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北京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北京亮起来了》是一篇写景文,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络绎不绝的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行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灯光绚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全文六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灯光夜景写的,文质间美。
【设计理念】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一种训练,是同学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当前,在语文教学中,一般都重视了读,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读“挤”不进去的现象:同学读的面不够广,量不够大,质不够高。突出读的兴趣,注重读的体验,加强读的积累,使同学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几内蕴的意味绵长,从而促进同学的阅读意识,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同学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借助画面,情境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北京风光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放课件)
这是北京的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2、北京不但白昼美丽,到了夜晚更美了。(放课件)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专门写北京夜景美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北京的夜景到底有多美,让我们通过认真读好课文来感受吧!
二、识字学词,初读感悟
1、生自读: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对照课后生字,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同桌互查。
2、同学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课文中出现的这些生字词带同学读一读?
夜幕降临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五光十色 络绎不绝 华灯高照
长安街 勾画 喷泉 王府井 紫禁城 一束束 一幢幢 繁华 辉煌
3、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词成了好朋友,他们可以带我们顺利地游览北京的夜景了。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都给我们介绍了北京哪些地方的夜景?
(放课件,理清思路)
三、反复诵读,理解体味
1、过渡:
这么多地方,你认为哪地方夜景最美,深深地吸引了你,用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争取把课文读的有感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
2、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3、同学们刚才学得可真认真,现在我们一处一处仔细地游览,感受北京夜景的美丽。谁愿意先来读自身最喜欢的那局部?为什么喜欢?
师:你见过夏日夜晚的天空中的银河是什么样吗?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的景色真让人流连忘返。我们沿着这条银河似的大街去逛逛古老的商业街(紫禁城),看看那里是什么样。
王府井、西单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有700多年的历史,如今是什么样呢?(焕然一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读的可真美呀!我也非常想读一读这一段,愿意听吗?
(逐段学习,相机指导朗读,出示相应画面)
4、我们游览了北京的几处景点,被北京美丽的夜景深深陶醉,你们觉得夜幕下的北京城是什么样的?
5、北京美丽的夜景数不胜数,我们再欣赏一组图片。你对夜晚的北京有一种什么感受?
6、如此美丽的夜景,我们不由赞叹:北京,多么辉煌,多么亮丽!
7、你们想不想再一次读一读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一下北京美丽的夜景?那就大声地读吧。
目的:为同学创设情境,边读边赏,解决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实践活动
我是一名小导游:
同学们,刚才我们游览了北京,感受到了北京夜晚的'迷人景色,今晚有一批游人要去北京观光,我们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身,让他们对北京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愿意为他们当回小导游吗?想一想,怎么介绍才干把迷人的夜景传达给他们?
目的:展示自我,感受语言内蕴。
五、课外实践
我最棒:
北京的夜晚实在太美了,她不愧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祖国处处都象北京一样发生着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安庆也在天天变化着。
1、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家长介绍北京的夜景。
2、利用假日游览安庆,欣赏安庆夜景,并画一画,写一写。
目的:拓宽思路,加强语言的积累。
【板书】
北 京 亮 起 来 了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辉煌 亮丽
北京教案 篇2
这篇课文图文结合,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那灯光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改革以来的巨大变观。
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夜景的美,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感受北京夜晚的美,朗读长句子,理解词义。
课前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感受一下北京夜晚的美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
1.你们的词语读得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同学试一试,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夜幕下的北京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挂图,展示东西长安街夜景。
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③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④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画面,读相应的自然段。
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③学生分四人小组自学讨论。
④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⑤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王府井、西单等商业街的画面。
②方法同上,重点说说,你在街道上看到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出示故宫夜景图,让学生感受故宫的美。
②理解“年轻”让学生了解故宫。
③齐读。
5.齐读第五自然段。
①理解“辉煌”。
②想一想这一段与哪一自然段相呼应?
三、朗读课文,评出“最佳朗读奖”。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看图说一说,北京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历史悠久,景色美丽迷人,请你把收集的北京夜景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
三、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词语。
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3.比一比,组成词语。
问( ) 句( ) 府( ) 些( ) 奇( )
闪( ) 勾( ) 咐( ) 紫( ) 夺( )
四、作业
1.指导完成课后作业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流不( ) ( )光( )色 ( )( )闪闪
( )幕降( ) ( )灯( )照 ( )彩( )目
板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
长安街
灯的海洋 环形路
王府井 辉煌
光的世界 西单亮丽
故宫
(总)(分)(总)
北京教案 篇3
老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假”的用法。会写本课9个生字。
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歌谣,激趣导课:
同学们,我在网上下载了一首歌谣,是关于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的。你们想读吗?(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喇叭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
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题目就叫:老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较差。在课前预习,教师看不到学生预习的过程,不能保证人人参与预习。把预习纳入课堂,重在指导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的习惯。)
2、小组内检查生字。
3、教师抽查“规矩、亲戚、预示、放假”的'读法。指导“规矩”的写法。(读写结合,分散了写字的难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同学们,你们能把课文通顺的读下来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春节的开始、高潮、结束分别在哪一天?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2、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开始)(高潮)(结束)
3、你觉得哪些段落写得最有趣?自己找出来读一读。
四、创设情景,精读品味。
1、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你能画出这一段的的总起句吗?(到了除夕可真热闹。)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也体现了除夕的热闹情景,愿意欣赏吗?
2、放映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从这段录像上看到了或者联想到了课文中哪些句子,请你自己在座位上轻轻地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按照自己的体会读相关句子。)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颇为巧妙。学生在读“根据录像所联想到的句子”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理解课文,而且这种理解是个性化的,是“感悟性”的,而不是机械的。)
4、你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除夕的热闹情景表现出来吗?(学生比较辨析三段音乐,认为其中一段活泼欢快,较为合适。然后学生在此背景音乐中朗读课文。)
5、刚才的录像非常有趣,你们想不想自己做导演,拍摄一段录象?请同学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小组之间讨论,要拍摄这样的录像需要做哪些准备。
6、现在,你们就是导演了,请把你们的.计划告诉大家,好吗?(有趣的情境,亲切的话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我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灯。
师:什么样的,请具体说说。
生1:这些灯有玻璃的的,有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的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
生2:还要准备走马灯、纸灯、宫灯、带有小铃铛的灯。
师:每样的准备一盏,准备九盏够吗?
生(激动地):不够不够。课本上说,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应该准备很多很多这样的灯。
生2:还应该准备荷花灯、猴子灯等。
师:哦,我怎么没见书上写这样的灯?
生3:书上有个省略号,省略了很多种形状
北京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有多少张贴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有多少张贴画?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体验感悟
1、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3、用二种方法计算6乘7的结果。
四、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9的第1题到第5题。
2、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用几个圈,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出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教学板书:
有多少张贴画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3×6=18三六十八
4×6=24四六二十四
5×6=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8=48六八四十八
6×9=54六九五十四
第二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
教学目标: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你们都过过生日吗?笑笑的生日也快到了。看:投影P80的插图,笑笑多么高兴!你们猜猜还有几天就是笑笑的生日?淘气为什么那样高兴?
2、四个星期、五个星期各是多少天?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记忆口诀。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完成P81第1、2、3题。巡视并指导。
2、第4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完整图意,再列出算式。
3、开放性题,第4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想吗?
教学板书:
一共有多少天
1×7=7一七得七
2×7=14二七十四
3×7=21三七二十一
4×7=28四七二十八
5×7=3五七三十五
6×7=42六七四十二
7×7=49七七四十九
第三课时
买球
教学目标:
1、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2、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 看:(投影P82的插图)“你会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帮他们算算吗?”
二、问题探究
1、你能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
2、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
3、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对口令;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2、第4题,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1)(2)题,第3题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并解答。
3、第5题,要求学生先看算式有什么特点,再利用口诀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四、实践应用
1、小组玩“对口令”游戏(第3题)
2、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3、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教学板书:
买球
8×8=64八八六十四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一
第四课时
做个乘法表
教学目标:
1、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各小组准备一套1~9的乘法口算卡片
教学重难点:
自主整理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这段时间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整理乘法口算卡片活动,整理时想一想,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经过系统整理,把乘法表填完整。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二、实践应用
1、找出乘数是3的乘法算式,并填一填,先独立做,然后小组内交流。如()×()=18的只需要填出一道,其余的通过交流获取。
2、说说淘气做的乘法表,他是怎么得到的?你能帮他填完整吗?学生填,校对。
3、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横着看,竖着看。
三、练一练。
完成1到5题作业,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北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豆、角、年。会认8个字。
2、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3、仿照“冷冰冰”“一层层”“绿生生”说一个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4、说一说大菜棚里还有哪些蔬菜,能够用abb式的词语尝试着说一句话。
5、创编儿歌,运用语言。培养创新。
6、体会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豆、角、年。会认8个字。
2、仿照“冷冰冰”说abb式的词语。
3、说一说大菜棚里还有哪些蔬菜。
4、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尝试用abb式的词语说一句话,创编儿歌。
2、转换角色与教师进行对话,说出大菜棚的优势所在。
教学准备:
生字卡、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棚”导入
1、板书“朋”,在哪见过?
2、加上木字旁,变了,你还认识吗?念什么?
3、你见过什么棚子?里面都是什么?
4、板书“菜”,合着读读。
说说菜棚里都有什么?你见过菜棚吗?
5、板书补充完整。18、冬天里的大菜棚
走进大菜棚看一看
二、自由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自己读课文,比比谁的字音读的最准确。
2、绳子反馈。
(1)注音字卡——豆、角、年
①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②全班齐读
(2)不注音字卡——豆、角、年
①齐读
②两人抢读(两组)
(3)不注音词卡
①豆:见过什么豆?
②豆角
③年:能用年组词吗?过年、一年,读一读这个词“一年四季”
④大菜棚、外面、里面
芹菜、韭菜
冷冰冰、一层层
3、再读课文,想:菜棚里都有什么菜?
三、学文
(一)认识各种蔬菜
1、师生交流:菜棚里面有什么菜?
2、课件出示:
(1)单个的黄瓜、豆角。你发现什么了?(说不同)
(2)一层层的黄瓜、豆角。你有什么感觉呀?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怎么说的?(点击出示词语“一层层”)
(3)点击出示一句话:“黄瓜豆角一层层”
(4)指导朗读,把黄瓜、豆角的多读出来
自由练、展示
3、课件出示:
(1)出示芹菜、韭菜图,你认识吗?
这两种菜有什么不一样?
(2)但是,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能形容一下吗?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怎么说的?(点击出示“绿生生”)
(3)点击出示一句话:“芹菜豆角绿生生”
(4)指导朗读,把芹菜、韭菜的绿读出来
自由练、展示
4、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
(二)补充延伸,语言训练。
1、菜棚里还有什么其他蔬菜?
(1)生自由说:西红柿、冬瓜、茄子、小辣椒、圆白菜……
(2)师制作链接随生点击出示图片
(3)你能用这样的形式说说他们的样子吗?
(4)跟前边的蔬菜,名连起来说一句话。
(5)指导朗读,读出蔬菜的样子。
(6)与前两句连起来再读。
2、角色转换,自主感悟。
现在你就是大菜棚里的工作人员,我第一次来你们这里参观
(1)点击出图,菜棚外面的样子、环境
师生交流:你们的菜棚建在哪呀?
我觉得周围白茫茫的一片,那是雪吧?
外面的温度可真低,书上是用那个词语说的——冷冰冰
指导朗读:读出寒冷
(2)点击出图,菜棚里面
师生交流:呵!菜棚里面的温度还挺高,书上是用那个词语说的——暖融融
指导朗读:读出温暖
(3)体会一年四季才不断
师生交流:你们为什么建菜棚呢?(让我们有新鲜的蔬菜吃)
只是冬天吗?书上是怎么说的?(一年四季菜不断)
(4)我还想问问你们这些工作人员,你们的大菜棚一年四季都有这么丰富的蔬菜,菜成熟了以后,你们把它们运往哪?
菜市场——买菜的`小贩是怎样评价你们的蔬菜的?
师小结:真感谢你们这些工作人员,运用高超的技术,建起了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大菜棚,让我们吃上这么多品种的蔬菜!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贩们这样评价你们的蔬菜,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高兴、自豪)
2、带着你的心情再读一遍课文
3、合作读课文,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的教案09-10
《北京》优秀教案09-14
关于北京教案07-26
北京优秀教案12-17
《北京》教案15篇11-21
北京亮起来了的教案10-07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08-27
北京优秀教案15篇10-13
北京的春节教案08-28
大班语言首都北京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