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班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能多表达诗歌的具体内容,但对于作品美的欣赏还有所欠缺,根据这一特点,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者韵律,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播放图片及相对应的诗歌内容,幼儿能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幼儿大胆朗诵诗歌,交流讨论,感受诗歌的美
3.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创编诗歌
活动淮备
1、相关图片和诗歌内容图片:
2、小池塘的头饰
活动重点 幼儿大胆朗诵诗歌,交流讨论,感受诗歌的美
活动难点 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创编诗歌
活动过程 播放图片及相对应的诗歌内容,幼儿能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导入:师:小朋友,你的家漂亮吗?(幼儿回答)
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家门前都有什么?
(幼儿回答)
师:你想知道我家门前有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结合图片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1)我家门前小池塘,
白天抱着金太阳,
小鸟和云彩,
都爱来照相.....
师:诗歌里都讲了什么呢,他们都在干嘛
(2)天黑了小池塘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晚上太阳去唾觉,
池塘摇着银月亮.
小鱼和星星.
悄悄捉逃藏。
(3)师:柳树在干嘛(笑)
师:他为什么笑呢
我家门前小池塘.
白天晚上都漂亮.
难怪柳树整天乐.
沙沙沙沙笑声响。
幼儿大胆朗诵诗歌,交流讨论,感受诗歌的美
师:我们刚刚都学习过诗歌的.内容了,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读一遍吧
(师生一起朗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戴着小池塘头饰给大家朗读一下呢,老师会给勇敢的小朋友发小红花贴花哟
师:小朋友真棒,朗诵的特别好,特别准确。那小朋友最喜欢诗歌的那一段呢?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幼儿回答)
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刚刚都表现的特别好,那么任务来了哟
小朋友们和同伴讨论并创编出属于自己的诗歌
活动结束
老师会把大家创编的诗歌都记录下来,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让其他班的小朋友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特别优秀
活动延伸
开展诗歌展示会,请小朋友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大胆展示自我,锻炼小朋友的胆量和能力。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大数字卡片1-10
2.四张实物卡
3.幼儿数字卡片1-10若干
4.幼儿数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数字1-10
(1)教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教师:我们请来了几位数字朋友,看看都有谁?
(2)教师出示实物卡,请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并粘贴
教师: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你把它找出来。
2.玩游戏“数字蹲蹲”
(1)介绍游戏玩法:老师选4个小朋友分别拿上1-5的.数字卡,教师手拿数字卡1,为游戏开头,如“数字1蹲,数字1蹲,数字1蹲完数字3蹲”“数字3蹲,数字3蹲,数字3蹲完数字2蹲”以此类推,直至5位小朋友全蹲完。
(2)请全体幼儿分别拿上1-10的数字卡,围成圆圈,集体玩数字蹲游戏。
3.音乐游戏:1234567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朋友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
(2)幼儿游戏3-4遍,教师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找朋友。
4.幼儿操作活动:找错
(1)幼儿人手一份数字操作卡,请他们玩找错字的游戏,将写错的数字圈出来。
(2)教师巡回指导。
5.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幼儿继续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知化学反应的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小苏打、柠檬酸、水果香精、白糖、食用色
素、带盖的玻璃瓶、筷子、勺子、
活动过程:
一、设计环节让幼儿进入情景。
1、老师扮演小鹿出示汽水,请小朋友和小鹿一起过生日喝汽水,边倒汽水边问幼儿汽水里为什么有许多气泡为什么喝了汽水会打嗝最后汽水不够喝了小鹿请小朋友帮忙。
二、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汽水的过程。
1、首先向幼儿介绍制作的材料(水、酸、碱、色素、香精、糖)
2、老师边说边操作。首先将白糖放入水中用筷子搅拌,观察白糖的'溶解过程并请个别幼儿品尝味道。
3、把称好的小苏打放入水中请幼儿品尝味道发现有些涩。
4、把柠檬酸放入并马上把瓶盖盖好请幼儿观察发现了什么?过一会儿把瓶盖打开有发现了什么?
5、老师总结:瓶子里产生的气泡是由于酸和碱在一起就产生了二氧化碳。那些小泡泡就是二氧化碳。并且解答喝了汽水为什么会打嗝那是因为胃里热二氧化碳不愿停留在胃里想跑出来于是就产生了打嗝的现象。
6、加些色素和香精在观察其变化。
三、老师请幼儿自己制作汽水进一步感知化学反应的现象,老师可个别指导幼儿。
四、孩子们的汽水做好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小鹿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过生日。请幼儿和老师们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汽水。
大班教案 篇4
要求:
1、在舞台上用歌唱、舞蹈、节奏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大胆表现
2、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培养做文明观众意识。
3、幼儿自由结组,合作表演。
准备:
1、舞台表演的场景布置:房子、树、小花小草、气球、彩色灯笼等。
2、幼儿表演用的演出的衣服、少数民族的服装,道具(各种打击乐器、红绸带、头饰、钢琴)若干。
3、幼儿表演用用到的磁带录音(圆圈舞、好朋友、我爱天安门、藏族舞曲兔子舞曲等)。
4、事先排练好的两位小主持人。
重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和同伴合作的`精神。
难点:幼儿能在舞台上用自然的表情、语气语调、动作大胆表演。并会初步评价节目。
活动过程:
一、回忆感知:(师)请小朋友们安静的想一想,你给我们的大舞台带来了什么礼物,怎样才能让其他小朋友喜欢你的表演呢?
二、装扮准备:请你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自己表演的节目,穿什么服装最漂亮,带什么样的头饰最合适,让我们一起打扮起来吧!
三、观看演出:
主持人:
今天的大舞台真热闹,小朋友们真快乐,今天我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哈哈笑。
(节目开始表演,每个节目由主持人报幕。)
四、老师指导
1、节目“圆圈舞”后请小观众也来加入。
T:这么漂亮的舞蹈,谁想来和小演员一起跳?
2、节目“我爱天安门”后请幼儿都来做游客,拿照相机为幼儿拍照留念。
T:小朋友们,唱的真好,我们到北京去旅游,站在天安门前摆一个好看的造型,我来为你们拍张照片吧!
3、节目“好朋友”后让幼儿自由结伴,找到好朋友,进行“好朋友的”的音乐游戏。
T:我们也去找好朋友玩游戏怎么样?
4、节目“钢琴演奏”后请小观众来评价。
T:他弹的好听吗?你觉得怎么样?出自:大;考.吧"谁想来说说?
5、节目“兔子舞”请全体幼儿当小演员进行表演兔子舞。
T,看谁跳的最像小兔子、小鸭子、小企鹅?
附:节目单
1、节奏乐:大中国(大二)
2、舞蹈:圆圈舞(大一)
3、歌表演:我爱天安门(大三)
4、歌表演:好朋友(大五)
5、舞蹈:藏族舞(大四)
6、钢琴表演:蝴蝶花(大二)
7、韵律操表演:兔子舞(全体)
活动反思体会:
这次活动是开学以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幼儿音乐的一个缩影,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合作协商在舞台上用歌唱、舞蹈、节奏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大胆表现,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不同班级的幼儿在这种多样感受的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了不同的音乐作品,孩子们一直高兴地用心的听、看、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在这种热闹的环境中,孩子之间产生了“爱祖国”的情感,这正是这次活动的亮点。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大班幼儿对数学探索很感兴趣的,他们也喜欢各种各样的图形,我班开展了《数学教育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的子课题。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它更多的强调“兴趣”、“表现”、“过程”,而教学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它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强调效果,结合大班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和数量的等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神秘世界历险记》。在观看动画片,与闯关游戏相结合的基础下,帮助幼儿去体验等量分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他们在游戏中惊醒操作,探索,体会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重难点)
2、大胆尝试,在操作中发展思维判断能力,体验闯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看过电影神秘世界历险记。
物质准备:正方形、圆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剪刀课件《神秘世界历险记》
【活动过程】
一、动画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神秘世界历险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视频动画)
师:呀!老虎他要干嘛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雨果的.好朋友“啦啦”被老虎将军和可恶的狐狸军师抓走了)
师:雨果的好朋友被抓了,你们觉得雨果会怎么样?(去救啦啦)可是雨果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她一起去救啦啦吗?
小结:狡猾的狐狸设置了很多关卡在路上,在闯关中你们一定要多动脑筋
(分析:通过观看视频,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二、闯第一关:数量的等分。
1、(4的2等分)分骨头。
师:前面有谁?(4条狗)我们过不去了,怎么办呢?谁来想想办法?我们打开雨果的旅行包,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呢?里面有4根肉骨头,怎么分呢?(老师操作)
小结:4根骨头平均分给2条狗吃,他们正在啃骨头呢,乘这个机会,我们快点继续前进吧。
2、(6的3等分)分馒头。
师:呀,前面又来了3头大野猪,我们再来找找看包包里有没有宝贝了。雨果的包里有6个馒头,该怎么平均分给它们吃呢?(幼儿操作)
小结:我们把6个馒头平均分成了3份,每头野猪吃2个馒头,野猪正吃得高兴。我们赶快向前进吧!
3、(9的3等分)分鸡腿。
师:哎呀!又遇到什么危险呀?(半路又杀出三匹狼),我们来找找雨果的包包里还剩下什么宝贝?到底有几个鸡腿呢?(9个鸡腿),9个鸡腿该怎么平均分给三匹狼呢?请你们想一想?(幼儿尝试)
师:你是怎么分的?你上来分一分?你们觉得他分的我怎么样?行吗?
小结:我们把9个鸡腿平均分成了3份,每匹狼吃到了3个鸡腿。
师:哈哈,这些都难不倒我们,看来啦啦快得救了,我们看看啦啦有没有出现?
情景过渡:这时狐狸军师出现了。
狐狸:没想到那么容易就让你过关了,好戏还在后头呢!哈哈哈哈哈哈!
(分析:此环节通过数量的等分,教师先引导示范,并且让个别幼儿上前操作,使幼儿理解等量分配的意思,和方法。为下面分图形活动做铺垫。)
三、闯第二关:图形的等分。
1、图形二等分。(长方形、半圆、三角形、直角梯形)
师:狐狸说了什么呀?后面还有更难的关卡在等待我们,你们害怕吗?那我们加油、继续闯关!
师:快看!前面有座城堡,啦啦肯定被关在里面!好大一扇门!我们一起来用力推一推,怎么也推不开,该怎么办呢?仔细看看门上有什么机关?(图形)都有哪些图形呀?看来要找到这些图形钥匙,才能打开门!看看雨果都准备了哪些图形?
(出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师:你们看这些图形钥匙能打开门吗?(不能)那我们要怎么样变出这些图形钥匙?想想我们怎么变出长方形呢?你觉得哪个图形可以变出长方形?照你的方法,李老师来试一试,你们看变出来了什么?(长方形)我是怎么做的呀?你们看看这两个长方形一样大吗?
小结:刚才我们把正方形边对边对折,然后沿着对折线剪开,变成了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这个方法叫做图形的二等分。剪得时候可要仔细哦,两把长方形钥匙要一模一样大,这样才能打开门,那我们再来把这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钥匙合起来会怎么样呢?原来这两个小长方形合起来又变回了原来的正方形。
师:还有很多图形没变出来?你们赶快去试一试吧!
(幼儿自由探索)
师:你变出了什么图形钥匙?请你来介绍一下?(用什么图形,变出了什么图形钥匙,是怎么折的?)
引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把圆形对折,沿着对折线剪开,就变出了半圆形钥匙;梯形是怎么来变得呢?(先角对角,斜边对斜边进行对折,然后沿着折痕剪开。)还有一个图形呢?谁来变变看!(我把三角形角对角,两边相对进行对折,最后沿着折痕剪开)还有什么图形也能变出三角形,谁来介绍下?(如果没人回答就直接操作演示)
小结:原来我们把正方形对折一下就能变出两个小长方形和两个小三角形;圆形对折变成两个半圆形;大梯形对折变成两个小梯形;大三角形对折变成另外两个小三角形,这样的方法叫做什么呀?(图形的二等分)
师:图形都变出来了吗?门会打开吗?啦啦会在里面呢?
2、图形四等分。(扇形、小正方形)
师:太好了!门开了,我们能救出啦啦了!咦~怎么还是一扇门,狐狸太可恶了!抓紧时间,赶快破解它的关卡。这回门上又出现了什么?雨果为我们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两把钥匙,你们能很快的配出门上的钥匙破解关卡吗?请你们自己去试试看!
圆形——扇形
师:刚刚你们在操作的时候,李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把钥匙都变出来了,我们来问问他是怎么变得吧!你变出了哪把图形钥匙,用什么图形变出这把图形钥匙呢?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先把圆对折一下,然后再把这个角对着那个角对折一下,打开来沿着折痕剪开,一个圆形变出了几个扇形?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方法就叫做图形的四等分。这四个同样大小的扇形合起来,又会变成什么?)
正方形——小正方形
师:果然和他说的一样,你真聪明!小正方形钥匙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把正方形边对边对折,然后将短边对短边对折,打开折好的图形,沿着折痕剪开,又变出了什么?这个方法叫什么呢?图形的几等分?这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合起来,又会变成。。。)
正方形——小三角形
师:还有一把图形钥匙呢?谁能变出来?(先把正方形角对角对折,再两角对折,打开之后沿着这能剪开,看!变出来了吗?)
师:小结:原来我们把圆形四等分能变出了四个扇形;把正方形进行四等分可以变出了四个小正方形和四个小三角形。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四等分,可能会变成不同的图形。
师:钥匙都找到了,赶紧放到门上去吧,刷!门开了!
(分析:门上的图形是打开大门的钥匙,引导幼儿用雨果有的图形通过等分把钥匙变出来,激发了幼儿的思考能力与探索的兴趣,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掩饰,来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四、结束环节。
1、播放动画。
师:啦啦开心的跑了出来!谢谢小朋友们一起帮我把啦啦救了出来。我们一起去庆祝一下吧。
2、律动结束。
(分析:最后通过律动游戏,一起庆祝结束活动,让幼儿体会到闯关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很强,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很好的体现了,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数学活动主要在于它对于幼儿的学习兴趣,只要幼儿能够仔细地倾听,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前我们都是习惯于把数学课上得很严谨,很枯燥,这样孩子才能学到只是。其实数学活动重要的使教师的指导与提问,因为有效的提问才能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我通过游戏来让幼儿分数量,图形等分,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乐趣。当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针对这次活动的目标,可能有些环节设置得难了点。有的环节是否多余,我想在下次选课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得在充分具体一点。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题目
有趣的变色游戏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各色颜色的配制方法,使幼儿感知三原色可以配制成许多漂亮的颜色。激发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或图表表现操作的结果,乐于与同伴交流。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三原色(红、黄、蓝)、滴管、透明小瓶、记录纸、彩笔、没有着色的画片。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想一想。
(1)教师让幼儿欣赏各种图片,比较没有着色的图片与彩色图片的区别。
(2)看一看,彩色的图片都用了哪些好看的颜色?
(3)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它是怎样调配的?
(4)出示三原色,告诉幼儿这些漂亮的.颜色有许多是用这三种颜色调配而成的。
试一试,调一调。
(1)幼儿尝试用三原色任意组合,调配出各种颜色。
(2)将调配的结果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
(3)交流自己的发现及配色方法。
大班教案 篇7
目的: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并知道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
2、激发幼儿爱护环境。
准备:电脑课件等
流程:讨论活动——感知了解——延伸活动
过程:
一、讨论活动
出示垃圾筒: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垃圾?
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样?
二、感知了解
1、提问:
你们家里的垃圾都是扔在哪儿的?
如果垃圾袋、垃圾箱都装满了怎么办?
环卫工人把这些垃圾都运到哪儿去呢?
2、观看电脑课件:
现在你了解了一些什么秘密?
垃圾到底有没有用?
3、小结:
原来垃圾也并不都是废物,还是能够重新利用的,例如:废纸可以捣成纸浆后做再生纸;碎玻璃可以加工后再做成玻璃瓶、玻璃杯;菜叶、果皮可以用来做肥料……垃圾可真是宝贝呀,那我们平时该怎么做呢?
三、延伸活动
1、找一找,还有哪些处理垃圾的好办法?
2、幼儿尝试垃圾分类。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10-16
[精选]大班教案10-17
大班教案【经典】11-24
(经典)大班教案04-02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经典]08-19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华]10-22
大班教案【精品】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