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8 10:22:5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集锦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仿写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认识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续写诗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明白了无论遇到再大的诱惑,也应该遵守规则。可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些人不能遵守规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规则”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这句是个什么?再读课题,这句什么意思?带着理解再读。这些人在规则面前怎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先看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

  二、检测。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词:

  喂养 翻越 界栏 横穿 快捷 搁下 顺序 抢座

  满不在乎 瞪起眼睛

  (强调喂、横、序、搁、抢 的写法,听写生字)

  3、指名读文。

  (四名同学,每人一节,其他学生注意听,他们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建议需要给他们提出来。)

  三、交流释疑

  课文大家读的准确、流利了,相信课文的内容大家一定会理解的更好。

  自学提示

  1、自己默读诗歌,用“~~~~”画出课文中都讲了那些规则?用“——”画出文中的孩子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那样做?想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2、组内交流,准备在班级展示。

  小组在班级交流,教师板书。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把课文读一遍, 想一想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

  (在规则面前只为自己着想,不自觉,缺乏公德意识。)

  4、想想你从文中都明白了什么?

  5、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和同桌说一说。

  6、补充资料,

  (1)、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

  (2)、由于游人不遵守动物园管理规则乱投喂食物,致使部分动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厂不遵守环境保护规则随意向江河投放有毒污水,致使部分鱼类无法生存… …

  看完这些资料,你最想说什么,(遵守规则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四、快乐习作,

  结合生活,仿写诗歌:

  谁说没有规则?

  明明白白写着:

  -----------------------------。

  问他为什么?

  ----------------------------。

  全班交流,评议作品。

  五、积累规则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园。 —— (孟子)

  2、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 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我相信,只要人人都遵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六、老师寄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规则是为大家,

  遵守规则才是美德。

  我们人人遵守规则,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七、阅读

  《让规则看世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么?

  八、作业:

  必做:积累课文中重点词语和语句,写摘录笔记上。

  选做:阅读课外拓展书上《让规则看守世界》。

  板书

  不准喂动物食品

  请走天桥和地下通道 遵守规则,

  不准乱扔垃圾 共建美好生活

  请按顺序排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主要板书计划:

  7 乡下孩子

  怀里 黄鹂 欢唱

  背上 野菊 盛开

  捉蝴蝶 编故事 阳光下生

  含草叶 吹歌曲 旷野里长

  挖野菜 撑猪肚

  逮小鱼 猫乐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写字、朗读、组词、说话。

  课外: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7 乡下孩子

  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 欢唱 编织 含 动听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一串猪怀里编织

  (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动作演示)

  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1、指导要点。

  (1)须按笔顺描红的四个生字。

  串:独体字,七笔写成。两口相叠,下口比上口更宽扁些,末竖中线行笔,穿过两口下伸收笔。

  猪:十一笔写成。左右结构。上部犭是新偏旁,称反犬旁,弯钩须写挺直。

  曾:十二笔写成。上中下结构。上部 为两点头.中间不能写成田.

  编:十二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绞丝旁的写法。

  (2)其他六个要描红的生字。

  坏:七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提土旁末笔是提,不是横。

  含:七笔写成。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是令。

  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

  (2)右上角画的是什么人?身上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

  (3)女孩子面部表情怎样?她左手挎着什么?右手做着手势说明她在做什么?

  (4)小结图意。

  2、指名读课文。

  3、分小节讲读。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曾是什么意思?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

  (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分两大组,一组读第一、第二行,另一组读第三第四行。

  (5)学生答。

  (6)小结。

  (7)齐读。

  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体会一下意思。

  (5)小结。

  (6)齐读。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

  (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

  (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

  (6)分组读,体会意思。

  (7)小结

  (8)齐读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的一句话同上面三个小结里的话是同一个人说的吗?认真读后再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结

  (4)齐读

  三、总结课文

  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

  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

  1、指导要点。

  (1)这篇课文讲的是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诗中的韵脚字有鹂、菊;事、曲;皮、咪;子、里。前三个小节句子词语互相对称,要读出节奏来。

  (2)第一小节要突出欢唱黄鹂盛开野菊这些词,语气欢快。

  (3)第二小节突出捉、编织含动听和两个能。读时语气轻松。

  (4)第三小节要突出挖撑圆逮乐坏这些词语,读时语气要自豪。

  第四小节哦的音调要拉长,表示听明白了。乡下孩

  (5)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教师指点。

  三、背诵课文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试背。

  3、各人轻声试背。

  4、分组背。

  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6、同座互相背。

  7、全班齐背。

  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中()合()都()

  坏()串()含()猪()

  2.用编织动听练习说一句话。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②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③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②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①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记忆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

  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自由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

  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①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①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②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想象故事。表演故事。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会关心人。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在说话表演中要注意说话得体。符合角色身份,要注意文明礼貌。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进入角色,说话得体,符合身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呈现小动物参加体检的情境,伴随优美的音乐,小动物梦都来参加体检。……由此引出话题,小松鼠会对大家说什么?

  二、整体感知,理解图意。

  (一)逐图观看,展开想象。

  1.学生在整体感知图意的基础上,再一幅一幅连起来仔细观看。小动物们都很关心小松鼠,让小松鼠先量体重,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小组在同桌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二)即兴表演,自由练说。

  1.自主寻找合作伙伴。

  2.确定自己喜欢的角色。

  3.小组内合作表演。

  三、总结。

  教学反思:

  课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问题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识字1》是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留心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进入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会唱的同学可以唱一唱

  2.同学们,你们认为春天在哪里呢?同学们说一说

  教师板书课题。

  二、看图学词,感知春天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

  2.你能用完整的句子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吗?

  3.图中有什么鸟?它们各自在做什么?

  黄莺在唱歌,我们可以用“莺歌”来表示;燕子在跳舞,我们可以用“燕舞”来表示。教师相机出示词卡──莺歌燕舞。(指名学生朗读,小组赛读,齐读)

  图中的黄莺和燕子表情怎样啊?你们能读出它们的快乐吗?(指名读,齐读)

  4.细心的你还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教学“柳绿花红”、“冰雪融化”、“百花齐放”。

  5.聪明的你能从无声的图中听到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泉水丁冬”、“百鸟争鸣”。学生朗读。(如果学生说听到“莺歌”要肯定学生)

  你认为这两个词该怎样读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示“泉水丁冬”要读出流水声的清脆;“百鸟争鸣”要读出许多鸟儿都在啼叫,“百”是重音)

  6.齐读上述六个词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7.这些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表示动物们、植物们都醒了,这便是──(教师出示词卡“万物复苏”,学生读:万物复苏),这让我们感到──(教师出示词卡“春回大地”,学生接读:春回大地)

  三、朗读词语,抒发情感

  1.多媒体分别出示文中词语描绘的图画,学生以四字词语抢答。

  2.与喜欢的小伙伴合作朗读。

  四、总结全文,师生共读

  1.春天的'图画五彩缤纷,春天的声音变幻无穷,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多彩的春天吧!师生齐读8个词语。

  2.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8个词语背下来。

  五、识字交流,写字指导

  1.课件呈现8个词语,让学生找出13个要求会议的生字。你会认吗?学生尝试自我认读。

  2.同桌互读,交流认字方法;互考,互相辨音,看谁读得准。注意“苏”是平舌音,“柳”是边音,“冰、丁、争、鸣”是后鼻音。

  3.游戏:燕子报春。让学生当“燕子”,课件随机出现生字(生字放进以“春”字为背景的各式漂亮的窗花图上),要学生随口正确读出生字。

  写字指导:出示生字,同学观察

  4.说说书上田字格里的生字哪个最难写。

  重点指导“万”字,教师具体范写,着重强调“横折钩”运笔过程的轻重和笔势的变化。

  5.学生自写课后生字,教师指导,展示评议。

  六、实践活动:找春天、说春天、画春天

  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里找春天。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的色彩。在找春天的过程中听到哪些声音,用上一些词语,完整地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找到的春天画下来。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

  2、在想象中感受彩虹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感受彩虹美。认识生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题。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儿歌《彩虹》。

  2、谁见过彩虹,说一说彩虹的形状、颜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美丽的.彩虹》。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虹、晴、空、神、遥、银、仙、女、戴、定、顶、滑、巨、颜、淡。

  4、给生字找“邻居”。

  5、熟读课文。

  6、分角色读课文。

  7、说一说丁丁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冬冬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小弟看到彩虹想到什么?小妹妹看到彩虹想到什么?

  8、他们的眼里彩虹这么美?你觉得彩虹像什么?

  9、学生自由想象,然后说一说。

  (三)巩固复习。

  1、读课文。

  2、开火车游戏。(看生字卡片组词)

  3、找朋友游戏。(音节和生字)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彩虹,你喜欢彩虹吗?回家以后画一幅彩虹图。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彩虹

  虹 晴 空 神 遥 银 仙 女

  戴 定 顶 滑 巨 颜 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写字。

  二、教具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彩虹 晴天 天空 神奇 遥远 银河 仙女 戴上 一定 顶上 滑下 巨大 颜色 越来越淡

  (二)学习写字。

  出示生字:美 丽 空 河 定 七 巨 笔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11-07

语文秋天教案04-21

语文教案(精选)09-25

(经典)语文教案03-05

语文《荷花》教案11-26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下册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