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2 11:18:1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经典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表演,感知皮球滚、跳、飞的动态。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在自主玩球和大皮球游戏活动中,感知玩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皮球。

  2、打气筒一个。

  活动过程

  1、 幼儿自主地玩皮球,感知皮球的不同运动状态。

  教师(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会做什么呢?让幼儿在户外场地上探索玩皮球的`各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说:你是则样玩皮球的?你的皮球是怎样运动的?

  2、表演讲述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教师: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动、还会飞起来呢?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面呢?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有趣的皮球,探索皮球里面有什么。

  教师:皮球里面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喜鹊吗?

  教师请小朋友捏一捏、压一压皮球,请小朋友说说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教师:皮球里面有什么呢?教师给一个皮球放气,请多名幼儿上来挤压皮球,或教师对着小朋友的手或脸放气,感知皮球中的气体。

  请个幼儿上来玩瘪皮球。

  教师:皮球里面没有空气会怎样呢?(皮球没有了空气,就蹦不起来、滚不了几下、也不能飞起来)

  教师:怎样让皮球再跳起来、再滚起来、再飞起来呢?教师用气筒给皮球打气,然后玩皮球,表演拍皮球、滚皮球、抛皮球等。

  1、游戏活动《大皮球》。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变成一个大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表演相应的动作。

  例如:大皮球,圆又圆,

  拍一拍,跳一跳,

  推一推,向前滚,

  抛一抛,向前飞,

  皮球没气了。(幼儿蹲下来)

  教师扮演打气人,一一走到小朋友面前做打气动作,小朋友渐渐地站起来,表示皮球里面有了空气。待所有的“皮球”都打足了气,教师发出:皮球飞高了!小朋友便自主地飞开。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中班科学教案:谁住在皮球里》摘要: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会做什么呢?让幼儿在户外场地上探索玩皮球的各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说:你是则样玩皮球的?你的皮球是怎样运动的? 2、表演讲述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教师: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动、还会飞起...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意图

  综述汽车孩子们都认识,而怎样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车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在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车牌号更好的找到自己的车,并让孩子们尝试了用给定的三个数字进行组合。

  活动目标

  1、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能按一定的规律用给定的三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教具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汽车图片若干。

  3、两人一套数卡、笔和长方形小纸若干。

  活动流程:

  一、谈话:怎样很快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中寻找到自己的车

  (一)出来分辨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引出汽车牌照)

  (二)(出示几辆汽车的图片)看看车牌上有什么?

  二、猜车牌号,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一)熊爸爸买了一辆新车,车牌上有1、2、3这三个数字,请你猜猜熊爸爸的车牌号码会是什么?有几种可能?

  (二)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摆数卡,另一人记录,一张小纸上记录一种排列方法。

  (三)每对幼儿上交一张车牌,教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看看车

  (四)把开头数字相同的两组车牌摆在一起,让幼儿寻找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三、编车牌号,练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一)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8页上有6辆小汽车,是森林车队新买的新车,请你用数字3、4、5给它们编车牌号,要求3个数字在每张车牌上都出现,并且车牌号不能重复。

  (二)请幼儿边操作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来。(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借助数卡)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都很认真的在编车牌号,数学活动中引导小朋友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活动中,首先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分辨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小朋友纷纷发言,能干的小朋友想到了可以看车牌号。

  好多小朋友都对编车牌号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利用其它的三个数字进行编车牌号,有的小朋友一下子就编出了好多个车牌号码,但也有的小朋友没有理解编排的规律,仅编出了一、二个车牌号,还有的小朋友由于没有数字卡片只能看着同伴开心的操作,而自己没得尝试,希望这些小朋友的家长帮忙赶快做好一套数字卡片给小朋友在幼儿园用。

  最后,小朋友要根据自己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完成任务了。就是要给6辆不同颜色的汽车用数字4、5、6编上不同的车牌。很多掌握的好的孩子很快能完成任务,而少数孩子则在老师有指导了好几遍后还是不理解。家长可以在家里用3个数字和孩子一起做做编车牌号的游戏,看看您的孩子学会了没有?

  不足:

  对于编车牌号的要求,讲的不清楚,导致幼儿为车子编出一样的车牌号。针对这个不足之处,我的解决策略是在区域角投放若干个车牌号,让幼儿了解所有的车辆车牌号都是不一样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立定跳(40--60厘米)和纵跳触物,发展跳跃能力。

  2.通过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头饰、布圈、背景音乐、害虫若干、平衡木、梅花桩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蝌蚪变青蛙。《青蛙舞》热身。

  二、小青蛙练本领。

  1.幼儿自由练习跳,教师指导。

  2.分享,引出双脚立定跳过荷叶。

  个别幼儿演示。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跳的时候要并并脚,弯弯腿,用力摆臂向前跳。

  3.集体练习双脚立定跳过荷叶。教师指导。

  4.练习纵跳触物。

  师:大家刚才说青蛙能捉害虫,青蛙不仅能捉到地上的害虫,而且青蛙还能捉到空中的`害虫,大家想想空中的害虫怎样能捉到?

  个别幼儿展示。

  讲解动作要领:捉虫前,双腿蹲下一点,要看的准,而且还要跳的高。幼儿练习。

  三、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分两组游戏,去捉害虫时要跳过荷叶,走过小桥,跳过树桩,捉到虫子后在一旁跑回来。第一只小青蛙捉到虫子跑回来要拍第二只小青蛙的手,第二只小青蛙再开始去捉,依次进行,捉到虫子的小青蛙要到队伍的最后面,试一试哪组能以最快的速度捉到害虫。

  2.先请一只青蛙探探路。游戏开始。

  四、放松活动。

  今天我们捉到了这么多害虫,大家都累了,咱们跳到河里洗个澡吧!

  下雨了,咱们顶着荷叶回家吧!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纸箱的各种玩法,锻炼孩子爬、跑、钻的能力。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

  二、活动准备:

  在C区地垫上放有大小纸箱若干个。纸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让幼儿把手伸出来。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听音乐模仿机器人做准备活动。

  (二)纸箱游戏:百变纸箱地垫上放了很多纸箱,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用纸箱来做游戏。

  玩法一:我是机器人。

  出示纸箱,请幼儿套上纸箱模仿机器人走路。小纸箱一个人玩,大纸箱可以几个人玩,小朋友自由选择伙伴玩。

  玩法二:穿山洞。

  请小朋友将纸箱一个一个连起来,象一列火车,然后请幼儿一个一个从纸箱的一头爬向另一头。

  玩法三:开小车比赛将小朋友分成两组,小朋友站在纸箱里,用双手拿起纸箱跑向终点,先到为胜。

  (三)放松活动听音乐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具备保护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小朋友快看一看它们是谁?

  2、师幼互动:对,这是大象一家,它们在森林里已经很久没有和其他动物们一起游戏了,今天要找一些朋友来玩,便走出家门。

  二、进行部分

  (一)介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

  1、介绍森林里的动物:

  它们走着走着看见了谁?(松鼠)接着看见了谁?(猴子)又看见了谁?(长颈鹿)还看见了谁?(狮子)他们都生活在哪里?(森林里)他们便一起玩了起来,森林里热闹了起来。

  2、介绍草地上的动物:

  它们欢乐的声音引来了大象不认识的新朋友,小朋友们赶快介绍给大象一家吧!(牛和绵羊也加入到了游戏当中)

  3、介绍天空中的动物

  师:他们欢乐的笑声响彻了天空,咦?怎么又飞来了这么多?他们是谁?

  幼儿介绍天空中的动物。

  4、介绍水中的动物

  师:他们又是谁?生活在哪里?

  5、师小结:这些动物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的生活在森林里,有的在草地上,有的.在天空中,还有的在水里。这些动物都和大象一家一起游戏了。

  (二)讨论其它动物的生活环境。

  1、看一看我们手中图片上的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吧?(幼儿互相说)

  2、找幼儿到前面说给大家听。

  (三)游戏(送动物回家)

  1、师导: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告别回家了,可是由于天黑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助他们呀?噢!我们小朋友真有爱心呀,知道要保护这些动物了,好,赶快行动起来,送他们回家吧!

  2、幼儿活动(分别粘贴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图片)

  三、结束部分

  师总结:小朋友们,我们把这些动物安全送回了家,所以我们也做到了爱护小动物,在这同时也要保护动物们生活的家园!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片并大胆猜测故事发展的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废旧物品也可以变成有用的东西,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破皮鞋的图片。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对故事展开联想。

  提问:你喜欢这只皮鞋吗?为什么?

  二、分段欣赏故事

  1.出示兔子,猜测小兔子的想法,讲述第一段故事。

  提问:小兔子看见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出示小松鼠,猜测它的想法,讲述第二段故事。

  提问:小松鼠看见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3.出示小鼹鼠。

  ①幼儿猜想:小鼹鼠也看见了这只破皮鞋,它的想法会和小兔小松鼠的想法一样吗?为什么?讲述故事,验证想法。

  ②幼儿猜想: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么打扮这只又脏又臭的破皮鞋呢?教师讲述该段故事,印证幼儿的猜想。

  ③幼儿猜想:小鼹鼠要把打扮好的皮鞋做成什么?

  4.提问:有了这么漂亮的'皮鞋车,小鼹鼠会开着皮鞋车去干什么呢?①幼儿猜测故事进展。②结合图片讲述故事③小鼹鼠送小兔去上学,小兔是怎么说的?小鼹鼠给小松鼠送果子,小松鼠是怎么说的?

  5.请小朋友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三、和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小鼹鼠吗?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再利用?引导幼儿搜集废旧材料,开展制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妇女节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2.加深对劳动女性的尊敬和热爱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红花数朵(幼儿小组活动制作)。

  2.请幼儿向妈妈、奶奶等了解她们工作的情况及做出的贡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

  活动与指导:

  1.出示挂历,翻到3月8日,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字是红色的?这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来历,让幼儿简单知道,从前人们看不起妇女,即使她们参加劳动、干了很多活,也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她们觉得很不公平,于是在1909年的3月8日,也就是90年前的这个日子,劳动妇女联合起来,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游行,争取到了公平。从此以后,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就把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劳动节。

  3.讲解什么是劳动妇女,请幼儿议论一下谁来过这个节日?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妈妈、奶奶、阿姨、幼儿园的老师、园长、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劳动妇女都要过这个节,因为她们对社会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请幼儿夸夸自己了解的身边的`女性(妈妈、奶奶、老师等),说说她们在工作岗位做出的贡献。

  5.在教师的倡议下,引导幼儿给节日的女同志送花表示祝贺。

  6.组织幼儿到幼儿园各部门,给园长、炊事员、老师送花表示祝贺,感谢她们为小朋友做出的劳动。

  7.晚离园带上礼物给过节的妈妈、奶奶等。

中班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有益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生活中我们发现色彩鲜艳、有趣的电线,可以玩,可以变魔术,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开展一个科学活动《好玩的电线》,去寻找电线各种各样有趣的.玩法,用开放敏锐的心去感受,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尽情的享受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达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最根本目的。

  二:知识背景

  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电线特性等有关知识。

  本活动的科学原理是任意弯折电线可以表现各种造型和使物体站立的方法。

  三: 方法背景

  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

  1、看一看:

  这是本活动开始的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采用了先观察的方法。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电线,请幼儿看一看:“这位神秘的朋友是谁?”教师变出电线后引导幼儿观察。在幼儿看到电线后,请幼儿用自己面前的电线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自己亲手探究,引起幼儿实验和探索的欲望。

  2、 说一说:

  本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并提出一些让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回答的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你们帮助电线朋友设计了什么形状?你们用什么办法让电线站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各种不同的答案。

  3、 做一做

  本环节是采取了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方法,在幼儿动手操作时知道怎样变各种造型,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电线站起来。

  示范性方案:

  活动内容:科学活动《好玩的电线》

  活动目标:

  1、 感知电线的特性,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 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重点: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活动难点: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等,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

  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安全问题,使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2.事先与幼儿园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

  3.自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景(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

  (二)观察画面二,交流讨论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坐公交车"。

  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

  2.幼儿观察画面三。

  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

  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

  3.结合画面小结。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四"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幼儿观察画面,教师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和交警叔叔的帮助下知道了在路上应该怎么做,最后它们安全到达了奶奶家。奶奶很高兴。

  (四)模仿游戏:去兔奶奶家现在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车、走马路和过十字路口,兔妈妈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

  幼儿模仿游戏,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模拟情景给予指导。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中班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有一次,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同事把一些钱还给我。一个小朋友看见了就说:“我妈妈也有这50元钱。”这一下,大家说开了,“我妈妈还有100元钱。”“我爸爸还有外国钱。”我马上与孩子讨论起来。于是我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钱,开始探索各种钱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各种钱币中,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了解钱用处的基础上,让幼儿懂得从小节约用钱,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0元以内各种纸币、硬币、外国钱、古代的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最近,我们小朋友一起带来各种各样的钱,现在请你来告诉大家,你认识了哪些钱?

  (幼儿大胆发表)

  2、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三个娃娃银行,请大家到银行里看看有哪些钱?钱是怎样的?

  二、幼儿自由观察

  1、你看到哪些钱?

  (幼儿积极讲讲看到的钱,老师随机引导)

  幼儿再次观察钱的秘密。

  2、你发现钱有什么秘密?

  3、还有什么看不懂,请大家看来帮忙。

  (幼儿大胆提问,老师与同伴一起帮忙。)

  三、钱的`用处

  1、钱有什么用?

  2、你们猜猜老师今天带来这些钱派什么用?

  (老师出示报纸直接告诉幼儿,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3、幼儿排队捐钱。

  活动延伸:

  那这个箱子怎么寄出去?

  (下次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活动反思:

  小朋友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有益于身心的。能引导教育好孩子是幼儿教师的职责更是家长的义务。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希望家长做好配合工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9-02

(精选)中班教案09-15

[精选]中班教案08-25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