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1
化学方程式
1、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S+O2
点燃点燃
SO2
2、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C+O2
点燃CO2
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
4P+5O2
点燃点燃
2P2O5
4、铝+氧气氧化铝(化合反应)
4Al+3O2
点燃2Al2O3
5、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3Fe+2O2
点燃点燃
Fe3O4
6、镁+氧气氧化镁(化合反应)
2Mg+O2
点燃点燃
2MgO
7、铜+氧气氧化铜(化合反应)
2Cu+O22CuO
8、汞+氧气氧化汞(化合反应)
2Hg+O22HgO
9、氧化汞强热汞+氧气(分解反应)
2HgO2Hg+O2↑
10、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
MnO2
二氧化锰
2H2O22H2O+O2↑
1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1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二氧化锰
2KClO3
MnO2△2KCl+3O2
13、氢气+氧气点燃水(化合反应)
2H2+O2
点燃2H2O
14、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2H2O
电解2H2↑+O2↑
15、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C+O2
点燃CO2
16、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碳+氧气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2C+O2
点燃点燃
2CO
17、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氧化铜铜+水(置换反应)
H2+CuOCu+H2O18、碳还原氧化铜: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置换反应)
C+2CuO
高温高温
2Cu+CO2↑
19、碳还原氧化铁:碳+氧化铁铁+二氧化碳(置换反应)
3C+2Fe2O3
高温4Fe+3CO2↑
20、碳还原二氧化碳: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C+CO2
高温2CO
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22、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CuSO4+2NaOHNa2SO4+Cu(OH)2↓
2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氧化反应)
CH4+2O2
点燃CO2+2H2O;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CO+CuOCu+CO2
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氧化铁高温铁+二氧化碳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26、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2CO+O2
2CO2
27、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氧化钙+二氧化碳(分解反应)
CaCO3
高温CaO+CO2↑
2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2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水碳酸(化合反应)CO2+H2OH2CO3
30、碳酸分解:碳酸二氧化碳+水(分解反应)H2CO3CO2↑+H2O
31、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CO2+Ca(OH)2CaCO3↓+H2O
3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稀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Na2CO3+2HCl2NaCl+H2O+CO2↑
33.锌和稀硫酸反应: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Zn+H2SO4=ZnSO4+H2↑
34.乙醇燃烧: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C2H5OH+3O2
点燃点燃
2CO2+3H2O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2
1、八大沉淀:
白色沉淀: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2、常见产生气体的离子:
阳离子:
氢离子(H+)、铵离子(NH4+);
阴离子:
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亚硫酸根离子(HSO3-);
3、酸碱盐推断题中常见的一些离子的.颜色归纳:
(1)无色离子:
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铵离子、银离子、锌离子;
(2)有色离子:
二价亚铁为绿色,二价铜为蓝色,三价铁为黄色;
4、气体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显色:
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酚酞遇酸变蓝色,遇碱变红色;
5、化学框图推断中常见的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碱性气体∶氨气;
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检验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3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4、原理:表达式:磷(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
点燃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5、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差;
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其它气体和杂质。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化学初三的知识点总结05-26
人教版化学初三的知识点总结12-06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06-05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02-14
初三的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2-07
(精选)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06-06
化学知识点总结06-30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05-21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8-16
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