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11 07:58:04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激趣

  李白有诗云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竹马”是什么意思?

  小孩子跨在竹竿上当马来骑,这种游戏表现了小孩子丰富的想象和天真。

  作者简介

  1、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

  2、《浮生六记》,清代小说。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义。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二、朗读感“趣”读准字音

  童稚(zhì)藐(miǎo)小

  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庞(páng)然大物

  凹(āo)凸(tū)土砾(lì)

  沟壑(hè)虾(há)蟆(ma)

  朗读感“趣”读准节奏

  1、能/张目对日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5、见/二虫斗间草,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放声读,读好停顿,读出韵味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立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9、盖/一癞蛤蟆。

  三、译读感“趣”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加字解释法(增):把单音节变成双音节

  2、换字解释法(换):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

  3、虚词不译法(删):无实际意义的字词不译;

  4、省略补充法(补):补出省略成分

  5、句式调整法(调):用现代汉语的句式代替古代汉语的句式,调整倒装句的句序

  6、意译润色法(润):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7、不变直译法(直):专用名词、姓名及现代文中仍沿用的单音节词不变

  四、词语注释、理解文言

  1、解释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

  有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白的,没有染色的)(慢慢的)

  鞭数十,驱之别院

  (用鞭子打)

  以虫蚊为售

  项为之强

  (脖子,颈项)

  果如鹤唳云端

  (果真)

  以丛草为林

  (树林)方出神

  (正)

  驱之别院

  (赶、驱逐)

  则或千或百

  (有时)

  (把…当作…)2、指出划线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

  (代藐小之物)

  ②昂首观之

  (代夏蚊)

  ③使之冲烟而飞鸣

  (代蚊子)

  ④蹲其身

  (代自己)

  ⑤观之,兴正浓

  (代二虫)

  ⑥驱之别院

  (代虾蟆)

  3、联系语境,揣摩、翻译难句。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用心地想像,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就变成了白鹤)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愉快而又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

  (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⑤余忆童雅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看清极细微的事物)

  五、品读说“趣”

  1、概括这三件趣事。

  1.这几件事中的童真童趣表现在哪里?

  2、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3、开头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5、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6、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创造性

  7、复述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解答:

  1、三件趣事

  (1)把成群的蚊子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用烟喷蚊当作青云白鹤

  的景象。——观蚊如鹤

  (2)在土墙的凹凸处定神细视,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神游山林

  (3)见癞蛤蟆吞食二虫,鞭之数十,驱之别院。——鞭打蛤蟆

  (1)小—大。如:丛草—树林虫蚊—禽兽土块—峰、谷

  2)丑—美。如:蚊虫飞舞—白鹤舞空

  (3)益虫—坏人如:癞蛤蟆吞食二虫——捉、鞭、驱

  2、总领全文,

  3、围绕着“物外之趣”回忆。

  4、“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5、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

  6、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创造性复述

  7、可以变换文中的第一人称,如文中的小动物、童年沈复的朋友、长辈等,讲述可稳获文中的一个小故事。

  六、蚂蚁唱歌

  依成人的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见蚂蚁唱歌,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豆豆。

  豆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它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豆豆。她爸老大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黄豆?还嫌不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豆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在街坊邻居之间,大家都不太喜欢她,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样认为。……。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豆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豆豆盛了一碗饭,豆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和豆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语气。豆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立马笑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的说:“昨晚,我下了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说:“在这儿。”一个蛋,比我的蛋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十分满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稍稍显得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一个知音,一下午就缠着我。

  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怔过之后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书天爸爸也下了

  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唱得可好听了。你看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的点头:“呃,呃,我天天都要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着头对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豆豆的快乐和幸福,……豆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了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该有多么快乐。

  七、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特点

  ①文言文多是单音词,大多时候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是双音词。以课文为例:

  忆—回忆 目—眼睛

  日—太阳 见—看见

  故—所以 项—脖颈

  果—果真 处—地方

  林—树林 兴—兴致

  因此,可以加字解释法(增):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

  ②文言文虚词:之乎者也亦焉哉

  例如“之”

  见藐小之物()

  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使之冲烟而飞鸣()

  驱之别院()

  ③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不同的人称区别:

  第一人称,普通的人称“余”“吾”,皇帝就可以称“朕”“寡人”第二人称有“尔”

  ④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还表现在词义的变化上。

  “或千或百”的“或”不是“或者”的意思,而是“有时”

  本文里“强”不念qiáng而读jiāng,同“僵”,这就叫通假字,一个词用读音相通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也叫古音通假。

  ⑤文言文的句式的不同:

  “舞于空中”就是“于空中舞”

  留蚊于素帐中”就是“于素帐中留蚊”

  “徐喷以烟”就是“以烟徐喷”

  ⑥成语。

  今天还在使用的成语就是直接来自文言文的现成语汇,这些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很强,它们是语言中的精华。

  “明察秋毫”“庞然大物”

  八、语言积累归纳训练

  1、梳理、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①音同形不同的字:

  砾——唳鹤——壑向——项

  ②义同字不同的字

  察—观—视—见唳—鸣素—白

  ③字同义不同的字

  观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看)(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必细察其纹理

  (看到,看清)(观察)

  神定神细观神游其中

  (精神,注意力)(感受、想像)

  时余忆童雅时故时有物外之趣

  (时候)(经常)

  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用)(把)

  之故时有物外之趣项为之强

  (的)(代指“昂首视之)

  为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

  ④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藐小之物—庞然大物凹—凸

  ⑤成语

  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夏蚊成雷:夏夜里蚊群嗡嗡的叫声向闷雷。

  ⑥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⑦特殊句式

  判断句: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癩虾蟆(“盖……”表判断)

  省略句:蹲其身,使与台齐

  (“使”后省略宾语“之”)

  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在这句话中解释为“被)

  (因为)(当作)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四季风光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想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猜想: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利用生字卡小组内检查读音。

  3、默读思考: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分别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四季的什么特点?

  4、小组交流

  5、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把最喜欢的语句、段落读一读,品味一下。出示四季风光图片,让学生观察。

  2、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得好,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季节的特点的?

  3、学生找句子,画词语,写批注。

  4、小组交流。

  四、理解感悟

  1、小组内自由谈读后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到文中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

  3、用一个词(一句话)概括四季的特点。

  4、学生回答:(生机勃勃) (热情似火) (果实累累) (白雪皑皑 色彩斑斓)

  五、 布置作业

  1、组织一次朗读比赛。

语文教案 篇3

  绘本课《祝你生日快乐》

  绘本《祝你生日快乐》讲述的是一个关怀生命的动人故事:患癌症的小姐姐因为经常打针吃药,头发都掉光了,所以戴着一顶帽子。当风把她的帽子吹走的时候,小丁子骑着脚踏车来到她的身边,为她追回了帽子。他们一起做游戏、说故事。一天,小姐姐带来了“开心锁”,他们把它挂在树上,约定在小姐姐生日那天一起许愿,并打开锁。可是小姐姐住院去了,没有如约来和小丁子过生日。但是小丁子还是用手指头做了一个心意“蛋糕”,为她许了一个愿。

  当孩子遇到人生中亲人或朋友的变故,该如何面对和理解,如何感受生命的另一份“礼物”呢?《祝你生日快乐》帮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理解生命的意义。

  《祝你生日快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尊重生命,感恩惜福,体会友情的可贵,

  用怜悯的心、温暖的手,关怀病痛伤残者。课前准备:

  1.绘本《祝你生日快乐》

  2.收集儿童伤残、病患等相关医学信息

  3.纸扎花朵或鲜花每人一朵

  4.图画纸

  5.彩色笔

  活动流程:

  一、情境引导:

  一年中什么日子令人快乐而且期待?

  为什么生日令人期待?几乎每个人都期待吃生日蛋糕、收到礼物。板书:生日

  贴一个蛋糕

  1.有没有小朋友今天或是这个月生日?老师想送他一个生日蛋糕,但是现

  场并有没有准备啊,怎么办呢?老师示范用双手围成蛋糕的形状,小朋友一起做。

  2.每人的双手手掌靠近,手指向上伸直微弯,像一个蛋糕,10根手指头假

  想是蜡烛。

  3.

  4.

  5.

  6.合唱生日快乐歌或一起说「祝你生日快乐」,并让寿星许愿。鼓励运用想象力,大家各自对着蜡烛用力一吹,手指收紧成拳头即完成寿星收到了祝福,请上台说说心情。是呀,生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是意义非凡的庆祝生日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美

  好。可是有的人生命显得脆弱,让人无奈和痛心。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仔细看封面的这个小男孩也像我们刚才一样正在用手做一个蛋糕呢,他在为谁庆祝生日快乐呢?

  8、一起来看着画面,听老师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祝你生日快乐」吧!——读,封面的题目?

  9、

  二、展示绘本并导读:

  1、小朋友们认真看着书中的画面,仔细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吧!——

  P三句话扩大句子

  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欣赏了这个「有一点点哀伤」却又充满「期待」的故事后,我们很期盼奇

  迹出现,对不对?

  4、生命的可贵,在于努力不懈的精神,当一个人像小姐姐一样,面对生命中如此严重的疾病,痛苦的时刻,该如何建立信心、勇敢地面对呢?

  4、来!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回味这篇故事。

  三、回顾深化

  一)小姐姐为什么只有一点点头髪?P解释癌症

  1、来,大家仔细地看图,癌症的病痛折磨着小姐姐,可是小姐姐的表情是怎样

  的?P

  2、小姐姐,身受痛苦,为什么还能笑得这么美呢?

  (是呀!小姐姐很坚强勇敢地面对病痛,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

  3、

  我们不仅从小姐姐的表情上,还可以从她说的话中感受到小姐姐的坚强——

  P三句话

  分男女生读和齐读

  4、小结:孩子们,绘本故事就是这样值得我们反复回味,才能把它读到心里去的,发现故事中有意思的内容。

  二)让我们再回顾这个故事看看你还能感悟到些什么?

  1、小姐姐和小丁子是不是好朋友?从哪里看出来呢?P

  小姐姐

  1、小姐姐在书里说了一个小乌龟的故事,小朋友,你可以跟同桌的`小朋友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吗?

  2、「乌龟洒种子」的故事,有什么特别含意吗?

  (《小乌龟洒种子》,传达了人生最美好的纪念是自己能为别人留下

  些什么,而不是为自己留下什么。)

  小丁子

  1、小丁子为什么把开心锁挂在树上?他把开心锁挂上去后,为什么双手合十呢?

  2、小姐姐和小丁子相约哪一天见面?小姐姐有没有来?为什么

  3、请你也为小姐姐许个愿吧!

  五、延伸活动

  P小姐姐到底会不会回来打开开心锁呢?——

  1、数花瓣: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手中的花瓣吧,大家一边数,一边可以与同桌讨论,为故事设想一下结局会是怎样的?(音乐)

  ※(如果小姐姐回不来,你想想她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小天使呢?)

  小结:孩子们,你们和小丁子一样都有一颗怜悯的心,温暖的手。

  2、制作关怀卡(我温暖的小手)

  1)P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小姐姐一样的患病,受疾病折磨的人。我们也可以伸出一双温暖的小手去关怀帮助他们。

  2)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发的小手印,在上面写出你认为需要关怀的人。下面写出你会如何帮助他。

  3)孩子汇报,把“小手”贴板书

  六、总结

  P孩子们,你们看在今天这本《祝你生日快乐》这本图画书的蝴蝶页上,作

  者:方素珍阿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只要你愿意,“心情”可以为别人也为自己——天天过生日!

  七、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还要推荐几本有意思的课外书给大家看——《爷爷没有穿西装》、《獾的礼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水浒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 百听不厌 好奇 破涕为笑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 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二、探究爱读《水浒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 爱读《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三、说《水浒传》论《水浒传》

  1.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

  2.简介水浒及作者。启发学生谈感受。

  四、作业。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可选作。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说给同学听。

  2.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小练笔。

  3.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中心句。(板书: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画出有关语句。(学生回答)

  3、海洋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指名说。

  教师引说: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4、海洋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呢?指名说。

  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同时,又--(敬畏海洋)。

  5、引读第三自然段。

  6、指导朗读。(读出人类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复杂心情)

  7、过渡:

  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但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还会望洋兴叹吗?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8、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9、人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10、课文是怎样写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

  小组讨论交流,同时师生互动板书。

  (1)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2)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底索取高蛋白食品。

  (3)人类用较少的金钱,获得较大的电力。

  (4)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5)人口增长,必须拓宽生存空间。

  11、朗读第二段

  12、现在,你能说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了吗?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13、齐读第三段,思考:

  (1)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2)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总结全文

  教师号召:海洋遇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板书设计: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利发电保护珍惜在先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开发利用在后

  建设海底城市

  文献摘录:

  海洋是一个“蓝色的宝库”。如果把整个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可以说陆地上有的,海洋里都有,而且有许多是陆地上蕴藏不多,而又难于提取的稀有元素。估计海底石油可采储量达一千多亿吨。

  在海水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中,数量最大的是食盐。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吨。若按这个数字消费,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

  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导入 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

  ……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美)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

  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体验与反思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结合课文,说说“一大幅活的画”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一大幅活的画”的美。

  教学重点:理解“我”看着荷花展开的美妙想象。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大家想读吗?(学生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

  师:(出示荷花国画的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那,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收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谁第一个来?

  生汇报。老师询问资料来历,并适时鼓励。适时展示图画,并指名说说“荷花、荷叶、藕、莲蓬、莲子”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很好!)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揭题。

  师: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丽,所以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荷花、画荷花。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荷花(读题)

  2.检查预习

  师:对于这篇课文你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学生)

  评价:很好!(课前是该认真预习!多读课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预习方法。)

  3.激发读书兴趣:你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自主选择自然段读就挑你最喜欢的那个自然段读!

  (配合学生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读词)

  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评价读书情况:刚才读课文谁读得最好?

  4.(激发竞争意识读书)他读得这么好,就没有人能超过他?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老师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

  (学生初谈感受)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朗读。

  2.学生识字记行。

  3.教师范写。

  4.学生书写。

  四、课堂小结。

  把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总结一下吧。

  五、作业布置。

  照样子组词。

  2.小小书法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二、学习前部分。

  抓二、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配乐范读,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师配乐朗读有关课文,学生闭目体会荷花池的美景)同学们,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想象出的画面)

  师:(课件出示荷花池的画面)同学们,这里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画面再来欣赏一番吧!看的时候可以随意地赞美,可以随意地做写动作。

  师:同学们,看到这一池的荷花,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可见你们显然都已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

  师:就让我们把描写白荷花的这两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随机出示相关文字(指导有感情地读、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课文)

  (指导理解内容,手势演示)师: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几种姿态的白荷花?

  生:3种

  生:多种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你们的双手就能组成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不信,就试试吧!(指名试)师背诵句子

  生:(演示或生生合作表演)加强对文字的理解。

  师:评价——你们真聪明!

  (指点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你们都只看到三种姿态的荷花吗?

  师:(指点想象)一池的荷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呢?请根据你的想象同样用手势表示出来!(见机指导语言表述)

  生评价:哇!这么多的荷花,真是各有各的.姿态!

  2.词语积累(指两名学生欣赏眼前这手势演示的一池荷花,询问: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生:千姿百态(相机板书)

  3.再读课文,加深感悟师: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4.指导学生质疑:师:这两段话你读懂了吗?有疑问吗?(红线打出句子)

  生:“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假设就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小组讨论解疑。是啊!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画家是谁?

  师:小结——是啊,除了“大自然”这位画家具有这样的魔力外,还会有谁呢?

  指导读好这句话。

  小结指点学习方法:你们真是学习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问题,又能通过读书、讨论解决问题,真是好样的!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深入情境(出示课件)师:荷花真美!让我们起立,像作者那样久久地、深情地看着它们!(停顿片刻)

  课件(画面配老师的动情朗读)“我忽然觉得自己……我是在看荷花呢!”

  2.(学生变换角色描述)师:(请学生坐下)同学们,你现在变成谁了?看到或仿佛看到了什么?

  (说话训练)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对你这朵荷花说些什么?(青蛙……)

  3.小结并指导读书。

  生:看到这么美的荷花,我们不由得像作者一样,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荷花!

  师:让我们再来扮演一下这美丽的花仙子,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回归全文,升华感情,丰富积累。

  师:总结——美的景致总让人流连忘返,美的文章总让人百读不厌,叶圣陶老先生用一篇不足400字的短小美丽的文章,写活了一池荷花!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对荷花的赞叹,对大自然的热爱!(见机处理:指导学生读书)

  (学生运用课前积累的诗文赞美荷花)同学们,课前你们还积累了许多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吧?请试着用其中的一些内容来赞美一下这眼前的荷花,行吗?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

  1.继续阅读积累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利用班队课开个“赏荷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如果你觉得有更合适的作业,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另外的作业,还可以将你认为很有价值的作业推荐给老师或同学!

  闻:清香

  赶紧

  看

  叶:像圆盘板书设计:荷花

  花:活的画

  美

  想:成了一朵荷花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点:讨论学习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5、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6、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一段后答,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起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7、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8、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指着灯片上的图说吗?--学生说。

  9、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不行吗?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请小声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先请同学讲,然后课件演示。

  11、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12、检查落实后,师生分读,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讨论。--因果重叠(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认识),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齐读,注意体会联系,强调变化。

  1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4、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老师提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么看:铁牛是水送回来的,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

  17、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

  18、学到这儿,你的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吗?

  19、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2、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二、教学重难点:

  声母与aieiui组成的拼读与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具:CAI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咱们在拼音王国里遨游,又认识了三个复韵母。顽皮的复韵母戴上了几顶小花帽后,你还认识他们吗?快!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带调aieiui)点读

  (二)、导学新知:拼读声母与复韵母aieiui相拼的音节

  1、教d、t、n、l和ai相拼的音节

  a、复韵母ai也很爱交朋友,瞧!第一个朋友“d”来到了他的身边,

  (课件出示ai与声母相拼的音节)

  你会读吗?师范读,生跟读,我们刚才是怎么读出这个音来的?

  师述:对!声母与复韵母相拼时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同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方法一样。你们学会了吗?

  b、瞧,它的第二个朋友也来了,你会读吗?这个音节的四声谁会读?板书(taitáitai

  tài)你会选其中的哪一种声调组词或说一句话呢?

  c、声母n、l与ai相拼,谁会读?比较读nailai

  ,区别n、l及“nai”“lai”,并与日常生活中“奶(nai)”、“来(lai)”联系起来。

  d、自由读d、t、n、l与ai相拼的音节。

  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声母和复韵母eiui交朋友后你会读吗?

  2、小组学习声母与eiui相拼的音节(课件出示声母与eiui相拼的音节)

  a、小组自由拼读

  b、指两个小组汇报读两组音节

  这些音节戴上小花帽后,你还会读吗?

  3、做游戏“我能行”。

  好!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能行”。

  a、简介游戏规则:我们边欣赏欢快的音乐边传花,音乐停时,拿花朵的同学把卡片上的音节读一读。

  b、在小组内交换卡片读一读。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为了放松一下,让我们坐上氢气球到郊外玩玩吧!

  (三)、看图说图意、学句子,读儿歌。识字

  1、看图学句子

  a、出示课件《植树图》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b、这么美丽的环境,应该感谢谁啊?是啊!在蓝蓝的天空下,三个小学生正在愉快地植树,美化着祖国。瞧!他们合作得多愉快呀!图下的一句话就写了这幅图的意思,请大家借助拼音读一读。

  c、教师点击:你他我这句话是图中哪个小朋友说的'?“你”是指哪个小朋友?“他”呢?

  d、再比比谁的眼睛最亮,把带有复韵母aieiui的音节找出并读一读。

  e、这句话中有三个要求会认的字,请你认一认。板书你他水

  f、没有拼音,你还认识吗?指名读——齐读

  同学们拼音和句子学得很好,我们再来学一首儿歌,好吗?

  2、看图学儿歌

  a、课件出示《儿歌》变色的音节是已经学过的音节,谁会读?强调zuizai是平舌音。

  b、师范读——师领读,生跟读——师再领读,生跟读——学生自由读

  c、指名读儿歌

  d、练习背儿歌

  e、小白兔多可爱呀!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边背儿歌边用动作表演。

  f、学生表演:老师配音,学生一起表演。

  g、(出示汉字白皮子在)指名读并选字组词或者说话。

  板书(白皮子在)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

  (四)、朗读课文。(用CAI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边读课文边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并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会读声母与复韵母aieiui相拼的音节,会认七个汉字,还学了一首儿歌,收获真大啊!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秋天教案04-21

[精选]语文教案11-24

语文教案(精选)10-14

语文教案(精选)10-15

语文教案(精选)09-25

语文教案(经典)11-07

语文教案(精选)09-02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