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答案

时间:2024-05-28 15:18:0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浒传》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浒传》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阅读答案

《水浒传》阅读答案1

  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22题。

  (A)他,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养成人。景阳岗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因斗杀西门庆、潘金莲刺配孟州,又因血溅都监府逃至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从为兄报仇开始,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一个。

  (B)他,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他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22. 这两段文字描述的分别是《水浒传》中 和 两位英雄,请你根据上面材料及阅读小说的印象,简要分析这两位英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参考答案:

  22. 武松 林冲(共1分)

  相同:都本领高强、有勇有谋,好结交好汉(1分,有两点即可);

  不同:林冲是禁军教头,处事谨慎,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武松秉性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每个人物1分,不必要求全面,对照鲜明即可)。

《水浒传》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名著片断:(8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往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小题1:此段文字出自《水浒传》,请用简洁语言概括这一情节。(2分)

  答:

  小题2:作者对这一情节的描写,写得极为精彩。写鲁达的三拳在三个落点,而写郑屠的感受又从三个角度设喻,将三落点和设喻的角度分别写出来。(3分)

  第一拳落点________,设喻角度________

  第二拳落点________,设喻角度________

  第三拳落点________,设喻角度________

  小题3: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达具有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请你说出两个与鲁达有关的俗语或歇后语。(1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小题1:鼻子上,味觉眼眶际眉梢,视觉太阳穴,听觉

  小题1:性格直爽、嫉恶如仇,为伸张正义而敢作敢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小题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够义气 鲁智深出家——无牵挂(无牵无挂)鲁达出家――花和尚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1)这是考查学生对事件叙述与概括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生学会用记叙的要素来概括文本内容。(2)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三落点和设喻的角度即可。(3)这是人物分析考点。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队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4)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学会积累名著中人物情节。

《水浒传》阅读答案3

  1.根据你的了解以及上文提供的信息,说说鲁达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2.文中描写鲁达三拳痛打“镇关西”,用了三个比喻句.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并说说这三个比_百度作业帮

  1.根据你的了解以及上文提供的信息,说说鲁达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

  2.文中描写鲁达三拳痛打“镇关西”,用了三个比喻句.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并说说这三个比喻句的精妙之处.(画波浪的你打出来吧)

  3.文中画线部分是从哪方面来刻画鲁达形象的?请据此简要评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文小希EK372014-10-24

  晕,你没有原文,第三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也给你全面点的回答

  1.当鲁达得知镇关西欺辱金翠莲父女,为救二人同时也为民除害,便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2..“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则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先写打的落拳点和外观,然后从味觉写打得感觉.

  “直娘贼!还敢应刚”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并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先写打的落拳点和外观,然后从视觉写打的色彩.

  “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厂’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铍儿、铙儿一齐响.先写打的落拳点,再从听觉写打的感受.

  3.一个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小说的.鲁提辖也是如此.但作为最主要的应该分析他的“粗中有细”这一点.鲁达的“粗中有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保证金氏父女安全离去,一向性急的鲁达又在鲁家客店坐了两个时辰;来到状元桥后,他并不立即痛打镇关西,而是压住怒火,用计三激郑屠,以便后发制人;三拳前,他首先当众怒数郑屠罪恶,让众人觉得他打的有理,无可非议;三拳后,见郑屠快断气了,他切身“寻思”,“拔腿便走”,却还“指着郑屠”的尸体说他“诈死……”以迷惑众人,便于脱身;而且脚下“大步去了”,使得别人跟不上“回到住处急收拾好行李”,“一道烟走了”.

《水浒传》阅读答案4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小题1】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2分)

  【小题2】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2分)

  答案

  【小题1】必须经过梁山泊用意是等卢俊义路过梁山泊时,擒他上山入伙(意思对即可)

  【小题2】暗藏“卢俊义反”的玄机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题干中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卢俊义张顺夜闹金沙渡》。吴用和李逵同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吴用给卢俊义算卦,百日之内,尸首异处。说去东南千里之外可避此难,并留四句歌给卢俊义。卢俊义家留燕青,身带李固要去山东太安州避难烧香观景,中途经过梁山泊,被众好汉轮番相斗,逃至李俊船上,被三阮、张顺等翻船落水。卢俊义被张顺擒拿。吴用设计要卢俊义“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是因为必须经过梁山泊,然后趁机擒他上山入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点评: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小题2】试题分析:这道题只要把吴用的四句口歌分析一下就能找到答案。吴用口歌四句道: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这是一首藏头诗,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卢(“芦”与“卢”谐音)俊义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水浒传》阅读答案5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三回这样写道: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上面文字中的“洒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痛打这厮”?

  人物: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人物:鲁达(鲁提辖鲁智深花和尚)原因:因为郑屠欺负金翠莲,鲁达路见不平、见义勇为。(2分。人物1分;原因1分)

  分析:学生平时对名著中有关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由“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中的.“郑屠尸”和前文的“三拳”可以联想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所以,“洒家”指“鲁智深“;由名著《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可知:“鲁提辖”之所以要拳打“镇关西”是因为郑屠对金翠莲始占终弃,并着落店主人家追要那虚钱实契的三千贯典身钱,鲁达路见不平、见义勇为。

《水浒传》阅读答案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忠义水浒传》序(明) 李贽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真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以泄其愤。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浒之众何以一一皆忠义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若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者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乎宋公明也。

  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最后南征方腊,一百单八人者阵亡已过半矣;又智深坐化于六和,燕青涕泣而辞主,二童就计于“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为见几明哲,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决非忠于君义于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谓宋公明也,是以谓之忠义也,传其可无作欤?传其可不读欤!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贤宰相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朝廷矣。而部掌军国之枢,督府专阃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读也,苟一日而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为干城心腹之选矣。否则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腹心,乌在乎?在水浒。此传之所为发愤矣。若夫好事者资其谈柄,用兵者藉其谋画,要以各见所长,乌睹所谓忠义者哉!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是故愤二帝之北狩 狩:帝王被俘虏的婉辞

  B.今夫小德役大德 役:役使

  C.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 完:保全

  D.用兵者藉其谋画 藉:凭借,借助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愤则不作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C.所以致之者可知也 盖夫秋之为状也

  D.传其可无作欤 则智者尽其谋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水浒》像《史记》一样,是“发愤之所作”,肯定了《水浒传》的创作意旨和思想内容。

  B.作者没有论及《水浒传》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主要是肯定了水浒众将的“忠义”观念,用语饱含激愤之情。

  C.文中提到宋江并非不知燕青、二童等人的意图,然而他并不挑明,也不加以阻拦,这是他明哲保身的'计谋。

  D.作者认为水浒众将都是大力大贤大忠大义之人,因为不甘役于小德、小贤而被逼入水浒,这也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情形的讽刺。

  19.用“/”给文章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一 意 招 安 专 图 报 国 卒 至 于 犯 大 难 成 大 功 服 毒 自 缢 同 死 而 不 辞 则 忠 义 之 烈 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4分)

  ⑵否则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腹心,乌在乎?(3分)

  试题答案:

  16.B被役使

  17.B介词,向。A连词,就/连词,表示转折;C代词,这/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D副词,难道/代词,他(们)的。

  18.C这不是宋江明哲保身的计谋,而是燕青、二童等人的全身之计。

  19.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

  20.(1)所以施、罗二位先生为《水浒》写传,又用忠义二字命名《水浒》。

  (前一个“传”是为动用法(1分),“以”“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否则忠义就不在朝廷,不在国君身旁,不在国家的捍卫者中,那忠义存于何处呢?(疑

  问代词 “乌”,宾语前置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附:【译文】

  司马迁说《说难》、《孤愤》是贤圣抒发愤懑之作,看来,古代贤圣没有愤懑是不会写作的。没有愤懑的写作就像不寒而颤,无病呻吟,有什么值得看呢,《水浒传》就是愤懑抒发之作。自宋王朝不自振以来,本末倒置,贤人身处下僚,宵小之徒身居高位。渐使外族处于强势,中国处于弱势,当时皇帝宰相却像堂上燕雀安然悠闲,甘心向外族纳币称臣,屈膝跪拜。施耐庵、罗贯中,身在元心系宋,对宋朝衰亡、对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心存不平,就在《水浒传》描写大破辽国以发泄;对宋朝南渡苟安心存不平,就描写水浒众将灭方腊以泄愤。借以发泄不平之愤的是什么人呢,那是以前啸聚水浒的强盗,想不称他们忠义之人也不行啊。所以施、罗二位先生为水浒写传,又把忠义二字加在《水浒传》之前。

  为什么忠义都归向水浒?其原因是可以明白的。为何水浒众人都可称得忠义呢,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可以明白的。道德不高受道德高尚人的役使,不贤之人受大贤之人役使,是事理所在,当今小贤之人役使别人,大贤之人受别人役使,能甘心不感耻辱吗,就像力气小的人捆缚别人,力气大的人被人捆缚,他肯束手就缚而不反抗?这必然驱赶天下大力气的和大贤之人归于水浒了。称水浒众人是大力气之人、大贤之人和忠义之人可以的,但没有宋江那样忠义的人啊,水浒一百零八人,一同建功,一同犯错,同生同死,忠义之心与宋江相同,惟独宋江身在水浒,心在朝廷,一心接受招安,专心报效国家,终于冒大险,立大功,最后与李逵、吴用、花荣服毒上吊,同死而不辞,就是一个忠烈啊。宋江的忠义足以服一百零八人之心,成为一百零八人领袖。最后率一百零八人南征方腊,死亡过半,鲁智深坐化六和寺,燕青泣涕辞别宋江,童威、童猛听从李俊乘驾出海之计。宋江并非不知,只是认为李俊等明察情势所趋,明哲保身,只不过是自我保全的匹夫之策,绝非忠于君、义于友的人所屑于做的。但宋江并未挑明阻拦,这就是宋公明,这才是真正忠义啊,《水浒传》难道可不作,《水浒传》难道可不读!

  所以当国之君不可不读《水浒传》,国君读了水浒,忠义就不会只存于水浒,而将存于国君身旁。贤宰相不可不读《水浒传》,贤宰相读了水浒传,忠义就不会只存于水浒,而将存在于朝廷。掌朝廷的军事重任的兵部,又不可不读《水浒传》,假如他们读了《水浒传》,忠义就不会只存于水浒,他们就会成为国家忠诚的保卫者。否则忠义就不在朝廷,不在国君身旁,国家捍卫者也不会存忠义之心,那忠义存于何处呢?只能存于水浒。这就是《水浒传》所以为发愤之作的原因。如好事者只借以作为谈资,用兵者只借以作为用兵的谋划,各人只以其擅长看待《水浒》,那又从何处看到所谓忠义呢?

《水浒传》阅读答案7

  (晁盖)一行人上岸,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晁盖等慌忙施礼,王伦答礼道:“小可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鲁,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山寨里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筵席。晁盖心中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哪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吴用只是冷笑。

  次早天明,只见人报道:“林教头相访。”七个人慌忙起来迎接,邀请林冲入到客馆里面。吴用便动问道:“不知谁荐头领上山?”林冲道:“柴大官人(柴进)举荐到此。”吴用道:“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坐。此天下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之书信。”

  辰牌已后,三四次人来催请。晁盖和众头领却来赴席。王伦等都出来相接,分宾主坐定。王伦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大怒道:“量你(王伦)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可怜王伦做了多年寨主,今日死在林冲之手。

  (以上第十九回)

  宋江(对招降钦差太尉宿元景)道:“小可水洼,自从王伦上山开创之后,却是晁盖上山,今至宋江,已经数载,附近居民,扰害不浅。” (第八十二回)

  (节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7.吴用夸赞林冲武艺超群,应坐第一把交椅,目的是什么?

  答:

  18.林冲说王伦是“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所以不能做山寨之主。林冲的'理由为什么不能成立?

  答:

  19.作为梁山的后来者,宋江能够承认王伦对梁山有开创之功,除了他比较实事求是以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答出1条理由即可)

  答:

  答案

  17.挑拨林冲与王伦的关系。(2分)

  18.王伦正因为仕进无途,才落草为寇,(何罪之有)。(1分)梁山非(创作研究)“文学”之地;或落草为寇不需要“文学”;或晁盖也没有“文学”等。(1分)(言之成理即可)

  19.宋江不是当事人,因此能相对中立,不偏不倚;或可以制衡(约)(或打压)晁盖派势力。(2分)(言之成理即可)

《水浒传》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地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刚才让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立刻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转动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关键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切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跟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探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侍者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谈话。'以此洒家怀疑,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顺便跟未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善意,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靠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生命。”

  1、 “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是鲁智深的.举动信条,请你从选段中找出体现这点的一个句子。(2分)

  2、依据下面的提醒,简述故事件节。(任选一题作答,3分)(不少于30字)

  (1)鲁智深原名鲁达,从鲁到达鲁智深,他的人生经历了哪些转折?

  (2)林冲阅历了野猪林惊魂后,后来是怎么上的梁山?

  选( )回答:

  参考答案:

  1、(2分)示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2、(3分)答案要点:(1)鲁达原是渭州城一提辖,因偶尔得悉郑屠强占民女金翠莲事,而打抱不平,出手相助。后将金氏父女救出,三拳打死郑屠,不得已逃出渭洲。后又巧遇金老,此时金翠莲已被赵员外娶为外室。金氏父亲感谢鲁达的恩惠,赵员外也观赏鲁达之侠义,便想法让他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法号智深。

  (2)林冲后来在鲁智深的一路护送下,来到了沧州,被派往草料场照管草料。但高衙内欲置其于死地,便遣陆谦带两公人前往,陆谦为人卑鄙,想出火烧草料场之毒计,烧死自会费事,烧不死也落个死罪。好在那天风雪大,林冲出去买酒,在山神庙避雪,听得实情,便杀了陆谦恭两个公人。林冲晓得此时已无落足之地,便在这样一个风雪之夜,悲怆了上了梁山。

《水浒传》阅读答案9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父女两个告道:“若能彀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三人再吃了两角酒,下楼来叫道:“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三个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

  只说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

  (1)以上选文出自著名长篇小说《____》,作者是____。

  (2)下面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除了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鲁达的性格外,还通过史进、李忠、店主等人物侧面烘托其为人。

  B.“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一个“丢”字,表现了鲁达对李忠吝啬小气的不满。

  C.“气愤愤地睡了”,“气愤愤”表现了鲁达因金氏父女的啼哭而破坏其喝酒雅兴后内心的愤愤不平。

  D.选文语言极具个性化,寥寥数语就能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时又大量运用口语,充满生活气息,可读性极强。

  (3)鲁提辖的姓、字、法号中巧妙地隐含着他的性格特征:“鲁且达而又智深”,请在“鲁”“达”“智深”中任选一个,结合上面选文以及你所知道的相关情节简析他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浒传》施耐庵

  (2)C

  (3)示例一:“鲁”,鲁提辖听到金氏父女哭声后乱扔碟盏,表现其“粗鲁急躁”的性格。

  示例二:“达”,鲁提辖倾尽钱财帮助金氏父女,表现其“豁达大度”的性格。

  示例三:“智深”,鲁提辖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说郑屠诈死,然后迅速离开(鲁提辖在金氏父女走远后才离开客店),表现其“智慧深思(粗中有细)”的性格。

  (意对即可)

《水浒传》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抓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

  2.结合选段谈谈武松的形象。

  3.你所知道的.关于武松的情节还有什么?请至少写出两个。

  参考答案:

  1.《水浒传》,施耐庵

  2.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3.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 (写出其中两个即可给全分)

《水浒传》阅读答案11

  名著阅读。(6分)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飞也似踊跃而来。林冲见他来得势猛,也使步迎他。

  ①文中的大汉是谁?

  ②林冲为什么说“天赐其便”?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既是江湖人士的特点,也是江湖人士的道德缺陷。请选择其中一位好汉为例加以说明。

  【答案】(1)①杨志

  ②林冲上梁山,王伦刁难他,要他纳“投名状”,杀死一人才可收留;林冲等了三天没有等到一个可杀之人,交不出“投名状”;正在失望时,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

  (2)示例一:由于施恩对武松有恩,武松便“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武松替施恩夺回“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实际是帮一个恶霸去打另一个恶霸。

  示例二:武松在十字坡发现了张青孙二年杀人做人肉饱子内幕,但由于张青得知他姓名后对他纳头便拜、礼遇有加,他马上就和张清夫妇结为兄弟,一点也没有谴责和制止张青谋财害命、滥杀无辜的'凶残行为。

  示例三:李逵为了宋江,在劫法场时,不管官军还是无辜的百姓,碰上就杀,他心里只有所谓的好“兄弟”,而无是非善恶之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①该片段描述的是林冲和杨志相互打斗的情景,文中的大汉就是“杨志”。②林冲屡次被陷害,被逼上了梁山,而在梁山上,因为他的才华找到了寨主王伦的嫉妒,所以林冲时常受到王伦的刁难。遇到杨志之前,林冲又受到了王伦的刁难,他只好下山去拿投名状,这时他遇到了途经这里的杨志,所以说“天赐其便”。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评价。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这种注重个人恩怨的观念有些狭隘,特别是武松因为个人恩怨大开杀戒,过分血腥暴力。武松为了报仇杀嫂,杀西门庆,暴打蒋门神,屠杀张都监,杀道人,打孔亮等,这是他的道德缺陷。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样把兄弟摆在是非之前,有时候过分看中义气,有些愚忠的成分。例如,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显然带有愚忠的成分,不可取。

《水浒传》阅读答案12

  一、 填空题。

  1.“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的内容。

  2.《水浒传》的作者是 ,是 (朝代)人,它是我国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3. 《水浒传》中有 条梁山好汉,其中最能体现出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人称“豹子头”的 。

  4. “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写的是

  5.《水浒传》第一回写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避难延安府的故事。

  6. 《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 、善射的是小李广 、善行的是神行太保 。

  7. 英雄亦有孝子之心。梁山聚义后,先后回乡探亲的好汉有 、

  8. 战役运用“里应外合”之计的有

  9. 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各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位是《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一位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 。后者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10. 梁山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 ”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 “河北玉麒麟”。上段话中的'字分别是

  和 两位首领的称谓。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最先想要劫取生辰纲的人是( )。

  A.刘唐 B.吴用 C.宋江 D.晁盖

  2. 《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的是( ),和他相关的故事有夜闹金沙渡.

  A.张横 B.李俊 C.穆弘 D. 张顺

  3. 梁山好汉破城后开仓放粮的一役是( )。

  A.破青州城 B.智取大名府 C.三打祝家庄 D.攻打曾头市

  4.下面人物与绰号不对应的是( )。

  A.青面兽杨志 B.轰天雷凌振 C.母大虫孙二娘 D.九纹龙史进

  5. 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6.《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劫法场救的是( )。

  A.林冲 B.宋江 C.武松 D.石秀

  7.梁山好汉中会使用钩镰枪的是( )。

  A.汤隆 B.呼延灼 C.徐宁 D.朱仝

  8.李固见卢俊义没死,心中不安。拿出两锭大银子买通公差,让他们在路上杀死卢俊义,是( )在半路上救下了卢俊义。

  A.燕顺 B.石秀 C.杨雄 D.燕青

  9.( )破了高廉妖法,帮助宋江攻陷高唐州。

  A.吴用 B.朱武 C.公孙胜 D.罗真人

  10.王伦心知林冲的本领比自己大,要林冲在( )日之内做一次抢劫,方可留在山寨入伙。

  A.一 B.二 C.三 D.四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高俅发迹之前一贯不务正业,先后在几处帮闲,依次是董将士、柳世权、小苏学士、小王都太尉。 ( )

  2.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 )

  3. 《水浒传》中被称为“神机军师”的是公孙胜。 ( )

  4.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 )

  5.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晁盖、宋江、卢俊义。 ( )

  6. 梁山好汉中被用计骗上梁山的人物有徐宁、卢俊义。 ( )

  7. 宋江手下五虎将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 ( )

  8. 隐姓埋名深入虎穴,骗得敌军信任,后一举杀敌成功的好汉是张清。

  ( )

  9. 《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杨雄。( )

  10.小李广花荣为了救宋江大闹清风寨。 ( )

  附:《水浒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水浒传》

  2.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农民起义

  3.108 林冲

  4. 柴进

  5.王进

  6. 时迁 花荣 戴宗

  7. 李逵 宋江 公孙胜

  8.呼延灼破青州城 三打祝家庄 智取大名府

  9. 吴用 智取生辰纲

  10. 替天行道 宋江 卢俊义

  二、选择题。

  1.A 2.D 3.B 4.C 5.A 6.B 7.C 8.D 9.C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8. √9. × 10. √

《水浒传》阅读答案13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吴用、公孙胜劝道:“哥哥且省烦恼,生死人之分定,何故痛伤?且请理会大事。”宋江哭罢,便教把香汤沐浴了尸首,装殓衣服巾帻,停在聚义厅上。众头领都来举哀祭祀。一面合造内棺外椁,选了吉时,盛放在正厅上,建起灵帏,中间设个神主,上写道:“梁山泊主天王晁公神主”。山寨中头领,自宋公明以下,都带重孝;小头目并众小喽罗,亦带孝头巾。把那枝誓箭,就供养在灵前。寨内扬起长,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晁天王。宋江每日领众举哀,无心管理山寨事务。林冲与公孙胜、吴用,并众头领商议,立宋公明为梁山泊主,诸人拱听号令。

  次日清晨,香花灯烛,林冲为首,与众等请出宋公明在聚义厅上坐定。吴用、林冲开话道:“哥哥听禀:‘国一日不可无君,家一日不可无主。’晁头领是归天去了,山寨中事业,岂可无主?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来日吉日良辰,请哥哥为山寨之主,诸人拱听号令。”宋江道:“晁天王临死时嘱付:‘如有人捉得A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今骨肉未寒,岂可忘了?又不曾报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吴学究又劝道:“晁天王虽是如此说,今日又未曾捉得那人,山寨中岂可一日无主?若哥哥不坐时,谁人敢当此位?寨中人马如何管领?然虽遗言如此,哥哥权且尊临此位,坐一坐,待日后别有计较。”宋江道:“军师言之极当。今日小可权当此位,待日后报仇雪恨已了,拿住史文恭的',不拘何人,须当此位。”B在侧边叫道:“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却不好!”宋江喝道:“这黑厮又来胡说!再休如此乱言,先割了你这厮舌头!”李逵道:“我又不教哥哥做社长,请哥哥做皇帝,倒要割了我舌头!”吴学究道:“这厮不识尊卑的人,兄长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且请哥哥主张大事。”

  1、A是谁?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3分)

  2、“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绰号是什么?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4分)

  3、B是谁?最后因何而死?宋江为什么要他死?(3分)

  答案:

  1、史文恭攻打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

  2、卢俊义(1分)玉麒麟宋江手下李逵等人不服(1分)。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1分);结果宋江攻下两座城池。(1分)

  3、李逵被宋江叫来一起和毒酒而死怕李逵造反,破坏自己的忠义之名。

《水浒传》阅读答案14

  [甲文]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操刀的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了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都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乙文]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了绳拂子,便站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好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掏虚了身子,先自吃了一惊,夺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急得武松虎一般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去,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往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身来再飞右脚,这一扑,名曰“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上叫饶。武松说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1.从内容上看,甲、乙文都集中描写打斗的场面,但打斗方式略有不同。细读文段,概括甲乙两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节)

  甲文: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

  2.《水浒》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在同一类型性格的人物当中,作者也注意到人物的个性差异。试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鲁达和武松性格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武松醉打蒋门神

  2.相同点:都是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好汉。

  不同点:鲁达:粗中有细。武松:有仇必报,力、勇和正义的象征。(武松: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稍结合文段分析)

《水浒传》阅读答案15

  名著阅读题(6分)

  (1)《水浒传》中有这样两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说出其中A、B两个打虎英雄分别是谁。(2分)

  ①A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A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②B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 坐将入去。B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A: 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

  (2)读名著片段,写读书笔记(3分):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书籍名称: 《 ① 》(1分)

  好句摘抄: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参考答案:

  (6分)

  (1)A:武松 B:李逵(2分,每个1分)

  (2)①《傅雷家书》(1分) ②比喻(1分)③如果不控制情绪,可能导致灭顶之灾(2分)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识记能力。武松打虎是用哨棒和一双拳头,而李逵则使用朴刀,据此可得出。

  2、《傅雷家书》在这段节选中主要表达了对孩子控制情绪的教导。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是比喻的说法,根据上下文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可以判断其说明的道理。

【《水浒传》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海发光阅读答案 海发光的阅读答案04-02

垃圾阅读答案11-13

《菜花》阅读答案06-25

春天阅读答案06-17

《芭蕉》阅读答案06-17

《穷人》阅读及答案07-25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7-31

《养花》阅读答案11-08

《社戏》阅读答案11-10

语文阅读答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