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笛子社团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笛子社团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曲目:
吹奏《太阳出来喜洋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吹奏技巧能完整的有感情的吹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并用爽朗的歌声演唱其简谱和歌词,能合作讨论表现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并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围绕歌曲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中华民族器乐——笛子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在吹奏的过程中把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
四、教学难点:
波音的演奏技巧。
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兴趣引入法、对比法、提问法、练习法、交流法等。
六、教学器材:
笛子、多媒体课件、钢琴。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多媒体展示丰县唢呐班王静的笛子独奏《太阳出来喜洋洋》(杜全全电子琴现场伴奏)的视频画面,提问:这首曲子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二)新课讲授
1、内容介绍
a、多媒体展示四川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b、展示歌曲的简谱。
2、整体听赏
多媒体播放笛子独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听赏前提出问题:曲子的结构?调式?衬词“郎郎扯光扯”有什么艺术效果?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民歌采用了上、下两句式的乐段结构,其调式为五声商调式。上句四小节:以“”为主,构成三音列的旋律进行。这种进行虽然旋律线的起伏不大,但却特别明快。这种级进式的三音列进行,更接近歌词的语言音调。句尾落在属音6上,形成半终止。下句六小节:以“6”为主,采用了四音列进行。旋律中强调了四度进行,这就使旋律更为高亢、豪放、有生气。最后也是以四度进行而结束的,这种终止法很有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节奏的形声衬词“郎郎扯光扯”,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衬词的的增加使下句扩充为两小节,从而使民歌成为不等长的两句式乐段,打破了对称的两句式乐段结构,显得更加活跃。
3、学生试吹
学生唱简谱并吹奏该曲子,中间有问题可以提出。
4、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波音的吹奏方法并示范,学生练习2分钟
5、教师示范
教师完整的吹奏一遍
6、学生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吹奏,教师指导并强调注意点,吹好的同学到前面展示其成果。
7、学生学唱
多媒体播放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跟着学唱该民歌。
(三)拓展与探究
我把比赛场上运动员接力时体现出的团队精神运用在此环节中,采用接力方式把全班分成四组:吹奏组、打击乐组、合唱组、舞蹈组,以相互交换表演形式进行,教师钢琴弹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吹奏组和合唱组在音乐声中有感情的吹奏和演唱、打击乐组在衬词处打出有力的节奏、舞蹈组跳四川民族舞。学生在活动中争先恐后地出谋划策,有的自告奋勇地当小指挥家;有的尝试采用新的打击乐器──竹筷、玻璃瓶;有的动手编排简单舞蹈……每个组员既是策划者又是演员,创新使其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去。最令我高兴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感受为歌曲重新创编了二声部,并配上了新的节奏型,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九、布置作业:
a、课后有时间请同学们观看丰县唢呐班的演出,并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唢呐班是怎么表现的?
b、请同学课后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山歌”这一体裁的各地民歌,相信你们定会从中学到很多音乐知识。
【最新笛子社团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社团的活动计划11-28
社团活动教案07-01
社团活动教案11-21
最新合唱社团活动计划表02-10
心理社团活动计划及教案06-12
橡皮泥贴画社团教案11-13
最新大学社团活动策划书12-12
大学社团招新策划书最新12-01
《白杨》教案最新04-23
最新小班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