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案

时间:2024-12-12 07:21: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案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预习、查询。

  2、词曲的朗诵和背诵是认识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掌握必要的文言词语、疏通词的大意、落实背诵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品位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悟词创设的完美意境

  教学方法:

  “读——品——背——用”

  1、朗读词文,整体感知;借月抒情,走进词境;

  2、名句背诵,品析词情;拓展体悟,读透词心。

  教学过程:

  流程一

  1、简介宋词

  2、作者及词背景。(检查预习)

  3、词作背景:

  流程二、检查预习,(完成目标1)

  一)、生字词。

  宫阙()琼()楼玉宇绮()户

  婵()娟不胜()寒丙辰()

  二)你还知道哪些与月有关的诗句?分别写什么?

  流程三、正文分析(完成目标2,3)

  一、朗读指导。

  听师朗读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

  二、赏析课文:

  (一)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

  1、词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

  2、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醉意朦胧?

  (二)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为何无眠?

  2、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由怨月,到感悟人生,最后又说,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胸襟。

  (三)再读课文思考探究

  〈1〉上阕写什么?写了哪些景?下阕写什么?抒了什么情?二者如何联系的?

  〈2〉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语句?

  〈3〉怀念子由体现在词中哪一句?

  〈4〉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5〉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

  (6)怎样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7)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四)当堂检测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2、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

  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4、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案】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阅读答案10-26

《9加几》教案04-08

十几减教案08-15

9加几教学反思04-16

十几减6教案04-12

6、7减几教学反思11-05

10加几教案13篇12-30

《十几减9》教案07-09

十几减9教学反思06-26

《十几减8、7、6》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