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3-24 10:20:1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汇总10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蔬菜中含有许多的营养素,但是许多的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吃蔬菜,想了多种方法都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一次游戏的过程中给了我启示,为什么不让孩子与家长来一次换位游戏呢?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换位的游戏形式,增加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2、通过游戏,进一步掌握对蔬菜的认识,对其感兴趣,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打好基础。

  3、通过自己与别人合作,培养互相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场地及材料准备:活动室一角布置成超市,内设各种常见蔬菜若干(青菜、白菜、大蒜、花菜、萝卜、豌豆头、菠菜、黄瓜、芹菜……);幼儿用桌,贴有数字,上设篮子、玩具钱币、刀、抹布。洗净或已制熟的各种蔬菜六盘做奖励备用;几种幼儿不太熟悉的蔬菜少量(茭白、洋葱、马铃薯、红薯、荸荠、芋头);供烹调用的调料若干。知识准备:幼儿对常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有了初步的认识。幼儿玩过超市游戏。与家长联系,以便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引起游戏的兴趣

  1、建立家庭告诉幼儿今天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而且是爸爸妈妈当小宝宝,请幼儿两人为一组,分配角色,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老师为他们贴上数字,请他们按照数字带上宝宝(父母)找自己的家坐下。

  2、介绍自己的家庭请各个家庭的爸爸或妈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二、基础部分

  1、买菜师:快中午了,爸爸妈妈们有没有买菜呀?现在请爸爸妈妈拿上篮子,带上钱到我们的超市去买菜,超市的菜是一元钱一样,你买几样就要付给营业员几快钱。好了,快去买菜吧。

  2、说菜

  1)请买好菜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说说今天买的什么菜?

  2)请爸爸妈妈向大家介绍今天买的什么菜?说说今天的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师:我们都知道,植物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几个部分,今天每个家庭买的菜都很多,那么谁能说说今天买的'菜是吃的哪一部分?(请爸爸或妈妈分别说说各种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说得不对的可由宝宝补充)

  3)出示几种老师准备好的蔬菜,请爸爸妈妈和宝宝共同商量这种菜吃的是哪一部分?(说对的家庭奖励一盘准备好的菜)

  3、做菜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宝宝真棒,说了这么多,我们的宝宝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就来做菜吧。(请每个家庭的爸爸妈妈和宝宝利用奖励的菜和买的菜制作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以幼儿为主,家长做参考)。

  三、结束部分

  大家相互品尝,评比,老师小结。活动后记:此次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结束后,幼儿还是争吃自己做的菜,并吃得津津有味,虽然有的幼儿在放调料时掌握不好,有的太咸,有的又甜又咸,有的很酸,但他们都吃得十分香。家长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孩子在家时不爱吃的蔬菜,做得很美味也不吃,变成自己动手做时就吃得十分香甜呢?我想其中原因很多,要大家细细去品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通过欣赏蒙古族音乐,让幼儿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事先装扮一名蒙古小客人,蒙古族音乐。

  2、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盛会。

  提问:“那达慕”盛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举行“那达慕”盛会。

  在感知蒙古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动作。

  1、赛马。

  2、歌舞。

  (四)结束

  活动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对活动价值的思考: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结束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基本节奏是“×××××××.××××--”的三拍子歌曲。旋律进行中强弱弱的力度变化对比增添了欢快而热闹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衬词句“哎呦呦呦”,“啊哈哈哈”的使用刻画了小朋友数圆圈的有趣情景。这首歌曲借助艺术形象,向幼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幼儿知道树龄与年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对幼儿当前经验的思考:

  大班幼儿对于节奏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对于各种节奏游戏也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一些付点音符和比较复杂的节奏,孩子们掌握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学唱过程中掌握付点音符的节奏。

  对活动设计的思考: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节奏导入,让幼儿巩固附点知识,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第二环节为学唱歌曲,让幼儿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用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曲。第三环节为唱唱演演,让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扮演大树和园丁的角色,体验大树桩成长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1、学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能用清脆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并唱准三拍子强弱弱及附点音符的节奏特点。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感受大树桩成长的乐趣。

  重难点: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并唱准三拍子强弱弱及附点音符的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大树桩图片、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节奏导入(巩固附点知识,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导入语:大×班,有一群,小朋友。(有节奏地说)

  1、教师问:(X X X X X X X. XXX X - - )(出示节奏卡)

  宝宝们!宝 宝们!你有 几岁 啦?

  2、幼儿有节奏地回答:老师呀!老师呀!我有×岁啦。

  3、树的年龄:出示年轮图片。

  关键性提问:

  (1)大树也有年龄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几岁了呢?

  (2)我们用节奏的'语言一起来问问:大树桩,大树桩,你有几岁啦?

  小结:大树的年龄就是它一圈一圈的年轮,它每长一岁,树桩上的圈圈就会多一圈,有几个圈就代表它有几岁。

  二、学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用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曲)。

  过渡语:公园里有一个大树桩,知道大树桩几岁了吗?有一首歌会告诉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完整欣赏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关键性提问:

  (1)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欢快的?悲伤的?优美的?……)。

  2、幼儿边欣赏边随乐拍打节奏(要求:拍手重重地一次,轻轻拍膝盖两次,尽量表现出强弱弱的特点)。

  3、再次欣赏歌曲。

  关键性提问:

  (1)你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话?请你来唱一唱。

  4、学唱歌曲

  (1)全体学唱歌曲。

  (2)重点尝试X X X X X X X. XXX X - - 的节奏。

  (3)齐唱——分组演唱歌曲

  要求:能用清脆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的节奏。

  三、唱唱演演(边演唱歌曲,边扮演大树和园丁的角色,体验大树桩成长的乐趣)

  1、示范表演:请一名幼儿扮演小树,教师扮演园丁,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

  2、幼儿扮演园丁和小树,边唱边表演歌曲内容。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收集有关茶的知识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种类。

  2、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仪态端庄,先客后主等。

  4、体验泡茶,品茶的快乐。

  活动准备

  茶具,各种茶叶,茶袋,VCD短篇,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茶袋。。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师:“现在请小朋打开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茶叶,你认识吗?”

  师:“如果你不认识没有关系,现在去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他们。”

  1.播放幻灯片。

  2.请小朋友再次观察茶叶,你认出了它是什么茶了吗?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碧螺春,梅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毛尖,蓝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龙井,绿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普洱茶,黄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铁观音。

  二、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饮茶是最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吗?”

  1.播放短片。

  2.教师小结:“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对,中国是第一个开始饮茶的国家,我们把饮茶看作是优雅,美的享受。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茶叶的种植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你们作为中国人,心里是什么感觉啊?”

  二、了解茶的用途及功效。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喝过茶吗?好喝吗?你们都喝过什么茶?”

  “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喝茶吗?喝茶有哪些好处?”

  “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还有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三、了解茶艺。

  1.教师示范茶艺表演,请幼儿观赏。

  师:“茶既然有那么多好处,你们现在想不想就品一品呢?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们泡制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

  2.在茶艺表演中渗透文明礼仪,先客后主的文化熏陶。

  (1)介绍茶具名称。

  (2)温杯。

  (3)泡茶。

  (4)品茶。

  3.请幼儿给老师奉茶,。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虚,好客,愿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第二道茶是味道最香甜,最好的。今天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就把这最好喝的茶献给他们好不好?”

  四、幼儿自主操作泡茶品茶,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自己茶袋里的茶是什么味道?现在请小朋友泡一下自己茶袋里的茶并品一品?”

  六、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家后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泡制一道茶,消除他们一天的劳累。

  活动反思与建议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获得愉悦和美感;

  2、创造性地用声势、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鼓励幼儿能够根据音乐稳定地表现节拍。

  二、活动准备

  1、头饰:蝴蝶 2、录音机、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在乐曲《问候舞》的伴奏下,幼儿愉快自由地进入活动室。

  (两个小朋友手托手,跑跳步进入活动室,并根据音乐的变化创造、表演声势动作。)

  2、发声练习(C、#C、D、#D、E、F)

  12 34 5-|54 32 1-|12 34 5-|54 32 1-|

  小猫怎样 叫?喵--- 喵--- 喵— lv lv lv lv lv lvlv lvlv lv.

  小鸭怎样 叫?呷--- 呷--- 呷—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1— 2|3— 4|5— 6|5— —|5— 4|3— 2|1— 3|1— —|

  河 里 小 鱼 游 啊 游, 摇 摇 尾 巴 点 点 头。

  3、随前奏用最好听的声音表演唱《蝴蝶歌》,问:“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12 34 5 5|i 76 5-|4 44 3 3|22 22 1-|)

  4、用声势、身体各部的.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感受音乐,用身体当乐器(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鼓励每个幼儿创造不同的表现形式,并请每一个幼儿展示,然 后 老师哼乐曲每个幼儿按顺序各表示一小节,教师给予适当地鼓励和引导。

  (12 34 5 5|i 76 5-|4 44 3 3|22 22 1-|)(我 们到 这里 取 乐 器)

  5、随音乐有顺序地自选乐器,用乐器表现稳定地节拍,感受不同乐器所表现的不同感觉。

  (12 34 5 5|i 76 5-|4 44 3 3|22 22 1-|)(请 你把 乐 器 轻轻 放下 去)

  6、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分组、分形式演唱(合唱、伴唱),引导幼儿用哼鸣等声音表现形式来组合演唱。

  四、活动结束

  随音乐送乐器……

大班教案 篇6

  [教材简解]

  大班律动游戏《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选取的是《玛鲁序卡舞曲》,是一首钢琴曲。这首乐曲的节奏鲜明、有不断反复重复的段落。乐曲既抒情性又有一定弹性,两者比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怎样让这样一段音乐呈现在孩子面前呢?我想到了游戏,因为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目标预设]

  1、了解乐曲节奏鲜明、段落重复的特点,尝试用不同形式表达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在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运用身体动作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3、乐意参与游戏,能按规则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

  能运用身体动作富有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设计理念]

  整个活动中,我始终都是利用故事情境“小黑想当音乐家”来引导孩子们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形象。尤其是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来引导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用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经过讨论、实践和再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逐渐学会音乐游戏。给孩子一个情境,就能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更快地融入进音乐游戏中去。

  [设计思路]

  在活动中,孩子们会很容易就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能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游戏。在导入部分,以“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引发孩子们的讨论,为下面整个故事情节做铺垫。接下来的讲述故事、感受乐曲、用身体动作表现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小黑的故事”展开,给这段音乐富于鲜明的形象,便于孩子感受与理解。在掌握节奏、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最后孩子们都能完整地进行表演,用身体动作表现出音乐的特征,同时感受到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最后的线条表演,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激发孩子们敢于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1、事先玩过韵律游戏《蹦擦擦蹦嚓》。

  2、乐曲《玛鲁序卡舞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蹦擦擦蹦嚓》

  1、孩子们,找个空位坐下吧!来,精神点!对了,还记得我们做过的“蹦擦擦蹦嚓”的游戏吗?我们做给后面的老师看看?

  2、师幼听音乐一起做律动。

  3、耶,你们做的真不错!后面的老师给点掌声吧!

  (二)谈话活动:《我的愿望》

  1、哎,我呀,我!你们知道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那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吗?(没猜出来吧)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幼儿园特别想当一名幼儿教师,我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啦,都实现好几年了,我特别开心!

  2、对了,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3、讲述故事:《小黑的故事》

  (1)有这么一只小猫,要记住它的名字哦!叫“小黑”,叫什么呀?小黑也有梦想!小黑有什么梦想呢?因为这个小黑呀,特别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乐器,所以它的梦想呢,就是长大当一名音乐家。

  (2)有一天呀,小黑从家里悄悄地走出来,来到了森林里。森林里面有一个小木屋,小黑非常好奇,推开门一看,啊,里面藏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小黑高兴极了。你们知道在藏满乐器的小木屋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三)欣赏乐曲。

  1、播放乐曲《玛鲁序卡》。

  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来让音乐讲讲这段故事。

  2、谁听出来,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故事?

  (你们的耳朵真灵,听出了这么多:钢琴、木琴、架子鼓等等)

  3、播放音乐,师完整表演。

  小黑高不高兴?现在我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看看,和你们说的一样吗?

  4、和你们说的一样吗?那你听出来什么?

  (弹钢琴、踢球、跑步……)

  (四)学习律动游戏。

  1、师边分段讲述故事边用动作表示,帮助幼儿初步回忆理解。

  小黑呀,推开门一看,这么多乐器,高兴极了!首先看到了钢琴,弹起了钢琴;接着是木琴,用打锤敲了起来,它的琴声太好听了,森林里有好多小伙伴呢,听到琴声会怎么样?来我们试一试(跑的动作)。什么声音这么好听呀?跑过来推开门,哇!原来是小黑!(我们推开门试一下)那,我这是在干嘛?(小木屋外挤满了人,我爬上小梯子爬到天窗往里看一看,我们试一试。)

  2、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现在我们坐在小椅子上,把这个音乐故事做一做?

  3、分段学习动作。

  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是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会讲故事呀?是呀,我们的身体都会讲故事。

  (1)钢琴:那么谁见过投入的弹钢琴是怎么弹的?你来试一试?很投入弹钢琴是什么样子?

  我们来试一试。

  师边唱边做弹钢琴动作,你们见过朗朗哥哥弹钢琴吗?很投入,头也甩起来,我们跟着音乐试试。

  (2)木琴:咱们听听下面的音乐到什么了?那你听这木琴是有节奏的敲打呢还是没有节奏?伸出我们的食指来试一下,要有节奏的敲!再来一次,这回把这架势摆摆好啊。

  (3)小伙伴:继续下面的音乐。干嘛了这段?那我们也随音乐去看看。那你想想小动物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跑出来,一推开门看到小黑很惊奇啊,那惊奇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张大嘴巴,还要怎样?瞪大眼睛,你也想试试啊。我一起来坐坐这个惊奇的样子,好,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

  (4)行礼:小黑在上台前,看到这么多观众要行礼,那男孩怎么行礼?女孩怎么行礼?谁会?他会呀?别人都不会?

  男孩来,抬头挺胸,宫廷礼;女孩宫廷礼怎么行?你来做一做,穿的什么?裙子?

  来,听音乐,小黑,我们行礼,音乐一起来我们就做。

  4、完整表演故事。

  (1)师幼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现在你选一个碰不到别人的地方,我们用我们的身体完整地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加上行礼别忘了啊?

  (2)起名字。

  真不错,先回到小椅子上。好,给我们今天这个活动起个名字吧?小黑,你想起什么呢?

  (五)不同形式表演。

  1、用乐器动作表演。

  这个音乐就只能这么玩吗?小木屋里不是有很多乐器吗?不是说还有什么什么小提琴吗?那些乐器都可以加进来玩哦,现在我想加一加,你看看我加了什么乐器?

  2、师表演,用不同乐器动作。

  提问:我又拿起了什么?试一试,跟着音乐学学乐器动作。

  3、线条表演。

  (1)今天你们的表演真棒,用我们的身体表演了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想不想看看?

  (2)放音乐表演线条画。

  今天,我还想用线条来讲讲这个故事,你也可以跟我试一试。

  (3)师幼用食指听音乐、看图谱画线条。

  怎么样?我可以用线条画出来,有没有做过这个游戏?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六)结束活动。

  1、今天我们做了很多小小音乐家的活动,回到教室后用我们的身体动作和画画的方式把这个音乐故事讲给其他的同伴听,好不好?

  2、师幼边做动作边听音乐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种类。

  2、在交流中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感受亲子品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亲子收集有关茶的资料和各种茶叶

  2、每个家庭自带茶具;分类筐

  活动过程

  一、茶展初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在亲子互动中看一看、说一说有关茶的知识;教师引导观察各种各样的茶。

  二、亲子品茶会了解茶的不同种类

  1、泡茶:幼儿学习泡茶的方法,家长指导

  2、品茶、说茶:

  (1)品茶方法:闻品

  (2)自由交流:你泡的是什么茶?喝起来是什么味道?在比较中引出茶的种类(绿茶、花茶、红茶…)

  (3)小结:茶的种类有很多,XX是绿茶;XX是花茶;还有……

  (4)说说茶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游戏“品茶大冲浪”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

  游戏形式:亲子品茶、幼儿品茶

  整理活动:将幼儿收集的茶叶进行分类。

  设计思路

  一、谈谈为什么要采用亲子课堂的形式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大家都知道:家长和教师一样,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尤其是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尤为重要。而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但是要让他们改变旧观念、领悟新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让他们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在二期课改的整合中,不但提出了目标和内容的整合,也提到了资源的整合。

  所谓资源的整合:也就是说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地加以利用,并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有效地影响。

  基于以上原因,我经过反复的思考决定采用亲子课堂的形式,让家长共同参与活动。让我们的家长也有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让他们从幼儿教育旁观者、监督者、被指导者的角色,转变到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我想这样可以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第一,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了新的教育理念,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第二,利用家长方面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家长在与老师的合作中,加深相互间理解,便于以后开展各项工作。

  在选择了亲子课堂这个形式后。当时就有同事劝我:亲子课堂这个形式的确很有创新意识,不过作为一个尝试性的活动,还是放在日常活动来开展显得更好。但是如果作为参加教学比赛的话,从成功的角度上来说,没有家长的参与更容易成功。因为家长的存在给教学活动带来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活动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在指导的时候也会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我也曾经犹豫过,但是我想我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来的,既然新课程新理念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重新回到了零的起点,那么我作为一个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老师,就应该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既然思考了就应该去实践。我坚信谁先行一步,谁就会离孩子更近一点,离成功教育更近一点。我愿意在二期课改中,做一颗铺路的小石子。

  二、活动的来源和环节的设计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一个“叶子”的活动,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生成了一个问题:茶叶也是叶子的一种。我觉得茶叶是一种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成。于是孩子们进行了有关茶的资料和茶叶的收集。同时我也了解到一些信息:班中有许多爱喝茶的家长,这正是一个尝试开发家长教育资源的好机会,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亲子活动。

  整个活动分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通过茶展的形式,把幼儿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展示。在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使幼儿和家长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个环节设计了泡茶、品茶和说茶这样一个过程,我想让孩子们大胆的尝试自己去泡茶,然后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不同的感官来了解茶的基本分类和作用。同时也利用了家长的资源,对泡茶的方法和茶的一些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三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体验到了亲子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最后的整理活动,不但是一个对知识巩固的过程,也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的体现。

  幼儿的语言有100种。在整个活动中,孩子通过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等,运用了多种感官,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来了解了茶的文化和一些关于茶的粗浅的知识。

  对于我来说,这个活动到这儿还没有划上一个句号。回到幼儿园后,我考虑给家长呈上一本留言簿,请他们留下一句话。这句话可以是对活动的评价,也可以是自己的收获,或是对活动的建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家长们的教育水准和教育观念。同时,也可以为我们下阶段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我相信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最终会让家长们了解到何?二期课改“,也会指导他们实际的教育行为,让孩子成为真正受益的人。

  三、活动的准备及一些细节的考虑

  1、知识上的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知识上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说去书店买有关茶的书,上网查找有关茶的资料和信息,去茶叶店进行咨询等等。我想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必须要有更多

  2、注重幼儿情感的体验

  现在提倡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因此,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比较注重幼儿情感的体验。其次,培养幼儿的成功感,使每个幼儿有获得成功和进步的体验。另外,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比如:请同伴品茶、请客人老师喝茶等。

  3、为什么要用保暖杯:

  第一是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因为泡茶所需的水温比较高,一般在80度左右,如果用热水瓶、饮水机等。那么泡茶的时候端着一壶烫茶走动,显然存在着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而用了保暖杯,大家各自坐着泡茶,就可以避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第二是考虑到有的家长对泡茶比较在行,可以为自己准备一杯水温比较适合自己茶叶的热水。

  四、反思和下阶段的探索

  1、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同时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同时增强了亲子间的交流和情感。作为家长来说,在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的同时,也从其他家长那里了解和增长了新的知识。

  2、下阶段的探索目标:孩子在已经学会了泡茶的方法后,可以探索一些其

  他的泡茶方式:如奶茶、八宝茶等,另外我也会根据价值的留言和要求对下阶段的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体育游戏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机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而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及基本动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喜欢选择符合自身运动水平的运动的方式参加活动。为在幼儿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让其基本动作得到发展,结合幼儿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角色,特设计此活动,旨在根据幼儿的水平差异,有意识地利用材料设置不同的难度,让幼儿有机会设定自己的目标,初步判断自己的运动动作,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平衡的基本动作,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名称与内容】

  体育-----勇敢的喜羊羊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和平衡的基本动作,初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重点】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和平衡的基本动作。

  【难点】掌握助跑跨跳正确的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有过走梅花桩的.经验,对角色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塑料椅子1个、大椅子1个、木棒4根、梅花桩若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背景音乐。喜羊羊、美羊羊的头饰若干,灰太狼、慢羊羊和沸羊羊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扮"村长",幼儿扮"喜羊羊和美羊羊",共同做热身运动"羊羊操"。

  (二)、基本部分

  1、以"沸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引出"羊群练本领",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设置的不同难度的"高山、小河、梅花桩",并示范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走梅花桩的基本动作。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难度的"高山、小河、梅花桩"进行自主练习,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怎样才能安全地跨过小河呢?",师幼交流助跑跨跳过小河的方法,教师总结并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

  4、幼儿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小河",再次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教师随时提醒幼儿姿势的正确性,鼓励胆子较小的幼儿尝试挑战更宽的"小河"。

  5、教师:"去狼堡救费羊羊的路被灰太狼破坏了,怎么办呀?"师幼一起用"训练场"上的材料"修去狼堡的路",调整场地,设置不同难度的两条路。

  6、解救沸羊羊。

  师幼自主选择通往狼堡的不同难度的路去解救沸羊羊:从羊村出发,爬过高山、跨过小河、走过梅花桩,到达狼堡后,看到的是沸羊羊救可以解救,看到的是灰太狼就赶快返回羊村。

  (三)、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庆祝胜利,整理场地,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把游戏的材料投放到活动区,教师引导幼儿自行组织小组游戏,增加游戏难度,鼓励幼儿不断挑战自我。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2.在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3.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

  活动准备:

  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重点:

  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动物朋友,它给我们出了一条谜语。(图片)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谜底就是手,然后师生同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师生共同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的活动,做各种手势,如小狗汪汪汪、小鸟飞飞飞、小猫喵喵喵、小兔子跳跳跳等,为做各种手形打下基础。

  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

  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1.提问: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请小朋友仔细看他是怎样把变出的手型画出来的(请幼儿讲)。

  2.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3.范画欣赏。

  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老师提绘画要求)。

  1.先变换手型,然后再画变换的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型来添画涂色。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点(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的程度)来进行评价。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本课时的难点(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进行评价。

  3.老师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五、总结:

  大家说美不美啊,我们的双手真像是一位魔法师!那么,老师也希望小朋友们能好好运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把我们的世界装扮的更加美丽多彩!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和感知队形图示的基础上,用动作和队形表现音乐形象。

  2.创编舞蹈动作,并选择合适的动作变换队形。

  3.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活动准备:

  1.音乐、音响设备。

  2.队形示意图、磁性底板。

  活动过程:

  一、理解队形示意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张图,这是跳舞用的队形示意图,你知道图中的标记表示什么吗?黑的表示什么?白的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出来,这表示什么队形吗?这"两横排"是怎么排出来的呢?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排队的`时候,横排要对齐,竖排要对齐,每个小朋友之间还要空开一定的距离,这样跳舞的时候才好看。

  师:有没有哪组小演员愿意来试一试,排成这样的两横排呢?

  师:排好了吗?"观众们"觉得他们排的怎么样?

  师:其他两组想试试吗?这次我可要提高难度啦!我数到10,就要站得像这组这么好,可以吗?

  师:刚刚,我们的"两横排"已经排的非常好了。那会不会排其他队形呢?看,这是什么队形?哪些小演员先来试试?注意间距哦。

  二、创编动作。

  师:今天,老师收到一个通知,森林里面要开舞会了,请仔细听,会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听音乐!

  师: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啊?他们跳舞时会做什么动作呢?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一学各种小动物吧!(自由模仿)师:小朋友,这么好玩的舞会你也想去参加吗?那我们也要排练个节目,要不我们也来跳个舞,怎么样?就刚刚听到的音乐,你最喜欢做什么动作呢?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三、变换队形。

  师:现在我们要来站队形跳舞了。看,这张队形示意图表示什么意思呢?先是"一横排",再变成"圆形",那刚刚做的2个动作哪个更适合换队形呢?好,我们来试试看,哪组演员先来挑战?

  师:小朋友,你们还会做什么动作呢?那我们是在什么时候换动作呢?

  出示新的队形变换图,边换动作边换队形。

  师:好,再请一组小演员上来,记住,要换动作变队形哦!

  师:你们还想换什么动作呢?(再请一组)

  师:小演员们可真厉害,跳的舞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参加舞会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10-16

大班教案[经典]01-23

大班的教案05-29

大班教案11-10

(经典)大班教案04-02

(精选)大班教案05-01

[精选]大班教案10-17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12-04

【经典】大班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