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科学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糖的制作过程感兴趣,初步了解糖的制作原料。
2、通过讨论、交流和分享等活动,知道糖的不同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3、活动中,能用清楚、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收集的糖的各种经验。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糖,布置"各种各样的糖"的展览。
活动过程:
一、参观展览:各种各样的糖。知道 糖的不同种类。
1、参观糖的展览。
教师:小朋友都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糖,现在请大家去参观一下,看看有些什么糖。
2、交流活动:我看到的糖。
教师:清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糖?它是什么样的?
3、教师小结:糖有很多种类,有的糖是白色的,有的糖是彩色的;有的糖细细的,碎碎的;有的糖是方的,有的是小圆糖;有的是动物形状的糖等。
二、讨论:糖有什么用。了解糖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1、讨论糖的用途。
教师: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糖,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2、小结糖的用途。制作糖水或甜品,烧菜,酿酒,腌菜,休闲娱乐等。
3、根据糖的用途进行分类。
教师:这里有这么多种糖,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用途帮它们分分类吗?
三、分享好吃的糖,感受糖的不同口味。
1、讨论糖的味道。
教师:你吃过什么糖?它是什么味道的?
2、品尝活动。
教师:小朋友随意品尝两种糖,比一比它们的味道一样吗?
3、集体交流。
教师:你吃的是什么糖?它是什么味道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发现糖的味道并不一样,有的甜,有的酸,有的是薄荷味,有的是巧克力味…有的是硬糖,有的是软糖,有的'是酥糖,还有的糖吃在嘴里有麻麻的感觉…
四、了解糖的制作原料及蔗糖的种类。
1、讨论糖的制作原料。
教师:你知道糖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吗?
2、了解糖的制作原料。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3、了解蔗糖的种类。引导幼儿自己看图,了解图意。
五、要求家长带幼儿去超市买糖果,使幼儿了解买糖的过程,并学习自己买糖,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活动反思:
设计这次活动时,我主要是结合了本班自主游戏“泰迪熊糖果屋”以及小班幼儿的特点延伸的一个活动。我设计的美术活动《甜蜜蜜》分四个环节,环节设计比较清晰,而且在执教的过程中整体氛围不错,幼儿比较感兴趣,能大胆、积极地表现。当然,我认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1.未向幼儿介绍材料
活动中材料比较丰富,可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没有向孩子们介绍材料名称以及其作用,导致幼儿出现并不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材料,这个工具应该如何使用等等问题。
2.未考虑幼儿生理特点
活动中有个环节,是小朋友帮助小牛笨笨完成心愿制作一颗长满棒棒糖的树,课前我就把自制的树固定在黑板上,然后幼儿做好的棒棒糖贴在树上,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身高局限只能贴到下面的树枝,而贴不到上面的树枝。并且树制作的太简单,假如在树上画点树轮或是贴上几颗真的棒棒糖,既增添了美感,也增强了幼儿的兴趣。
3.活动目标定位有所偏差
《甜蜜蜜》的活动目标是:1.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制作自己喜欢的棒棒糖。2.愿意参与美工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两个目标定位有所偏差,一个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定的,一个则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下定的目标,两者不一致。
这次的公开课展示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感谢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也收获了不少。今后我会针对性的进行改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让幼儿简单了解灭火器灭火的奥秘。
活动准备:
1、一次性杯子若干, 2至3厘米的短蜡烛若干,打火机,灭火器。
2、醋,小苏打,水。记录用的笔和纸。
过程实录:
1、出示灭火器,激发兴趣。
师:这是什么?我们用它来干什么?
幼:这是灭火器,灭火用的。
师:说起灭火器灭火,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
(教师讲述故事《灭火比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第一次操作。
师:灭火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请运动员上场。(教师出示操作材料:水、醋、小苏打,依次介绍“运动员”名称,幼儿拍手表示欢迎“运动员”入场。)
师:今天的比赛是这样的,我们把蜡烛点燃放在三只杯子底部,分别请水、醋、小苏打来灭火,以盖住杯底为准。比赛前请你猜一猜谁能把火给灭了?把你的想法记录下
(1)、幼儿预测实验结果,用自己看得懂的标记作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
幼:我用“X”表示不能灭火,用“V”表示能把火给灭了。
幼:我用“O”表示能灭火,“△”表示不能灭火。
(2)、幼儿分组操作进行验证,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刚才记录的只是我们的`猜测,到底谁能灭火,要试过才会知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灭火大王。
(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边操作边记录,并要求幼儿倒入水、醋、小苏打的时候要小心,不能碰到火,以盖住杯底为准。绝大多数幼儿操作时很兴奋,特别是当结果和自己的猜测相同时,简直就是手舞足蹈,而当结果与猜测不同时,便会地发出叹息或露出失望的样子。更有个别幼儿因为有火而不敢操作,教师就鼓励幼儿大胆尝
(3)、讨论操作结果,对操作记录进行讲评。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这回你们用什么标记记录?
幼:我猜的和做出来的不同。我以为醋很酸,会把火酸灭了,结果没有灭。我用“~”表示火灭了,“[{-}]”表示火还在烧。
幼:我全猜对了,火全灭了。我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几种动物对地球的清洁作用。
2、能用比较清晰、完整的语言介绍动物清洁工的本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懂得爱护小动物也是保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动物清洁地球的资料。
2、故事图片(图1海鸥清洁海中剩菜、剩饭;图2鲫鱼清洁河中垃圾、水草;图3乌鸦清洁地面上的蝇蛆、地蚕;图4蚯蚓清洁地下垃圾,使之变成肥料)
3、地球受污染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地球被污染的图片,创设地球公公招聘清洁工的情景。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它是谁?(教师出示地球公公脏乱的图片)
幼:地球公公。
师:小朋友,那你们看地球公公是什么样子的呀?
幼:地球公公特别的脏,特别的乱!
师:对啊,你们看地球公公脏兮兮的,它很伤心,很难过,他今天是到森林里招聘地球清洁工的。那么谁回来应聘地球清洁工呢?
幼:大狮子,大老虎,小老鼠……
师:对啊,太阳公公刚把招聘的牌子挂上,就来了好多小动物。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地球清洁工的故事。
教师小结:地球公公又脏又乱,它很伤心,不得不到森林里招聘清洁工,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的`去报名,想要帮地球公公分担一些负担。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完整讲述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听完故事,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地球公公要来招聘清洁工了吗?
幼:知道。
师:为什么啊?
幼:因为地球公公很脏,要找别的小动物来打扫。
师:那么都有那些小动物来应聘清洁工了?
幼:海鸥、鲫鱼、乌鸦、蚯蚓。
师:那他们可以作哪里的清洁工?
幼:海鸥是海面上的清洁工;鲫鱼是河里的清洁工;乌鸦是地面上的清洁工;蚯蚓是土壤里的清洁工。
师: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小动物的本领也很大。
教师小结:在地球公公的招聘会上,海鸥、鲫鱼、乌鸦、蚯蚓,还有很多小动物都前来应聘地球清洁员,他们各有各的本领。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通过提问依次让幼儿学说故事中海鸥、鲫鱼、乌鸦、蚯蚓的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老师再回忆一遍故事内容。
幼:嗯。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客人它是谁啊?
幼:地球公公。
师:它来干什么啊?
幼:它来招聘地球清洁工。
师:那么谁来应聘了?
幼:海鸥、鲫鱼、乌鸦、蚯蚓。
师: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海鸥是怎么说的?
幼:海鸥能够吃掉大海里的剩饭。
师:那鲫鱼呢?
幼:鲫鱼能够吃河里的垃圾,把河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师:鲫鱼的本领这么大啊,那乌鸦呢?
幼:乌鸦能够把地上的脏虫子吃掉。
师:还有蚯蚓呢?
幼:蚯蚓吃地下的垃圾,变成肥料。
师:小朋友可真棒。
教师小结:在地球招聘会上小朋友了解到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本领,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那么小朋友呢?
4、联系自己的生活,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如何保护动物。
师:小动物的本领那么大,那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样的本领来保护地球公公呢?
幼:我们不能扔垃圾。
师:嗯,对。那老师也来说一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小汽车吗?
幼: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小汽车排放的尾气会污染环境吗?
幼:知道。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幼:我们应该走步。
师:嗯,对,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以步代车,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小朋友,小动物的本领这么大,那我们要怎么保护他们?
幼:我们要保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师:嗯,对我们要爱护他们,不伤害他们,让他们回归自然,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更加健康,小朋友生活在这样健康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更舒服、更快乐。
教师小结:保护环境是每个小朋友应该做的爱护小动物,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活动延伸:
请幼儿收集、设计环保标志、环保宣传画,开展作品展览。
附故事:地球清洁工
有一天,地球公共在一棵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工报名处"。没有半天的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者。
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工,我能把海面上飘着的死鱼和人们从船上倒进海里的剩饭、剩菜什么的都吃掉,使海面上干干净净。"
河里的鲫鱼从水中伸出头来说:"我每天在河里吃水虫呀、水草呀,还吃河里的垃圾,河水被我打扫得干干净净。"
穿着一身黑衣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样子丑,我专吃地面上的蝇蛆呀、地蚕呀,我把地面上的脏虫子吃掉,地面就会干净多了。"
蚯蚓从泥土里钻出头来,说:"我在地下吃的是垃圾,经过我的消化后,就变成了肥料。"
地球公公听了大家的话,哈哈大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的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啊!"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排序的兴趣
1、教师创设情境:小猫盖了一座新房子,准备铺四条小路,我们大家来帮帮小猫。请小朋友说说想帮小猫铺一条什么样的小路。
2、请幼儿利用手中的雪花片试着给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
3、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讨论,试着走走对方的小路,感受不同的规律,并说一说同伴铺设小路的规律。
二、请幼儿按照两种规律铺小路
1、分给幼儿不同颜色的圆点,请幼儿根据颜色、大小的不同按规律铺一条美丽的小路。
2、鼓励幼儿请小组内的其他幼儿互相走走小路检验一下。
3、让幼儿尝试用两种以上规律铺小路,并互相验证
三、学习按两种以上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1、老师示范按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2、请幼儿自创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四组小朋友比赛,给小猫各铺一条规律不同的小路,时间最短者获胜。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有规律排序的事物
2、鼓励幼儿用两种规律进行排序。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编应用题。
教学难点:在教幼儿编应用题时,开始由教师示范编题然后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思考,启发幼儿从多角度思考编题,促进幼儿观察,分析。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实物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2、学习列出相应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一幅,数字卡片,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师:你们看看老师的卡片上分别有数字几呢?
(3、4)我们要把这两个数字合起来变成一个大数,小朋友想一想,这个大数是几呢?(7)。对了,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分合式,我们一起把这个分和式念一遍。
小结:这个分合式的两个小数加起来就成为一个大数。
师出示一张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数字有一个大的,有一个是小的,怎样算出另一个小数?
小结:把大的数字减去一个小的数字,就得出另一个小数字。
2.尝试编8以内的加减应用题
(1)师:刚才我们复习了7以内的组成,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本领〈〈看实物编应用题〉〉
(2)师:你们看,小鸟飞来了,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先给小朋友来编一题加法应用题吧!
天空中飞来了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可以怎么列这道题呢?(3+2=5)
小结:加法编题中,要用到又、一共。
(3)小朋友们你们会编吗?你们看现在小鸟有几只?又飞来了几只?请你们一起来编一道应用题,记得编加法应用题一定要用上:又、一共,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编应用题吧!
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说得真不错,我们也给这道题列一道算式吧!(3+2=5)
(4)现在老师又要把小鸟给变走了,现在是1,4请你们来编一编。
请你们来列一道算式吧!(小朋友真棒)
3小朋友的加法应用题编的真好现在我们来编减法应用题,
(天空中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列一道算式吧!(5-2=3)对了,飞走了可以用减法来算就可以知道还剩只小鸟)
(1)现在请小朋友你们自己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真棒小朋友编的真好。
(2)现在请小朋友轻轻拿出椅子下的卡片,请你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来编应用题,编好的小朋友就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看下谁编的最好。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02
大班科学教案06-1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11-05
【合集】大班科学教案09-28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10-02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10-19
大班科学教案(优选)10-26
[优选]大班科学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