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纪的读后感

时间:2022-11-09 11:23: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清醒纪的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醒纪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醒纪的读后感

清醒纪的读后感1

  冬日的温暖,莫过于火炉的照应;夏日的清爽,莫过于清风的呼唤。而我,在这寒假里独自沉恋于安妮宝贝的《清醒纪》。

  一直喜欢安妮宝贝的书,喜欢她那些神闲淡然的文字。她观察仔细,喜欢留意一些别人忽略的东西。所以读她的书,总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使人受益匪浅。

  《清醒纪》不同于别的书,它虽然一篇篇散文凝聚而成,但却不失其蕴涵之深意。细细的品味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记录着一点一滴关于自己的生活,仿佛一瞬间点醒我们。或许我们已沉浸在城市的红灯绿酒中无法自拔;或许我们被过多的权利与金钱迷失了双眼。倒不如安静的坐在凉台上,品味《清醒纪》。

  平静的生活使人麻木。每当我拂晓时分站在凉台静静感受,才能发觉大地的存在。没错,如同安妮宝贝所说:“它只是一个无情,迷人而坚硬的城市。”而每个人生在这个城市里,只有努力,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如果度过漫漫长夜,日光照耀的时候,我知道我将记得你。”

  每个人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去,自然,我也不例外。当以前的一幕幕画面从意识中晃过,就可以称得上是回忆。孤独的时候,就仿佛是漫长的黑夜,谁都知道孤独是一种可耻,但却无法回避。有人说,人在黑夜里是最清醒的。的确,黑夜里,往往会胡思乱想,但却可以看清楚许多事实。或许你会觉得很悲伤,但悲极过后,往往又会恢复平静。

  ——“某天如果我觉得不再爱你,我就不会再感觉寂寞。”

  爱与恨,感情作祟。这句话充分表达出一个处在恋爱的人的寂寞心酸。不再爱你,意味着不再寂寞。人生既如此,不如轰轰烈烈的爱一场,然后撒手放开。任何一个缺少爱与关怀,眼神充满惶恐,柔弱无力的人,看到这句话,或许都会侑共鸣吧。

  ——“仿佛可以就此消失再不相见。”

  消失了,也就看不见了,不想见到他,但却喜欢在脑海里琐碎的记忆中寻找他。但有些事情自以为是忘记了,精神却总是想去回忆,所以喜欢一个人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沉睡。过了许久,便清醒过来,放松大脑後,继续重复刚刚的动作…

  一日,日光照耀;

  又一日,醒来;

  再一日,记得……

  其实清醒,并不一定就可以控制自己。

清醒纪的读后感2

  她知道余烬冷情、她知道黑夜漫长,她知道风影摇动,她知道时间在流动能量。

  《清醒纪》是安妮宝贝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有着她对时间与人,孤独与爱,隐秘与盛大等生命主题的深入和探讨。第一次对她的好感来自于她那女童式的笔名。她说她的笔名别无深意,实在是随机。或者是随缘,就让它代表一个写作者在创作中应该保持的初心。

  《清醒纪》中“清醒”二字的真正含义来自与作者追求那份心灵宁静,讨厌捆束自己的一切一切,这是对自由的追求。安妮宝贝愿意安静的躲在一个小角落里,享受着她独特的文字,轻轻释放她心里的梦想。在《清醒纪》中,她内心世界表露出的情感完全溢于书中的文字之中,我欣赏她笔下真实的人性暴露,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一系列故事,是虚妄的故事又是真实的情感,给我一种难以言说的一股内心的震撼。她写到“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也会显得淡薄。”我喜欢书中的这么一句。当人太过于了解,你会发现彼此的优点与缺点,有时应当保持些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的朋友并未随之增长,大家总是以应付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应付身边的人,应付身边的事。感情这东西,总是伤人最深,因此人们总是不敢过于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她把她的喜怒哀乐全然真实而不做作的表露在她的书中。安妮宝贝是个如此霸道的女子,就那样不留余地的把她的情绪传染给你,而你又无可抗拒。她的文字颓废但我认为那只是文字表面,深入探索,品味她的情感,自然会发现有那么一股冷静成熟的气息冲斥着我的思维,让我的情绪有无从安置。我不了解她,但又了解她“你只要读过我写的文章,我也同时读过你写的文章,我们就能知晓彼此。”我始终这样认为。

  看完《清醒纪》这一本书,阅读它如同喝下一杯清水,能维持日常生存。每一天,定时清扫内心,让它平静。整理明暗对半的情感,越过小小障碍。她总能让生活遇到太多不如意的我得以慰藉。

  它给予我保持这种模样,略带发力的紧张,不松懈,对待不定有坦然。

清醒纪的读后感3

  有朋友对我说,千万不要碰安妮的文字,你会中毒的,而且不轻。

  我一直是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所以在过去的十八年里,乖乖地没有碰触。

  但是,东西往往是你愈强忍着,愈玄乎,是这样的。

  我想,这次暑假就让我中毒吧,两个月,应该足够我疗伤,正常去学校了。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了安妮的《清醒纪》。

  同样平常的词汇,组成的确实另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强烈的'宿命感,仿佛一个不见底的洞,牢牢圈住了我,动弹不得。不知不觉,陷了进去。像寒冷透骨的冰水,一点一点地,侵入你的身体,使我不能自己。越往下看,越觉得自己随着安妮的笔,同呼吸。她的落拓与不羁,仿佛一张巨大的网,不顾一切地笼罩过来。

  一个寂寞在骨子里的女人!

  一本书,就这么不加休息的看完了。意犹未尽。我决定再读一遍,细细地逐字逐句地品味一番。

  全书都是灰暗的压抑色调,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几乎清一色关于死亡、孤独、背叛……

  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

  死亡,是一个人肉体的彻底停顿。死,不会是生的对立面,它与生之间的关系,仿佛是彼此映照在一面镜子中的影像,没有差异,彼此包括,并且无时不刻在互相观察和对峙。

  谁比谁清醒,所以,谁比谁残酷。

  一个在跑步机上面跑步的人,像生命的过程,不断重复消耗没有任何意义。

  ……

  像这样的充满颓废的句子实在太多。而且我巧合地发现,大多数的篇幅中都出现女人抽烟的描写。我很反感,我向来觉得,抽烟不雅,尤其对于女人。我喜欢清清爽爽的女人。可是安妮似乎把抽烟当作像她这样女人的孤傲非凡冷艳品质的代名词了。

  我又渐渐觉得,她总是刻意地把痛楚扩大,把生命看淡。难道活着就这么没劲?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我甚至瞬间觉得,也许她的内心比谁都色彩斑斓,比谁都热爱生命,只是她巧妙地换了一种形式表达。我更希望是这样。

  中毒?我这样是中毒了吗?

  我也许天生有一种抗体,一种对付黑夜般漫长的孤寂的抗体。就姑且称之为安妮抗体吧。

清醒纪的读后感4

  《清醒纪》是安妮众多作品中,最受群众喜爱的一部散文集。这部作品以细节为引,絮絮叨叨记录下每一个生活的瞬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清冷的思考。

  作为安妮多年读者,清醒纪曾是一部过滤不安情绪的良药。它似一个陪伴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与之倾诉。

  心情不佳时,翻看第一篇文《栀子》。大意是早晨购买街边的白色栀子花,青青翠翠的绿叶衬托洁白花瓣,读完之后心情无比欢快。尽管安妮的文字断句,与传统文学不同,但很多人迷恋上这样独特的描述方式。它是更为私人化的细节描述,游走不定的回忆,文章篇幅短小,细节却可以击打到心房每一处角落。

  安妮擅长写意识流小说,就连散文中的人物,也可以找到之前小说里的人物轮廓。很多人说安妮笔下的人物,其实只有一个,只是把一个人的每个性格面放大,变成一个新的人物。

  在《清醒纪》中,有一些人物片段对话,两个女子相约吃饭,聊起了恋爱看法。对于感情,她笔下的人物总是飞蛾扑火,爱得热热闹闹,却又时常脱离现场。还会当起旁观者来分析自己在感情的的优劣走向。安妮笔下的女子总是很矛盾,一边清醒自知,一边又活得迷茫无悔。

  最近重新翻阅清醒纪,对书中的文字又有了不同看法,她笔下人物,总是美得破碎,但再美的青春落到纸上,依然可以一直燃烧。她现在已经改名为庆山,而安妮作为过去式的一个名称,显得尤为稚嫩与青涩。即便翻看她后期新作,《清醒纪》的独特性依然不可忽视。

  《清醒纪》里边有一篇《春耻》,描述了春天夜色下一株花树开花开到荼蘼,以凛冽的气势开尽盛大芳华。每次看到这篇小文,心里总是无比开心,好像穿越时光回到某个时刻,心里满是甜蜜,毫无忧愁。对于不管不顾的气势,原来还有这样的描述,这一段文字对拟人拟物的双重描绘精准犀利,充满了柔情与决裂的气势。

  尽管安妮的散文集后期越来越佛系,与之前的伤疼系列不一样,但《清醒纪》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到其中隐藏的一些清醒的钝感力。看清了事物本质又冷漠的接受现实生活人性的本质。再怎么剧烈的文字,到最后都像湖水的镜面一般平静下充斥着汹涌。

  也许这才是成年人到最后的归宿,再怎么翻天覆地的情绪与情感,到最后都过滤成一杯白开水。澄净下是细细碎碎的小漩涡,翻不起大浪,却总有一点小惊喜。

清醒纪的读后感5

亲爱的书友们:

  大家好,我是占翠仙。上次我们相聚在这里,我拿到了安妮宝贝的《清醒纪》。这是一本摄影图集,或者说是小说散集。字风格很有特色,一种都市生活的颓废感,自省的写作方式。

  我看书是很随性的:喜欢的可以通宵达旦,曾经为了看《红楼梦》,坚持一个礼拜凌晨三四点睡;不太喜欢的,可以看很久,家里的《史记》我从初中到现在也没有完整看过。而《清醒纪》我其实也还没有看完,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它其中的字让我共鸣,我不得不停下整理自己的心情。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其中两种。

  一、关于孤独

  中有段字说:"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自知或不自知的。我当初考特岗教师的时候并不是自身的主动意愿,只是恰好那段时间很空闲,恰好朋友都在考教师招聘,我也就随波逐流了。那段时间,充实吗?当然。但我偶然间也觉得孤独。我孤单于当时的努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未,而是为了打发时间。其实那是的我并不十分明确那份心情,只是感到迷惘。我不知道自己需要向谁倾诉,大家都觉得考老师挺好。也没有人知道我的心情。在捎带着脆弱的糊里糊涂中,我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在时间的洪流里,我渐渐地习惯。我还是会偶然地孤独,可我宁愿闭上嘴、关上心门,只在心里默念:过一会儿,就好了。

  二、有关选择

  安妮宝贝认为:"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贪心估计是社会对强者的赏赐。平凡人都是在各式各样的选择中度过一生。学校里常常有很多活动,年轻教师是备受期待的主力军,(fsir)可其中又有多少的"被参加"呢。可以选择不参加吗?那就要舍弃青年人勤奋肯干的形象或以后的其他机会。思前顾后,往往就参加。所以烦恼又了,是得过且过,还是悉心准备?生活着,就会面对或大或小的选择。只要是选择,我建议大家都认真对待。小到不同品牌的酱油,它可能会影响你的味蕾,进而影响你的心情;大到人生大事,相信亲爱的你们肯定会慎之又慎。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很多感触。愈是自省,愈是了解自己,愈是清醒。我有时也学着在纸上记录心情:愉快的,无奈的,如鲠在喉的失落……写完后,我就像宣泄了一番。我又重振旗鼓继续前行,谁让时间只会前进呢。

  谢谢大家的聆听。

【清醒纪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孟子读后感11-08

慈悲读后感11-07

《信》读后感11-06

景阳冈读后感11-05

《优雅》读后感11-04

《活法》读后感11-04

故事读后感11-03

尊严的读后感11-03

面纱读后感11-03

《边城》 读后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