由低到高慢慢地提升)

  (四)总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玩竹条的好方法,一个人玩的时候可以当绳跳、可以挑水、可以拉弓,一起合作的时候可以放在地上并排跳、可以做钻山洞,小朋友们真棒!

  (五)引导幼儿探索竹条与竹筒结合的多种玩法。

  师:“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一个能干的小帮手,你们看?它是竹筒。(出示竹筒)

  师:“现在我想让竹条和竹筒两个成为好朋友,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呢?(滚竹筒)

  (六)游戏活动。

  1、师:“竹条和竹筒成为好朋友,那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呢?

  (请女小朋友和男小朋友各站一排进行比赛)

  2、四组竞赛。

  师:“刚才我们是男女小朋友进行了比赛,现在我们小组来进行比赛,看你们哪一组能够获胜!获胜的一方有奖励哦!我们让客人老师一起帮忙喊加油吧!”(播放动感音乐)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导入环节,我创设带小朋友们参观家乡的丫山风景区进入活动室。在观察、欣赏风景区的大门、小桥、竹林,让孩子们了解竹子是我们家乡的丰富的物产资源之一。课件内容比较丰富,播放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孩子们了解了竹子的作用,增长了对竹制品的认识。课件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竹筒手工作品,为孩子们后面的动手操作做了一个铺垫。最后欣赏评价环节,孩子们的手工作品通过屏幕展示出来,通过这个环节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整堂课我能以亲切、自然的语言引领孩子们进入每一个活动环节。我尽可能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去创意、设计。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我在引导孩子们欣赏竹筒手工作品时,重点放在观察每一件手工作品用了哪些装饰材料来完成,而忽略了要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意识到要做出有创意的手工作品,除了可以用不同的装饰材料装饰美化,而且还可以通过装饰竹筒的上、下,周围不同的位置,把竹筒横着放,竖着放,一个竹筒,或者多个竹筒拼接、组装,做出的手工作品会有不同的效果和创意。由于我引导的方向不同,所以小朋友们在操作过程中,都注重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装饰竹筒,而没有把兴趣放在怎样对竹筒进行创意,把竹筒变成一件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作品。

  如果要让这堂课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在课件里还要充实一些竹筒手工作品,让幼儿观察多个竹筒组装做成的手工作品,让孩子从图片中得到启发,从而建议孩子可以相互合作完成作品。要上好一堂探讨课,需要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我将在反思中进步,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进步。

大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在主题《秋天多么美》的《秋天水果多》活动中,小朋友认识了仙游的特产——文旦柚,由于文旦柚是幼儿在秋天常吃的水果,所以小朋友对文旦柚存在着极大的兴趣,许多幼儿都在活动后问我:“柚子这么大是怎么长在树上呢?农民伯伯是怎么把柚子摘下来的?……”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柚子圆舞曲》。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柚子收成的劳动场景.

  2、培养幼儿活泼向上的欢乐情绪,体验劳动的快乐。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文旦柚的妙用,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三、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柚子园场景

  2、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

  3、摘柚子劳动场景录象及FLASH课件。

  四、重难点:

  创造性的运用动作来表现劳动过程。

  五、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感受摘柚子的劳动场景

  师:“我们今天来到了柚子的故乡——美丽的度尾。(播放录象)看看摘柚子的农民伯伯是怎样摘柚子的?”

  请小朋友拿起篮子到柚子园里,模仿录象采柚子,感受柚子园的美景,体会劳动的乐趣。

  师:“你们刚才采柚子的时候,心里觉得怎么样?”

  教学设想:借助录象,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再现到幼儿面前,并创设多元化的.情景空间,让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切的体验中去了解采摘柚子的方法,做到了《纲要》中教育教学的情景化的新理念。

  (二)、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1、提问幼儿:“你刚才是怎样去采柚子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分段欣赏录象,自由创编采柚子动作及采柚子儿歌。

  3、提取最美的动作,创编采柚子律动。

  4、根据所创编的动作,诗画舞谱小人(图略):

  我挎小篮上山岗,片片柚叶香又香;拨开柚叶摘呀摘,我摘的柚子多又多;大大的柚子装满筐,摘柚的娃娃喜洋洋。

  教学设想: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空间,把农民采摘的过程加以想象,创编出采柚子的舞蹈动作,在尝试和交流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大胆创作的勇敢精神。并运用舞谱小人使舞蹈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幼儿自始至终都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自主的快乐。

  (三)、通过flash了解柚子的妙用

  1、教师表演舞蹈——《柚子圆舞曲》

  教学设想: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舞蹈动作,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做到动静结合,所以在幼儿小憩的同时,我进行了一段舞蹈表演。

  2、欣赏flash《柚子全身都是宝》,了解柚子的妙用,知道吃柚子有益健康。

  教学设想:通过活泼可爱、节奏感强的flash动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柚子的利用价值。

  (四)、展示成果,活动延伸:

  1、听音乐表演摘柚子律动,感受创作的快乐。

  2、为中班小朋友表演,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设想: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创造成果的舞台、表现自我的机会,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桥的名称、外形等粗浅的知识,学习建立积累本的方法。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并能用汉字、符号、图画等方式进行表征、记录。

  3、幼儿体验积累知识及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4、通过看、比、说、做,让幼儿感受家乡桥的变化,体会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

  5、感受桥的多样及桥的外观美,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和父母一起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制作积累本、装饰积累本

  活动过程:

  实地参观,收集资料。

  当确定主题后,我们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先带幼儿参观了平度比较有特色的荷花桥、现河桥、公园里的拱形桥和吊桥,幼儿兴趣很高涨。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着对桥的认识。在红旗路的现河桥和人民路的现河桥中间,孩子们兴奋的说:“老师,这座桥比那座桥长。”“老师,这座桥有两个桥洞。”“刚才看见的那座有三个桥洞,还有小桥洞。”……但是当我们让孩子回家收集关于桥的书籍、图片时,却没有一个孩子带来关于桥的书籍,这主题活动可怎么进行?收集资料失败了,却要求我们去开辟一条更适合主题发展的路子。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优美完整的语句描述画面景物,熟悉《花好月圆》的曲调。通过荷花开放、小青蛙呱呱叫等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AB的结构,并感知乐曲优美、柔和及跳跃、欢快的音乐特性。

  2.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并在合奏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

  3.知道《花好月圆》是我国有名的'民族乐曲,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打击乐器若干:小铃、串铃、圆舞板、小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幼儿演唱《小星星》

  师:“小朋友,让我们和小星星唱首歌吧!”

  “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星星?老师带来了一幅夜景图,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句子来讲一讲。”

  2.幼儿观看多媒体画面,用优美语句描述画面内容

  “你刚才看见了什么?”(幼儿讲述)

  二、幼儿欣赏乐曲

  1.幼儿初次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性质

  “这首乐曲好听吗?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好象看见了什么?”

  2.介绍乐曲名称

  师:“这首乐曲是我国有名的民族乐曲,叫《花好月圆》。”

  3.出示图谱,教师指图欣赏乐曲

  4.幼儿模仿身体动作

  (1)萤火虫提着灯笼,一闪一闪的,谁来学一学呢?

  (2)荷花是怎样开放的?(幼儿创编动作)

  (3)小青蛙是怎么来的?(一蹦一跳)

  (4)它是怎么唱歌的?(呱呱呱)

  5.幼儿整体模仿身体动作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身体动作,想一想,这首乐曲有几段?”

  6.小结

  这首乐曲有两段,第一段比较优美、柔和,第二段比较欢快、跳跃。

  三、幼儿演奏乐曲

  1.幼儿选择乐器

  2.幼儿演奏

  四、幼儿完整欣赏民乐《花好月圆》

  1.师:“这首乐曲是我国有名的民族乐曲《花好月圆》,现在我们完整的来欣赏一下。”

  2.美术活动:幼儿动手装扮夜景图.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12-04

大班教案[经典]01-23

【经典】大班教案02-04

大班教案【经典】11-24

[精选]大班教案10-17

大班的教案05-29

(经典)大班教案04-02

(精选)大班教案05-01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