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除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例2、例3和“做一做”、练习六第5~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重点难点】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添0再除”两种类型的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5.5÷5= 7.4÷2= 9.3÷3=
14×0.5= 0.12×3= 12.5÷5=
2.笔算下面各题。
19.6÷7= 16.8÷12= 2.25÷15=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导入课题:
通过例1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王鹏每周的晨练情况,那他爷爷每天的晨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来计算。(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学习例2。
(1)出示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指名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8÷16=
(4)探究计算方法。
这个题是一道整数除法应用题,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发现问题:商1后,余数除以被除数不够除,怎么办?后面的商应写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意义?
引导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12化成低一级单位再除,即把12个一变成120个十分之一,就在12后加上一个“0”,商就应该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十分之一;但是还有余数8,表示8个十分之一,除以16又不够除,把8化成低一级单位再除,即把8个十分之一变成8个百分之一,就在8后加一个“0”,再在商的百分位上商5,表示5个百分之一。
归纳: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教师板书: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6)观察思考。
师:看一看,百分位上还有余数吗?(没有了。)
讲述: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除尽。
小结: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整除,思考一下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
(7)即时巩固。
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中的第(1)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3名学生板演,并说清算理。
2.学习例3。
(1)出示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千米,他平均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指名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5.6÷7=
(4)探究计算方法。
组织讨论:这道题与例1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可以商0。)商的整数部分为什么要商0?联系以前学过的商中间和末尾有零除法。(得到的商是不够1的小数,因而要在整数部分写“0”占位。)
老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讲解: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位上写“0”占位。
(5)教师板书:
5.6÷7=0.8(千米)
(6)课堂巩固。
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中的第(2)、(3)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6题。
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
思考:强调余数不够除和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应该怎么办。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4题中后四道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四名学生板演,注意指导学生竖式书写要求,及商的小数点对位问题。
3.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9题。
结合例3的教学进行练习,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可以直接判断。
4.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3题。
这道题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第3题的计算,以了解打长途电话每分钟的话费,也知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位上写“0”占位。
5.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5题。
这道题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第5题的计算,让学生理解: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答案:1.第一小题不对,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他没有在商中要点上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第二小题也不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先应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如果商0后还不够除,应继续商0。
3.在1、4括号里打“√”。
在除数小于被除数时,商小于1。
4.8.4÷12=0.7(元)
5.7.74÷3=2.58(m)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
(1)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位上写“0”占位。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练习六中第7~8、10~12题;
2.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例2:28÷16=1.75(千米)
答:爷爷平均每天要跑1.75千米。
小结: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例3:5.6÷7=0.8(千米)
答:王鹏每天要跑0.8千米。
小结: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位上写“0”占位。
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整数除法的延续,又是小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基础。由于学生有了整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探索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使学生明确:①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②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在探讨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小数除法》教案2
练习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巩固练习。(教材练习四第9~14题。)
练习要求: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和正确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练习重点: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以及被除数比除数小的这两种题。
教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
练习过程:
一、激发
1、口算:(P19页11题。)1.2÷30、48÷64.6÷2314×0.56、8÷40.72÷120.7×1.10、72÷49、6÷65.2÷1312.5÷50.12×5生先回答:
(1)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商的小数点要和谁的小数点对齐?
2、错题剖析
⑴5.1÷25=2.4
⑵100÷500=50、24525)5.1100)5005050010001000
⑶0.819÷17=0.47
⑷40÷25=160.471617)0.81925)40682513915013915000
二、尝试
1、P、19页10题:先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再计算。5.04÷6210.6÷657.79÷9554÷3632.93÷370.462÷28
(1)生判断哪些题的商是小于1的,为什么?
(2)生计算,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3)说一说: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怎么办?
(4)集体订正。
2、P19页12题:一个机械化养鸡场的产蛋鸡,平均每只每年产蛋294个。如果按照每16个蛋重1千克计算,平均每只鸡每年产蛋多少千克?
⑴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列出的算式的含义
⑵让学生做完此题并集体订正。
3、P.19页13题:一只大象体重5、1吨,是一头黄牛的15倍。这只大象比这头黄牛中多少吨?
⑴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⑵数量关系:黄牛的`体重×15=大象的体重(5.1吨)
⑶让学生列式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示范:
1、P.19页15题:一个煤矿的一号井每日产煤961吨,是二号井每日产煤吨数的2倍,三号井产煤每日比二号井多135、4吨。这3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煤多少吨?分析与解:要求这3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煤多少吨,就要用三口井日产煤的总吨数除以3,即:(961+961÷2+961÷2+135.4)÷3
2、P19页16题:小红的父亲给她2.5元去买书。买书时她发现这些钱还不够,又从自己积蓄的钱中拿出一些才够。他原来积蓄的钱有1.24元,是拿出的4倍。这次买书花了多少钱?分析与解:小红买书的钱包括2部分:父亲给的钱和自己出的钱,列式为:1.24÷4+2.5
3、P9页思考题:如果把一根木料据成3段要用9分,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多少分?
分析与解: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实际只要锯(3-1)次,如果局成4段只要(4-1)次,可以解答为:9÷(3-1)×(4-1)
四、作业P.18页9题,P.9页14题。
《小数除法》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通过对算理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除以整数不能整除时,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6)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
把2145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2145÷15=143
3、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2)3筒奶粉1500克,1筒奶粉多少克?
(3)1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学生列式计算:
(1)500×3=1500(克);
(2)1500÷3=500(克);
(3)1500÷500=3(筒)。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将上面三题中的单位名称“克”改为“千克”:
(1)1筒奶粉0.5千克,3筒奶粉多少千克?
(2)3筒奶粉1.5千克,1筒奶粉多少千克?
(3)1筒奶粉0.5千克,几筒奶粉1.5千克?
学生列式计算:
(1)0.5×3=1.5(千克);
(2)1.5÷3=0.5(千克);
(3)1.5÷0.5=3(筒)。
观察思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练习:P14“做一做”。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习例1:
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①学生列式:21.45÷15=
②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其中的小数点应如何处理呢?
④学生试做。
⑤学生讲算理。
针对错例,讨论分析原因;针对正确的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21除15商1余6,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把6个一化成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即60个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4个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6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除到十分位余4怎么办?(把十分位上的4化成40个百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百分位上的数5合在一起,是45个百分之一,继续除下去。)
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为什么?(当除到十分位,用64个十分之一除以15,商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应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在个位1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2)练习:P15“做一做”。
《小数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 )
23×5=( )
115÷2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小数除法》教案5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在整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提出一组应用题,通过用整数计算奶粉的总重量、每筒的重量和奶粉的筒数,列出三个算式,复习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接着把题中的重量单位克改成千克,使原来例题中的整数乘、除法算式相应地转变成小数乘、除法算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也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在小数除法中,这三者有的是小数。然后,通过“做一做”中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小数除法的意义。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
教材主要通过第16页的例1和例2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通过例1着重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为了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例题的竖式中在除过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后还有余数,着重说明要把它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并与被除数中原有的同单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继续除。例如,除到个位余6,把6化成6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十分位上的4合在一起,是64个十分之一;除到十分位余4,再把4化成40个百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百分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下去。除的时候,仍然是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由于要除的数是用小数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表示的数,以后的商也应该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因此,要在商的个位数字的右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从而说明了商里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接着,教材通过例2说明,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可以在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注:教材在这里暂时先不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这实质上也是把余数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再除。在例2中是用整数去除整数,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余9,就在被除数和商中个位数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当9和添上的0合在一起继续除时,让学生联系例1中的计算想一想,这个90表示什么,以帮助学生理解添0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完例1和例2,并试算“做一做”的练习以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第17页例3教学被除数比除数小的情况,着重说明个位不够商1,就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再在0的右面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而且像整数除法那样,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都要在商里写0占位。这样的题目稍难一些,学生容易出错。计算完了还要求学生能够用乘法进行验算。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是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样的小数除法得到的商比1小,这对学生检验计算结果很有益处。“做一做”的第3题是判断题,题中的两个除法计算都有错。一个是忘了点小数点,一个是忘了用0占位,这是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除了要求学生说出对不对以外,还要求学生能说出错在哪里。
练习四中的第1~3题是为配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例1的教学而编排的。除了练习除法的计算以外,其中第2、3题还通过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来说明,小数除法还可以用于平均分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这里求出的倍数也不再限于整数倍,而是扩展到小数倍,例如1.8倍、2.5倍等。练习中的其他练习题是为配合例2、例3的教学和进行巩固练习而编排的。在学生经过一段笔算练习,对小数除法有些熟悉以后再进行口算(第11题),小数除法口算的范围是参照整数除法口算的范围规定的,一般能归入一位数除两位数或两位数除两位数,其中小数位数一般不超过两位,而且限于能够除尽的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教案6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问题
3、能初步利用等量划分(包含除)与平均分(等分除)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两个量的关系有时可用“小数倍”表示。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教材知识讲解
例1、买3千克黄瓜要5.28元,每千克黄瓜售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根据我们的生活,知道5.28元不到6元,因此黄瓜每千克的售价不到2元。又:黄
瓜的单价=黄瓜总价÷数量,因此列出除法算式:5.28÷3
5.28÷3怎样计算呢?
方法1:5.28元=528分528÷3=176(分)176分=1.76元
方法2:5.28元里有528个0.01元,528÷3=176(个)
就是说每千克是176个0.01元,是1.76元
两种方法算得的结果一样,接近我们的估测,而且两种方法都采用了整数除法计算,
我们尝试用竖式计算:
点拨: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继续除。
例3、有3.5千克葡萄干,平均分给7人,每人可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3.5÷7,显然,每人分到的不足1千克,整数部分不够分,怎么办?
我们把3.5千克转化成3500克计算,3500÷7=500(克),500克=0.5千克。
用竖式计算:
●方法与技巧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继续除。
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时,在个位上直接商0,点上小数点,再按整数除法的方法
继续算。
3、求大的量是小的量的几倍时,不仅可以用整数倍,还可用“小数倍”表示。
3、应用
(1)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几小时后可以到达?
(2)甲种巧克力每千克售65.8元,乙种巧克力每千克售47元。甲种巧克力的单价是
乙种巧克力单价的几倍?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1.2,0.003,1.525,0.25
2、 8.1,5.4,0.029,0.065,0.45,0.035
3、(1)180÷48=3.75(小时)
(2)65.8÷47=1.4
《小数除法》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具:
课件。学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提出课题。
师:同学们,有关小数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指名提问)那么猜猜看,有关小数的计算还得有哪些?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习得方法。
(一)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场景图,提问:请看屏幕,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1:夏天每千克西瓜0.8元,冬天每千克西瓜2.35元。(好的,你说。)
生2:冬天的西瓜比夏天贵。
说明:是的,反季节的水果价格比较贵。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同意吗?
(二)解决问题1。
1、尝试。
激发:0.8×3就是小数乘整数,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算出得数?先想一想,再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算好了,请举手。
学生思考、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的方法。
2、交流。
师:算好了,谁先来说说?
生1:用加法:0.8+0.8+0.8=2.4。
引导:板书0.8+0.8+0.8,问:怎么算?想三八二十四,写4进2。
3个0.8相加算出结果,也就是0.8×3表示什么?
说明:是的,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生2:0.8元=8角8×3=24角24角=2.4元
引导:你有想到这种方法吗?有想到的请举手。问:为什么要把0.8元换算成8角?也就是把小数0.8换算成了整数8。(板书:小数―整数)
评价:很好,能用元角分的单位换算,计算出结果。
生3:因为8×3=24,所以0.8×3=2.4。
引导:有这样想过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有没有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这里的8根据小数的意义,可以看做…(8个0.1),8个0.1乘3就是…24个0.1,24个0.1就是2.4。是这样吗?
评价:能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引导语:0.8乘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0.8元也可以看成是几角?)
3、比较。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在算0.8×3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想到了什么?〖8×3〗也就是都把小数乘整数变成了…整数乘整数。
4、列竖式。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说我来写,先写…0.8,再乘3,3写在哪儿?(板书好再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有两种写法,你认为那一种更好一些呢?(如果只有一种,问:都认为写在这儿,为什么?)
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说明:把小数0.8先看成整数8计算,也就是把0.8的什么先不看?(根据回答遮住小数点)8就跟…3对齐了。接着计算,三八二十四。根据我们前面的探索,这里乘得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共3页,当前第1页123
那么0.8×3=2.4,我们一起口答。
(三)解决问题2。
1、列式。
师:如果,冬天也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谁来列式?2.35×3也是小数乘整数,它表示什么?
2、尝试列竖式计算。
师:这道题比刚才这道题要难了,敢不敢尝试?好,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学生计算,老师巡视。
3、展示。
师:算好了,谁先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问:3写在哪儿?为什么?小数点写在哪儿?是不是等于7.05,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加法)得数是一样的。
我们来看这里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有几位小数?
好的,2.35×3=7.05,一起口答。
4、对比。
师:同学们,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末位对齐或小数的位数问题)观察这两题的因数与积你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接着往下猜?也就是说因数里有…,积就有…。(板书: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四)探索小数点的位置。
1、猜想。
师:两道题就能确定这是一条规律了?我们再来做几道题验证一下,好不好?出示4.76×12,你猜积有几位小数?你能不能也举一些像这样的乘法式子让其他同学猜猜积有几位小数?最后一次机会,谁来说个小数位数多些的?
2、验证。
师:下面拿出计算器,准备好,请听题。第一题…
算好的请举手。你说?57.12是几位小数,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二题…。
师:请把计算器收起来。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计算和验证,证明了什么?(指板书)我们就能确定这是一条规律。
3、判断。
师:根据这条规律,请你来当小法官。
(1)下面的计算,积的小数点位置正确吗?0.12×4=4.8
师:为什么?怎么改?
(2)在爱心捐款活动中,五年级同学决定把收废品的钱捐给希望小学,共收集了废品32千克,每千克0.84元。
0.84×32=2688元
师:同学们,本来只有二十几元的钱,生活委员却算成了2688元,听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学到现在小数乘整数你会算了吗?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计算过程,你认为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算?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同学说说。
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先把小数看成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看因数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过渡:同学们,会算了,我们来练练身手好吗?
三、巩固延伸。
1、练一练的第1题。
请翻开书,第69页做练一练第一题。
最后两题如果感觉不够算,可以写在练习本上。
拿上一位同学的作业,讲评:
(1)第一小题,对吗?你是怎么算的?
(2)第二小题,对吗?(你有什么建议?或这个零为什么要画去?)小数乘法也一样要化简。
(3)第三小题,有意见吗?你有什么建议?
哦,把小数先看成整数,那么这个地方,还应不应该有小数点,而应该在…结果点上小数点。要不要改一改?
(4)(找对的同学)第四小题,现在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对的请举手。
师:通过这几道题的计算,你觉得小数乘整数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数位末位对齐、小数点、末尾有零要化简、竖式的中间不用点小数点)
2、练一练的第2题。
师:提醒得很到位。出示14.8×23,现在不用计算,只要知道哪个算式的得数,你就能知道14.8×23的得数?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告诉你148×23=3404,能告诉我14.8×23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再来148×2.3,得数多少?0.148×23呢?
出示□×□=34.04,方框里能填哪些数?
师:你很聪明,同学们请看是一位小数,也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是不是两位小数呢?以后我们还会再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
过渡:利用今天学的知识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出示:2008年,就是北京奥运会了。为庆祝奥运会上海有位大学生很有创意,独自一人骑自行车从上海出发去北京,每天约行92.4千米,经过15天到达北京。而且还带着一份长102米,宽0.98米的“万人签名支持奥运”条幅,送给北京的奥组委。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好,自己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算一算。
(3)通过计算,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反思回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整数,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除法》教案8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这部分内容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学习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习应用这一规律口算一个数与
10、100、1000相乘。包括例
1、例
2、例3和练习十二。
第二段,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习应用这一规律口算一个数除以
10、100、1000.包括例
4、例
5、例6和练习十三。
第三段,安排了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二、学习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领悟笔算的方法,掌握积、商里小数的位数。
2、分别结合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四、课时安排
1、小数乘整数2课时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
3、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小数除以整数,教材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除了教学小数乘整数与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外,还教学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利用向右或向左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得到积或商。笔算是一般性的算法,是最基础的知识。乘或除以10、100、1000是计算中的特殊情况,不但运算的数特殊,方法也特殊,可以直接写出得数。在教学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一些特殊的计算,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结构优化。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分开编排,各成一条线索。两条线索相对称,都是先教学笔算,再教学直接写出乘或除以10、100、1000的得数;都把笔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特殊的乘、除计算和计量单位的改写联系起来。这种教材结构,有助于教师把握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益于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三,把计算器作为学具。教材把重要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把计算器作为探索规律的工具。前后共三次使用计算器支持笔算与口算的教学:先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积,再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得出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法则;先用计算器计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以及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商,再发现小数点移动位置的规律,从而找到直接写出得数的方法。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创。第四,安排必要的练习,讲究效益。全单元编排两个练习,分别配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安排一次“整理与练习”,是全单元内容的复习与综合练习。通过比较充分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发展应用意识。
六、教学建议
1、让学生领悟笔算方法,掌握积、商里小数点的位置。
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小数乘、除计算,关键是处理小数点。怎样在积与商的适当位置点上小数点,是本单元笔算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让学生在计算情境中体验竖式计算,研究积、商里小数点位置的规律,主动构建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写竖式、算竖式、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是教学笔算乘法的三个主要活动。
例1从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个已有概念,列出算式0.8×3。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乘法,它的得数是几?搜索相关的知识经验,一般
有两条思路:一是把3个0.8连加;二是把0.8元看成8角,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小数乘整数的认知平台。教材里写出0.8×3的竖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竖式的形式和整数乘法很接近;由于一个因数是小数,积也是小数。
例1继续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2.35×3,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教材要求先用加法算,再用乘法算有两点意图:一是用加法启发乘法。计算加法是从最低位起,一位一位地算的;是向相邻的高位进位的;和里要点上小数点的。这些步骤与方法启发乘法也这样进行,学生算过乘法后,又会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乘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就是几位小数。二是用加法验证乘法,结果是正确的,过程与方法是合理的,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通过例题的教学,学生初步知道小数乘整数可以列竖式笔算,乘的方法和整数乘法基本相同。
“试一试”着重教学积里有几位小数,即怎样在积里点小数点。首先用计算器计算三道题,很快得到它们的积。然后分别看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明白“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
“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把例题里的感知和“试一试”的收获结合起来,通过在小组里说说的方式,整理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方法,建构计算法则。最终得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
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练一练”第1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通过讨论明确当得数是末尾有0的小数时,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练一练”第2题,根据一道整数乘法等式,写出四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的积,专门练习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2)理解竖式的算理、延伸除的过程、体会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是除法笔算的三个教学要点。
例4仍然以买东西为题材,因为它容易激活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学生领悟算法。前后共提出三个实际问题,教学三个除法竖式,各有重点。三个竖式中教学的除法知识综合起来,就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例4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格,说说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讨论,再分别出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求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要根据数量关系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探索“9.6÷3”,9.6÷3。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想到的方法是把9.6元看成96角,于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还可能想到9.6元是9元6角,于是分步计算求得结果。这些方法都是接受小数除以整数的认识基础,看着教材中的竖式,体会9.6÷3应该分两步算,以及每一步算什么。“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算法深入地思考,既可以联系前面的算法作出具体的解释,也可以根据小数的组成进行推理。通过
9.6÷3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法:可以像整数除法那样列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写。第二个问题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计算12÷5。在整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把剩下的不够商1的部分作为余数,不再继续除了。小数除法中,要组织学生讨论:得到余数2后怎么办?要提醒学生先在商的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余数“2”的右边添一个“0”,并问: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的后面添0再除?让学生明白这里应用了小数的性质,除法还可以继续算。接着问:添0后的“20”表示20个几分之一?除以5商是4个几分之一?既清楚了“4”在商里的位置,又突出了在商里及时点上小数点的必要性。
第三个问题求每千克橘子多少元,计算5.7÷6。这道题的商不满1,可以从总价5元多一些,数量6千克,因此单价不满1元的具体数量里感觉到,也可以根据整数部分“5”比除数6小,作出判断。教学着重解决“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而且要求学生自己想到这一点。在十分位上商9以后,余下的3个十分之一要转化成30个百分之一继续除,发展了“在余下的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的意识。
还有一点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小数乘法的例题只是初步体会它可以用竖式计算,算法的得出在“试一试”之后。所以,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要一气呵成,待形成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习。小数除法例题里的三个计算都有预设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巩固,才能进入后面的教学。所以,每个问题解决以后,都要适量安排练习,使教学的新知识消化、内化,
保障后面的'教学能突出重点。例4后面的“试一试”综合应用了例题教学的三个计算知识,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体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小组里说说应该怎样计算,总结计算法则积累体会。
2.通过归纳推理,认识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
例2和例5分别教学一个数乘10、100、1000和除以10、100、1000教材为这两个内容设计了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都分四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学生共同研究相同的对象。先用计算器计算5.04×10、100、1000的积和21.5÷10、100、1000的商,再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教材设计这一步出于三点考虑:第一,便于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说清楚算什么、怎样算以及通过计算研究什么;第二,便于学生开展交流,通过相互评价和相互补充,明白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包括它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位数;第三,初步发现5.04×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向相同,移动的位数不同。21.5÷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移动也是方向相同,位数不同。从而感到可能存在某些规律,产生继续研究的兴趣。教学这一步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问题和计算器的计算,把算式和得数都写出来,在算式中容易看到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二是帮助学生辨别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特别是移动的位数,有些学生不善于看出来。第二个层次,充实感性材料。让学生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或除以10、100、1000,继续观察小数
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设计这一步出于两点考虑:第一,学生在第一步的教学中,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也知道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让他们自主找几个小数进行类似的计算和观察,既能维持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习能力。第二,各学生找的小数不同,每个学生都任意找了几个小数,使全班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丰富的感性材料,让每个学生在交流中都有话可说,在众多具体材料中抽象归纳数学结论,令人信服,也体现了比较科学的认知方法和严谨的认知态度。
第三个层次,总结规律并应用于计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它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是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结论。这个结论抓住了众多现象共有的、本质的数学内容,把规律用数学语言的方式陈述出来。教学这一步要注意两点:第一,学生是总结规律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规律;第二,学生总结规律需要经过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严密到严密的过程,使用数学语言的水平会逐渐提高。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帮助他们说出规律而且越说越好。通过说,进一步把握规律的本质内涵,学习使用数学语言。第70页和75页“练一练”的第1题是应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数里原有的位数够用,则很容易;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这是练习中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怎样补“0”,弄清楚补在哪里,补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数的小数部分缺少几位,可以在小数末尾添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数的整数部分位数不够,可以在整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前面补“0”。
第四个层次,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移动它的小数点,就能得到结果。反之,移动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等于把它乘或除以10、100、1000这是对规律的逆向思考,也是对规律的完善。“练一练”的第2题都是进行逆向思考的教学,通过对因数与积、被除数与商的比较,在括号里填出另一个因数或除数,完成逆向思考。教学这一步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有完整的理解,另一方面为继续教学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3.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例3教学把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例6教学把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
这两个例题的改写方向相反,改写方法也相反。改写时应该“怎样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例3时,可以先复习一下,让学生口答2千克=?克、5千克=?克,从中看到这些题都是乘1000,都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然后把经验与方法应用到0.351千克=?克里去。在教学例6时,可以采用与例3相似的方法,先从2000千克=?吨、5000千克=?吨这些简单的问题里体会只要除以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应用到500千克=?吨这个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还可以利用例3中获得的知识,从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要乘进率和向右移动小数点,推理出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应该除以进率和向左移动小数点。
练习里还安排了进率是10和100的单位改写,涉及到长度、质量、面积、容量等各类计量单位。由于这些单位是第一学段里陆续教学的,学生可能会遗忘,所以,要帮助学生整理这些单位,把各类计量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排一排,回忆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4、练习十二共安排了7道题。
第1题虽然题目要求用竖式计算,但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判断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计算。
第2、3题要适当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第5题,要事先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再让学生填一填。
第6、7题也要帮助学生弄懂题意,以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计算方法。
5、练习十三共安排了14道题
第1题计算之后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小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整数一样,都要从高位除起,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和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往下除。
第2题要强调2点:个位不够商1要商0,并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除到被除数的末位,如果还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第5题仍然要让学生说说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7题有两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说说根据“每10吨铁矿石可以炼铁6.05吨”能求出什么问题,再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列式解答教材提出
的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1000吨包含100个10吨,教材所提的问题也就是求100个6.05吨是多少。
第13题要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问题。
思考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把甲数看作1份,那么乙数就是这样的10份,甲乙两数的和就是这样的11份。由此用“16.5÷11”可得甲数,即甲数是1.5,而乙数则是15.
4、《整理和复习》
“回顾与与运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一是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二是让学生具体说说对这些内容的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有关数学规律和计算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 “练习与运用”一共安排了10道题,第1~5题主要巩固本单元学习的计算方法和认识的规律;第6~10题主要用本单元学习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第1题直接口算。
第2题要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第4题要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整数部分的大小从而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这种判断是否正确。第5题让学生弄清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第6题由于是第一单元所学知识,学生可能会有所遗忘,计算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回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第9题要指导学生看懂票据。
第10题可以结合实际讲清“零售价”与“进货价”的含义再根据要求分别解答。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材分析(3稿)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例4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教材分析[定稿]
七、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和复习3
《小数除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0.35里面含有35个()。
(2)0.63里面含有()个百分之一。
(3)0.7里面含有7个()。
(4)1.3里面含有()十分之一。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56
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是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
二教学新课
1、出示场景图:
2、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传达的信息。
3、教师提问:王鹏每天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你们知道: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吗?
4、引导学生分析:由“4周跑步22。4千米”的信息列出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这道算式被除数是小数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学生汇报:具体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教师演示竖式算法
问:24表示什么?
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1,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1、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互动
问:你能说一下怎么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吗?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注意小数点
9.6÷4 34.5÷15
三教学新课
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生独立列式:5.6÷7
提问:观察这道算式与学习的例l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
3、追问:不够商1怎么办?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总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O来占位。
引导:现在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56个十分之一,再除以7够不够除?商应该写在哪里?
引导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教师板演,完成算式(见图3):
4、验算。这道题怎样验算呢?想一想整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能不能把这种验算方法应用到小数除法上来?学生独自试一试,再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用乘法验算,即0.8×7=5.6。
5、练习7.83÷9= 1.96÷28=
四、巩固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2:练习六
五、课堂总结则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强调)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小数除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到集市上买苹果,看到两家店在买却不知选择哪一家,你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展示)
教师:到底哪一家更便宜?你会列式吗?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学生:单价=总价÷数量
教师:这些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1:它们的被除数都是整数。
学生2:它们的被除数都是小数,以前都是整数。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活动2【讲授】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同学们,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生1: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22.4÷4=5.6。
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所以22.4÷4=5.6。
3.引导用竖式计算: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l,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4.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归纳总结: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活动3【练习】
三、巩固拓展
1.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难题吗?到底哪一家更便宜?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课件展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要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学生在写商时可能会漏掉小数点或点错小数点位置。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集体订正。提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4.(课件展示)运输队一辆货车在7天内节约了柴油35.7千克,这辆货车平均每天可以节约多少千克?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数除法》教案11
练习要求: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和正确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练习重点: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以及被除数比除数小的这两种题。
教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练习过程:
一、激发
1.口算:(P.19页11题。)
1.2÷30.48÷64.6÷2314×0.5
6.8÷40.72÷120.7×1.10.72÷4
9.6÷65.2÷1312.5÷50.12×5
生先回答:(1)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商的小数点要和谁的小数点对齐?
2.错题剖析
⑴5.1÷25=2.4⑵100÷500=5
0.245
25)5.1100)500
50500
1000
100
0
⑶0.819÷17=0.47⑷40÷25=16
0.4716
17)0.81925)40
6825
139150
139150
00
二、尝试
1.P.19页10题:先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再计算。
5.04÷6210.6÷657.79÷95
54÷3632.93÷370.462÷28
(1)生判断哪些题的商是小于1的,为什么?
(2)生计算,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3)说一说: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怎么办?
(4)集体订正。
2.P.19页12题:一个机械化养鸡场的产蛋鸡,平均每只每年产蛋294个。如果按照每16个蛋重1千克计算,平均每只鸡每年产蛋多少千克?
⑴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列出的算式的含义,⑵让学生做完此题并集体订正。
3.P.19页13题:一只大象体重5.1吨,是一头黄牛的15倍。这只大象比这头黄牛中多少吨?
⑴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⑵数量关系:黄牛的体重×15=大象的`体重(5.1吨)
⑶让学生列式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示范:
1.P.19页15题:一个煤矿的一号井每日产煤961吨,是二号井每日产煤吨数的2倍,三号井产煤每日比二号井多135.4吨。这3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煤多少吨?
分析与解:要求这3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煤多少吨,就要用三口井日产煤的总吨数除以3,即:
(961+961÷2+961÷2+135.4)÷3
2.P.19页16题:小红的父亲给她2.5元去买书。买书时她发现这些钱还不够,又从自己积蓄的钱中拿出一些才够。他原来积蓄的钱有1.24元,是拿出的4倍。这次买书花了多少钱?
分析与解:小红买书的钱包括2部分:父亲给的钱和自己出的钱,列式为:1.24÷4+2.5
3.P.19页思考题:如果把一根木料据成3段要用9分,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多少分?
分析与解: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实际只要锯(3-1)次,如果局成4段只要(4-1)次,可以解答为:9÷(3-1)×(4-1)
四、作业
P.18页9题,P.19页14题。
《小数除法》教案12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通过
练习,要加深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的
熟练程度,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二、计算练习
1、做练习十第5题。
小黑板出示练习十第5题,指名学生一组一组口算。
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组和第三组里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怎样算?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评析:这里口算可以利用学习过的计算方法学会口算,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做练习十第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自己计算,把商填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组题里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组题计算时,每次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为什么这样移动?
第二组题计算时,每次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为什么都只向右移动一位?
比较这里的小数除法计算,你认为应该转化成怎样的题来计算?这样转化的根据是什么?
指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要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做练习十第7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改正,然后交流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指出: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一定要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4、讨论练习十第8题。
让学生先讨论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按多少除以多少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转化成的算式。
指名三人做第一行三道题,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以及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5、做练习十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练习的什么内容?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8题第二行,第9题。
《小数除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除法》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练习九第10~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初步认识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比1小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掌握了它的计算法
则。这节课,我们练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通过
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好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二、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九第10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一组一组口算,老师板书。第一组题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在算每一组题时,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在什
么情况下商的个位是070、35÷5和0、56÷7的商为什么十分位
上是0。
指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按整数除法算,关键是确定商
里小数点的位置。
2、笔算。
48.1÷53.64÷52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提问:第二题的商为什么比l小?商的十分位上为什么也是0?
指出:在小数除法里,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o;以后在
除到哪一位上不够商1都要在那一位上商0。
3、做练习九第1l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找出错误,说明理由,并在课本上改正。
指出:商的整数部分是0,要在个位上写0,再对齐被除数的
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被除数是整数不够商1时,先在个位上商0,再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末尾添0后继续除。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九第12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哪几题的商小于1,并说明理由。
说明: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商一定小于1。
指名3人板演第一列三题,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作
业本上。
集体订正。
2、做练习九第13题。
指名3人板演第一行三题,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作
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用乘法是怎样验算除法的?为什么可以这样验算?
3、做练习九第14题。
提问:应用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关系还可以解答什么题目?
指名两人板演后两题,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法则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除法的商比l小?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九第13题第二行,第14题前两题,第15、
16题。
家庭作业:练习九第12题第二列。
《小数除法》教案15
教学内容
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四则混合运算(教材第136页总复习第l~4题,教材第138页练习三十四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能掌握并按照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运算。
3、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正确使用中括号,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
4、能灵活地运用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教具
活动黑板或幻灯投影。
教学步骤
一、复习四则计算的意义与法则
1、填表。比较整、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与法则。
整、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和法则
2、判断课本第138页练习三十四第1题。让学生认真审题,错的指出错在哪里,并加以订正。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
3.3十4.752.l-0.70.24×30.4÷0.2
2÷312.5×803.6÷367.4÷7.4×0.1
(2)笔算:
2.45×0.3431.906÷710÷12.5
3.05×0.078(保留两位小数)
27.18÷27(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58÷18(商保留三位小数)
笔算前要求学生说一说循环小数怎样计算,怎样求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
二、复习运算定律
1.填空,并说出运算定律的名称。
182+68=□十□
(45+34)+56=45+(□十□)
4×98×25=4×25×□
101×45=□×45十□×45
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全班齐做教材第138页第3题(填书)。
2,简便运算。
①3.4-0.65+7.2一0.35
②2.5×7.6十1.4×2.5+2.5
③0.5×32×1.25
④1.7×0.8十0.17×2
指名板演,齐练,教师巡视,辅导差生,收集错例,讲评。
三、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说一说,什么叫做两级运算?
2、说一说,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讲再板书:
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整、小数四则同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混合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有中、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3、大家练(指名板演,齐练,巡视辅导)。
⑴7.4×1.5-4.68÷0.9
⑵[80.82+(9.8+8)×1.4]÷0.311
⑶[l.2十0.8×(10-3)]÷0.68
做后集体讲评。
四、练习
教材第138页练习三十四第2、4题。
作业辅导
一、填空:
(l)3.5×0.28表示
(2)0.46×1.02表示
(3)3.2÷4表示
二、在○里填上“>”、“<”或“=”。
1.4×0.99○1.40.65○0.65×1
7.2÷2○7.2×0.512.8÷0.04○12.8
9.6÷2.3○9.61.43×1.8○1.43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806一(0.47+0.806)4.65×(l7.5÷2.5)×2.5
(9.2-3.68)÷2..5十1.9×0.73.4×8.4十16×0.34
47.6÷[32.5一(11.04÷2-1.02]5.1一(8÷0.5+39÷27)(保留两位小数)
四、文字题。
(1)125个0.08减去0.4,再除以l.2,商是多少?
(2)4.25减去4.25乘以7.18与6.18的差,所得的差再乘以0.98,得多少?
【《小数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小数除法教案07-25
小数除法教案15篇01-20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5-29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说课稿07-04
小数乘小数教案11-25
除法的教案01-21
五年级数学教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06-01
口算除法教案05-28
《小数的意义》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