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3-25 10:21: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汇总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班教案汇总9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2.在生活中乐意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故事草地上有一间蘑菇房,我们猜猜是谁的家?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有顺序的观看课件

  1.今天天气多好呀,谁来找小兔玩了?(根据课件点出相应的动物,并学学动物叫声)师总结:小猫、小羊、小鸭、小鸡想找小兔玩,他们来到小兔家门口。(我们跟小动物打个招呼。)

  2.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说一说可小兔家的门是关着的.,你会怎么办呢?

  3.看看小动物想了什么办法?

  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棒,那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什么办法?

  (1)小猫想了什么办法?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喵喵喵 我来用力把门锤。"

  (2)小羊想了什么办法?

  说一说,学一学:"咩咩咩 我来用力把门踢"

  (3)小鸭想了什么办法?

  根据幼儿的观察自由讲述。说一说,学一学:"嘎嘎嘎 我来用力大声喊。"师总结: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对了,小兔和小朋友想的是一样的,"他们太吵了,没礼貌。"所以呀,小猫使劲把门锤,小兔有没有出来开门?小羊用力把门踢,小兔有没有出来开门呀?小鸭用力大声喊,小兔有没有出来开门?

  (4)想想小鸡会怎么敲门,怎么做呢?

  为什么听到小鸡轻轻的敲门声音,小兔就出来开门了?(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有礼貌的敲门声)

  4.现在你们明白了,故事中谁的主意好?那我们把故事《谁的主意好》一起讲一遍

  三、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那生活中你是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蔬菜宝宝(小班日常生活区,娃娃家,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辨识不同蔬菜的形状和颜色。

  2、知道蔬菜有营养,喜欢吃蔬菜。

  活动准备

  自制蔬菜6种,相对应的蔬菜图片6张,盘子6个,玩具炒锅1个,铲子1个,夹子1个。

  操作要点

  1、从托盘中夹出一种蔬菜,用铲子在炒锅里翻炒。

  2、炒熟后用夹子夹出,盛放在与图片对应的'盘子里。

  3、依此法操作其他蔬菜。

  4、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做菜感受。

  指导建议

  1、根据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投放相应的蔬菜图片。

  2、真实的蔬菜,学习蔬菜印画,当掌握拓印技能后,还可以让幼儿想象添画。

  3、组织幼儿收拾好活动材料。(幼儿教育)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做事情容易自我为中心,争抢玩具,独占玩具,动手打人时常发生,因此我选择利用本次活动让幼儿懂得谦让他人。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分果果排排坐》懂得谦让他人

  2.尝试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谦让的良好行为

  活动准备

  1.儿歌《分果果、排排坐》

  2.苹果、香蕉各两个(大小不同)、橘子瓣、布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听儿歌

  1.教师播放儿歌《分果果、排排坐》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问题(1)儿歌里唱了什么?

  (2)大的果子分给谁?小的果子分给谁?还给谁留一个?

  教师小结:奶奶年纪大,所以要把大的留给奶奶,妹妹在睡觉也要留个果子给她,儿歌里的小朋友懂得谦让,大家都喜欢他。

  2.集体朗诵儿歌

  二.1怎样分

  (1)教师出示两个布偶娃娃姐妹及两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请幼儿来分配。

  问题:你在家里分过水果么?你是怎样分的?

  (2)今天两有两个娃娃来做客,大的是姐姐,小的是妹妹,现在要把这两个苹果分给她们,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先去分两苹果的大小,在对应地把它们分给娃娃)

  (2)教师扮演老奶奶,请幼儿来分配两个大小不同的香蕉。

  问题:现在幼儿两个香蕉,一个给你一个给我,你会怎么分?(引导幼儿区分两个橡胶的大小,然后进行分配,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2.分果果

  幼儿使用操作材料玩份水果的游戏,水果中有两块西瓜和五瓣橘子,请把这些水果分别放进奶奶的盘子和小朋友的盘子。

  问题: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

  三 (1)小结:谦让是一种好行为,会谦让的宝宝大家都喜欢。

  (2)集体朗诵儿歌《分果果、排排坐》

  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纲要》重申“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激发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途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身心需要,因此,整个活动中我以游戏“分果果”贯穿教学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在儿歌和游戏分果果中学会谦让他人,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

  同时我用启发式提问法,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让幼儿在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刺猬和好朋友分享草莓的快乐心情。

  2、懂得好吃的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感受小刺猬和好朋友分享草莓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 草莓甜蜜蜜的挂图;

  2、刺猬头像;草莓图片若干。

  3、轻音乐、电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头饰,引出故事。

  师:它是谁?(刺猬)它长得怎么样?

  提问:故事里有几只刺猬,它们叫什么名字?

  二、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1。

  小一出去了,发现了什么?有几颗?这些草莓是什么样的?

  小一吃了一颗草莓,是什么味道的?

  它正想吃第二颗时,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出示挂图2。

  小二也出去了,它发现了几颗草莓?它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挂图3

  太阳出来了,四个小刺猬身上都背了什么?有几颗?

  猜一猜,小刺猬们身上的草莓都是给谁吃的?

  4、出示挂图4

  想一想,小刺猬们还吃了谁给它们的草莓?

  为什么觉得这颗草莓特别甜,特别美呢?

  三、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播放轻音乐,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情境表演,角色体验。

  分组进行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幼儿记忆。

  教学反思

  《草莓甜蜜蜜》这个有趣的文学作品,正是讲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引导幼儿融入到故事的情景中,懂得“什么是好朋友”、“有朋友真好”。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有限,但是他们的语言表现欲往往表现得很强。本活动的内容比较适合小班年龄特点,同时也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因为小班孩子都比较喜欢小动物,以动物形式进行拟人话,懂得好吃的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不吃独食。当我提问:“为什么他们觉得这颗草莓特别甜、特别美呢?”孩子其实已经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但是由于他们不会用完整的话语描述它、表达它,从而不能很好地讲述。有些时候他们理解的东西老师应该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语言活动中,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要“先思而后言、先思而后行”!在以后的活动中要保持比这样更好的教育成果,需要对每节活动都要做到课前课后认真分析思考,《纲要》中指出好的要继续保留,不好的要及时改正,这样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进一步好的反思点,同时也让我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有更多的了解。

小班教案 篇5

  一、 活动背景

  在每天的早点时,都会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们吃的饼干是不是圆的?”“今天我们吃的是方饼干吗?”“桌子是不是方的?”我发现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一节以认识图形和图形分类为主,动画课件和游戏贯穿全课的科学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能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

  1、动画课件,录音机,欢快的音乐。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一张。

  2、三种形状的实物挂牌(与幼儿人数相同)。地上画有三个形状。

  3、彩泥、泥工板、三种形状的操作模具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 师:小朋友,形状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 师:(课件4)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链接到前该形状再自我介绍)

  幼A: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师:大家认识了圆形和方形,还有一个朋友在旁边不高兴了,它是谁呀?(三角形)你们能说出它长什么样吗?

  那我们再来看看刚才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链接到>课件,单独介绍三角形)

  哪为小朋友认识三角形了,能说出它长什么样的?

  幼C: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共同小结)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三个图形的自我介绍,来认识图形,但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述方面还不够完善,教师通过个别回答、集体回答,图形再介绍,使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对三图形的认识。)

  二、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1、 动画课件5:物体分类

  课件:小朋友,我们的`孩子到草地上去玩了,你们能帮我们把孩子找回家吗?

  师:(1)、哎呀,形状朋友想请我们帮忙了。我们先看看哪些宝宝在草地上玩?(苹果、皮球、帽子、电视机、电脑、冰箱、帆船、金鱼)

  (2)、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是谁的孩子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将物移到相应的房子边。如答对,物体走进房子,电脑:“你真了不起,帮我找到了孩子。”答错,则物体会自动走回到草地上,电脑:“这不是我的孩子,再动动小脑筋吧”)

  幼D:帽子是圆圆的,是圆形妈妈的孩子。

  幼E:电视机、冰箱是方形的,它们是方形妈妈的孩子。

  幼F:帆船是方形的,是方形妈妈的孩子。(电脑提示错误)

  师: 哎呀,帆船宝宝进不了家门,它不是方形妈妈的孩子。哪它是谁的孩子呢? 幼G:帆船宝宝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妈妈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帮形状妈妈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2、 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现在是什么宝宝呀?是什么形状的?

  看、那边地上有三个家,我们去找自己的家吧。(放音乐,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找对家)

  我们和家里的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3、 做饼干

  师: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饿了,我们一起来做饼干吧。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干,方形宝宝喜欢吃方饼干,三角形宝宝喜欢吃三角形饼干,请小朋友到和自己一样形状的饼干加工厂去做饼干吧!

  幼儿用模具、彩泥进行制作。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游戏的形式,由个别到集体,逐步加深活动内容。让幼儿对物体按图形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结束

  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做了那么多的饼干,我们把这些饼干送到形状王国去吧,和那里的形状宝宝一起分享。(放音乐,出场。)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会不舒服。

  2、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小黑狗手偶

  2、感冒症状图片(打喷嚏、流鼻涕……)

  3、预防感冒方法的图片(洗手、吃饭、锻炼……)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小黑狗手偶:“小朋友们好,我们是小黑狗,今天妈妈不在家,我们俩可以出去玩了,真好。”他们走啊走啊“阿嚏、阿嚏”“哎呀,我们这是怎么了?”

  2、组织讨论——了解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问题一、小朋友你觉得小黑狗怎么了?

  幼:小黑狗感冒了。(2—3位)

  师:阿嚏、阿嚏,小黑狗啊真的是感冒了

  问题二: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感冒过啊?

  小朋友感冒了会怎么样啊?(幼:会打喷嚏的。——出示打喷嚏的图片)

  师:那感冒了还会觉得有些什么不舒服呢?

  幼:流鼻涕、头痛、咳嗽、……(出示相应图片)

  师小结:流鼻涕、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还会发烧,我们会觉得身体不舒服,很难受,所以我们大家都讨厌感冒,是不是啊?

  3、结合图片展开讨论——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1)讨论:那既然我们大家都讨厌他,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感冒(让自己不感冒呢)?

  幼:洗手、吃饭、锻炼……(出示相应图片)

  (2)看图片提升经验,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师小结:我们可以多喝水(多上厕所就会把身体里的.毒给排出来)、不挑食(样样都爱吃这样我们才能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才能把感冒给战胜)、睡觉盖好被子、天冷了及时穿衣服(这样我们才不会着凉感冒)、多锻炼身体(让身体壮壮的让感冒躲得远远地)、多洗手,而且要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将手里的细菌洗掉这样我们吃饭吃东西的时候就不会不小心把病菌吃进嘴巴里了)我们小朋友都会的……

  4、活动延伸:

  跟着老师一起来洗洗小手。

  闻闻小手真香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开展期间,班上有名幼儿带来“鸡的诞生”一系列挂图,孩子们对鸡妈妈下蛋充满好奇。我就设计了一个母鸡生蛋的游戏,游戏中,他们积极地模仿小母鸡下蛋的动作,气氛非常愉快,活跃。孩子们尤其对母鸡下蛋的叫声“咕咕咕哒”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尝试设计了这一歌唱活动――《下蛋啰》。

  一、活动名称:歌唱活动——下蛋啰

  二、活动目标:

  1、借助情境表演、图谱演示、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趣味并初步学唱。

  2、尝试表演小母鸡下蛋的动作,充分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幼儿对母鸡下蛋过程的认识。

  (2)物质准备:草窝一个、母鸡图片(尾部开一处小口)、图谱、方巾若干条、鸡蛋的图片及其模型若干个、竹篮一只、地塑若干块。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以主人给母鸡和小鸡喂食,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利用母鸡和小鸡的叫声进行自然练声。

  2、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小鸡是从哪来的?”

  “今天呀,黑板后有一只奇怪的小母鸡又想生蛋了!你们听……”

  (二)、熟悉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

  师:“这首歌里唱了些什么呀?”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用歌词进行归纳。

  2、教师扮演“小母鸡”,再次演唱歌曲,孩子熟悉旋律。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师幼共同回忆歌词。

  (1)、“小母鸡坐在哪儿下蛋呀?”

  (2)、“小母鸡下蛋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呀?”教师引导幼儿表现高兴的心情。

  (3)、“小母鸡生完蛋之后怎么告诉人们呀?”教师引导幼儿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有节奏地说唱。

  3、幼儿以个别和小组的形式表演母鸡下蛋情景,其他幼儿随乐伴唱,师将“小母鸡”下出的鸡蛋逐一放入竹篮中。(学唱数次后,请小朋友看一看竹篮,每只母鸡都下了一个蛋,许多母鸡下了许多蛋。)

  (四)、演唱歌曲,表演小母鸡下蛋的动作,体验活动的`快乐。

  师:“今天呀,老母鸡为大家准备了许多草窝,请所有的小母鸡一块来下蛋。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

  (五)、尾声

  师:“小母鸡们生了许多的鸡蛋,我们赶紧去告诉好朋友们快来捡蛋吧!”(引导幼儿用欢快的鸡叫声请客人老师捡蛋,活动自然结束。)

  附[歌曲]

  下蛋啰

  佚名词曲

  1=C2/4幼儿园改编

  361┃20┃361┃60┃2213┃615┃

  小母鸡哟坐草窝哟高高兴兴下蛋

  612┃11┃6一┃XXXX┃XXXⅡ

  哟哟喂哟哟喂咕哒咕哒咕咕哒

  效果分析:

  1、整个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活动开始时,教师以主人(教师)给小鸡与母鸡(幼儿)喂食的情景引入课题,亲切而又自然地进行了练声。在这种氛围中,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咕咕咕”“叽叽叽”,一起玩起了“喂食”的游戏,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2、活动中,教师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演示形象的教具、“母鸡”下蛋情境的表演来教学歌曲。孩子们兴趣盎然,情绪愉快,特别是在“母鸡”在鸡窝里下出一个个蛋时,幼儿高兴得直拍手。等到母鸡下出一筐鸡蛋时,教师将筐拎到小朋友面前给他们看时,他们一个个都叫了起来:“哇,许多蛋。”幼儿也在这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歌曲。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幼儿模仿了母鸡下蛋的动作,进一步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同时也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充实整个幼儿活动的时间。

  3、“母鸡”下蛋的情景表演是本次活动的气氛高潮点,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得期待着下一个鸡蛋的出现,大部分幼儿易把为“母鸡”加油(唱歌)的任务给忘记了。针对此情形,教师应及时多加引导,如“呀,小母鸡下蛋要用很多力,你们不为它唱歌加油了,它就下不出蛋来了。”灵活地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歌唱活动上来。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依依不舍、金光闪闪。

  2、通过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感受家乡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小鸟?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鸟的故事,名字叫做黄金鸟。为什么叫做黄金鸟呢?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

  二、倾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老爷爷在采药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他是怎么救小鸟的?

  小鸟离开老爷爷的时候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依依不舍)

  金黄色的小鸟回来以后,他们不停叫着什么呢?

  小鸟们把老爷爷带去哪里了?

  山洞里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金光闪闪)

  老爷爷拿金子了吗?

  他拿了几个?

  老爷爷用金元宝做了什么?

  财主知道洞里有黄金的消息,他是怎么做的?

  最后他有没有取走黄金呢?为什么?

  故事里的鸟叫什么鸟?为什么?

  还有什么的名字里也有“黄金”?

  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教师问: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老爷爷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帮助幼儿理解老爷爷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四、激发收集民间故事的欲望。

  教师:《黄金鸟》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是老百姓之间互相讲述流传下来的,关于黄金的传说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更多好听的民间故事,带到幼儿园讲给大家听。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把泥搓成长条粘接成圆环的方法。

  2、激发幼儿自由想象讲述:自己做出的圆环像什么。

  3、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湿布

  2、课前让幼儿观察圆形。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作,引导幼儿观察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二、教师边念儿歌,边做示范。师:今天我们就也来做圆环,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泥条搓呀搓,搓成小木棍,弯弯腰,拉拉手,拉拉手,不松手,接在一起成圆环,圆环圆环真好玩。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放一点音乐)

  1、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2、把团好的陶泥放在两手上来回的搓;

  3、接自己搓的圆环摆成各种图形。

  四、评讲幼儿作品:说说自己做的圆环像什么?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小班教案[精选]11-06

(经典)小班教案10-31

小班教案(经典)11-23

[精选]小班教案10-24

小班教案【经典】02-20

小班教案(经典)03-11

(经典)小班的教案10-26

【精选】小班教案02-13

小班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