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大化改新》教案

时间:2024-12-11 07:18: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历史《大化改新》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历史《大化改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历史《大化改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和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应该善于借鉴与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大化改新的内容。

  【难点】

  大化改新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电影《妖猫传》的片段,并强调这部电影的主要线索就是探寻杨贵妃之死的谜团,引导学生思考:探秘时有个重要人物是来自日本名叫空海的僧人。除了他之外,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前往中国的日本人,他们为什么要前往唐朝?这又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由此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大化改新的背景

  教师请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本分析:当时中日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隋唐时期,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者,我们将其称为“遣唐使”,主要学习唐朝的各项制度,中日关系总体比较友好。

  教师出示日本国内状况的史料并向学生提问: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学习唐朝?

  学生回答:当时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而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十分严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痛苦不堪。

  教师补充:在这样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一些遣唐使回到日本,把中国完备的制度作为他们改革的依据,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史称“大化改新”。

  教师追问:“大化改新”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在宫廷政变之后,改革派拥立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因为改革在大化年间开始,故名“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内容

  教师出示有关大化改新的史料,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如大家是改革派的大臣,要想让日本也像唐朝一样富足,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初中历史《大化改新》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教案02-26

课改工作总结11-14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04-03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6-08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初中作文10-22

新中班数学教案模板:企鹅排队04-03

三改一拆工作总结02-05

初中历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07-24

招新活动总结03-28

新的校园作文初中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