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点画:梅花
教学目的: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练习手脚交替向上,攀登滑梯斜坡。
2.在活动中保持合适的前后距离,不碰撞。
3.能勇敢迎接挑战,积极愉快参加活动。
活动重点:能做到手脚交替向上攀登滑梯斜坡。
活动难点:在向上攀爬较光滑物体时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
攀爬攀登架、爬网、各种自制水果,小背篓若干活动环节: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猴操,充分活动身体。
二、学习游戏:"我是灵巧的小猴子"。
1.交待游戏角色,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了解活动规则。
2.第一次爬山(滑梯斜坡)。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双手抓牢后再移动双脚。
3.第二次爬山。
请幼儿介绍脚踩得更牢固的好方法:脚可以用力蹬着滑梯,踩稳后,两只脚轮流向上移动。
4.第三次爬山。
幼儿背好背篓,游戏开始。从滑梯面斜坡向上爬,一直爬到顶部一个果子放到小背篓里,然后顺着扶梯走下来,把果子放在筐子里,游戏反复,直到果子全部摘完。
三、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揉揉胳膊、甩甩手、踢踢腿,一起抬着果子回家,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假日体验真正去摘果子的乐趣
活动反思:
我通过示范,强化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双腿屈膝,使劲向上跳起,同时伸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摘到果子的成就感。在活动中,自始自终幼儿都被有趣的游戏情境吸引了,积极性特别高昂。活动进行中,教师以一个活动的发起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形成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集体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又充当了一个玩伴的角色,起到了较好的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强调以孩子为主体,真正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中班教案 篇3
内容:故事主题《星星来的小天使》第四课时——“月儿圆”
参加人员:奥尔夫课题指导老师——何娇 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执教老师——李虹、羊永春、李苗、柯俐霞
具体内容:
本次集体备课教研的具体内容是由柯俐霞进行第四课时“月儿圆” 的试教。把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的具体组织方式和要解决的问题将在试教的过程中进行研讨:
一:故事引入
宝宝野营时看到萤火虫受伤,宝宝帮助萤火虫包扎,许多小动物来帮忙,宝宝和萤火虫成为好朋友,它们相约明年中秋节见面。宝宝等呀等,提问:月亮慢慢地变,有时象什么、有时象什么......月亮越变越圆,宝宝和萤火虫见面了。
(何老师根据大家的对本环节的教学认识,提出了指导建议:作为最后课时的活动,应该结合1—4所有挂图,简单帮助幼儿回顾主题故事的主要内容;让整个主题有一个完整的结束。)
二、认识圆形,找出圆形,用肢体画圆。
1、用手画圆,中秋节时,月亮是怎么样的?吃什么(月饼)香香甜甜圆圆的
2、提问:教室里有什么是圆的?(用手画圆)还可以用什么画圆?(用手、脚肩膀)
3、认识各种形状(呼拉圈、正方形软垫),请幼儿听音乐跳到圆形的家。
三、做出圆的造型
1、听音乐什么是圆的'?(月亮、饼儿、脸儿、桌子)
2、听音乐什么做动作,(教师演示,幼儿一起做动作)
在研讨的过程中,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针对试教的各活动环节组织形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认真进行探讨和演示;并在何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实际引领演示中,大家分别进行了必要的模仿试教,理清了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引导方式,为教学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学习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
3、继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数量1-7的数群卡
标记图、点子卡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拍手游戏:复习认识数字1—5。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数学课,我们很久都没玩你问我答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吧。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傅老师,告诉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1添上1是几?
幼儿:傅老师,告诉你,1添上1是2。
(老师继续问小朋友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
二、基本部分。
(出示数群卡片)
老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请小朋友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幼儿回答)
老师:好了,现在呢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再给它们排排队,最少的放在最前面,最多的放在最后面,谁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检查。可以提醒孩子数量相同的物体上下排放。)
老师: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放的对不对,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他是怎么排的?
老师:我们以前总是让数量是1 的卡片排在最前面,今天怎么让3条鱼排在最前面呢?
(幼儿回答)
老师:对啦,因为我们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谁最少,我们就把他放在最前面。
(幼儿自主操作)
老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小动物卡片,请你们给这些小动物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排队,要注意一样多的卡片应该上下排成一列哦。给小动物排好队后还要给小动物送圆点,几只动物就送几个圆点,圆点摆在红线下面,边送边说:几只某某动物,我送你几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操作结果,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2、收拾操作材料并评价此次活动。效果分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幼儿对家乡的扬子鳄,银杏都了解!那我想让幼儿对家乡的特产——吊瓜及吊瓜子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首先知道吊瓜长在什么地方,初步了解吊瓜怎么播种及收获,知道吊瓜子从哪里来并经过一定的加工才能吃,并对于家乡人种特产产生自豪感!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乡的特产—吊瓜,知道吊瓜生长地方。
2、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形状。
3、品尝吊瓜,产生自豪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瓜子、吊瓜、及吊瓜子及图片
2、经验准备:到网上或书上查找图片
活动重点:
知道吊瓜长出吊瓜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导入课题
1、出示各种瓜子,你们吃过这些瓜子吗?它们长在什么地方呢?(逐一提问)最后出示吊瓜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瓜子吗?那它长在什么地方呢?
2、认识吊瓜出示吊瓜图片。我们的吊瓜子住在吊瓜肚子里。你们想知道吊瓜长在什么地方吗,请幼儿把了解到的'吊瓜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观看录象,农民伯伯种吊瓜
1、完整播放录象,初步了解吊瓜生长的地方刚才我们看到农民伯伯种吊瓜,你看到吊瓜长什么样了?
2、进一步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特征吊瓜是什么形状,它的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了解吊瓜长出之前吊瓜架上的叶子
3、播放农民伯伯收吊瓜,把吊瓜子从吊瓜里拨出来,认识吊瓜子的形状
4、观看录象吊瓜子拨出之后经过加工包装变成我们现在吃到的吊瓜子!
三、品尝吊瓜子
1、幼儿自己尝试拨吊瓜子,请个别幼儿示范
2、教师示范拨吊瓜子
3、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品尝说说吊瓜子的味道!
四、小结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去实地看看吊瓜子的播种或者到加工厂看看!
活动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开放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寻找和介绍家乡的特产、赞美家乡的特产、推销家乡的特产等活动,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有关的特产知识,充分让幼儿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10-18
中班的教案07-18
(经典)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精选]08-22
[精选]中班教案08-25
(经典)中班教案09-04
中班教案(经典)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