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4-02 08:18:3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集锦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源自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

  2、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乐意观察生活,观察各种仪器,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显微镜若干台。

  2、带领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水从哪里来。

  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经过谈论后,得知水可以从天上的雨水那里来,也可以从江、河、湖里得来)

  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引导幼儿结合经验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2、教师小结:

  我们饮用的水是江河里的水,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边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和这些水管连接着,通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到这些干净的水了。

  3、了解水中的物质成分。

  教师:虽然这些水变干净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饮用了呢?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知道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对我们人体有益处,而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不利的。

  我们要怎样处理才能饮用这些水呢?

  4、教师小结:

  自来水虽然经过了加工处理,但里面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有害的因此要将自来水再进行高温消毒杀死一些微生物,这样的水饮用起来就很安全了。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的感冒症状,对发病原因有粗浅的认识。

  2.了解感冒带给人的不愉快感受,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3.掌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学会照顾自己,避免感冒。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掌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头饰、预防感冒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扮演狗妈妈,带领狗宝宝去动物新村找小动物们玩。

  师:老师是狗妈妈,那我的狗宝宝在哪儿?

  (1)到小猫家,发现小猫咳嗽、流鼻涕,因为白天出去玩的时候衣服穿得薄,回家的时候没有及时换衣服。

  (2)到小兔家,发现小兔发烧了,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蹬被子,所以着凉了。

  (二)讨论感冒的症状及原因师:这些小动物都感冒了,宝贝儿们,你们感冒过吗?那你们感冒时都有哪些症状呢?你为什么会感冒呢?感冒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知道感冒了会发烧、流鼻涕,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些图片,你们能辨认它们中哪些是感冒症状吗?

  老师展示图片,让幼儿辨认哪些是感冒症状图片。

  (三)学习预防感冒的方法电话铃响,大象伯伯说要来给宝贝儿们说说怎样预防感冒。

  师:大象伯伯说最近动物新村里流行感冒,所以要来为我们讲讲怎样预防感冒。妈妈现在就去迎接大象伯伯。(老师扮演大象伯伯)大象伯伯(老师饰)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①注意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②注意锻炼身体,身体健康能抵抗疾病。

  ③注意卫生,不到病人的家里去玩,要经常开窗让空气流通,感冒流行季节可以经常吃点大蒜、预防药等,冬天外出要戴口罩。

  (四)学习预防感冒的儿歌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

  多喝水,睡眠足,瓜果蔬菜牛奶好。

  天冷及时添衣服,预防感冒要记牢。

  活动延伸:

  开展美术活动《感冒预防我知道》。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发展双脚跳及跨跳的能力,提高快速奔跑及反应能力。

  2.自觉遵守体育游戏规则和要求,勇于克服困难,体验取得胜利后的愉悦。

  教学准备:

  1.猎人和小白兔的头饰各6个,蘑菇卡片若干,作大树的物品1个,呼啦圈和跨栏若干,音乐《小兔跳》,录音机。

  2.猎狗,老虎的头饰,哨子,鼓,红色绿色呼啦圈10个,

  教学过程:

  玩法一:

  1 . 在场地上画双圈。内圈直径1米,放一个物品作大树。外圈直径5米,在外圈线上平均设计6条相同的障碍路,先依次放10个呼啦圈,隔1米后按 0.5米的距离依次放5个跨栏,再隔2米处放蘑菇卡片,为小白兔躲藏的地方。

  2.邀请12名幼儿进行游戏,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小白兔,一组扮演猎人,戴好头饰。

  3.游戏开始前,猎人躲在内圈树下。

  4.游戏开始,播放《小兔跳》的音乐,小白兔在大圈内快乐地玩耍。教师突然把音乐关掉,并大喊一声"猎人来了",小白兔立即跑到障碍路上,双脚并拢跳过呼啦圈,再跨过跨栏,跑到蘑菇卡片处躲起来。猎人们听到叫喊声,也紧接着越过障碍物。如果猎人速度快捉住小白兔,小白兔停止游戏一次。

  玩法二:

  1 . 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直径约10米(或再大一些),中间随 意放置一些红色和绿色的呼啦圈。

  2.邀请1 6名幼儿进行游 戏,第一组是猎狗,它们的家是红色的.呼啦圈:第二组是老 虎,它们的家是绿色的呼啦圈。

  3 . 游戏前戴好头饰,并在外圈的外围玩耍。幼儿听信号进行游戏。哨子声代表猎狗要去捉老虎,击鼓声代表老虎要去捉猎狗。

  4.游戏开始,猎狗们和老虎们都在圈外四散快乐地玩耍,教师突然吹一声口哨,老虎们听到口哨声知道猎狗要来捉他们了,快速跑进大效果反馈在幼儿四散玩耍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们调整好相互的距离。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玩具或者食物、图书等)或快乐的事情与小伙伴们共享。

  2.能与同伴分享玩具、图书,并与同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验分享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及视频动画、“我会分享”图片。

  2.一袋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所需要的。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一袋谷子,调动幼儿兴趣。

  提问:咦,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谷子)对了,这是谷子。那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谷子吗?(不知道)好,那老师来告诉你吧,这是小鸡的谷子。那么你猜猜小鸡会用它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回答的都很不错,让我们来听小鸡是怎么做的吧。

  2.结合挂图讲故事,教师边讲边提问问题。

  (1)小鸡贝贝在院子里找到一粒谷子时,你猜小鸡贝贝是怎么想的?(幼儿自由回答)真棒,你们的想法都不错,那现在我们来听听故事里小鸡贝贝是怎么想的。(谷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人吃,怎么办?)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回答)现在我们再来听听故事里小鸡是怎么做的.(小鸡把谷子种在了地里,等秋天再来收获)

  (2)贝贝的谷子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贝贝看到结出这么多的谷子就请好朋友来一起吃,他的同伴吃到谷子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贝贝的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

  (3)小鸡贝贝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鸡贝贝有好东西总是愿意与同伴分享,分享是什么呢?分享就是有了好吃的和别人一起吃,有好玩的东西和别人一起玩。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因为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3.出示图片“我会分享”

  (1)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情景,让幼儿自己说说图片内容。

  (2)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在分享中学说礼貌的语言,如请、谢谢等,分享中要爱护别人的图书玩具,玩完了及时归还。

  活动结束:

  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感受分享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在小昆虫找食物的情境中,巩固不同的数数方法,并尝试探索学习物体呈分闭式排列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故事ppt、南瓜屋展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特别好吃的食物,看是什么?(出示南瓜)

  2、指导语:有两个朋友也特别喜欢吃南瓜,是谁呢?(出示小蟋蟀和小蚂蚁贴在南瓜上)

  二、欣赏故事并提问。

  1、指导语:今天小蟋蟀和小蚂蚁和这个大南瓜之间发生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故事:小蟋蟀和小蚂蚁非常喜欢这个大南瓜,于是它们决定把家搬到这个南瓜屋里。于是他们挖呀挖呀,造呀造呀,终于把心房造好拉!这个是蚂蚁的家,小蟋蟀的家在他的隔壁。南瓜屋里有温暖有湿润,还很香甜,它们过得可舒服啦!每天他们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去找食物。

  2、看课件,理解故事,学会接着数的方法。

  (1)出示课件,认识食物。

  指导语:猜猜看会找哪些食物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数物配对(课件)

  继续欣赏故事:有时候小蚂蚁找了一块小饼干,有时候是2粒葵花子,有时候小蟋蟀找了3片树叶,有时候是几颗花生?有时候又是几颗谷粒儿呢?

  (3)数食物,引出接着数的方法。

  过渡语:小蚂蚁和蟋蟀找了这么多食物,有时候小蚂蚁还会找……(翻新一页,出示糖果),有几颗糖果呢?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小蚂蚁找到了蛋糕,小蟋蟀也找了……(翻新一页,出示草莓)有几个草莓呢?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4)继续看课件,学习做标记数数的方法。

  指导语:小蟋蟀说今天我找了一样特别好吃的`食物,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出示玉米粒)他把蛋糕排成了圆,有几个呢?怎么数?(讨论后,老师在课件上做标记,与幼儿一个个数)并用数字匹配

  (5)总结:原来在我们数围成圆形状的食物时,我们先可以找一个小标记,然后一个一个接着数。数到标记时,就不能再数了,因为已经数过了。

  (6)请一幼儿翻南瓜书,做标记数物,并用数字表示,最后和幼儿一起数。

  指导语:小蟋蟀找了8个玉米粒,小蚂蚁说他也想考考你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三、介绍操作内容。

  1、课件发出下雨大雷声,继续欣赏故事。

  指导语:什么声音?(下雨了)这下可不妙,雨滴滴答答一下就是好几天,原来是雨季来了。小蚂蚁和小蟋蟀只能躲在南瓜屋里不能出门,没有东西,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们都急坏了,这可怎么办呢?

  2、引出操作内容。

  过渡语:你们愿意帮助小蚂蚁和小蟋蟀找食物吗?

  (课件声音小蚂蚁:谢谢你们,我们已经把我们需要的食物写在食品单上了,请你们帮我找出来吧!)

  3、指导语:小蚂蚁需要9颗香瓜子,小蟋蟀需要几颗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

  (课件声音小蟋蟀:谢谢小朋友们,我需要的食物和小蚂蚁是一样的,但是数量上还要比小蚂蚁多一份。)

  四、幼儿操作。

  1、根据蚂蚁、蟋蟀所说进行操作。

  指导语:那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2、操作完的作业贴至“南瓜屋”展板上,请幼儿上前数一数,验证后放入南瓜屋。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数学:排序(加组合)

  工作准备:彩色圆柱四盒

  直接目的:

  1、培养幼儿通过视觉正确地辨别大小的能力,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立体空间的感受

  2、通过观察能确认相同的面积及高度

  3、学习正确的比较方法。

  间接目的.:

  1、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手臂肌肉的控制力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及注意力

  3、学习正确的比较方法。

  适合年龄:3——5岁

  操作过程:

  1、介绍教具。铺毯请教具。

  2、展示蓝色圆柱体,同其它圆柱体。

  3、取出黄色圆柱体,请幼儿把高度相同的放到一起,并列摆放。

  4、取出绿色、红色圆柱体,将绿色圆柱体按照由粗到细,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把红色圆柱体和绿色圆柱体粗细一样的摞到一起,再把黄色圆柱体和红色圆柱体粗细一样的摞到一起。

  5、看三种颜色的圆柱体是不是一样粗的摞到了一起?

  6、把四种彩色圆柱体摆成十字花,高的粗的摆到中间,说规律。

  7、收时从最近的开始。

  活动延伸:和插座圆柱体一起操作,进行配对练习

  吸引力:色彩和大小、粗细、高低的不同

  错误订正:用视觉和触觉去订正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意图:

  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利用图片及小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数学是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因此数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8的减法算式、许多带数字的花、各种小鸟图片(红、黄、紫、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香蕉、梨》

  教师:咱们玩个香蕉、梨的游戏,老师的香蕉和你们的梨合起来是8,

  师:又有香蕉又有梨,一个香蕉几个梨?

  幼:又有香蕉又有梨,一个香蕉7个梨。

  二、学习8的减法

  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在叫?小鸟(对)。春天来了,小鸟也从南方飞来了,它们可高兴了,鸟儿们决定开一个音乐会,你们想去吗?(想)、可是去参加音乐会可不容易,小鸟还为你们设了几道关卡,要你们去闯关,你们能闯关成功吗?(能),好,我们出发吧。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小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红、黄、紫、大、小)。请小朋友举手回答。

  2、根据位置和大小不同,出示一幅图,我们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唧唧唧,飞走了几只小鸟(一只),这道题要求我们算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中的情景列出一道减法算式?8-1=7。小朋友看他列的算式对不对?(对)谁能根据这道算式列出相应的一道减法算式?8—7=1

  第一关已过我们在来闯第二关

  出示第二幅图让孩子观察图上有几只大鸟有几只小鸟?谁能根据这图中的情境列一道减法算式?(8—6=2)小朋友看他列的这道算式对不对?(对)谁能根据这道算式列出相应的一道减法算式?(8—2=6)

  第二关已过接下来再来闯第三关

  教师设置第三关的情景;

  出示图片根据小鸟的颜色装饰不同观察这幅图有了什么变化?让幼儿能根据情境中的变化列出其它几道减法算式题8-3=5,8-5=3.8-4=4。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减法之间的秘密,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

  第三关已过接下来闯第四关

  教师出示8的减法算式的卡片,请幼儿算出得数。

  三、师和幼儿一起玩《接花朵》的游戏。

  师将8只花向上抛,然后用手接住其中的一部分,请幼儿数一数落下几只花,然后猜一猜老师手中接住几只花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延伸:

  1、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游戏,现在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做 游戏吧! 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雪花片一人猜得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2、让幼儿在数学区域里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接瓶盖一人猜的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3、让幼儿回家后,可跟爸爸妈妈做“猜猜看”的'游戏,巩固8的减法。

  教学反思:

  孩子们通过学习,根据情景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8的减法,并能较好的理解了8的交换规律,在学习中利用挂图,让孩子观察、讲述小鸟的不同,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细心观察能力,并按规律掌握了8的减法,再过渡到抛雪花片,从中进一步巩固了8的减法。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不足之处:

  学习加减法对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对个别孩子出现的个别现象,在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多练习。

  通过今天的教学让我明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备课,寓教于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9-04

(经典)中班教案11-18

(精选)中班教案02-05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的教案07-18

中班教案[精选]08-22

中班教案08-08

[精选]中班教案08-25

中班的教案10-18

【经典】中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