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5-10 07:21: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范文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出不同的节奏型:x—— x——;x x x x;xx x,探索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节奏。

  2、能看指挥合作演奏,懂得在合奏或是齐奏中与同伴保持一致的演奏速度。

  活动准备

  《紫竹调》课件和音乐;铃鼓、碰铃、响板;三种不同节奏的图谱;春天的场景。

  活动过程

  听乐曲《紫竹调》入场。

  一、创设春天场景,师生交流,引出乐曲《紫竹调》。

  1。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景色,欣赏第一遍乐曲。

  师:瞧,春天来了,谁能说出这里的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师:有位乐曲宝宝也很喜欢美丽的春天,也想和你们做朋友,听,她来了和幼儿一起欣赏乐曲。

  2。乐曲宝宝做,引出乐曲名称《紫竹调》。

  二、播放课件,初步感知乐曲《紫竹调》,利用春天的景色表征不同的节奏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随音乐表演,体验乐曲的旋律及节奏。

  师:“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里面也有紫竹调,咱们一起来边听边欣赏。

  师:听完乐曲,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2。启发幼儿利用春天的景色,初步表征不同的三种节奏型。

  小花:X X X X;小草:xx x;柳树:x—x—。

  三、出示图谱,启发幼儿创造性的运用各种动作表现节奏,为乐曲伴奏。

  1。出示三种不同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看图谱用各种动作表现节奏。小花、小草、树枝的节奏怎么表示?引导幼儿分别打出三种不同的节奏

  2。播放《紫竹调》,引导幼儿用三种节奏为乐曲伴奏。

  咱们让小手、小腿帮忙,一起来为乐曲宝宝伴奏吧。

  四、出示乐器,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和节奏,随音乐进行伴奏。

  1。出示三种乐器,师生探讨用什么样的乐器来表现三种不同的节奏。

  师:出示碰铃、响板、铃鼓)这是谁呢?我们怎么用呢?

  师:宝贝们,想一想,小花、小草、树枝用什么乐器来伴奏呢?

  2。教师指挥,幼儿分组配合演奏。教师根据幼儿表现进行指导,注意提醒幼儿节奏的准确和与他人的配合

  3。播放音乐,用乐器为《紫竹调》伴奏。

  五、表演游戏《我们是小小演奏家》,体验合奏的快乐。

  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当演奏家?那我们就把这变成舞台,你们当演奏家,老师做指挥,咱们一起把这场演奏会奉献给在场的各位老师!小小演奏家,准备!

  活动结束:

  在《紫竹调》的乐曲声中离开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方法连续向前跳,动作协调、落地轻巧;增强下肢力量。

  2、在小组合作探索中寻找连续跳过障碍的方法。

  3、在运动过程中感知连续跳跃的节奏,积极投入小组合作活动。

  活动准备:

  自编短绳人手一根、标记线、沙包、大筐2只、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以兔子开狂欢节的情境导入活动。

  t:农庄里的兔子们要开狂欢节了,我们去那里逛一逛吧!

  (2)狂欢热身操。

  (3)游戏"跳的节奏",回忆多种跳的方法。

  ①幼儿自主选择跳的方式,听教师口令玩游戏。

  t:还记得"跳的节奏"游戏吗?今天想用怎样的跳法?

  ②师幼讨论,小结跳得稳的'方法。

  t: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跳得稳?

  2、基本部分

  (1)游戏"绳索变变变",丰富玩绳索的方法。

  ①幼儿小组竞赛玩"绳索变变变"。

  t:请小组摆好图形后迅速回到标记线集合,最快的一组为胜。

  ②引导幼儿在各种绳索造型中尝试多种方法跳过障碍。

  t:这次我们用什么跳法?请你在不同的图形中试一试。

  ③幼儿进行游戏2-3次,交流玩法。

  t:怎样可以又稳又快跳过图形而不踩绳?(图形的格子、身体转变方向、踮脚跳)

  (2)幼儿趣味竞赛-"疯狂的兔子"(四路纵队)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每组两名队员同时出发,跳过图形后奔跑至豆子地。双人合作将豆子炒熟(炒蚕豆一圈),再将豆子带回经本组传递放入筐中,完成后自队尾依次向前依次向前传递出发信号给排头队员,直至所有豆子送完为止。最先送完豆子的小组为胜。

  ②幼儿竞赛2-3次

  3、结束部分

  (1)随音乐跳兔子狂欢舞。

  (2)幼儿听音乐拍打腿部、手臂放松。

大班教案 篇3

  思考:水球在冷水里和热水里的沉浮一样吗?

  材料透明玻璃杯2个、小气球1个、冷水、热水各半杯。

  操作:

  1、 将小气球灌上水,在气球口上用细绳系紧。

  2、 把水球放在冷水杯子里,水球浮在冷水里。

  3、 把水球放在热水杯子里,水球沉在水底。

  讲解:冷水和热水的'密度不同,冷水的相对密度比热水的密度大,所以水球在热水中会下沉,在冷水里会浮起来。

  创造:冷水和热水的密度有大小之别,你能用其他试验来证明它吗?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冷饮、开冷饮店、大家一起品尝冷饮等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合作,分享的乐趣。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吃冷饮可以降温、解渴、但是不要贪吃冷饮,不吃变质冷饮。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冷饮店。

  2、各种冷饮若干。

  3、幼儿课本。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实物雪糕,提问幼儿:吃雪糕的时候,感觉怎样?(凉凉的、甜甜的)

  (二)、基本部分

  1、吃冷饮,感知冷饮的`特征。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感知冷饮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2)、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

  2、启发幼儿回忆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吃过的冷饮。

  3、讨论:冷饮吃了以后,感觉怎样?冷饮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为什么?教育幼儿夏天天气热,吃冷饮可以降温,解渴,但不能贪吃,不吃变质冷饮。

  4、打开课本71页,让幼儿观察后提问:

  (1)、图中哪支雪糕在外面的时间长?

  (2)、吃冷饮时应注意什么?

  5、益智游戏——小牛和小老虎分别能吃到什么

  6、将图中熊猫雪糕的虚线连一连。

  7、欣赏儿歌《大雪糕》。

  大雪糕真好吃,小猴吃了一支又一支。

  嘟嘟熊说:“别再吃”。小猴说:“还吃、还吃”

  嘟嘟熊说:“够了、够了”小猴说:“不够、不够”

  小猴吃的肚子疼了,才后悔没听嘟嘟熊话。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吃冷饮时应注意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播种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在菜地里忙着移栽各种瓜秧。我们大班年级组的幼儿也没闲着,他们也在自己的种植园地里忙着移栽秧苗。这不,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带来了一株株西红柿秧苗准备亲手栽下去呢!

  活动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西红柿。

  2、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盆。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

  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二、栽西红柿

  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

  把移栽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活动反思:

  对于此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下面简单的讲述下自己对于此节课的反思:以谜语导入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提问幼儿谜底是什么的时候,幼儿未能正确的猜出谜底。自己未能加以在重新引导幼儿正确的猜出谜底。课堂氛围师幼互动活跃,幼儿能大胆的举手回答,讲述自己在对西红柿观察中的发现。能让幼儿知道西红柿的内外部特征及西红柿对人体的作用。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元宵节的快乐,让幼儿了解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民间习俗。

  了解乐曲的性质,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体验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卖汤圆的情景录象、图画纸、水彩笔、卖汤圆的道具、进行相应的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1、律动《喜洋洋》:幼儿根据欢快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2、结合拍手游戏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闽南童谣《天黑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幼儿观看录象,感受卖汤圆的活动过程,引入欣赏活动。

  提问:你在录象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们是怎么买汤圆的?我们闽南有一首歌是唱卖汤圆的,歌名就叫《卖汤圆》。

  4、欣赏感受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性质。

  提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好听、热闹、有趣)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随意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活泼、生动的情绪,并运用相应的线条色彩来表现。

  提问:这首歌的旋律节奏让你有什么感觉?

  (4)展示个别幼儿的线条,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问:你为什么用这种线条、色彩来表现?

  (5)结合卖汤圆的录象再次完整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

  提问:卖汤圆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快乐、

  高兴)你还知道我们闽南有哪些小吃吗?(粽子、海砺煎、线面糊)

  5、播放背景音乐《卖汤圆》,幼儿借助道具自由表现,活动自然结束。

  6、活动延伸:在游戏区玩卖汤圆的游戏。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小朋友们对于汤圆都是有所认识的,也知道汤圆是在元宵节的时候吃的,汤圆有很多味道的馅,也知道汤圆的寓意。当我在第一遍弹唱歌曲的时候,小朋友就说出了对这首歌曲的感觉,节奏欢快。整首歌曲共分三段,而且歌词比较简单易懂,重复的语句也比较多,所以,小朋友学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不过我发现,在这首歌曲中,一共有两个附点号,分别在一碗汤圆和三毛钱呀两处地方。我们小朋友在唱的时候,总是会把附点给漏下,我就想让小朋友来跟唱一下,但是,在跟唱的时候还是能唱出附点号的,不过在整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却又把附点给漏下了。在创编的时候,也是比较单一的语句,并没有太大的创新。所以我决定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在重难点学习的时候,把重难点放在附点上面,可以进行拍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打节奏进行演唱,这样多试几遍,小朋友肯定就会唱了,也不会把附点给漏下了。而在平常,可以多多补充幼儿各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对于小朋友的创编能力肯定会有一定的提高的。后来,我在新的教学中尝试这样方案,结果小朋友的知识吸收率确实比原来的教学效果好了一点。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5-19

大班教案(经典)02-12

大班教案[经典]01-23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12-04

[精选]大班教案02-16

【经典】大班教案02-04

大班教案11-10

大班教案【经典】11-24

(精选)大班教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