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学校读后感

时间:2024-11-07 10:02: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通用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甲骨文学校读后感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通用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通用1

  听听心中的声音

  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是“为你好”教育方法,使太多孩子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有些家长太过于专注于赚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

  在《甲骨文学校之丝绸之路》这本书中,讲述了何田田等三个人和张骞一起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路上碰见了许多困难,何田田这才意识到父母的关爱,回到了现实社会。

  而何田田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穿越,是因为何田田的父母对孩子缺少了陪伴,专注于考古,使何田田生气、叛逆、离家出走。

  所以我想说,家长们,请您听听我们心中的声音吧。

  电视上经常在放,有许多留守儿童,没有人陪伴,久而久之,那些儿童认为父母说的话都是谎言。

  我小时候做了很多家长不理解的事,因此没少被骂过。但我想问一下,您是否真的理解我?幼儿园的时候,爸爸经常外出工作,很少回来;甚至最严重的时候,连着几个月也不见一个影子。我的幼儿园时光几乎是电视、妈妈、爷爷奶奶陪着过的,甚至生气的.时候会写日记,发泄自己的不满,发脾气的事常有。当然,日记里写的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也不记得。我想说,缺失爸爸的陪伴,我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家长们请听听我们孩子的心声吧!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通用2

  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甲骨文学校—大明紫禁城》的书,一看到“甲骨文”三个字,我就充满了好奇,马上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它不像其他历史书一样枯燥,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如果你也好奇的话,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这本“历史书”中看一看吧!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冒险故事。悠悠、田田、小布丁三人去故宫游学中发现了一只会说话的蟋蟀,和小蟋蟀一起穿越到了600年前明朝,正好碰上了明朝的鬼节——中元节。他们三人一起蹭吃美食、提着荷花灯到处游玩,还进入了大名鼎鼎的紫禁城,帮皇太孙朱瞻基在斗蟋蟀大会上赢得了胜利,解开了紫荆城三大殿被烧迷案…好玩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我最喜欢故事中的主人公悠悠,他聪明勇敢,遇到事情沉着冷静,帮助小伙伴一起脱离危险。我的小名也叫优优,可是我又怕黑又胆小,遇到事情只会哇哇大叫,一点也不勇敢,我要好好向她学习。

  故事里还告诉我们了一些北京的“小秘密”,天安门边上原来还有一个地安门,可是现在拆了,只留下了一个地名。这本书还介绍了故宫、天坛、大运河,鼓楼等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你有兴趣的话就自己去看看吧!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通用3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甲骨文学校》的书。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悠悠、田田与小布丁穿越回了商朝,在殷城与与一位名叫弃儿的小朋友一起探险的故事。

  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悠悠了。他有勇有谋。有一次,成立的一部分小孩要被献祭,小布丁也在其中。为了不让这些小孩被伤害,悠悠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举行祭祀仪式时,让田田假扮成为神灵的样子,把举行仪式的人吓住,救下了这些孩子。在实施计划时,悠悠虽有一丝害怕与犹豫,但为了小布丁和这群无辜的孩子,他还是挺身而出,确保了计划的成功。

  我不禁想:我像悠悠吗?悠悠是个小英雄,在危险情况下,悠悠总是能够沉着冷静下来,想出好办法来帮助小布丁和田田脱离危险。而我,在紧急情况下总会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时,他的内心是无私的`,总是先关心田田和小布丁。而我却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悠悠是我的好榜样,我需要好好的向他学习。

  这就是《甲骨文学校》,一本含有深刻意义的书。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通用4

  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暑假里,我提前对博大精深的甲骨文学进行了了解,并认真阅读了《甲骨文学校》这本书,我被它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住了。

  故事是悠悠、田田、小布丁暑假到故宫游玩,在慈宁花园遇到一只会说话的蛐蛐儿,人跟它穿越到了大明紫禁城。

  刚抵达六百年前的北京,他们正好赶上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鬼节”——中元节。没想到明朝过节的气氛比现代的万圣节还热闹。烧虎头法船、逛庙会购物、看露天演出、蹭吃各种美食……。人们装扮成各种夸张的鬼怪,提着荷叶灯,西瓜灯、嵩子灯,喧嘻哈哈地在街上游行!正当悠悠三人沉浸在奋兴当中时,在电影里出现的八臂哪吒,半夜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悠悠三人的`房子里,与悠悠他们成为互帮互助的好朋友,一起探索甲骨文。

  自从商朝开始后就开始用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上的”甲骨”是什么意思呢?莫非是当时的字都像甲骨一样。这就大错特错了,看完这本书我了解到”甲骨文”的名字来源其实是因为它的文字都刻在了乌龟壳上,故名甲骨文。据说这种文字还有几千个字没有破绎出来呢!

  甲骨里文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我们要多读与此有关的书,从而爱上诗词,它使我受益匪浅!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相关文章: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06-01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优秀]06-01

学校转型读后感05-26

蛋糕学校读后感03-19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05-15

《云朵上的学校》读后感04-29

云朵上的学校读后感04-30

《酷虫学校》读后感04-26

未来学校读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