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2-02 20:41:3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中班美术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中班美术教案合集9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搓、团圆、捏等技能表现苹果特征。

  2.会尝试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

  3.能积极动手塑造,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运用搓、团圆、捏等技能表现苹果特征

  活动难点:能团得比较圆,正确压坑使用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油泥;辅助材料—小树柄;苹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热爱妈妈的情感。

  1.问:三八妇女节时你送什么给妈妈了?

  2.师:小动物们要请小朋友们帮忙,做些各种味道的苹果送给它们的妈妈,让妈妈知道它们也爱妈妈。

  二、泥塑:苹果。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欣赏分析苹果的'特征(有些圆,两头凹下,一头有个小柄)。

  2.出示油泥,分析可以做哪些味道的苹果,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制作的兴趣。

  3.请两位幼儿上前,根据自己对苹果的认识尝试捏塑苹果。

  A没有提供辅助材料时,捏塑出的事物像什么?(元子)

  B提供了辅助材料后,捏塑出的事物像什么?(桂圆)

  4.师在孩子尝试后,讲解示范苹果制作的方法。

  解决难点:能团得比较圆,正确压坑使用辅助材料。

  5.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动手用油泥制作苹果。并且设置情景,鼓励孩子们多做几个“苹果”。

  三、结束。

  请孩子们把做好的“苹果”放到水果篮子中,师从中有选择地进行评价。

  鼓励他们回家用油泥做苹果给妈妈看,让妈妈高兴。

  活动反思:

  我们在引入课题时联系“三八妇女节”为妈妈送礼物,激发孩子们爱妈妈的情感。

  一、要解决好“班级油泥多种颜色,不可能都和我们平时吃的苹果颜色相似”的问题。

  鼓励孩子们制作各种味道的苹果,如草莓味、牛奶味、巧克力味、香草味等等,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制作的兴趣。

  二、要以孩子为学习的主体。

  活动中老师没有直接示范讲解,而是在引导孩子们认识了苹果的特征后,让个别孩子示范制作,大家找不同。从而让孩子们自己分析和解决:要压坑、要装柄等制作要点。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通过剪剪贴贴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二等分。

  活动准备:各种形式的手工纸(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起活动兴趣:

  1、老师这里有各种形式的手工纸,谁能把它分成两张一样大小的纸?(幼儿自由操作)

  2、分享交流:

  (1)互相介绍交流各种各样的方法?

  (2)怎么知道它们是两张一样大小的`纸?(比一比)

  3、黑板上有一些图,找找哪些图形是二等分的,哪些图形不是二等分?为什么?

  二、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二等分”:

  1、平时还有什么时候需要二等分?

  2、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二等分的东西?(窗、门等)

  三、剪剪贴贴有趣的画:

  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各种图形的手工纸,请小朋友把它进行二等分贴成有趣的图,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画出自己的脸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画出五官的正确位置。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2)每人一张纸、马克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看脸谱,了解五官的基本位置。

  (1)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请你猜猜这是什么。”(眼睛)

  (2)出示脸谱提问,让幼儿回忆五官的位置、名称。

  “小朋友,你们看!脸上有眼睛,还有什么呢?”(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头发)“现在请你想一想,他们都在你脸上的什么地方呢?”教师总结:“鼻子长在脸的中间,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两只眼睛,在两只眼睛的旁边以便画一只耳朵,最后在头上画头发。”

  二、师生共同探讨五官的正确画法,引导幼儿以鼻子为中心画出五官,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1)教师提问:“我们的脸上有那么多的器官,应该先画什么?”(鼻子)

  “画完鼻子再画什么呢?”(嘴巴、眼睛)

  “然后呢?”(耳朵)“最后画什么?”(头发)

  (2)教师再次总结“鼻子长在脸的中间,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两只眼睛,在两只眼睛的旁边以便画一只耳朵,最后在头上画头发。”

  三、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画像:“你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你画了什么?”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下雨时,会看到孩子们撑着自己的小小雨伞挡雨;艳阳时,会看到孩子们撑着小小雨伞遮阳。聊起雨伞时,他们会开心地告诉大家:“我有一个喜洋洋的雨伞。”“我有多啦A梦的雨伞。”“我的像彩虹一样。”雨伞,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在生活中,孩子会说到:“我们家里有黄黄的很大的伞。”大家就这样谈起了油纸伞。后来,孩子知道:在很早之前,人们一直用来挡雨的工具是用智慧的双手制作的油纸伞,上面会绘制各种图案,人们使用它已经1000多年了。欣赏了各种不同的油纸伞:山水、花鸟、侍女等图案,他们觉得很美。的确,油纸伞上确实是师傅们用心绘下的动人画作,这该是让孩子们来欣赏到呀!纸伞上的艺术,是值得孩子们去追求的!

  在工艺发展的今天,手工艺品已逐渐被机器取代。机器制品缺少了手工艺品的味道和独特魅力。要让孩子们了解到手工艺术品的魅力,必须孩子自己去实践。当下,孩子的水墨经验不是很丰富,只能以小的切入口,让孩子从简单的图案来绘画纸伞。因此,设计了《美丽的雨伞》,带着孩子走进伞的世界,以春天的色彩、图案、事物为元素,让孩子在伞面上进行绘画。

  [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活动设计上,我也是以春天的事物和伞这样的社会文化资源为源头,激发幼儿绘画伞面的兴趣。

  [目标预设]

  1.知道春天的特点,并使用图案、线条等装饰伞面。

  2.能使用对称的方式装饰雨伞,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美。

  [活动准备]

  1.课件、伞柄、一次性彩色杯子、置物架2.伞柄的制作方法:首先,将塑封膜剪成圆形;其次,使用胶枪将吸管黏贴到塑封膜的中间,变成伞托;最后,在塑封膜上黏贴双面胶(供幼儿黏贴伞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导入语: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里有什么美丽的颜色?

  1.魔术师想把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变一变,看!变到哪去了?

  2.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把伞的伞面吧!

  3.它是怎么样的?

  评析:以春天为切入口,让孩子们以春天的背景为元素设计伞面,这离孩子的生活很近,他们很容易引起共鸣;以“魔术师把春天的颜色变到伞面上”为情境,既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观察到魔术师以颜色的方式来装饰伞面,为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观看动画:知道春天的特点,说出典型的'图案,讨论用春天的图案装饰的方法。

  过渡语:魔术师走呀走。瞧!他看到了什么?

  1.春天的花和草。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春天还有哪些花?你会画一画吗?

  3.魔术师也想把它们变到雨伞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伞面上有什么?它们是怎么装饰伞面的?

  5.像这样两边有相同图案的装饰方法,是对称装饰。

  6.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

  7.魔术师会怎样把春雨变到伞面上呢?谁来试试?

  8.还有什么好方法。

  9.春天除了美丽的颜色、花和雨,还有什么呢?

  评析:课件的使用既在视觉上让孩子看到了春天的花;又在听觉上,让孩子听到了春天的雨,这都给了孩子充分感受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将春天的美绘画在伞面上。此外,还让幼儿自己想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绘画春雨,是对孩子利用图形和绘画布局的深度挖掘,这可以让孩子意识到雨的图案颜色可以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

  三、幼儿作画: 利用图案、线条等图案,并尝试使用对称的方式装饰雨伞。

  过渡语:春天里还有些什么?

  1.你想把什么变到美丽的雨伞上呢?

  2.我们一起来变变吧!

  3.你用的什么图案?

  4.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伞面贴到前面的伞柄上吧!

  评析: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以变化的方式装饰,比如:“雨”除了用点子,还可以用小圆点、雨娃娃、泡泡雨等,激发幼儿思考后绘画。

  四、幼儿介绍自己的伞,并说说自己的装饰方法。

  过渡语:你觉得最美的伞是最美?为什么?

  1.春天的小花我也很喜欢。

  2.你有什么好方法愿意和大家分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雨伞变得更美?适合的变化可以让我们自己不太满意的作品变美。

  4.你喜欢自己的伞面吗?为什么?

  结束语:其实,大自然还有许多美丽的事物,我们都可以在伞上画下来呢。我们一起出去找找吧!

  五、评析: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在最后激发孩子对春天的探索。此活动后,既可以继续让孩子继续绘画雨伞;还可以把雨伞放到科学区,让孩子们玩降落伞的游戏;还能开展关于春天的科学活动,探索万物生发的不同等等。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画小鸟,了解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大致的结构关系。

  2、能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画不同动态的小鸟。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范画及小鸟磁性教具一套,幼儿用书,水彩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请小朋友翻开幼儿用书“小鸟”一页,看看上面有什么?你们都喜欢小鸟吗?

  二、讲解示范

  小鸟的全身有哪几部分组成?小鸟的身体和头都可以看做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可以把大圆当做头,小圆做身体,这样的小鸟比较有趣。翅膀在身体的两侧,可以分开点,也可以靠近点,有时只能看到一边的.翅膀,因为另一边让身体挡住了。身体的后面是尾巴,头上还有眼睛和嘴巴。嘴巴放的高一点,小鸟的头就扬起;嘴巴放低一点,小鸟的头就低下。如果你想让小鸟换个方向飞,只要把身体、翅膀和尾巴的位置移一移,再把嘴巴动一动就行了。

  (出示范画)这张画上有许多可爱的小鸟。

  三、幼儿练习。

  1、要求大胆作画,画出有趣、可爱的小鸟。

  2、给小鸟的身体、翅膀、尾巴图上漂亮的颜色。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自由的走一走,看看同伴的作品,最后请他们谈谈最喜欢谁画的小鸟,为什么。

  【课后反思】

  纵观整个操作的过程,孩子们非常喜欢。有的孩子在画好鸟的头部后,创造性地将嘴巴同时也画在彩色纸上,一起剪下来;有的孩子在鸟的翅膀处理上,比我预想得漂亮很多,他们的波浪线剪得非常好,有的孩子还特意在造型上剪得非常精致,齿轮形状非常特别。有的孩子做好了一只大的鸟就做一只小的鸟,而且说要完成鸟的一家。有的孩子动作快,在帮忙装饰和绘画背景了,有大树、太阳、小草小花等。于是,刚开始四个人一张纸上还没有飞行的小鸟,转眼就已经停满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鸟,孩子们说着、做着,开心极了。要整理起来了,但是孩子们说还想做,我告诉他们下午的游戏时间,我们再来装饰。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有序的入座,能清晰的去判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做“会变的轮船”,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新精神。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1、轮船模型(或图片)。

  2、 操作材料:白纸、彩笔。

  3、 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好大一座楼,

  总在水上游;

  风浪都不怕,

  不拉它不走。

  (谜底:轮船)

  教师引导幼儿猜谜底,然后出示模型(或图片),请幼儿描述轮船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范例,并位伸两端,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师示范“会变的轮船”的做法,请幼儿仔细观察

  4、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绘画时注意左右两侧要对齐,不要挪动

  2) 鼓励幼儿为“轮船”设计美丽的装饰图案

  5、讲评幼儿的作品

  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他们互相欣赏、评价,并一起拉伸自己的“轮船”,看谁做的“轮船”更好看。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由于准备的教材不充足,铺垫得不够充分,使这节课出现了很多失误,

  如:1、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时间过长;

  2、在展示作品并拉伸时,力度过大,使“轮船”有“漏水”的现象。等等。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画企鹅的正面像,并尝试画企鹅的不同面。

  2.体会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场地

  师:今天老师准备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南极看看企鹅宝宝,你们想不想去呀?(放音乐《小企鹅真漂亮》,师幼一起边唱边跳进入活动室。

  二、导入:看“小企鹅波波出生”的过程(小企鹅出生的幻灯片),激起幼儿的兴趣。

  A.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企鹅。师放片段。

  B.师:小朋友,刚才请你们看了电影,有谁来告诉老师小企鹅波波是从哪里出来的?(企鹅蛋)

  C.师:哪波波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哪里先出来?(脚、头、翅膀)它的眼睛、嘴巴是怎样的?它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三、玩游戏“企鹅变变变”,学习儿歌,感知企鹅的特征。

  A.老师边念儿歌边带幼儿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小企鹅的特征。

  师:原来小企鹅是从企鹅蛋里变出来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首先我们小朋友先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变成一个企鹅蛋。(师示范,幼儿一起和老师学做。)

  师幼: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小脚踩一踩,小头伸出来,眼睛黑又圆,嘴巴尖又尖,拍拍小翅膀,戴上爱心帽,穿上黑西装,我的企鹅真漂亮。”

  B.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各种动作,表现企鹅的不同形态。如:跳舞、捕鱼、游泳等。

  师:小企鹅变出来了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跳舞吧!

  C.播放歌曲小企鹅真漂亮,老师引导幼儿通过变化企鹅的翅膀、小脚、头的方向等来表现企鹅的不同形态。

  四、尝试在椭圆上添画。

  A.出示企鹅蛋,引导幼儿念儿歌,老师添画。

  (1)老师出示“企鹅蛋”:“瞧,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企鹅蛋,它也想参加舞会,我们来帮帮它,把它变成小企鹅,好吗?

  (2)师: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跟着老师的记号笔一起来把小企鹅变出来。

  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和老师添画。

  (3)请小朋友为“变”出来的企鹅起一个好听的名字。XX出来了,它想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它的好朋友叫葛莉亚。

  B.(师呈现缺眼睛、嘴巴正面企鹅)看看这个葛莉亚缺了什么?(叫幼儿上台来添画)还有一个朋友也缺眼睛、嘴巴,谁来帮帮它?(添画侧面企鹅的眼睛、嘴巴)重点感知“正面”与“侧面”的不同。

  C.师:这只企鹅还缺少翅膀和脚,谁来学一学它的动作?老师根据幼儿动作进行绘画。

  D.鼓励幼儿为小企鹅装饰打扮,如打你上领结、戴上项链等。

  五、幼儿合作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A.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出好多好多的企鹅?老师这边也有很多的企鹅蛋,它们可等着小朋友把它们变出来,因为它们也想去参加舞会。

  B.师:老师已经把企鹅蛋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四个小朋友一桌,由于南极的冰山上非常冷,一定要帮小企鹅穿厚一点,多画几层黑衣服,好吗?等舞会的音乐一响起来,你们就要带着企鹅宝宝来参加舞会了,小朋友们要帮忙多变一些小企鹅出来,把它们打扮得漂亮一些,别忘了准时参加舞会哟!

  C.出示“南极”背景,播放音乐《小企鹅真漂亮》,老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展示与评价。

  播放“舞会”音乐,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拼成一幅大的图画。

  师:你喜欢哪只企鹅?它好在哪里?

  师:每一个小朋友起立,选一只企鹅,学一学它的动作,我们去三楼音乐厅去跳一跳企鹅舞,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掌握撕纸,撒纸,捡纸的技能,体验与纸宝宝一起玩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教具一份:白纸条、小盒子、音乐、手偶小青蛙。

  2、幼儿学具:小盒子(每人一份),白纸条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小青蛙,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课前律动)小小手,放膝盖,小小脚,并并拢,小腰板,挺挺直,小嘴巴,不说话,嘘······

  今天啊,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啊(出示手偶)?(幼儿回答)小青蛙,快和小朋友们打个招呼,(以小青蛙口吻)“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青蛙。”小朋友们,我们也给小青蛙打个招呼吧,你好,小青蛙!那我们一起和小青蛙做游戏吧!(突然,手偶小青蛙乱动)小青蛙,怎么了,难道你不想和我们一起玩吗?(手偶做摇头状)那是为什么呢?你说什么?(开始做窃窃私语状)哦,是这样啊!小朋友们,刚才小青蛙跟老师说,它好久没看到下雪了,它想玩雪花,可是没有雪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2、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怎样撕雪花。

  (1)老师想了个好办法,自己做雪花,我啊,(出示纸条)请纸宝宝帮忙,那么怎样才能让纸宝宝变成漂亮的雪花呢?(幼儿回答)小朋友们,看好喽!(教师边念儿歌边撕雪花)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片片雪花白又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3、幼儿操作,撕纸做雪花,然后进行降雪活动。

  (1)老师一个人做的雪花太少了,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老师做雪花,好不好?

  (2)现在啊,老师把纸宝宝送给每个小朋友,也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小盒子,待会就用纸宝宝做雪花,记住要撕很多很多的雪花,这样啊,小青蛙才高兴。

  (3)好了,我们一起做雪花吧!两只小手要抓住纸宝宝,要不然它会摔下去的,然后用分别用两个手指头捏住纸宝宝,再慢慢往下用力,咦,撕开来啦!小朋友,快快撕哦!老师来看看谁撕得又快又好看!

  (4)老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4、老师与幼儿听音乐在雪地里滚雪球。

  (老师把撕好的纸往空中抛)咦!老师这儿怎么下起雪来了,小朋友你们哪儿有没有下起雪来啊!(再抛一次)又下雪啦!(全体幼儿把撕好的.纸往空中抛),下雪喽!雪地上都变白了,小青蛙看到这么多的雪,心里真高兴,它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来滚雪球。(放音乐,带小朋友围成一个圈,走起来)滚雪球,滚滚滚,雪球变大了,雪球变小了,雪球变高了,雪球变矮了,我们啊,继续滚雪球,滚雪球,滚滚滚,雪球变大了,雪球变小了,雪球变高了,雪球变矮了,哈哈哈,雪球滚好啦!我们休息一会吧!

  5、老师与幼儿一起捡雪花。

  小朋友,你们看,地上有好多的雪花啊,都不好走路了,过会啊,要是有其他小朋友也来玩,就没办法进来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做一个勤快的小朋友,把雪花都捡到小盒子里,这样啊,其他小朋友也能一起进来玩啦!小朋友,快快快,我们一起捡雪花!

  哇!小朋友们,真棒,是个勤快的小朋友!老师啊,要给大家发奖品了!

中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出冬天小朋友参加活动时的不同姿态。

  2.继续学会沿边缘剪纸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提供一张冬天的背景图,参见《幼儿画册》,视频转换仪。

  2.纸、笔、剪刀等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

  提问:冬天里小朋友都参加了哪些活动?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活动时是什么姿势?

  2.讨论绘画要求。

  (1)将冬天里自己的活动画下来,注意画出姿态,衣服符合冬季的特征。

  (2)将画好的人物沿边缘剪下来,帖在冬天的背景图上,共同组成一幅图。

  3.幼儿作画。

  可提示幼儿画出各种姿态的'人物,特别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

  4.展示作品。

  画贴好后,进行集体谈话:冬天里我们进行了哪些活动?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地画出各种动态的活动人物,并且能沿着人物的轮廓线剪下来。但由于是第一次用剪刀,孩子们有的剪得比较光滑,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剪得比较粗糙,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叶要让孩子练习用剪剪东西。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中班教案07-18

中班教案美术09-12

中班美术教案11-09

中班美术的教案11-08

中班美术教案11-13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07-16

中班美术教案:鱼08-21

中班美术绘画教案07-26

中班美术《小鱼》教案02-28

中班美术教案【热门】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