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⒈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选用线条、形状、颜色、创造性地表现想象中的神奇的房子。
⒉初步学习合理安排画面,丰富画面内容。
⒊体验创造性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⒈幼儿观察过各种房子,并欣赏过有关房子的图片,美术作品等。
⒉水彩笔、油画棒、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导入课题,拓展幼儿思路: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请你们说一说,见过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我们还在图片上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二、出示范画,并引导幼儿分析:
⒈教师:你们看这里有我画的神奇的房子,看看它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描述房子,并从形状、功能、色彩等方面说出其特点。
⒉幼儿讨论、回答。
三、教师示范、讲解绘画步骤:
教师:这房子是怎么画的呢?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绘画步骤。
四、组织幼儿讨论,提出绘画要求:
⒈提问:你想建一座什么样的神奇的房子?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
⒉教师:现在请把自己想的`房子神奇的房子画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房子尽量画的大一些,可以在房子旁边添画一些其它的东西。
五、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作画,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纠正错误的绘画姿势。
六、评价活动:
选取二、三幅构思较好的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构思,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请全班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神奇的房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废弃瓶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废弃瓶子可以回收再利用。
2、启发幼儿动手用画、包、扎、剪、贴等技能,让幼儿学习装饰瓶子的多种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废弃的瓶子并洗净晒干。
2、蜡光纸、彩色卡纸、皱纹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及时贴、桨糊、筷子、皮筋、擦手毛巾。
3、视频课件《瓶子的遭遇》。
4、课件:《漂亮的瓶子宝宝》,数码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2、观看视频一(大姐姐喝饮料,饮料喝完了把瓶子随手扔地上。)
3、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2)那你们平时喝完饮料后是怎么做的?
4、师:好,我们接下来再看。
5、垃圾箱的饮料瓶会怎么样?会被环卫工人用垃圾车运到垃圾场里。
6、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被运到垃圾场的瓶子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
7、教师小结:是的,空瓶子当垃圾扔掉后,垃圾场里的垃圾就会越来越多,就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刚才小朋友说了,废旧的瓶子可以卖给收旧货的人,让他们回收再次做成有用的东西。也可以洗洗干净装东西,装些豆子什么的。可以做成装饰品布置我们的教室,象插花的花瓶,种子发芽的容器、还可以做成艺术品装扮我们的生活呢!
二:观看课件,引导构思
1、师:老师用废旧的饮料瓶子做了一些装饰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图片一(用可乐瓶子做的游览车、矿泉水瓶子做的火箭)图片三(用饮料瓶子做的瓶子宝宝,不仅好看还很实用,可以做成放笔的.笔筒)
图片五(用饮料瓶子的上部还能做成活动的瓶子宝宝。)
这些废旧的瓶子经过加工后变成艺术品及玩具。小朋友想不想用自己的巧手“变废为宝”也来做一个瓶子宝宝呢?(想)
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做两个最简单最可爱的瓶子宝宝。
3、老师示范
(1)实用型的瓶子宝宝(2)活动型的瓶子宝宝
3、小朋友制作(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做出漂亮的瓶子宝宝,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别弄伤自己或他人)
三:巡回提示
提醒幼儿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同伴帮忙,合作制作。老师把做的好的拍下来放给小朋友们看。
四:讲评
刚才小朋友做的瓶子宝宝都很可爱,而且漂亮,现在请小朋友轻轻拿起桌下的饮料瓶子,我们一起来做个沙锤操吧!(放嘻唰唰音乐)
五:课题延升
课后我们继续收集饮料瓶子,老师再教小朋友做其他的瓶子艺术品。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展示。
3、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努力方向。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成长阶段幻灯片、录像。
2、人手一张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绘画记录。
3、记录表(教师了解掌握幼儿近期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选其中三项作为调查记录)、贴贴纸幼儿人手三张。
4、准备一些供幼儿展示的材料:扫把畚斗、跳绳、悠悠球、钢琴、呼啦圈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你们又大一岁了,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吗?
2、了解成长过程。
师:今天,傅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一婴儿图片,说说这时候的宝宝会干什么?
师:看,(图一)这是一个月大的宝宝,一个月大的`宝宝会干什么?(这时候的宝宝刚出生不久还没学会什么本领。)
(2)、逐一出示每个年龄段的照片,说说每个阶段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图二:再看看一岁宝宝,他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一岁宝宝会坐、会爬、学走路了)
图三:宝宝们上幼儿园小班啦!小班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小班宝宝开始学画画、搭积木、会玩好多种玩具了。)
图四: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不断地学习新本领,瞧!现在你们都成大班哥哥姐姐啦!我们来看看大班小朋友有哪些进步?(会骑车、做手工、会表演、还会帮妈妈做家务。)
3、交流表达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
(1)、结合自己的绘画记录表与同伴说说现在你新学了什么本领。
师:我们大班小朋友学会的本领可多啦。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去用画画的方法记录自己新学的本领。等会儿,小朋友可以拿着这张记录表去和同伴们说说你的本领。
(2)、拿着记录表去和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
师:客人老师也想知道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去和客人老师也说一说吧!
(3)、将记录表放置展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新本领。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下面说得很好。现在,谁能上台介绍自己的本领!
4、展示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
(1)、播放录像,看看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是如何大胆展示自己的本领的。
师:很多小朋友在平常生活中就很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本领。我们来看看吧!(当主持人、播报员、小旗手、值日生)
(2)、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本领。
师:谁能上台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新本领啊?
5、幼儿用记录方式表示近期所掌握本领的情况。
师:开学时,老师向你们提出了几项要求(跳绳、扫地、早晚刷牙),不知道现在你们做得怎样了。请小朋友们用三种颜色贴纸表示每项本领的掌握情况。哪项本领你已学会就在表上贴上相应的贴纸,若还没学会就把贴纸贴到自己椅子靠背上。
6、根据记录表中的统计情况,幼儿找出自己的不足。
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争取不断的进步。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做事要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2、能大胆地质疑,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视频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能大胆地质疑,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起兴趣
1、导入
(1)小朋友,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搬动一座大山呢?
(2)那么,如果搬山的人是一个老公公和他的孩子呢?你觉得搬得动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引导幼儿重新做出选择。
(3)古代有位老爷爷打算搬山,他是怎么搬的呢?大家先听听故事《愚公移山》吧。
2、提问
(1)堵在愚公家门前的两座大山分别叫什么名字?
(2)愚公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搬动这两座大山呢?
3、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倾听
(1)你觉得愚公移山辛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结合故事内容说说。
(2)智叟和愚公分别是怎么想的?重点引导幼儿说说两人的对话。
(3)你认为他们谁说得比较合理,听了他们的话,你想要调整你的选择吗?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对两人的话的'理解,同时调整自己的选择。
4、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
(1)愚公最后把山搬走了吗?上天为什么要帮助愚公移山呢?引导幼儿说说上天被愚公的坚毅的精神所感动,所以帮助了他。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活动反思:
《愚公移山》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我在设计本活动时决定引导幼儿从情感、态度等方面去感受故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创意地看问题。幼儿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发言,表达观点,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积极的讨论,思维更加灵活,他们能够多角度地看问题。在孩子们不断讨论中故事中所隐藏的深刻含义显现出来,这远比我“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要轻松许多。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2、体会根雕艺人“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智慧,提高环保艺术和创新艺术。
3、大胆尝试变废为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根雕制作视频、幼儿用书《树根的艺术》、幼儿收集的枯树枝、树叶、废旧物品、剪刀、胶水、胶布、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的神奇魅力。
出示根雕制作视频中未制作前的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它像什么?
播放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艺人将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师:小朋友,一根普通的树根,在艺术家的手里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是不是很神奇呢?
教师小结:这门神奇的艺术叫根雕,是用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根据它原来的形状,经过加工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的作品。
二、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出示根雕图片,请幼儿欣赏。
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做的?你觉得它们美吗?美在哪?
这些聪明的艺人能把丑陋的、奇怪的、没用的树根变成美丽的艺术品。小朋友可以怎样向艺人学习呢?
师:根雕艺术源于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艺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小朋友可以学习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把废旧物品善加利用,变废为宝哦。
三、集体创作,尝试变废为宝。
师:由于树根比较难收集,所以,我们用收集的树叶、树枝和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请你想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组合,变成一个新的作品呢?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制作与其他幼儿不同的作品,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幼儿相互介绍,并说说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制作过程。
区角活动
美工区:投放树枝、树叶、废旧物品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科学区:投放根雕原型与作品的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
环境创设
教师打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根雕图片,张贴在主题墙内,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
1、有根雕藏品的家庭,可以引导幼儿欣赏。
2、家长可以带幼儿去欣赏一些民间根雕艺人的根雕作品,开拓视野。
随机教育
美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特色。日常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欣赏不同的美。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12-04
(精选)大班教案05-01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经典】11-24
(经典)大班教案04-02
大班的教案05-29
大班教案(经典)10-16
[精选]大班教案10-17
大班教案[经典]01-23
大班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