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教案

时间:2025-01-25 08:02:3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游戏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游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游戏教案

大班游戏教案1

  一、作品

  莫扎特回旋曲(略)

  ◆动作建议

  1--2个8拍,长头发。

  3--14个8拍,吹头发。

  15--18个8拍,梳头发。

  19-27个8拍,烫头发。

  28-31个8拍,剪头发。

  ◆游戏玩法建议

  1、幼儿边听音乐边做相应的动作,游戏时尽量站在黑色的地贴上,以免影响周围幼儿的表现。

  2、“吸尘器”来时,“头发”可以躲避,跑回座位。也可以被吸到“吸尘器”中。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知强弱的音乐特性及回旋曲的不同乐段。

  2、能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编出吹、梳、烫头发的动作,提高戏剧创编表现能力。

  3、尝试用肢体表现音乐,体验参与音乐剧的快乐。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音乐、头发、黑色地贴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小东西,只有眼睛特别好用的小朋友才能看得到。注意看……教师出示一根长头发。

  2、情景故事一一整体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结构

  教师配乐讲故事:每个人都有头发,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头发的故事。小头发都是在光光的脑袋上慢慢长大、长长的。了解红、黄、蓝是三原色,由这三种颜色两两调和可变化出桔、绿、紫三间色。

  小头发最开心的事就是风伯伯请他来跳舞,可是每次跳完舞,头发都会变的乱七八糟,好难看,这时候梳子来帮忙,梳过来梳过去。头发感觉自己还要再漂亮一些,于是就把自己烫得卷卷的,好漂亮!因为烫的次数太多,最后都烫糊了。剪刀说:我来帮忙,只需要修剪两次,就可以搞定!剪完一看,糟糕,头发都掉在地上,变成光头了!你喜欢自己的头发吗?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快乐的小头发。

  3、座位游戏一一分段欣赏音乐,创编肢体动作。

  (1)长头发

  教师引导:每一根头发都是在光光的脑袋上由小变大的。你的长出来了吗?

  (2)吹头发

  教师引导:风来了,你的头发会怎样飘?

  (3)梳头发

  教师引导:都吹乱了,拿梳子梳二下,头发会怎样动呢?看清楚我要往哪边梳?

  (4)烫头发引导幼儿用手指或手臂模仿烫卷的头发,鼓励创新。

  4、快乐的'头发一一引导幼儿用肢体随音乐旋律表现头发的不同状态。

  教师请幼儿站茌黑色的点点上,用自己的身体来演绎一次快乐的头发。

  (1)长头发一幼儿随音乐让身体由小变大

  (2)吹头发一幼儿站在原点随音乐舞动身体和手臂

  (3)梳头发一教师出示梳子,朝不同方向梳,幼儿朝相反方向倾斜身体或手臂。

  (4)烫头发一幼儿绕臂,用身体做卷发造型。

  教师引导:不同的小朋友,身体会变成不一样的卷卷头发,你是什么样的呢?

  (5)剪头发一幼儿随节奏身体表现头发的渐短。

  (6)收拾头发一教师扮演吸尘器,吸幼儿扮演的头发。

  5、完整玩游戏2-3遍

  6、结束部分

  幼儿和老师在吸尘器吸头发环节,边吸边出活动室。

大班游戏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品德行为。

  2、培养幼儿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

  活动准备:我的家的各种玩具家具。麦当劳用品、食品。

  教师预设与幼儿活动情况:

  一、在游戏之前启发幼儿回忆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特别对麦当劳幼儿尤其兴趣。这时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正确,自如地使用礼貌用语等欣慰与同伴交往。

  二、由于此次活动的两个游戏串连,因此要启发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启发角色与其他角色的相互交流等。

  三、活动后讲评,重点肯定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自评。

  活动之四:音乐游戏:《熊与石头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乐曲,大胆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2、培养自控能力,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头饰、钢琴

  教师预设与幼儿活动情况:

一、教师启发幼儿对熊的动作表现及石头人的`动作。

  二、让幼儿熟悉另段一月旋律的不同。

  三、让幼儿熟悉音乐游戏规则。

  四、请幼儿扮演熊和石头人的角色,同时能够听着音乐进行游戏。

  观察与反思

  我在本节课中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感受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效果良好。幼儿的表现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活动的气氛良好。如许多幼儿能够用动作表情表现“熊”和“石头人”的不同形象。从活动的效果看,我认为游戏规则遵守的好坏,直接影响游戏活动的进行,因此在课中重点引导。

大班游戏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循环往复的曲式和尾音的长短。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尾音长短变化。

  3、体验与同伴共同跳问候舞及表现音乐的乐趣。

  教学准备:

  报纸人手一份,白纸一张,记号笔、音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乐曲循环往复的曲式和尾音的长短,能用多种方式表现尾音长短变化,体验问候舞的乐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

  欣赏法、操作法、游戏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初步感受乐曲旋律,用动作匹配尾音。

  完整欣赏

  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和你们一起分享,好吗?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这段音乐什么地方很有趣。(教师随音乐做肢体动作)

  第一遍

  提问:音乐听完了,什么地方很有趣呢?谁来模仿一下?(嗯,啪)我刚刚用什么动作来配这个音的呢?

  引导幼儿创编匹配尾音的有趣动作,感受尾音的变化

  师:除了这个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配这个有趣的地方呢?

  3、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师:刚刚你们想了好多的动作,那这次请你们用这些动作来配这个有趣的音,好吗?记得要跟上节奏哦!

  第二遍

  二、感受音乐结构和尾音长短的变化

  1、画图谱

  师:这个有趣的音有多少呢?它是怎么变化的呢?请你们边听音乐边看老师来画一画,仔细看好哦!

  提问:这个调皮的音是怎么变化的呢?(前面竖着,后面一横一勾的)后面的像小动物的什么呀?(尾巴)像这样的音我们叫它“尾音”再看看每一句长短一样吗?(有的长,有的短,而且一次比一次多)

  2、撕报纸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能不能用撕报纸来表示这个尾音先看看老师是怎么撕的(教师哼曲示范)你们会吗?尾音长撕得长,尾音短撕得短。

  1、幼儿完整欣赏乐曲,看教师随乐曲做动作。听完后说说这段乐曲什么地方很有趣?一位幼儿来模仿这个声音,说说用什么动作来配这个音。

  2、幼儿说说除了用这个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配这个有趣的地方。

  3、幼儿跟教师一起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1、幼儿说说有多少个有趣的'音并边听边看老师画一画。

  幼儿听完后,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

  2、幼儿根据教师的指导边听音乐撕报纸,感受尾音的长短的变化。

  通过完整欣赏乐曲,让幼儿初步感知乐曲的曲式。也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体验乐曲的趣味性。引导幼儿说说什么地方有趣,让幼儿自主的说说,并说出用什么动作来配这个音乐的。

  通过让幼儿想象用什么动作配有趣的音,开拓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接着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一做,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通过教师听音乐画图谱,引导幼儿了解尾音的多少以及它是如何变化的。接着教师的小结,帮助了幼儿掌握尾音的知识点。12

大班游戏教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表演中体会新疆民间歌曲的活泼和欢快风趣的风格特点。

  2.学习原地屈膝步,耸肩等基本动作和组合。

  活动准备:

  幼儿提前学会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全体幼儿随音乐复习歌曲《小毛驴》,要求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唱准三连音和弱起节奏。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分句创编动作。

  2.教师将幼儿喜欢的动作编成舞蹈,示范表演。

  3.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表演创编的舞蹈。

  4.教师讲解学习原地屈膝步,耸肩等基本动作:

  原地屈膝步:双脚原地左右脚交替屈膝抬脚跟,重心腿直立,左右脚交替。

  5.教师带领幼儿重点练习屈膝步。

  6.教师讲解基本动作,幼儿四散面对教师站好进行学习,对于动作不正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和教授。

  7.幼儿学会基本动作后,教师教授组合。

  8.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集体表演舞蹈,要求幼儿注意表情,表现出小毛驴活泼可爱的样子。

  9.教师讲解歌曲的`内在含义,并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舞蹈中,充分调动幼儿表演的积极性和欢快和活泼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

  全体幼儿随音乐学小毛驴出教室进行游戏。

大班游戏教案5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小孩的协调能力。

  2.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孩子合作,竞争的能力。

  4.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孩子合作,竞争的意识。

  2. 运粮的辛苦,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小沙袋(粮食)﹑小凳子(障碍物)﹑筐子(粮仓)

  活动过程

  1.游戏开始前布置场地将小朋友分成相等的几组,站好队列,作好准备。

  2.老师作示范运粮(用小沙袋代替粮食)

  3.游戏的规则:(1)扮演运粮的`幼儿要弓腰,双手扶好“粮食”在背上,沿着布置好的示意方向,绕过障碍物把“粮食”送到“粮仓”。(2)运粮的小朋友在运粮的途中谁把“粮食”掉下来就视为不爱惜“粮食”。

  4.游戏开始:老师口哨一响,每组第一个小朋友背上“粮食”弓着腰,向前绕过两个障碍物到达指定位置。前面的小朋友把“粮食”送到“粮仓”后,转身和下一个小朋友击掌,下一个小朋友才能开始,依次进行,看哪一组运粮最多。鼓励幼儿不能掉下“粮食”要把“粮食”送到“粮仓”内。

  5.活动结束,评比结果,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开始很担心孩子 们是否能够积极配合,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合作得很好,加油声不断,唯恐落后,生怕把“粮食”送不到“粮仓”内。从孩子们的汗水和笑容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就感。从中让孩子们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

  本次活动,如果把孩子们多分出一组,再配上合适的音乐,就更好了。

【大班游戏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游戏教案10-10

大班游戏教案:长凳游戏10-14

大班室内游戏游戏教案07-23

大班游戏长凳游戏教案10-22

大班游戏教案:手指游戏01-08

大班自主游戏的教案07-19

大班桌面游戏教案08-22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08-29

大班教案布袋游戏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