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时间:2025-04-04 08:01:4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猫教案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猫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猫教案4篇

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猫教案 篇2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猫(第二课时)。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猫(第二课时)》。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猫教案 篇3

  猫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教师讲解。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

  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sa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 ) 惩戒(ch?ng) 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诅骂(zǔ) 红绫 (líng )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思考文章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

  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于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

  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死亡丢失死亡

  4、依据表格,我们来看一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5、文章生动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6、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写两次可爱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7、我家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是亡失,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过渡)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第三只猫大打出手的呢?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是怎样的呢?

  三、精读赏析

  重点品读15-------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评判一下此次案件。

  学生跳读这部分后同学之间议论,合作交流后每组派代表发言,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1、案发现场情况

  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作者为什么怀疑是那只丑猫?)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的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不是)事实真相: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1)在知道了案件的真相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过,自责,内疚 ( 知错就改同情弱者严于自省勇于自责)

  (2)为什么会造成冤案?

  由于我的过失

  “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过失?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

  “我”没有对鸟亡事件做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草率的做出了判断。 根本原因:“我”对那只丑猫抱有偏见。

  (3)师:就是因为我的偏见,才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的难过。(此处穿插题)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作者借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平等地对待生命 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第三只猫,你会对作者或是人类说些什么呢?

  a.“我终于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了!”

  b.“希望你们能善待我们!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

  c.“你伤害了我,我恨你们!人类太自私了,太残酷了!”

  d.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家人、朋友及所有身边的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五、总结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感人的养猫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他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无穷的,不光是可怜的猫,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可怜的人,他们不是被人们所注意,他们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去关心这个弱势群体,请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猫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尝试看图学编绕口令,喜欢说绕口令。

  2、 能注意倾听词句,辨别近似音,学习口齿清楚地背诵绕口令。

  活动准备:

  挂图:猫和包

  活动过程:

  一、 交代猜绕口令的名称,激发学说绕口令的兴趣。

  这个包是谁的?猫和包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

  教学反思:提问是帮助幼儿分析理解作品的重要手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在课前设计问题时,注重问题的价值性,从问题的设计能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思想,甚至教师本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对于大班幼儿,问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要蕴含一定的人生哲理。

  二、 观察图片,尝试编绕口令。

  1、 幼儿三三两两边看边议论。

  2、 谁看懂了,说了一件什么事?

  3、 谁会把图片的内容,用一句话来表示?

  教学反思: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将来能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离开生活、离开现实的教育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因此,教育不能脱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在引导幼儿理解完故事内容以后,我有意设计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的问题。幼儿大部分都能说出答案,最后的问题幼儿说得不是很明确,需要老师总结。

  三、 听听、念念。

  1、 示范念绕口令。

  2、 看图自炼与互相练习绕口令,教师观察倾听,提示。

  四、 巩固对绕口令特点的理解。

  1、 在念绕口令时,什么发现?为什么你觉得有些字、词很难念清楚呢?

  2、 原来,念绕口令时有许多读音相近,由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拗口,念快时容易念错。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很好地朗读绕口令,但不是绕得很快;经过老师的指点,幼儿稍微好些;老师最后暗示并教会幼儿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发现美好、感受美好,从而去创造美好。

  五、 游戏:我念得好。

  1、 游戏玩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念完绕口令。

  2、 游戏要求:念得快而准确。

  3、 游戏规则:规定时间内没有念完闹钟响,就定为失败。反之,闹钟不响为胜利。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教案10-11

《猫》的教案07-24

《猫》教案10-21

《猫》美术教案12-04

关于《猫》的教案09-29

《猫》教案及反思09-29

《猫》优秀教案12-29

关于猫教案09-07

猫的优秀教案10-24

小学猫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