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后感

时间:2022-09-14 11:40: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谈美》读后感6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美》读后感6篇

《谈美》读后感1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是中国美学研究的拓荒者,并为中国美学的发展穷尽毕生精力。《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美的产生谈起,到美感的条件及心灵净化作用,最后上升至美和人生的艺术化高度,层层递进;文字简易精炼却引人入胜,本书还一直被誉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汉字“美”由“羊”和“大”组成,在中国古代,羊是十分贵重的商品,肥大的羊大概就是原始人民对美最淡出最直白的理解。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表示好看、漂亮的意思。《庄子·齐物论》中记载:“毛嫱丽姬,人谓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即形容漂亮的女子沉鱼落雁。伏尔泰曾有一句话这样解释“美”:“何谓美?询之雄蛤蟆,必答曰‘雌蛤蟆’是也。”纵观诸多大家对“美”的解释,言语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表达了美的核心:心灵的感受。简言之,美,就是具体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属性。

  朱光潜也指出美是一种自然属性,既是自然属性,那就是客观存在。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事物,一个人觉得美,另一个人却不予赞同。在一般人看来,美是物所固有的,正如有些生物生来就美,有的则生来就丑。比如我们喜欢用娇颜的花朵,明耀的星星来称赞一个人的美丽,也惯用癞蛤蟆来说一个人的丑。因而,有哲学家认为:美是心的产品。但是美丑本没有固有的标准,《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就是说我们都认为一个事物美,是因为有不美的对比,然而美与不美,你有什么固有的尺量可以说服我么?

  朱光潜认为,美不全在于外物,也不全在内心,我们之所以有美丑的不同感觉,是心和物结合的产物——美感。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不可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失去了活动的载体。美之中有人情也要含物理,两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作者的见地有些绕,但仔细领会,确是这个道理。他总结了前人对美的研究,又弥补了其不足,严谨地道出了“美感”这个新意。

  “美感”不是客观存在的,作者提出它的产生有三个必要的条件:态度、距离和移情。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物总会有自己独特的反应。这一点并不难懂,态度是主观意识层面的一部分,它是心灵主体精神的传达,或满足或不满都基于主体的特点。如面对一个苹果,画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构图美感,科学家首先想到的是万有引力,普通人则想到它吃起来的口感。用朱光潜的话来说,我们面度食物往往有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能不能产生美感要看我们更偏向于哪一种态度。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感”,就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者告诉我们,审美的恶过程中不能怀一种实用的态度,因为美的差别是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不及,只有“平衡”才能引起美感。

  至于移情,俗话说“心中有佛,所见皆佛”,移情让我们产生审美的情愫,同时通过“推己及物,以物化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在心里建立美的意象,欣赏美的自我价值观。移情和美感经验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所以每个人有自我不同的审美标准,对同一事物会出现美丑截然不同的感受。

  《谈美》最深刻之初是作者将美上升至人生的层面,朱光潜强烈呼吁:“慢慢走,欣赏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关于美的艺术之旅,一篇生命史就是一部一个人关于美的作品,有善恶美丑之别。人生犹如一块顽石,懂的生命之美的艺术家把它雕成美丽的艺术雕像,不懂欣赏之人却任其成为一块荒石。每个人都应当学会欣赏人生的艺术之美,也应当学会用艺术的美来装点人生。

《谈美》读后感2

  今年暑假,院里要求我们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主要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亲身的体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他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社会不久,各方面认识及素养都尚浅的大学生,想要尽快摆脱对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顿。但长久以来,却仍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望不见灯塔,只能随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没有方向的,不明确目的的生活过之何如?于是便试图从先贤闪光的思想中探寻泅渡的彼岸。自以为平日阅读量不小的我在与那么多高贵的思想交流之后终于从一本薄仅百余页的小册子中嗅到了最浓郁的芬芳。从此便记住了要“实事求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立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疑惑:这些看起来如此教条、干涩的话语是如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如此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实践呢?

  我想这是朱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关于美的起源,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嫁女婚、烈火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意思是说,没的起源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伴随着生活实践的日益丰富和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审美活动的方式也逐渐趋势于复杂和多样。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反复强调,对于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根源。这是美学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他的长期的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实践中得来的。在谈到美和艺术与生活实践的渊源关系时朱光潜先生说:“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色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

  关于美的探讨,生生世世,总会延续下去,世间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但愿历史长河里,有人愿静心打捞出《谈美书简》,带着它隽永的文字在人世几度秋凉中寻觅美的踪迹,等待苦涩化做甘甜,等待美,摆出苍凉的手势。行将就木时,他将明白,美究竟是什么。

《谈美》读后感3

  看完《三体》全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场景,一是地球三体组织的巨型海船通过巴拿马运河最窄河道(宽一百五十多米)时,船身被河道两岸竖起的两根柱子上的纳米细线切割成了厚50厘米的薄片,当它被切割后撞向河岸时,把岸边冲出了一波土浪,船身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散开成一片片薄片。当时政府通过这样的手段得到了三体世界的信息。

  另一个场景是地球舰队拦截下了三体人向地球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近距离观察,它呈完美的水滴造型,任何一个角度都是光滑圆润,探测器表面在放大镜放大到百万倍的时候仍然光洁无暇,它在太空中是如此的美丽。但是当地球人正感慨它的巧夺天工时,水滴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以极快的速度以及诡异的运动,摧毁了地球一千艘战舰,屠杀了数百万的人类。

  这两个场景场面都十分宏大,整个过程呈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酣畅淋漓,我以为这也是一种美。

  以前我认为生活中的美应该有两种,可见的有形之美和不可见的无形之美。这种划分比较粗浅,也很无趣,而且到此即止,无法再深入下去。我想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经验,比如你看一部电影,看完了之后总可以在你的心中为这部电影打分,而你的打分依据,其实更多的是参考你以往看过的电影,可能潜意识里已经将他们进行了排名。而我对美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完全无法打分,甚至不能判断三体的这两个场景是不是一种美。

  为了解答此类疑惑,这个月我看了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书简》,看完之后感觉这两本书确实只是小册子,更多的是表达作者的感想,推理论证的部分很少。不过依照这两本书的观点,我笔记开头所描述的两个场景,其实不能算美,只能算一种快感,是满足了人的一种需求而产生的快感。我也比较赞同这种看法,不过至于详细是哪种快感?为何会误认为美,美的界限是什么,这两本书还不能解答,有待以后深究。

  除了这个疑问,《谈美书简》让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最后附上的作者自传。朱光潜生活的年份是1897-1986年,1966年的时候他69岁,百度百科上以一句“受到不公正待遇”一笔带过,在这篇自传里,朱光潜除了美学以外,没有提到关于文革的一句话,只说在1949年的时候,蒋介石派飞机接他们去台湾,他没有去,解放后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到自己以前美学研究方面的不足,年纪虽然已大,仍然尽力专研云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很疑惑,我对朱先生以前的美学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原委没有什么了解,无法分辨朱先生解放后认为的以前美学研究方面的不足是否真是不足,还是只是受制于当时的思想。

  近期刚好在看他翻译的黑格尔的《谈美》一书,书里面黑格尔认为艺术所要表现道德一面以及人自身的原始性一面,两者永恒对立,人应该认识到两者终将和解(简略表达)。而在朱先生的注释里,认为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反映了剥削阶级畏惧斗争鼓吹妥协的心理”,看到这段注释的时候,不禁感慨,既觉好笑又觉得心酸。

  经历新中国解放以及后来文革的中国知识分子一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变化,老舍就曾在自传里面说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听来就像是一个绝望的人最后发出的疑问。他在解放初期满心欢喜,诚心诚意的改造自己,后来发现所有事情都走上歧途,而自己却不知道错在哪里,身心已然崩溃。我不知道朱先生经历这些事情时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但这就是人自身的局限,当时代大背景出现变动时,一个个小人物只能随波逐流。

  我想,作为一个小人物,我们无法牵动时局,有些时候可能都做不到随波逐流。但人在成熟的过程中,更应该不断的去探求事物本质,逐步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只要一直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至少不会乱了心志。

《谈美》读后感4

  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

  朱光潜在书中,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文章层层递进,从人们看待事物的三种不同态度到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让我们知道美从哪里来,究竟什么是美感,明白了什么是美感之后进而讨论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中让我们明白美和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欣赏的道理,朱先生于是换一个方向从讨论创造入手,让我们明白创造本身以及与情感、格律、模仿的关系,进而明白美的特点。该书渗透了朱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正如书中文字:“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当今义务教育阶段,一切学习都应该自美的体会开始,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美感的敏锐度,真正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一种判断力。正如朱光潜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西方的美术作品——《向日葵》。

  这是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灼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画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画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我们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成语跃跃欲试:跃跃欲试[yuè yuè yù shì],意指心动技痒,急切地想尝试一下。语或本宋·穆修〈送李秀才归泉南序〉。[源] 宋·穆修〈送李秀才归泉南序〉(据《穆参军集·卷二》引)景德四年,与泉州进士李君相识於京师,游处且久。於时,予与李君俱少年,有壮心,操纸笔入都省,应主司之试,跃跃有矜负之色。窥科级,跂仕进,自期待者甚锐。[典故]“跃跃”一词,较早见於晋·夏侯湛〈猎兔赋〉:“擢轻足之茕茕,振游形之跃跃。”是形容心动不定的样子。在唐·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中,有“夫得利则跃跃以喜”一句,则是形容喜悦的样子。引申人心中急切,想要动手一试的意思。如所引典源宋·穆修〈送李秀才归泉南序〉,便是作者叙述少年之时,去参加主司的考试,因为是初生之犊,丝毫没有畏惧,反而自恃才能,极想在考官面前一展所学。文中用“跃跃”来形容心中急切一试。後来“跃跃欲试”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心动技痒,急切的想尝试一下。另在《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则是说明,君子如果教人射箭,绝不一箭中的;而是张弓搭箭,对正目标,先做个示范,箭虽然好像要跳出的样子,却不发射,让学生见了都觉得自己也可以如此。此处的“跃如”是形容箭快要跳出的样子,和“跃跃欲试”语意有些差异。

  成语初生之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如: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又如:以初生之犊的勇气,站在一切战斗的前列。——夏衍《戏剧抗战三年间》

《谈美》读后感5

  很久之前我就对朱先生的这本《谈美》有所耳闻,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无缘拜读。直至近来,耐不住友人的强烈推荐,将早以束之高阁的此书翻找出来,拂去封皮上的尘埃,细细品读。读罢,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和回味悠长的思索。

  谈美,究竟何为美?美是一种主观意向,是一种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来进行欣赏。正如朱先生在文中所讲的,谈美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免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在凡尘俗世中沉浮的我们,没有多少人能够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们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过程中,领略到些许"免俗"的乐趣。

  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时能够领略到一种乐趣,知晓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的,然后再把美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人生美感化、艺术化。

  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美,是经过人情化的,个人的情趣不同,所以个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美景于心,是经过艺术化的自然,得益于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载体相互融合,产生一个完整的境界。美,就在这情感的综合中迸发出来。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艺术家们透过他的所看,将他的所想转化成意象,融合于他的作品之中。

  观赏者则通过艺术家的作品,透过其物象,将其感受的意象翻译出来,从而感受到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想要传达的感情,再结合观赏者自身的情感与经历,进而引发出强烈的共鸣,达到一种与艺术创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艺术家所要传达的融入作品中的情感就是作品的神韵风骨。这也是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在风骨神韵。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从心所欲"。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遵循艺术的形式而能脱化艺术的形式,行云流水,自成一派,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却依然能使观赏者感受到舞的灵动和洒脱。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讲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见,迷于五光十色;耳之所闻,乱乎五音六律。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想法都被世间的繁杂,世间的奢华,世间的迷乱所诱惑。

  有出世精神的人会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这些俗世的诱惑都超越过去,抱着这种"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远的理想,才能够"望尽天涯路"。这种出世的,"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使他们把所作的学问和事业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于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便无所谓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进退取与,小到声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体现,如水行山谷之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处,完整、自然而又和谐。

  人生之路,犹如灵魂在一段段艺术作品中冒险的旅途。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里路,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会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记,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默默地展现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险。

  人生之路亦是寻美之路,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后感6

  最近又重读了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谈美》一书,跟上次读起来感觉又有很大不同,收获良多。这或许正是经典书籍的魅力所在:除了百看不厌,还能让人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谈美》开篇举例了三种人对一颗古松的不同态度。一位木材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颗古松。三人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古松,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木材商难掩商人习性,只用木材价值来审视古松;植物学家知觉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春的显花植物;画家却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同样的一棵古松,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形象都是个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观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即便是极客观存在的美,也要通过审美(主观)的眼睛才能见到。我不由得想起那句怀才不遇的老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得同样有眼光的业主才能欣赏和认可呀(笑)。

  说回上面的三种观点,作者认为分别代表了实用性、科学性和美感性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首先要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对于生活有些有益,有些有害,有些不关痛痒。于是我们对于他们就有了爱恶的情感。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索真理。科学的态度源于公式、数据和理论。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所以美感的态度,是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也就是偏重直觉的心理活动。

  我突然联想到,书中所说的三种态度这不就是设计装修中的三方参与者的心理活动嘛。我们不妨将这三种态度代入装修工作中来看。

  实用性——业主方。

  什么是实用性呢,具体来说,比如卫生间地砖是否防滑(安全第一)、厨房墙地砖好不好打理(卫生第二)、开关位置合不合理(再也不用石头剪刀布老虎棒子鸡决定谁关灯)、不同位置灯光明暗设置得好不好(起夜开灯晃瞎眼)、门窗开扇方向合不合适、橱柜高度会不会影响操作(不下厨理由±1)等等。

  综合整个装修周期来讲,绝大部分的业主最为关心的还是装修实不实用,毕竟他们才是房屋的最终的使用者,实用与否决定了他们对装修工作的盖棺定论。

  科学性——项目经理。

  天马行空的设计方案如何实现(还能这样做?!不要钱的吗),装修成本和装修质量该怎么权衡(缺钱or缺德),施工工艺的选择与改进等等等等,事无巨细都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做出最为合理的决策。

  美感性——设计师。

  优秀的设计师往往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们专注于建筑物本身的形象,往往会先大胆构思一种或几种最能展现建筑美的方案,自我欣赏不能自拔(大雾),再结合业主的要求,从实用性和科学性出发,在满足实用功能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追求整体居家环境的美观性,从而将家居生活感化,达到功能性、科学性和美感性的和谐统一。(毕竟连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更何况装修设计呢)

  我们常说艺术(或者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见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和高度,才能产生美感,而在美感方面保持洞察力正是设计师的基本素养。

  所以,在满足功能和成本要求的情况下,希望业主朋友能够更多地采纳设计师的意见,向光潜先生所说的“不令人俗”的境界再靠近一些。

【《谈美》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谈美》读后感09-04

《谈美》读后感14篇09-07

《自然美与艺术美》阅读答案05-08

美甲活动方案07-07

《美书》阅读答案05-15

《谈感恩》阅读答案05-14

《谈生命》阅读答案05-10

《谈尊严》阅读答案04-30

美甲促销活动方案07-04

《简单之美》阅读答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