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合集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字经读后感1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今天我读了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认为第一个部分是主要的——人之初,性本善。它讲诉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人的本性本来差距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各种外部的影响,所以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不去教育或不接受教育,人的本性中坏的一面就会露出来。
我现在经常和一些已经被影响的'人一起玩弄的我都学坏了,我有些不接受教育了。我以后不能和那些人一起“鬼混”了,不然我的学习成绩都会降低了,品德弄得不良了。当我想到会变差的时候,我决定不和那些背影响的人一起和接受这种良好的教育。
我们要不和不良的人一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它是一本好书,光是第一个部分都能令我得到启发。它令我懂得了不和‘墨’者一起,要和‘朱’者一起,否则受到各种外部的不良影响会让我们将坏的一面露出来。
三字经读后感2
寒假里,老师布置了背诵《三字经》的作业,刚开始背诵时我觉得特别的难,而且特别枯燥乏味。妈妈告诉我,不要着急背诵,先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明白,再读一读后面相应的小故事。慢慢的`,我喜欢上了《三字经》,它竟然像魔法一样特别的吸引我。
《三字经》简洁明了,每句只有三个字,却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来璀璨的历史文化,从历史故事到古今圣贤,从美德故事到人生哲理,寓意深刻,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三字经》中有太多经典的小故事值得我们去学习,像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古人好学的故事。“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它的意思是路温舒小时候家境贫寒,放羊时就割沼泽中的蒲草编成“简”,抄写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尚书》。另一个叫公孙弘的人,也因为买不起书,就在竹林间削竹简抄写《春秋》。他们都因为贫穷买不起书,但是都懂得不能荒废学业,一直勤奋苦读着。读到这时,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我现在的教室宽敞明亮,我的老师和蔼可亲,我有漂亮的课本和丰富的课外书,我有这么优越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三字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启迪着我做人的道理,指引着我学习的方向,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三字经读后感3
当我牙牙学语时,爸爸教我读《三字经》,进了学校,带上鲜艳的红领巾,老师也让我们读《三字经》。《三字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使我明白了尊老爱幼、好好学习、堂堂正正做人等道理。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怎样做人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吸收传统文化,才能明白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孔融让梨”教会我以礼待人、尊老爱幼。当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别人没有座位,我会主动给别人让座。当看到老人过马路时,我会主动去扶老人。“明孝悌,知礼仪”让我懂得做人要谦虚、礼让,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提醒我要好好学习。我们读书条件这么好,有美丽的校园,宽敞的教室,明亮的`灯光,有敬爱的老师耐心教导,有时我还不专心听讲,上课爱讲小话,作业不认真做,回答问题不积极,这样真是不应该。我以后会努力学习,改掉这些坏毛病,长大了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字经》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一生受用,伴我快乐成长。
三字经读后感4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三字经读后感200字3
读了三字经后,我学到了很多古时候名人轶事,很多孝敬父母,热爱学习的人。比如黄香扇枕。车胤囊萤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的.名人。
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不浪费时间。三字经里有许多的做人的道理,虽然我还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以后多读多看慢慢就会明白的。
三字经这本书不仅仅教我们怎么做人,还能教会我们长大以后怎么做事。我觉得三字经将是我人生的榜。
三字经读后感5
今年寒假里,学校里布置了一样特殊的功课,让大家背诵《三字经》,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能琅琅上口,象儿歌似的,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我被《三字经》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的吸引了。
《三字经》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故事、古今贤文、人生哲理等,《三字经》是一篇有劝学的,有讲道德的,有讲做人的等等。它是每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的诗歌,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只有三个字,含意深刻,简洁明了,能让我们一读就懂。我读《三字经》后,觉得它对我帮助很大,它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知道珍惜时间,讲文明懂礼貌,让我在少年期走正确的成长道路。同时还使我的知识面扩大,特别一些历史方面知识让我懂得了许多。
文中还有许多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让我回想起尊老爱幼的.好精神。《三字经》中还有激励我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讲述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才能长大成才,为国效力。从《三字经》中,我还明白了,一个国家或一个人,如不上进,则会后退,一个君主不明智,将会成为昏君,最后使国家灭亡……
《三字经》是古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学瑰宝,直到现在也不失为一本好书。《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6
前段时间,妈妈给我买了好多书,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其中有一本带释义的《三字经》,这是一部国家启蒙读物,内容丰富,含义无穷,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我认真地读了一遍,真的不大懂。我去请教妈妈,妈妈说那是文言文,你看不懂没关系,你可以一边看释义,一边读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慢慢就理解了。
我又重新读起来。其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步,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说东汉的'黄香,九岁的时候能替父亲暖被窝。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给哥哥吃,而自己拿最小的那一个。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自己的爱心,友善他人。
想想自己经常对父母发脾气,和弟妹争宠,都觉得脸红。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做一个好孩子,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和弟妹分享家庭中的天伦之乐。
三字经读后感7
篇幅短小,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今年开学我有幸阅读到这部旷世奇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里面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三字经》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白,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三字经》中还有激励人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告诫希望我们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国效力。
其中给我留下印刻印象的'是孟母教子的一些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
孟子正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教育,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是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及以后能成为有用的人,父母为我们不辞劳苦地奔波却没丝毫怨言,所以懂事后的我们更该为父母着想,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三字经》是古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学瑰宝,直到现在也不失为一本好书。《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三字经读后感8
在这个暑假里,我把《三字经》读完了!
《三字经》里面讲了许多道理,有对原文进行的译解,配套有对应于原文的历史故事,并且还有相关的拓展知识,内容非常丰富。
其中铁杵磨成针、黄香温席等一些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像老婆婆把一根粗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小的针那样坚持不懈,一直努力,一直奋斗吗?你会像黄香那样,孝顺长辈吗?你会像重义气的荀巨伯那样,在朋友病危的时候,去探望朋友,战乱时,敌军攻城,不丢下朋友一个人逃跑吗?……就算有那能有几次呢?
像南辕北辙里的那个人,去南方楚国,却往北走,不听朋友的劝告,越走越远,马跑的越快,车夫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的越多不是越到不了楚国?这不是很搞笑!
书中有许多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勤有功,戏无益”就是其中一句,它的意思是: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所成就;而只顾嬉戏玩耍,浪费大好时光,是毫无益处的。就像一些小朋友放学回家就玩电脑,看电视,把有限的时间花到了无限的电脑、电视当中。我认为我们小学生应该抓紧时间去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三字经》讲了人要勤奋好学、多动脑筋等一些人生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9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提起这《三字经》的学习,还得从上幼儿园开始,偶尔会依依呀呀的跟老师读几句完全不懂的《三字经》,上一年级才算正式的吟诵了经典,那时经过半个学期的诵读,在学习之余,我随同学们把《三字经》背的熟熟的,背得多了,对内容也就懵懵懂懂。可对它的理解还是从生后中的小事中有所感悟。
记得那次在姥姥家,妈妈把洗好的的水果分给我们三个孩子,妈妈是最后一个分给我的,而且特别小。我有些不高兴了,就对妈妈说不想吃。妈妈一眼就看出我的心思,她把我拉过身边来,耐心地说:“儿子,《三字经》咱们白学了,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说的是什么意思来的?难道你忘了?”我摇摇头说:“没有忘,可是……”。妈妈拉过我的手,轻轻说:“儿子,如果你来分你要怎么分?”我语塞了,也脸红了,是啊,经典学了怎么不用啊?于是,我低下头轻轻说:“小的留给自己。”妈妈拍拍我的'头,高兴的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从那以后,我懂得了谦让。
通过诵读《三字经》让我学到了很多道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使我明白人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什么都不会,有什么用呢?从而激励我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来刻苦的好好学习!“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实礼仪。”让我懂得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三字经读后感10
刚进朝阳外国语校园老师就布置作业,让我们背诵《三字经》。透过阅读、默记我体会到《三字经》韵文极易成诵。资料大致可分为五部分:一、劝教;二、必备知识;三、读书;四、习史;五、劝学。其中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读了《三字经》我清楚的明白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生存下来的,让我对历史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读了介绍古时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后,我明白了我们中国以前有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读了书里讲孝敬那一部分,我明白了如何去做一个孝敬父母与长辈的人;读了仁、义、礼、智、信我坚信它对我们现代21世纪的学生同样适用;《三字经》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与经过几千年不断流传下来的美德,蕴涵着许多人生哲理,等待我们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实践、去学习!
《三字经》中说到“有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先后三次搬家,读到那里,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们为了能让我来北京读书,调换工作并不辞辛苦寻找好的校园,我从心里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如今早已将《三字经》熟记在胸的我,每当回顾这篇流传700多年,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文章时,仍有启迪心智的感悟,让我百读不厌,收益非浅。这琅琅上口的一千多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令我折服!
三字经读后感11
读《三字经》后感《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它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我认真地读了这本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种简洁精湛的哲学隽语所吸引:“孟母择邻”,“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我被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所感动。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模仿那些办丧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边,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小学生尤为一块璞玉,不经雕琢,怎么能成在器?我们应立鸿鹄之志,该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在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讲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纣王朝的残暴统治,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国历代王朝中最长久的朝代。读了《三字经》后,我对这段历史印象更深了。《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还没读过,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获。
三字经读后感12
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我最喜欢一本书名为《三字经故事》的课外书。 爸爸对我讲《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学教材,流传近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现在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全文仅一千一百多字,内容却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社会家庭、历代兴衰、文化变迁,应有尽有;其中更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全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
这本《三字经故事》将原文分段作注释、翻译,还配合文句精心选编了七十一则相关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讲述典故渊源,有的阐述人生哲理,有的表现传统美德,大都意蕴深远。书中的经典原文大字注音,以便于诵读;注释、译文简洁明了,可帮助理解;故事则情节生动、图文并茂。
我一接触这本书,就使我有一种走进神圣的经典殿堂,不但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增长了智慧,而且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迪。同时,吸引我两天内一口气把它看完,至今我对它还爱不释手,经常翻出来看其一、二则故事。
三字经读后感13
最近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心里深有感悟。
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话,我仿佛看见在大热天里才九岁的小黄香顾不了擦汗,正用扇子使劲地扇着枕席,想让劳累了一天的爸爸睡得凉快点;我仿佛看见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冬天,小黄香没有妈妈,家里又没有火炉,所以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暖被窝,让爸爸暖和地入睡。
“孝于亲,所当执。”孝敬父母,理所当然,今年10岁的我比黄香还大1岁,竟然没好好孝敬过妈妈,心想不行,我得给妈妈放一次假!
今天,忙了一天的妈妈又回到家准备给家人做饭,“妈妈今天就让我来为您帮大家煮一次饭吧,您好好休息一下。”我高兴地说。妈妈欣慰地笑笑,就在一旁坐看我做饭。一会儿,妈妈看我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心疼地说:“你去休息,还是我来做饭吧!”我劝了妈妈许久终于答应让我来,但是妈妈看见我笨手笨脚还是不放心,所以在一旁边看边教我,不一会儿饭菜就出炉了,妈妈直夸我长大了。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天天为我忙东忙西,不辞辛苦,我们也应该为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也放个假!
《三字经》不仅让我学会了怎么样孝敬父母,而且学会了许多其他的人生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14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寒假的时候,我认认真真的读完了这本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些简洁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吸引了。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小时候,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哭丧的语言与动作。于是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他们做买卖的样子。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边,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除了良好的环境,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犹如一块玉,玉不琢,怎成器?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学习,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写完作业去楼下玩儿,玩了几天后,妈妈就不让我下去了。我说:“为啥不让我下去玩儿了,妈妈?”“我不想让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妈妈说。“又为什么?”“他们会骂人,知道吧。妈妈发现你也有一点了。”“那怎么办呀?”“你在家里多停几天就好了。”在家里不下去玩一个星期后,我果然不骂人了。
我从《三字经》里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多收获的。
三字经读后感15
说起三字经,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可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一样,差别会越来越大。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教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教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我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准则,古人发奋图强的故事,中国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我们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知识,比如,我读了《三字经》中讲历史的部分,清楚得明白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
这就是三字经,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引领我们走向真确方向的书。
【三字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字经读后感07-18
《三字经》读后感12-14
三字经读后感06-14
《三字经》教案05-18
《三字经》教案03-08
【热门】《三字经》读后感03-30
三字经读后感【推荐】08-14
《三字经》读后感【热】03-13
《三字经》读后感【精】04-01
《三字经》读后感【荐】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