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时间:2022-07-02 12:39: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1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之前看诸子百家的著作都是带着崇拜心去看的,就像在一座大山里,没有整体概念。自从看了易中天先生讲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感觉豁然开朗,最重要的是也知道了诸子百家各有优缺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发展关系。

  之前自己对儒家的东西很是赞赏,特别崇拜以德治国的理论,因为现在看到当下中国道德沦丧,贪腐横行,食品安全问题百出,铁路事故时有发生,教育收费奇高拉大贫富受教育机会,医疗收费过高老百姓无法承受,公路收费油价太高抬高物价。我一直认为以德治国是解决问题良药,依法治国是底线,是社会最后防线,我们不能只靠这一道防线来规范社会的,应在依法治国之上再加一个以德治国的上层防线。听了易中天的讲座以后,对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赞同他的一句话:依法治国,以德育人。

  另一个感受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其实听来听去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家争鸣。最后总结是:墨家关注社会,提倡平等、互利、兼爱;道家关注人生,提倡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提倡公平、公开、公正,儒家关注文化,提倡仁爱、正义、自强。

  统一各家的名字,我们可以统称为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古代就提出了平等、互利、兼爱,真实、自由、宽容,公开、公平、公正,仁爱、正义、自强。除了没有民主之外,很多都是现代人追求的核心价值。虽然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提出这些思想时有些其他的历史限制内容在其中,可是用现在的思想去与祖先对接,其中很多思想理论现在仍然很先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有自信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另还有一个特别收获,那就是易中天先生的抽象继承法,我觉得独具魅力,真是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抽象,将诸子百家各家精华抽出,注入到现代人的大脑,使其焕发新的光辉。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2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而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他们是“谋士”。这四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正是因为思想的不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辩。

  墨子一书中提到“四非”。有我们熟悉的“非攻”,还有“非儒”。很显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们之间的隔阂,必须从“爱”说起,墨子和孔子虽同生于春秋战国,但年龄之间的差距却是百岁有余,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们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缺少爱。这不假,但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按照理论讲它们应该和谐相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划分的,上至国君,亲人,下至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给予每一种生物爱,可是这种爱的层次与多是都是不一样的。而墨家的兼爱,则与仁爱不同,他们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爱,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个人都平等。

  从理论上讲,墨家的说法更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要求,但从实际行动上来说,几乎与不可能画约等号,但是墨子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思想,他又在兼爱的基础上加入了利益的诱使,鬼神的威胁。儒家的孟子对此则是不屑一顾,墨子的兼爱与事实不符,而自家的仁爱更能被人们接受。于是这场由“爱”引发的思想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对于此,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爱应该博爱,应该兼爱。我们应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脚步。但同时,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私心,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平等。所以相比之下,儒家的说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并不是否认墨家的兼爱,只是要求太高而已。

  儒家和墨家都是思想大家,他们传承下来的是不朽的经典,他们的思想既可以救世,也可以爱人,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3

  读《先秦诸子百家》有感——以人为本

  邹坤超恭读《先秦诸子百家》,不望尽取古人之精髓,但求彻悟其一道便受用一生,学处事更习处世、研做事更究做人。人乃寰宇一个体,却无人不敢为、无人不能为之事,“以人为本”终成个人成就、公司发展、社会进步、历史变迁永恒的基石。结合自己营销岗位工作的浅谈几点“以人为本”的感想。

  一、以自己为本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孟子·尽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顺境不得意、逆境不失意,保持内心的充实和坚定,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工作是生存所必须的,也是实现自我的平台。随着市场营销状况的变化、市场营销理念的更新对营销岗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才能紧扣市场营销的原则,掌握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战术,克服市场营销的问题,规避市场营销的误区。以自己为本,加强学习的能力、启发开阔思维、敏感洞察市场、提升综合素质、胜任本职工作。

  二、以客户为本

  市场营销是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为消费者或顾客提供最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提供的是商品还是服务这些都是客体,客户才是主体、才是关键,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将公司的商品或服务展示给他们,将公司的诚意和态度展现给他们,促成合作的成

  功。人与人间需要的是诚信,以客户为本就是要以诚为本以信为根。

  三、以对手为本

  经济的发展,使得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常情况下,企业看好的顾客,竞争者也会看好。当某一部分顾客对某种产品和服务产生需求的`时候,市场就产生了。与此相对应,欲以生产经营类似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个市场需要的竞争者所组成的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人往往得意自己的优点却容易忽视自己的弱点就像总是盯着别人的弱点却不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一样,通过对竞争者的界定、对竞争者的分析及观察竞争者的反应等来制定和调整营销方案和策略,在确定业务领域时还必须对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对手为本,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4

  一、先秦简史

  1、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起兵灭商纣王,建立周朝,迁都镐(hào)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南。

  (1)武王伐纣,开“革命”理论之端。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

  (2)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后来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人文文化的开端,此人文文化后来被孔子继承。礼是在维持“异”的基础上平定人心,即“不怨”;乐则是在异的基础上达到“和”的效果。礼乐合起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历史证明,片面的强调平等,是妨碍历史进步的。现实的不平等性需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维持,社会才能发展。(当然,孔子之礼,在接受现实是不平等的基础上,有一个目标的平等,即“仁”的理想上的平等;西方是主张人生来平等,然后追求结果的不平等。)但是,有一个问题,如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可以不平等,但是不能不公平。

  2、公元前771年,迫于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迁以后为东周(前770年—前476年)。可见秀才是打不过兵的。所以秀才要想立足,就要做会打仗的秀才。

  3、春秋五霸①:王室衰微,强大的诸侯,齐、晋、楚、秦相继称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五霸之后,中国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王道”之治,历朝历代实践上都是“霸道”,亦即靠武力取得政权,没有文化的基础,建立政权之后再以文化粉饰之。孔子比较推崇管仲,因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第十四》)如果说孔子是会打仗的秀才,齐桓公就像是念过书的兵。

  4、战国七雄:

  楚国||鄢郢||湖北江陵西北yānyǐng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相关文章:

皮囊读后感07-01

《雷雨》的读后感07-01

《活法》读后感07-01

《将心比心》读后感07-01

《母鸡》读后感06-30

圆明园读后感06-30

雪的读后感06-30

个人读后感06-28

《在人间》读后感06-28

《孝经》读后感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