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狼和小羊》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狼和小羊》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狼和小羊》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狼、脏、汹、怜、嚷、辩、逼、讨、厌”等九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记忆“狼、怜、脏、厌、讨”。认读并积累“故意、借口、温和、弄脏、可怜、逼近、讨厌、争辩”等词语。能听写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按要求读出带点字词语的语气,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读准“脏、嚷”字的读音。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和记忆四个生字“狼、怜、脏、厌、讨”。
3.按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瞧,谁来了?(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狼:恶狠狠、凶恶、残忍……
羊:温和、胆小、温柔……
2.凶恶的狼遇到温和的羊会发生什么事?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第20课。
(出示: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3.看书听课文录音,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听了课文录音后,请你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什么叫“借口”?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节?
(第一个借口:2、3节第二个借口:4、5节第三个借口:第6节)
3.学习2、3节
(1)同桌一起读,再说说狼的'借口是什么?羊是怎么解释的?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4-6节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
A.气势汹汹:是一种生气时的样子。
B.龇牙咧嘴:“龇、咧”都是形声字,注意“龇”的书空,做动作理解。
C.逼近:注意“走之底”的字的笔画规则。
D.嚷:注意右半部分的书空,近义词是“叫”
(2)小组合作学习:狼又是如何找借口的?小羊又是怎么说的?
(3)朗读指导
(4)找合作伙伴演一演。
三、复习巩固,课外拓展
1.复习生字和词语
游戏:摘苹果
2.找好朋友合作,读读课文
3.小结:看来,对于像狼这样不讲理的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编故事:小羊应该怎样对付这只狡猾的狼?
教学反思:《狼和小养》是“读短文了解内容”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来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理解。
《狼和小羊》教案 篇2
一、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词语,练习排列句子,完成口语交际,练习习作。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语言掌握能力。
2. 口语交际中培养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懂得关心他人。
2. 在小小交易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互助。
四、知识目标:
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其中两个多音字及生词,认读6个字。
2.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因果句式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1. 加一部分组成本单元生字,再组词读读本单元生字:
疗、蔼、郑、宣、熟、悉、室、显、普、通、忘、且、吞、恍、悟、获、逐、渐、即、束、约、次鹊、狂、巢、弱、坠、存、至、展、跃、止、撒
光 恍 (恍然大悟) 欠 次 (第一次)
关 郑 (郑重 ) 队 坠 (坠落 )
至 室 (教室 ) 了 疗 (治疗 )
2. 读一读,背一背,你会有所发现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果实累累、菊花怒放 霜染红叶——秋天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北风怒吼、大雪纷飞、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冬天
3. 读句子,在括号内写出反义词
什么是反义词?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比如真――假 高――低
反义词的作用。我们说话、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反义词,意思表达会更准确,对比更鲜明。
构成反义词的要求(见下表)
要求 举例 判断分析
必须是同一词性的词坚强——软弱
收买――出卖 是
是 同是形容词
同是动词
必须是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
白――黑
长――短
长――细 是
是
不是 同是表示颜色的词
同是表示长度的词
“长”表示长度,“细”表示直径,不在同一范围。
必须是词,不能是词组马虎――小心谨慎
认真――粗心大意 不是
不是 小心谨慎和粗心大意是词组,不能做马虎、认真的反义词。
词不能和它的否定式构成它的反义词亮――不亮
聪明――不聪明 不是
不是 加了否定词“不”,不能构成反义词。
多义词可以构成多个反义词老――幼
小
嫩
新 是
是
是
是 老是多义词,可以表示岁数大、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做食物时火候大了、原来的等意思。
(1)我经常到这个公园来玩,对这里非常熟悉(陌生、生疏)
(2)三只柔弱的小喜鹊坠落到地上。(强壮、健壮、结实)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句子。
(凉爽)的秋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弯弯曲曲、狭窄、坎坷不平、乡间弯曲)的小路旁,有(五颜六色、各种各样、鲜艳)的野花。
这是一条(宽阔、平坦、干净)的'马路,两旁是(高大、枝叶茂盛、郁郁葱葱)的树木。
5. 按一定顺序排列句子。
方法:先读一遍,了解大致意思。
再找出第一句。
根据段落的意思,条理段落顺序。
举世闻名——引来众多游客——正在表演节目——各种表演引得游客大笑
这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
6. 口语交际
(一)开交易会前的准备
(1)同学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请家长和同学们一起挑选物品。(体积较小,闲置不用的一、两件物品,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玩具)。
(2)想想怎样介绍物品别人才同意交换(如玩具的外形、特点、用途等,书籍的主要内容)。
(3)创造教育环境,同老师商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个小的展台,摆上要交易的物品,也可以写上物品名称、简单功能、主人名字等。
(二)交易活动时,做到:
(1)宣传自己的物品要有信心。介绍物品的优点要简明、清楚。
(2)在交易中要认真听对方说,了解他人心理,进行说服。
(3)在说服别人时,要注意态度和方法。说话要和蔼,做到买卖不成情谊在。
(4)把闲置物品送给需要它的人,很高兴。
(5)当自己看上别人的物品,而对方没有看上自己的,不要勉强。
(6)双边交换不成时,可以几个同学进行多边交换。
7. 习作
(一)观看插图,进行想象
(1)大树什么样?
(2)什么样的小鸟?
(二)找出联系进行想象
如围绕“大树是小鸟居住的地方,有小鸟舒适温暖的家”。
(1)什么地方的大树?什么样的大树?
(2)有几只什么样的小鸟住在大树上?
(3)小鸟舒适、温暖的家是什么样的?
(4)它们生活得怎样?
(5)大树看到小鸟生活得好,感到怎样?
(三)开阔思路
(1)小鸟为大树治病,大树长得很茂盛。
(2)茂盛的大树被人砍掉,小鸟失去了家,感到很伤心。
(3)为了美化城市,大树迁入城市,小鸟也跟随着。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组词:
理( )村( )竟( )玩( )鲤( ) 树( )镜( )顽( ) 制( )间( )漂( )摇( )志( )问( )票( ) 摆( )
二. 成语填空
无( )于( )、不( )而( )、( )( )不解
一( )所( )、天( )云( )、恍( )大悟
三.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有人伸手摸摸( ),鱼儿也不离开,像( )一样( )。
2. 村民规定游客到( )喂鱼时,要喂( )给鱼儿吃,因为“光饼”( ),鱼儿爱吃。
3. 他们还制定了禁止捕捉鲤鱼的( ),代代相传,( )。
四. 写出与下面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词,并把它们抄下来。
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进)——(退)
1. 水灾发生之后,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组织全国人民进行抢险救灾。( )——( )
2. 失败是成功之母 ( )——( )
3.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 )
( )——( )
五.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1. 秋风( )地吹着,学校操场中的杨树叶子像( )似的从树上飘落下来。
2. 每天晚上,爸爸都坐在( )写( )。
3. ( )蚂蚁在这棵( )树下做窝。
六. 用因为……所以……造句
【试题答案】
一. 组词:
理(理由)、村(村庄)、竟(毕竟)、玩(玩耍)、鲤(鲤鱼)、树(树林)、镜(眼镜)、顽(顽皮)、制(制度)、间(时间)、漂(漂洗)、摇(摇手)、志(志向)、问(问题)、票(月票)、摆(摆动)
二.成语填空
无(动)于(衷)、不(辞)而(别)、(迷)(惑)不解、一(无)所(有)、天(高)云(淡)、恍(然)大悟
三.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有人伸手摸摸(鱼背),鱼儿也不离开,像(小猫小狗)一样(温顺)。
2. 村民规定游客到(鲤鱼溪)喂鱼时,要喂(“光饼”)给鱼儿吃,因为“光饼”(既香又没有化学添加剂),鱼儿爱吃。
3. 他们还制定了禁止捕捉鲤鱼的(公约),代代相传,(已经有几百年了)。
四. 写出与下面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词,并把它们抄下来。
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进)——(退)
1. 水灾发生之后,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组织全国人民进行抢险救灾。(冷)——(暖)
2.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成功)
3.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骄傲)、(进步)——(落后)
五.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1. 秋风(轻轻)地吹着,学校操场中的杨树叶子像(黄蝴蝶)似的从树上飘落下来。
2. 每天晚上,爸爸都坐在(书桌前)写(文章)。
3. (红)蚂蚁在这棵(梧桐)树下做窝。
六. 用因为… …所以… …造句
因为埔源村的人们爱鲤鱼,保护鲤鱼,所以鲤鱼不怕人。
《狼和小羊》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狼和羊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难点:理解找碴儿的意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狼和小羊图片)
2、那么这里的一些词语,小朋友们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
大灰狼 弄脏 吃了一惊温和
倒流经常 争辩 扑去
看见故意 反正 亲爱的
3.通过上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小溪边,教师引读第一段。出示:狼来到小溪边??喝水。
4.齐读
新授
(一)精读课文
一、1、过渡: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赶快去文中找找答案吧。并完成黑板上的填空。
出示:课文写的是狼找碴儿想吃小羊的故事。(指名填空)
1.狼一共找碴找了几次?(3次)
2.我们一起来看看狼是怎么找碴的?
3.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狼想干什么?
生:狼很想吃小羊。
师:很好,你能找到一个词,来说明狼小吃小羊的程度吗?
生:很
师:找的非常准确,那么你能换个词语吗?
生:非常 十分
换的真棒,很可以换成非常,十分 特别
出示句式:
狼(非常、十分、特别??)想吃小羊。
5、既然这样,狼心里会想什么呢?
(狼心里想:小羊长得肥肥的,吃起来一定非常可口,今天我可以饱餐一顿啦) 我肚子饿的.嘟嘟叫,正好这只小肥羊来了,我可不能放过他,我一定要捉住他!)
狼多么想吃小羊呀,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狼很小吃小羊)
6、师:所以狼故意找碴儿:什么叫故意?(有意识的,存心)
7、狼是怎么样故意找碴儿的,他是怎么说的?学生交流
(相机出示)
“你把我喝得水弄脏了!你安得什么心?”指名读,齐读
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标点符号,第一个是!表示什么语气?第二个是问号,那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指名读,齐读。(凶恶)
8、好一只凶恶的狼啊,我们一起来把第二段再读一遍。
二、真的是被小羊弄脏了么?我们来看看小羊是怎么说的——(引读并出示小羊说的话:)
A、大家看看,小羊说了几句话?(2句)
第一句话,出示(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的后面用了个?我们知道一般只有疑问时才用?,小羊是不是要问狼?(读小羊说的第一句)那么小羊的意思是——(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的。)出示并比较两句话
B、对,“怎么会”就是“不会”。反问句的答案在句子里含着,不需要别人回答。
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指名读,读出强调的语气。(齐读)
C、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谁来读小羊说的第二句话?(指读)
D、小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你懂吗?
(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
E、谁到上面来指给大家看?
通过看图理解上游、下游,水流的方向以及狼和小羊站的位置。
所以小羊是不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的。
1.你瞧小羊说得多清楚,他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的话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让我们感觉他很讲道理,(板书:讲道理)我们再来把小羊说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从小羊的话中你感觉他怎么样?(很有礼貌)我们再来有礼貌地读一读
6、还感觉他怎么样?(很温和)我请女小朋友温和地读一读。(板书:温和)
7、分角色朗读,下面我们来演一演,谁愿意读狼说的话,小羊呢?(先是指名读,师读旁白,同时指导学生以动作辅助表演,然后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这一次,学生直接读对话。)
8、师小结:小羊根本就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狼却责怪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这就是——用书上一个词——板书并(读词:找碴儿),“找碴儿”的意思就是——(挑刺,找借口,毫无道理地瞎说八道),
过渡:狼第1着失败了,看看第二次狼又找了一个什么碴儿,小羊是怎么跟它讲道理的?
1、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后指名回答
2、相应出示狼和小羊的第2次对话。(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是不是?”把这两段话读一读,再跟同桌分角色读
A、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评议的过程中做指导
B、你们说XXX小朋友演的怎么样?为什么?
书上有一个描写狼的心情的词语,你能找到吗?指名交流,(气冲冲)
对,是气冲冲,什么叫气冲冲?你能气冲冲的读出来吗?指名读狼的话,齐读
C、小样呢,演的怎么样?我们来看图(出示小羊图片)看这图片,你觉得小羊
怎么样?
(述说图片上小羊的样子,很可怜、害怕、惊慌??)这个“啊”该怎么读?
D、此时的小又惊又怕又委屈,它的处境是多么令人同情呀,书上用了一个词,你能找到吗?(可怜,相机板书)齐读可怜。
师再强调:可怜就是让人同情,尽管是这样,可是小羊还在跟狼讲道理,小羊着急那,所以用“喊”,我们一起来喊:“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3、 小朋友,如果你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很生气,气愤,恼火,??)为什么?
(因为去年小羊还没有出生呢,怎么可能说他的坏话)他这样没有道理地捏造瞎编,就叫——(找碴儿)
过渡:狼找的第二个碴儿又被小羊驳回去了,它再也没有耐心来跟小羊烦了,你们瞧:师引导他们观察图来帮助理解
1、 让学生说说狼此时恼羞成怒的模样
2、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小朋友自由大声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指名朗读,同时板书(喊)
这儿也有一个“喊”,跟小羊的“喊”一样吗?为什么?
因为狼已经很不耐烦,不愿意跟小羊磨嘴皮子了,他已经火冒三丈了,所以课文说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到:“——”
2)学着狼的样做做动作,一起读。
3)狼找不到理由竟然说“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他这么说不过是为吃掉小羊所找的——(碴儿)但是他已经不想让小羊说话了,就露出原形,向小羊扑去。
4、大家看到结尾的省略号吗?表示什么意思?
对,说明故事还没有完。
1.提问:结果会怎么样呢?大家发挥想象来谈谈吧!(学生交流)
四、明理深化:
2、面对不断找碴儿的狼,小羊一次又一次跟它讲道理,但狼还是往小羊身上扑去了!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懂了什么?
3、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在故事的结尾,伊索写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五:教学生字
狼 经
【《狼和小羊》教案】相关文章:
狼和小羊教案09-17
《狼和小羊》教案12-19
《狼和小羊》教案08-08
小羊和狼的教案10-02
狼和小羊教案【精】11-17
精选《狼和小羊》教案三篇09-01
《狼和小羊》教案五篇12-20
《狼和小羊》教案6篇09-06
有关《狼和小羊》教案3篇09-26
【精品】《狼和小羊》教案三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