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目的:
1.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准备: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
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
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附:小动物去郊游
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滚,小猫在撑竿跳,小狗在竖蜻蜓,小兔在跑步。
哗啦啦,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把小动物的衣服都淋湿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小刺猬说:“我来帮你们晾衣服吧!”它把小动物们的衣服都挂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动物们围着小刺猬说:“谢谢你,小刺猬!”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内容:种瓜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又大又圆和又长又细”,学习其他反义词。
2.借助教师提问和画面提示,比较故事画面中的异同,感知黄瓜和西瓜的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玩瓜瓜蹲的游戏。
2.故事ppt。
3.胖奶奶和瘦爷爷指偶个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手指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指偶,通过情景对话引出故事。
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爷爷:嘿!我是瘦爷爷。
胖奶奶:我最爱种瓜。
瘦爷爷:我也爱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
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
胖奶奶和瘦爷爷中的是什么瓜呢?他们的瓜是怎样长大的呢?
二、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
2.请幼儿根据图片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各是什么瓜。
出示实物香瓜和黄瓜,请幼儿观察后说说西瓜和黄瓜的外形特征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可以从外形、色彩等方面比较)
3.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边讲边提问并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图示表示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胖奶奶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
瘦爷爷也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
胖奶奶的瓜子发了芽,瘦爷爷的瓜子呢?
胖奶奶的'瓜藤儿王地上爬。
瘦爷爷种的瓜藤往哪里爬?
胖奶奶种的瓜开了花,瘦爷爷种的瓜也开了花。
胖奶奶种的瓜,花儿谢了结了小瓜。瘦爷爷种的瓜,花儿谢了也结了小瓜。
长呀长呀,哇,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奶一样,又大又圆,那是什么瓜?(西瓜)
长呀长呀,嗨,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又细又长,那是什么瓜?(黄瓜)
提问: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三、瓜瓜蹲游戏
1.请男孩当黄瓜,女孩当西瓜,玩瓜瓜蹲游戏。
2.男女生互换第二次游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死亡的含义,知道每个人最后都会死去。
2、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现在的生活,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活动准备:
挂图18号;《小朋友的书、春天里》;磁带及录音机;请家长配合进行有关生命与死亡的教育:带孩子去扫墓时告诉孩子去世的是谁,他(她)因为什么去世;去世的亲人在世时曾经做过些什么;死亡是怎么回事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扫墓经历,引入主题。
小朋友,清明节扫墓的时候你们拜祭的人是谁?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你们想念他们吗?有一位老奶奶,得了很严重的病,很快要去世了。你们猜一猜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你是和花奶奶非常亲密的人,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只叫咪咪的小猫讲的故事,名字叫《再见了,花奶奶》
二、结合挂图1、2听故事录音1-4段。
提问:为什么大家叫她花奶奶?当花奶奶知道自己得了治不好的病时,她是怎么想的?她是怎么生活的.?
三、结合挂图3、4听故事录音5-9段。
提问:当花奶奶住院时,她是怎样的心情?她害怕吗?她有什么希望?她的家人是怎么对待她的?当花奶奶去世的时候,她的孩子、小猫咪咪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想对花奶奶说些什么?
四、讨论。
你认为花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死了还会再活过来吗?我们应该怎样过好每一天?
五、总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慢慢变老,最后都会死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多学习,多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用的人。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小兔逃跑》这是一个充满了爱和温情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兔变着法子想逃跑,想要离开妈妈的保护,但无论小兔怎么变,都逃不开妈妈的爱。这点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独立性逐渐增强,希望自己能单独做更多的事,向往一个独立的天空。故事通过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展开情节,既有重复,又有变化,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满足孩子想象创造的需要。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初步学习运用句式“要是……就……”,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能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小兔逃跑》
兔妈妈和小兔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 引出故事。
1.教师谈话导入活动
2.播放妈妈和小兔的对话
提问:小兔说什么?妈妈为什么要追他?(让幼儿感受母子间的爱)
3.播放变小鱼
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那妈妈呢?为什么一眼就能找到小兔变的小鱼呢?
4.情境互动:
教师:现在老师来做兔妈妈,(戴头饰),请一个小朋友们来做小兔(戴头饰),其他的小朋友都做小鱼,看看妈妈能不能把宝宝钓上来:
5.想象部分
师:我们小朋友们想想看,小兔还会变成什么逃走?大家讨论一下。(幼儿自由想象)
二、分段欣赏故事
1.播放变岩石
创编故事:要是小兔变成了高山上的岩石,那妈妈就会变成什么呢?
继续播放妈妈变成什么?
表演: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岩石和登山人。
2.播放花朵
师:小兔这下该变成什么呢?完整播放花朵
提问:小兔子变成什么啦?那妈妈呢?(花匠)
表演:请一个小朋友来做花匠,你来找找看,哪个是兔宝宝?
完整说图:请位小朋友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说一下:要是小兔变成了?妈妈就变成?
3.播放小鸟
师:小兔子还想逃跑,这回小兔会变成什么逃走呢?”播放小鸟停顿
想象:要是小兔变成了小鸟,那妈妈该变成什么呢?幼儿想象
继续播放妈妈变成什么?
表演:要是小兔变成了小鸟,妈妈就会变成大树。
师:现在我是大树,小朋友做小鸟,落到妈妈树上来休息。----(师幼互动)
三、整体欣赏故事——变小船、空中秋千、变小孩
完整将故事欣赏到结束
1.提问:故事听完了它还想便变什么呢?
2.点击播放——我就变成小船逃走!
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说出来“要是小兔变成了…,妈妈就会变成…”
3.点击播放——秋千
小兔子还想逃,它一下逃到了马戏团的空中秋千上。
表演:荡秋千和踩着钢丝走。
4.点击播放——小孩(完整欣赏)
师:那小兔还打算逃跑吗?
它是怎么说的?妈妈怎么说的?
四、情感教育
故事里的小兔子后来还打算逃跑吗?为什么?
教育幼儿不乱跑:不管你想去哪里,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地进行想象。
2、 能大胆表述,积极参与故事的续编。
3、 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图片、笔、美术纸、KT板、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开出租车的小猴”,引起兴趣。提问:你们坐过出租车吗?森林里也有一辆出租车,看看都带了谁?
二、 教师边演示图片边有表情的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问:小猴说“别急,包你满意”,他会帮小熊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老师继续讲述故事内容,并提问:
1、 蛋宝宝为什么在马路边伤心地流泪?
2、 小猴是怎样帮助它的?
3、 小动物得到小猴的帮助开心吗?
4、 小猴开心吗?为什么?
三、续编故事
1、 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小猴出租车,看看又有谁来了?(出示长颈鹿的教具)讨论并提问:如果它来坐小猴出租车会遇到什么困难?请你想个办法帮它解决。
2、 教师运用故事里的对话示范续编故事。
3、 出示更多的小动物(大象、小白兔、企鹅、螃蟹等),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学习续编有趣的故事情节,自由讲述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在集体中大胆地讲述自编的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省编教材《动物王国》,在孩子的心目中动物的形象是非常可爱的、善良的,他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更想了解动物的'特征,进入此主题之前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了有关动物的书籍和碟片,以及游玩了红山动物园、常州恐龙园,因此选择了这节以小动物为主题的语言课,符合幼儿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合理想象的能力,也促进了幼儿续编故事能力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我们身边有一些周而复始的事物,一轮又一轮地变换着,在孩子的小脑瓜里,是否感受到这些变化呢?为什么白天过去了就是黑夜?为什么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通过幼儿周围事物的变换,引领幼儿进入一轮又一轮的世界。在本活动中以幼儿熟悉的电话为契机,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故事、游戏等不同的方式来理解轮换的春夏和秋冬。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语言表达灵活多样,但是这个阶段的幼儿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一切具有很大的好奇心,爱学、好问,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点和轮换的顺序。
2、乐意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以及喜欢的理由,并能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
其中活动重点是目标1,活动难点是目标2。
分析:《纲要》中指出语言目标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因此在本节活动中我设定的目标2:让幼儿乐意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以及喜欢的理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由于平时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述不太连贯、不完整,所以我把这点作为一个难点。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和经验,在活动中,也体现了科学社会领域的内容。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我准备了《魔法奶奶的电话》故事课件、四张写有春、夏、秋、冬的大图画纸以及春、夏、秋、冬的实物贴纸若干。
四、教法、学法分析:
在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谈话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法、学法。通过故事图片的演示能直观地吸引幼儿,让幼儿结合图片内容理解并记忆,激发幼儿兴趣。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能引起幼儿愉快的自发参与,带给其无限的乐趣,通过游戏来巩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讲。
五、教学过程:
在这节活动中我组织了以下3个环节来开展:
第一个环节猜谜语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我这儿有一个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教师说出谜语后,鼓励幼儿大胆的猜想。谜底揭晓后,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家的电话,回忆并说说自己家的电话机是什么样的(我着重引导幼儿从电话的种类、外形、颜色、铃声等方面说,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说。)我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为第2个环节做铺垫。
然后,教师出示电话机模型的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电话与生活中的电话有什么不同。师:今天这部电话和我们平时打的电话可不同,因为这是魔法奶奶家的魔法电话。让我们来看看它有哪些特别的地方?你们猜猜这部魔法电话能打通谁的电话?
第二个环节播放故事PPT,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并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
师:(1)魔法奶奶的电话能拨通谁的电话?
师:故事中提到了哪三个小朋友?他们分别要打电话给谁?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最后是谁打电话来了?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大自然中有什么变化呢?
如果孩子说不出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片,依次让幼儿欣赏并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然后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理由。
通过这个环节的开展,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四季的特点和轮换的顺序。
第三个环节是游戏巩固。
鼓励幼儿利用春夏秋冬的实物贴纸在代表相应季节的图画纸上进行粘贴,布置自己喜欢的季节。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课件:大尾巴)
猜一猜:这是什么?
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
(教师演示动画)
春天: 小鸡 尾巴挡雨
夏天: 蜗牛 尾巴扇风
秋天: 小兔 尾巴扫叶
冬天: 小猫 尾巴保暖
(2)说
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
(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
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
(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秋天、冬天呢?
(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
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
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
继续仿编新故事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韵律美。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仿编。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谱一幅。
2、小花蝴蝶、蝴蝶妈妈、小雨点等指偶。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2、欣赏散文
①教师边操作蝴蝶指偶,边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②提问:小花蝴蝶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小雨是怎么唱歌的?
③你认为小雨发出“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的声音时,小雨在干什么呢?
④结合图谱理解散文内容。提问:为什么小花蝴蝶听到沙沙沙,就猜是小雨在跟森林的树叶儿玩耍呢?“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那会儿小雨又在干什么呢?
⑤教师手持小雨点指偶,模仿不同的雨声,要求幼儿根据散文内容分别说出小雨在干什么。
3、学习仿编
①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还在静静地听。小花蝴蝶还会听到什么呢?那时小雨在干什么?
②与幼儿一起到窗前听雨。
③与幼儿仿编。如:“咚,咚,咚,那时小雨在马路上打鼓”“嘻,嘻,嘻,那是小雨在舔小朋友的脚丫”等。
④教师完整朗诵散文,并加入幼儿仿编的内容。
4、游戏:小雨和××
在音乐声中,幼儿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小花、小草、石头、房屋等自己喜欢的物体,按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它们与小雨的关系。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9-09
大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07-0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最新08-27
大班语言活动《拜年》教案09-14
(精品)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9-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06-23
[经典]大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09-18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15篇)02-2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听雨》01-2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