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

时间:2024-10-21 15:57: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体》读后感15篇【集合】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体》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体》读后感15篇【集合】

《三体》读后感1

  没读三体,我从不会想,我们为什么拽自己头发怎么离开不了地面,你跳的足够高就可以环游世界。人造卫星为什么掉不下来,人造卫星靠什么动力运行。卫星运行的几种轨道。地球怎么形成的,给我一个足够大足够大的力气我能把月球拉到地球,太阳怎么会是气体组成的以及温度这么高怎么不把自己烧化掉。以前认为太阳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已经够大,殊不知就占银河系的3%。宇宙有大概两亿多个像银河系外星系,每个星系有上万亿颗恒星。你现在还敢相信地球是唯一有文明的世界。

  地球在整个宇宙中太过渺小,人类更像一粒尘埃,你是否还在为鸡毛蒜皮小事闹矛盾吵架,那就看看宇宙吧。人类虽渺小但最珍贵是生命,一切重如泰山。《三体》这本书没有主要给我一些拓展思考的'方向,以及对未知的宇宙的好奇心。

《三体》读后感2

  上个学期,我读了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三体》。这套书共有三部,因为我自身原因,我没有一口气把它们看完,至到最近我才把这三本书读完。对这套书总体的评价,每一部都更上一层楼。

  《三体》这部小说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生命、文明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希望生活得时间越久越好。当我读这本书时,我始终怀着一种对生命敬畏的情感。当叶文洁向太阳发射引力波的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一按,改变了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命运;她这一按,将会在未来毁灭多少个文明。

  那时间又是什么?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我们走向死亡。看起来,时间和生命又是对立的。但是,正是因为时间规定着生命的界限,我们才充满激情和活力去做一些五彩纷呈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千世界。既然我们的`生命已被时间划定了一个界限,我们何尝不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有能力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起来。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要说:“我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给时间以生命,而并非给生命以时间。就像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认为,这就是对生命意义最好的诠释。

《三体》读后感3

  《三体》这本书是中国的科幻类小说的巨著,其影响力之大,丝毫不亚于我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任意一册。

  本书主人公——罗辑是一名物理学家,后来成为四位面壁者之一,承担着人类史上最重大的责任,掌握着人类的命运。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体文明入侵地球的故事。从得知此消息到最终之战,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期间人类的物理学被智子完全的封阻,无法取得进步,但也依旧做了拼死的抵抗。但也因自大而犯了很多的`错误,当人类的巨舰整齐划一地出现在太阳系外围,许多人激动的落下眼泪,但罗辑是少数保持冷静的人之一,他准确地想到那个水滴型的探测器,绝不只是三体人友好的表现。他的心理素质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让许多人望尘莫及。

  在罗辑刚成为面壁者时,他也曾有过动摇。他的真实战略意图没有人能猜到,在所有面壁者里,只有他能直接与三体人对决。最后罗辑以自己的机智才华和老谋深算成功地要挟了三体人并把地球转危为安。

  看了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罗辑坚韧的意志品质,更应该学习他那种临危不乱、迎难而上的性格,他让我明白没有彻底的失败,只有对自己失去信心才是最可怕。

《三体》读后感4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代表人类的勇气,那么茫茫宇宙中的一叶孤舟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三体》全书所讲述的,是一出无比精彩而又气势磅礴的悲剧。两颗相隔4.22光年的星球,因为叶文洁的一个决定,从此展开了数年的斗争。在三体人压倒性的实力面前,地球文明毫无招架之力。然而,在黑暗森林法则的影响之下,两个文明最终都走向了覆灭,只剩下程心,艾AA和智子一起见证了宇宙最后的结局。

  回到故事的开始,叶文洁那满是血与泪的过往。

  叶文洁的父亲是一位文革 时期的物理学家,被扣上了“反动”的帽子,被红卫兵殴打致死,这是叶文洁第一次窥探到人性的黑暗。但在那之后她又惨遭背叛,只能留在红岸基地里进行研究,看着自己的成果被冠以他人的名号。此时的叶文洁已经彻底对人类感到失望,她不假思索地按下了向三体世界发送信息的按钮。也许正是因为叶文洁看到了人性中最幽暗的角落,才能发现宇宙也是如此黑暗的一片森林。

  而在整个系列中,我最喜爱的人物莫过于罗辑了。在接过面壁人这个重大的使命前,他一直是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但自从面壁者的身份降临在他的身上时,他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他的责任,凭借一己之力与三体文明初步建立起了威慑后,他又孤独一人在地下做了几十年的执剑人。在这几十年,他的形象由救世主变成了恶魔,但罗辑依然在那片白色空间中沉默着、守护着。

  书中还有一个与罗辑几乎完全相反的人物——程心。如果说罗辑表现的是人类的果断、坚定,那么程心便是人心中柔软、懦弱的那一面。

  程心不具备的“残忍”,也正是促使地球走向灭亡的临门一脚,她原本有两次机会可以拯救人类,改变命运,但面对迷雾层层、难以看穿的黑暗森林,她终究是是退缩了、犹豫了。

  《三体》作为一部较为硬核的科幻作品,其中有不乏作者奇妙的幻想与思考以及各种科学理论的'运用。但《三体》本身的价值绝不局限于文学上的成就,它更多的是点燃了人们、甚至是没有学科基础的人对宇宙、对天文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

  回到作品本身,全篇看似充斥着黑暗与压抑,一直在诠释宇宙中的唯一真理——死神。但在我看来,《三体》中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渴望。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会有人因软弱而退缩,同时也会有人为爱搏上生命,赌上明天。我们或许真的只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有人一直仰望星空。可能几十万年后人类文明会走向覆灭,但至少“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长夜。”

  在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的历史长河里,人类自持伟大辉煌的文明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但人类以孤注一掷的勇气谱写而成的墓志铭,终会在宇宙未来亿万年的历程中凝结成孤独、渺小但却无法忽视的一点荧光。

  敬我们这些自始平凡、至终不屈的人类。

《三体》读后感5

  好的科幻小说都要脑洞很大,而脑洞大的程度往往和看书时嘴巴张大的程度成反比,我看这书时嘴巴总是张得很大,所以对脑洞部分就不评论了。那么,什么是好小说?我觉得就是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的小说,按这个标准,三体是好小说。但什么让它成为了好小说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作者的“残忍”。小说结尾地球和太阳系都毁灭了,一点儿不符合大团圆结局的要求。但这还不是最残忍的,最残忍的是让你在绝境中燃起希望,然后再毁灭它。从面壁计划,到人类的两千艘太空战舰,到黑暗森林威慑,再到掩体计划,一次次希望之火燃起,再一次次被掐灭。其次是作者的“善恶不分”,三体是“恶”的'么?不是,他们只是为了生存。

  程心是“善”的么?好像也不是,如果不是她的选择,黑暗森林威慑就不会被打破,人类在最后末日来临之前可能已经拥有曲率驱动飞船和黑域技术。既“残忍”又“善恶不分”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哲学背景,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一次又一次转折,造成主人公与人类命运的跌宕起伏。它使得这部小说好看,也使得它深刻:世界本如此,无论残忍还是悲悯,无论善还是恶,都只是一种解读,它们相生相克,幻化无限。而你,终要有一种你自己的解读。 “她终于看清了,使自己这粒沙尘四处飘飞的,是怎样的天风;把自己这片小叶送向远方的,是怎样的大河”。

《三体》读后感6

  大晚上读完《三体·地球往事》,马上就写一下我对这本书感受,让我深深感受到科技、人性、文明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揭示。刘慈欣老师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他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宇宙世界,让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

  书中的三体文明,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真是让我叹为观止。他们所处的`星球,由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导致百余次毁灭与重生,这种极端环境下,他们依然努力生存,追求进步。这种坚韧和毅力,真是让人佩服。

  而当地球接收到三体文明的信息,人类面临的危机也愈发严重。这让我深思,科技的进步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带来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问题。我们真的准备好面对未知的挑战了吗?

  不过,书中的人类文明最终通过团结和智慧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步,这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和力量。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应对,团结一心,就有可能克服一切困难,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总的来说,《三体·地球往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它让我看到了科技的魅力,也让我思考了人类的未来。

《三体》读后感7

  寒假里,有这样一本书让我爱不释手。那是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三体》。这本书获得了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作者也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人。

  这本书讲述了两个礼貌的智慧游戏,红岸基地是一个检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绝密基地。一个叫叶文杰的人向宇宙发送信息,被远离四光年的半人马座上的三体人收到。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于是三体人派出了一支巨大的舰队直奔太阳系。

  三体礼貌用超科技制造的智子锁定人类礼貌,监视人类的一举一动。为了应对形势,人类利用三体思维透明的特点,秘密组织了“面墙计划”,四体面墙反击三体。最终,只有罗吉一个面墙人成功,成为了人类礼貌的剑客,威慑了三体礼貌。

  然而,当罗吉把权力交给程欣时,三体探测器攻击了地球上的广播系统,但远在天涯海角的“万有引力”号广播了三体母星的位置。三体礼貌被歌手礼貌消灭,人类礼貌从三维降到二维。最后,只有一帆和程欣成功逃脱。

  这部里程碑式的.科幻小说让我们明白,宇宙是一片黑暗的森林,每一种礼貌都是带枪的猎人。黑暗森林有严肃的规则,但也有生存的期望,无论什么礼貌都必须遵守。刘慈欣的小说,以非凡的想法和想象力,让我叹了口气!

《三体》读后感8

  每当皓月沐地,繁星缀天之时,仰望星空——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有多少生命又有多少文明?

  《三体》这本书主要写了地球文明在对太空的探索中发现了“三体”世界,而三体世界随时都有可能毁灭,因此,三体人决定进攻地球的事。而书中的三位主人公:王淼、逻辑与程心,他们与三体世界斗智斗勇,可最后地球仍是失败了,只有两人逃了出来。

  在《三体》中,我最关注的部分是黑暗森林中罗辑与大史揭露黑暗森林法则的部分。黑暗森林法则(简称黑林法则)中说到:黑暗森林中有无数个文明,每个文明都像一个带枪的猎人,必须小心翼翼地潜行,不发出一点声音,如果他发现了别的文明,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我认为,如果在这黑暗森林之中只能相互消灭,无法和平,那么便只能永远是一片黑暗森林。所以我认为直到有一天,在这黑暗森林之中,必定会照进明媚的阳光。

  在生活当中,有一部分人仅仅只为了自己一点的利益,就去伤害别人。两天前,我从报纸上得知了一件令人咬牙切齿的事:在某个城镇中,有一家修车店,但这家修车店的生意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好——这里的人很少用车。而有一天,这家店的老板为了提高营业额,决定出阴招。他先买通了相关官员与交警,然后在大路上撒了许多钉子。于是,大家的轮胎都被撒的钉子扎破了,修车店的生意从此火爆无比,可赚的钱大部分都行贿了,最后也没剩下多少。

  从上面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人们会为了利己而去损人,可往往损了人却并没有利己,反而导致后果更严重。所以,不能为利己而损人,要做到不损人而利己,如果能做到利人利己,实现双赢,那就更好了。

  所以,我们这社会就如同《三体》的宇宙,一定要在不损人的前提下利己。

《三体》读后感9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三体人的世界是什么?让我们走进三体的世界。

  三体人的世界有乱时代和恒时代。乱时,他们会缩水,由国王的手下收起,体现他们的团结。他们在恒时被充水,重新生活,体现了他们的.和谐发展。三体人派智子后,通过智子的观察,拍了很多关于人类的电影。当人类和三体人即将灭绝时,三体人仍然向人类伸出了救援之手,把敌人变成了朋友,这表明他们慷慨宽容。

  与三体世界相比,人类真的很遥远!当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时,如果有一点宽容,就不会发生冲突。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如果你宽容,你就能和平共处。三体人的世界就是人类的榜样。

  在这本书中,从主线来看,三体人是侵略者,但从深处来看,人类是侵略者。人类用引力波天线来威胁三体,三体人无法入侵地球。

  三体人应该向和平、和谐、爱的方向发展,三体人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榜样。

  子涵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三体的阅读,我很惊讶,因为三体的字数真的很多;更多的是为他高兴。在假期的某段时间里,静下心来读书是一种幸福。我问他能不能给我写一篇小文,他爽快地答应了,很快就发了这篇精悍的小文。特别是在新年的第一阶段,我希望感兴趣的孩子们能像子涵一样开始他们的三体之旅,但也希望你能互相交流这本书的阅读感受!这部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有什么魅力?

《三体》读后感10

  小时候看过一篇关于阅读方法的文章,说高效阅读从最后一页开始。以这种跳跃的方式读任何一种书都是一种挑战,也很有趣。因此,你的阅读将成为一次探索之旅。结果已经在那里了,然后一步一步地分析他发生的原因,你会惊讶地发现,即使是注定的结果,他的发生,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样,你不仅会读一本书,还会耗尽世界的起源……

  第一部三体电影更像是一部穿着科幻外套的侦探小说,但直到最后,你才会发现人类已经完全陷入了一种无法解脱的困惑。如果没有未来,世界会发生什么?基本上,这是一个无尽的黑暗,深深的黑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技术的意义,最终发现任何技术都不能改变死后的黑暗。

  以如此强大的心理定式跳过第二部,直接结束……发现整部剧结束于宇宙的毁灭,相依为命的人相隔几百个世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忆来实现。相反,人类的毁灭意义不大。

  歌手文明以最终灭绝宇宙的方式(也就是说,它最终会摧毁自己的方式)粉碎了对他们没有实质性威胁的人类文明,更像是在显示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进入智慧倒流状态。向前看,圣母程欣清楚地用爱摧毁了世界,感觉非常高贵,只能说是白痴攻击的最初症状。

《三体》读后感11

  近期读完《三体》颇有感触,本来读完后便将置于书架之上不管。忽而想起自己经常提及的公式:输入-输出。输入即读书,输出是写作。决定酝酿一番,写出个子丑寅卯。

  我想先解释两个概念,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即文学文本(literarytext)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而文学作品(literarywork)则是指已经被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三体》这套书于20xx年10月7日在京东网上购得。如果它一直被置于书架之上,那么于我而言,它仅仅是文学文本。而近期作为读者的我读完之后,便有了我对它及创作者刘慈欣的一些理解和思考,那么《三体》便是我书架上的文学作品了。

  可以说《三体》是一部叙述宏大的文学作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万年,我们已知的人类文明历史才六千年左右。空间跨度从太阳系一直到银河系约二百八十六光年,而我们人类至今仍未飞出过太阳系。

  故事起源于叶文洁通过太阳系这个超级天线向宇宙发送了关于地球文明的部分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传播,被距离地球四光年左右半人马座三星上的三体文明接受到。三体文明由于其自身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家园。恰在此时,接受到来自地球文明的坐标信息,三体文明便开始着手星际移民,目标是地球。此时,地球人得知这一点,陷入恐慌,并开始应对三体入侵。

  在三体准备入侵地球,人类着手应对之时。罗辑在叶文洁的启示下,发现了两条宇宙文明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基于这两条公理推导出宇宙黑暗森林打击法则,宇宙其实是一座黑暗森林,稍不注意暴露自己坐标,便会遭到未知方向文明的打击。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罗辑向宇宙公布了三体文明舰队的.坐标,在随后的岁月里,三体舰队果真遭到打击。被打击的三体文明被迫改变入侵地球的轨迹,使地球文明得以暂处安全。但不幸的是,被打击的三体舰队已经进入太阳系,向宇宙公布三体文明的坐标,也等于公布了太阳系的坐标。之后,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遭到了降维打击。

  其中,我顶佩服刘慈欣在作品中关于人性的描写,很真实,很深刻。虽然经历了几百年,几个纪元,人类的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可以在太阳系内任何一个位置建造太空城,但是人性未变。一句人类不感谢罗辑,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一直持那样的观点,即文学作品之所以经典,在于它描写了人性的根本。纵然时光流逝,技术进步,但人性永远是那个人性。这就是许多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类是失望的,对于宇宙也抱有绝望的情绪,关于宇宙孤寂冷绝的描写,时刻提醒着读者,宇宙正在死去。当我看到第二部第251页上赫然用四个黑粗体字印着“上帝死了”之时,不由得为之一震,万分佩服大刘。“上帝死了”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思想,而尼采的思想与中国古代老子的思想是相通的。老子思考的便是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从宇宙的宏观角度来观察审视生命,“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即是一种宇宙观。

  我们一直强调做人三观要正,很遗憾这三观里面没有宇宙观。我们身处地球,地球置于太阳系,太阳系在银河系中,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点。我们怎能略过宇宙观而直言世界观?我们的世界从何而来?

  从《三体》宏大的叙述中,是可以看出作者持有他自己理解的宇宙观。

  太阳终会熄灭,宇宙正在死去。似乎是绝望的。那么还有希望吗?罗辑和庄颜之间,程心和云天明之间,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我理解是一种信任。是希望!

  就像,我们相信太阳明天会正常升起,便不会害怕。

《三体》读后感12

  翻开第一本《三体》,我细细浏览着每一行文字。遥远的三体星球上,有三颗火热的太阳。太阳们杂乱无章地运行着,三体上的外星人企图计量太阳们运行的规律,却全是徒劳。他们发现了这一点后,就开始不停地寻找机会,企图逃离三体……我目不转睛地阅读。每一个情节的转折,都让我如痴如醉。啊,我真想进入书中世界,亲身体验这一切呀!

  突然,一根细而黑的木杖从天而降,正好砸在我的身上。我猝不及防,“啊”地大叫起来。从天空中传来一个悠远绵长的声音:“小朋友,不要怕。这是蓝天赐给你的一根魔杖。有了它,你只需念咒语“嘛哩嘛哩轰”,就能实现进入书中的愿望了!”

  这么神?!我将信将疑地将魔杖放在书页上,说:“嘛哩嘛哩轰……”话音刚落,我就身不由己地被一股巨大的引力吸了过去,滑进了书中世界。

  我来到了一个神秘的蛮荒之地。说它是蛮荒之地,是因为我在这儿只能看见干裂的地缝。没有树,没有草,更别提水了。天空是血一般的红色,诡异而死气沉沉,像是地狱的窗户。不出一分钟,我就很快地认识到,我滑到了书中世界的三体星球上。

  远处出现了一座高大的金字塔,几个人影在金字塔前掠过。我加快步伐,向这唯一有人烟的地方走去。

  金字塔的里面是一个宽大的大厅,里面聚着几个三体人,看样子是在开会。他们的长相十分奇特,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触角。

  我进去时,会议已经进行了一半。突然,一个三体人站起来说:“元首,放弃吧!太阳的运行规律是不可测的,我通过计算,证明围绕三体星球的太阳不止一颗,有三颗!”

  元首冷冷地说:“这是星际会议,容不得你胡扯。”他干巴巴地笑了笑,继续说:“必须让你这种胡言乱语的人从社会上消失。”

  他一声令下,几个三体武士一拥而上,想将那人强制脱水,然后烧掉。忽然,金字塔的内壁像是受到了高温的灼烤,渐渐变了形,开始慢慢地熔化,上上下下地晃动着。金字塔“轰”地一声倒了下去,大家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烈焰。天上有三个红点,缓缓地旋转着,像是在吟唱着“死亡之歌”。所有人都恐惧地瞪大了眼睛,迎接这可怕的世界末日……

  “三日凌空!”我刚喊出声,就发现自己居然徐徐升到了半空中!一阵白雾飘过来,我发现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了。等到云破天开,白雾散去,地面上又换了幅景象。

  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快进”模式。我看见三体文明在艰苦条件下飞快地毁灭与重生;我看见他们那气势磅礴的人列计算机;我看见他们庞大的星际飞船;我甚至看见了年轻的叶文洁,她在失去父亲的仇恨下,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键……

  我来到了《三体》中人类的末日。更强大的文明的介入使得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一幅二维巨画。我飘浮于虚无之中,俯下身来欣赏这幅巨画。曾经那么遥远的宇宙,现在近距离地在我的`脚下平展开,一直延绵到宇宙的尽头。近近的,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我看过精细的《清明上河图》,也欣赏过神秘的《蒙娜丽莎》,但没有哪幅世界名画,能带给我如此大的震撼!我看见了火星、木星、土星、水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还有地球,这昔日人类的美丽家园,默默地凝视着我——一个不属于书中世界的小女孩,像是在对我微笑……

  “嘿!嘿!妞,吃晚饭啦!醒醒,快醒醒!”我被爸爸的吆喝声惊醒了,两手还紧紧抱着《三体》。

  难道,刚才真的只是一个梦?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去卫生间洗手。我真希望刚才发生的不是梦,而是现实啊!我又开始想入非非了……

《三体》读后感13

  晚上望着广阔的天空,我都会想象在距离我们4.25光年的三体世界发生的趣事。

  因为我刚读完刘慈欣的《三体》,对那个三体世界很好奇。读完这部小说,觉得那个想象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的文学世界,在我的大脑里产生了独特的趣味儿。在这部小说中,我最敬佩三个人:舰长张北海、舰队长老丁仪和面壁者罗辑,因为他们没有用精神胜利法与三体抗争,而是用像一招致命的日本剑道见法与三体斗争,每个人都给了三体一记重击。

  就像大人们说正在因失败而哭泣的`小孩子一样:“别空想,别哭,不然啥事也干不成。”但很多人都在空想中错过机会,从而没有办好事,我觉得这就是在飘忽不定,时高时低的剧情后面的道理,让我们去重新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

  刘慈欣是个沉稳机智的人,他的书可以让人有不同的感受,对我们(包括大人)都有一定的启发,所以我们要多看这种书,做个沉稳机智的人。不能向权势低头,要保持自己的观点。不要自欺欺人,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做一些愚蠢的事。

《三体》读后感14

  初次听说《三体》这本科幻小说的时候,我连书名都无法理解,更是担心书的内容会晦涩不堪,一直避之不及。直到某次翻看两页后,竟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了。读完后更是久久不能平静,我从未想过一本书能同时在思维和心灵上予我以如此强烈的震撼。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堪称目前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这部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本人才疏学浅,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深刻内涵,甚至有可能错误解读,但我实在是被此书深深惊艳,忍不住略抒己见。在我看来,刘慈欣先生在书中从宇宙文明的角度提出了这一经典问题,随即,他又给出了答案——“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当哥伦布发现北美洲,他用超前的武装力量镇压了当地的印第安人;多年后,当人类发现外星文明,却被外星文明的技术碾压,甚至基础科学也被智子锁死。《三体》打破了其他科幻小说所塑造的和蔼可亲的外星人形象,面对高技术三体文明的入侵,“生存还是毁灭”这一问题萦绕在每个人心头,人类从此开启了对黑暗的无尽探索。技术锁死,全面监视,人类文明该如何赢得转机?解体计划、面壁计划,一个人肩负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在阅读中,我逐渐的进入《三体》所描绘的世界,与人物一起分析事态,一起思考解决方法,一起为人类的存亡心惊胆战……

  如果思维有层次,那么《三体》一次次的突破了我思维的壁垒。无论台球桌放在哪,总有办法使球入洞的生活常识背后却隐藏着“物理规律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均匀”的定理;“三体问题”至今无解,让我明白这世上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规律可循;“射手与农场主”理论则让我感受到了维度的奥妙;“黑暗森林”的定义更是以宏伟的视角阐述了宇宙中各个文明间的关系,生动而具体,令人惊叹,理解完“黑暗森林”的描绘后,我清楚的听见了我的思维冰面破裂的声音。

  起初,我认为《三体》久负盛名是出于思维上的震撼,后来我才明白,其在心灵上的震撼更胜一筹。三体文明对人类的入侵可谓是毫不留情,企图灭亡全人类,然而威慑纪元开始后,人类却提出“阳光计划”希望给战败的三体文明(仅从当时来看)一席之地,起初我真的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给敌人提供生存之地,后来我开始明白,以德报怨这不就是人类所具有的美德吗?正是这一特性才使得人类文明区别于三体文明,区别于宇宙中的众多文明啊。从“阳光计划”到后面程心放弃对曲率驱动的研究,无论未来是否大大缩短,人类的本性都是最重要万不可放弃的东西。那时,我才真正懂得“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的含义。无论人类的未来剩下的是多是少,在拥有的岁月里,我们必须保持文明,如果以失去本性的代价去换取未来,那么换来的未来也不是“人类”的未来了。失去了本性,失去了文明,人类也就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了。

  故事的最后,在太阳系的二维化中人类灭绝了,然而新的宇宙也将重启……

  宇宙那么大,可总会有人肩负文明延续的责任,探索着这无尽的黑暗,延续着文明的点点星火。

《三体》读后感15

  《三体三:死神永生》是刘慈欣所著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的最后一部。这本小说讲述了地球和三体文明的最终决战,而这一决战不仅仅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也是一场思想之争。

  在这本小说中,刘慈欣描绘了一个高度科技的未来世界,让读者们感受到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也看到了科技应用不当所带来的灾难。尤其是三体文明强大的科技实力和武器装备,让人感到惊叹和胆寒。

  但是,在科幻小说之外,这本小说也有着深刻的人性思考。从三体文明的视角出发,刘慈欣给出了一种非常不同的看待世界和人类的观点,这样的视角让我们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这本小说还涉及到了历史、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思考与探究,丰富了读者们的'知识储备。

  《三体三:死神永生》是一本深度思考的科幻小说,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场让人思考的旅程。这本小说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宇宙、人类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我们反思科技的应用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三体》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体》读后感 02-18

三体读后感10-31

[精选]《三体》读后感02-18

《三体》读后感04-25

《三体Ⅰ》读后感范文07-27

三体读后感作文10-13

三体读后感14篇01-10

三体读后感(15篇)06-30

三体死神永生读后感09-15

三体读后感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