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27 08:44:2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精华)

中班教案 篇1

  一、课题:宝贵的泥上(适用于4-5岁儿童)

  二、活动目标: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上;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

  三、活动准备:

  1、在本园天台及种植园地。

  2、在天台布置一堆掺有许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饭盒等杂物的泥上。

  四、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种植园散步,并提出观察要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散步,你们要仔细看看,泥上上有什么?

  2、来到种植园,让幼儿自由观察后,教师提问:泥上上有什么?

  3、了解泥上的种类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们幼儿园周围的泥上跟种植园的泥上有什么不同?

  ②原来泥土有很多种,有肥料的'土叫有机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场的上叫硬土。你们知道这几种土有什么用吗?

  4、泥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泥上,植物、动物、人类会怎么样?

  5、教师与幼儿一起挖掘泥土:现在请你们挖松一小堆土,看看泥土里有什么?再找找,泥土里有洞吗?如果没有土,它们会怎么样?

  6、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天台观察有垃圾的泥土: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堆土,它与我们刚才看的那些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上面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种植园与天台比,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7、了解泥土被污染的后果,进行初步的环境教育:

  ①为什么这堆土会变成这样?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满地都是垃圾,盖住了泥土,会变成怎样?

  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土地?

  小百科:泥巴是与生俱来的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最原始、朴素、自然、温馨的建筑材料。泥,也叫泥巴,即土和水的混合物。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基本建立的交通安全概念,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和概念。

  活动准备:

  汽车图片 汽车录音 红绿灯

  活动过程:

  1. 讲述故事《威威爱打怪手》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认真听哦!

  提问:故事里的大怪手到底是什么车?

  除了故事里提到的车,你还认识什么车?

  2. 教师和幼儿玩“猜谜”的游戏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认真的听清楚老师说的话,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

  下雨啦,下雨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

  大嘴巴,大嘴巴,边吃垃圾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

  排队一个一个上,投币才能坐的车。请问这是什么车?

  不用汽油用脚踩,请问这是什么车?

  失火的时候,拨打119,请问开来什么车?

  抓坏人的时候,拨打110.请问开来什么车?

  生病的时候,拨打120,请问开来什么车?

  3. 听声音,辩车子。

  小朋友真棒!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车子会发出特别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这是什么车?

  4. 游戏 《红绿灯》

  教师:大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在行驶。为了确保安全,司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过路口的时候还要注意看交通信号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交通信号灯有哪几种吗?绿灯亮了应该怎么样?红的亮了应该怎么样?黄灯亮了又该怎么样?小朋友真棒!接下来我们来玩红绿灯的游戏,看见红灯马上停下来,看见绿灯继续向前行。

  5. 演唱歌曲《开车歌》

  6. 听音乐,幼儿自由模仿汽车的动作。

  7. 结束。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吸引幼儿的,上了这节课感觉自己还有很大的不足。比如:语速过快,过度衔接不自然。游戏之前未说要求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游戏时间过短。该给予总结表扬的地方未进行总结表扬。唱歌曲那部分,没有与幼儿进行互动进行模仿就直接进行结束。以至于最后上的课时间过短。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这个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大胆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表演这个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活动准备: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爷爷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别是幼儿人数的一半)、课前理解“独木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成“凹”字形,激发幼儿听的欲望。

  首先营造一种气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这是谁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过一条独木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请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羊过桥》。”

  2、老师边操作木偶,边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黑羊说了什么?(提问前老师再次操纵木偶,边讲述边表演过桥一段,并在幼儿回答时作辅助表演。)

  (4)分组讨论: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5)引导幼儿对两只“羊”说句话。

  3、听一遍故事录音,老师表演指偶。

  4、延伸活动:幼儿分散边表演指偶,边学讲对话。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2.在与空气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吹气玩具若干。

  2.遮眼布或眼罩。

  活动过程:

  一、谁在亲我。

  ----教师边念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朋友亲亲脸",边带领幼儿拍手四处走动。当念完儿歌时,两个朋友立即脸碰脸,亲亲对方。教师也加入其中,与幼儿相互亲亲脸。

  ----有位客人,他也想亲亲小朋友。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地拿出大型吹气玩具,打开气孔,快速对着每个幼儿的脸吹气。

  ----请幼儿说说脸上的感觉,猜猜是谁在亲自己的小脸蛋。

  ----原来是动物玩具在亲你们的'脸。它是用什么亲的?(空气)

  二、亲亲小脸蛋。

  ----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超自己脸上放一点气,亲亲自己的小脸蛋,感知空气的存在。

  ----幼儿结伴,用吹气玩具互相亲亲对方的脸。

  ----除了亲亲脸,还可以亲亲哪里?

  ----幼儿边念儿歌《亲亲小脸蛋》:亲亲小眼睛,眼睛眨一眨;亲亲小嘴巴,嘴巴撅一撅;亲亲小鼻子,鼻子耸一耸。边做相应的动作。

  三、谁在吹气。

  ----请一组幼儿演示游戏的方法:一幼儿蒙上眼睛,坐在中间,其他幼儿围在四周,分别拿着吹气玩具,朝蒙眼者某个部位放气,然后请蒙眼者说说哪里有气,有几个人朝他放气。

  ----幼儿5-6人结伴,分组进行游戏,感受与空气亲密接触、游戏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

  活动准备:

  主题树《脚印》,小鸡(小鸭,小狗,小孩)脚印图片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儿歌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吗?谁愿意来和我们说一说?

  小结: 动物们的脚长长短短,和我们的脚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五个脚趾。

  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动物的脚印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

  2、学习儿歌,播放课件。

  重点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一样吗?

  小结:儿歌里提到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孩的脚印。

  3、完整学习儿歌

  重点提问:小鸡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狗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鸭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孩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结:小鸡的脚像竹叶;

  小狗的脚像梅花;

  小鸭的脚像小扇;

  小孩的脚像小树。

  4、仿编儿歌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跑来跑去像什么?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

  例如:青蛙,毛毛虫等等。

  5、表演:脚印

  规根据自己的创编内容进行表演。

  附:儿歌《脚印》

  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

  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

  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10-13

中班教案【精选】01-21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9-02

(精选)中班教案09-15

中班教案(经典)12-22

艺术教案中班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