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托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托班教案1
一、目标:
1、体会与大人、小朋友在一块儿的愉快感情,并懂得一同分享;
2、在Music游戏中效仿开车的动作,乐意与小朋友相处、游戏;
3、在爸妈的协作下,做好小跑、蹲、钻等动作及黏贴等小肌肉动作的进一步提高。
二、预备:
1、教室里安排车子、公路等有关情景。
2、打出乐器:例如摇铃、铃鼓等;种种色彩的地垫;装扮过的车子方向盘模型;贴纸:车子小卡片模型。
3、孩子们自带的`小玩具及美味食物。
三、过程:
1、《坐好歌》
教师一边摇铃鼓一边唱《坐好歌》,体位与孩子保持公平,身体随Music节奏自然摇摆;听见幼儿教师的歌声,爸爸妈妈们帮孩子一块儿整理玩具,接着带着孩子坐于孩子喜爱的色彩地垫上,与教师一块儿唱K。
2、讲名称
①幼儿教师手拿方向盘:你们看漂亮吗?请孩子欣赏。
②教师开车一一到孩子们前面问:我喜爱谁?孩子勇敢讲出于己的名称,其余大人与孩子们一块儿勉励XXXX你真优秀!
③指导重点:
爸爸妈妈们要勉励孩子站起来,讲出于己的名称。
相对于胆怯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别焦急,1、步先勉励孩子能站起来,与他一块儿讲出于己的名称,慢慢的再自个儿讲。
3、Music游戏《开车》
①教师向爸爸妈妈们推荐教学目标。
②爸爸妈妈们与孩子们一块儿拿好方向盘,举在胸口,一旁驾驶一边唱童谣我是车子小驾驶员,嘀、嘀、嘀伴随着童谣,爸爸妈妈们协助孩子旋转方向盘,重复讲几遍。游戏以红灯啦,停车来完结教学。
③指导重点:
教学中要留意多用游戏的语气与小孩沟通。例如:小驾驶员开的车子可真优秀!
勉励爸爸妈妈们间、孩子间互换小孩或几个家庭一块儿玩开车的游戏。
游戏设定些许障碍物,例如小山洞、小溪等,进一步提高孩子跑、蹲、钻等动作的进一步提高。
4、亲子操:
①亲子抚触操:
小车子,嘀嘀嘀,(母亲双手由下朝上按摩孩子两臂)
大人乘上来,(母亲双手由上朝下按摩孩子两臂)
开心工作去。(孩子坐起两回)
安全带,系一系,(母亲握孩子胳膊左右抱)
交通规定要铭记。(母亲双手各自打开)
转一转,转一转,(母亲双手握孩子双腿做前后蹬的动作)
停停,停停,(孩子双腿弯曲不动)
绿灯亮了向前行。(母亲双手握孩子双腿做迅猛前后蹬的动作)
②孩子操:孩子做操一二一,我们一块儿跳跳;孩子做操一二一,我们一块儿蹲一蹲;孩子做操一二一,我们一块儿钻一钻(孩子从大人的胳膊下钻过);孩子做操一二一,我们大伙儿真神气!抱一抱!
5、贴车子:孩子们在大人的协助下将预备好的车子小卡片贴于公路上,并驾驶1辆长车子一致游戏。(孩子按顺序拉住前方小孩子衣衫)
6、节拍体会:
在愉悦的Music声里,孩子们在大人的帮助下或用乐器打节拍或自由随Music起舞。
7、我与大伙儿来一同分享(预备柔和的Music)
①玩具一同分享:孩子们将自个儿的玩具互相一同分享。
②食品一同分享:一同分享大人们带来的好吃食物。
托班教案2
一.设计意图:
饼干是托班孩子们最熟悉和喜欢的食品,以饼干为主题来设置课程孩子们也是非常喜欢的,通过情景设置来让孩子们认识方方的和圆圆的饼干,更让孩子懂得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初步认识圆形和方形,能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圆形和方形的物品。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3、懂得和别人分享,体验和别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饼干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手指游戏(小白小白上楼梯)
师:宝宝们,早上好。
幼:老师早上好。
师:今天早上我们班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跟客人老师问声好。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 让我想想带他们去吃点什么好呢,我想到了,客人老师喜欢吃肯德基,我们带他们去吃肯德基吧?
幼:好。
师:小朋友把手拿出来。(教幼儿做手指游戏)。
师:肯德基吃饱了吧?
幼:(1)饱了。
师:王老师还没吃饱。我还想吃点东西。
(2)没吃饱。
王老师带你们再吃点别的好吃的。
2.呈现盒装饼干。
师:这里有个盒子是薛老师昨天带给我们大家的好东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东西?
幼:想。
师:打开盒子,呈现饼干,看看这是什么?
幼:饼干。
师:对了。仔细观察这个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幼:圆圆的。
师:是的,是圆圆的饼干,(多次强调圆圆的)王老师最爱吃圆圆的饼干了,啊呜,真好吃。
师:我看了里面还有吗?呈现方形的饼干,这是什么样子的?
幼:方方的。
师:我们薛老师最喜欢吃方方的饼干了,(多次强调方方的饼干)来给薛老师吃。啊呜,真好吃。
师:我们刘阿姨啊,喜欢吃方方的和圆圆的饼干。王老师看看还有没有饼干了,还有,来送给我们刘阿姨吃。
3.分享饼干
师:宝宝们,你们想吃饼干吗?老师看你们都流口水了。
幼:想。
师:来宝宝们来排好队到老师这吃饼干,告诉老师你想吃什么样子的饼干?方方的饼干?圆圆的饼干?圆圆的饼干,方方的饼干?老师听到了就给你们吃。(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我要吃方方的饼干,我要吃圆圆的饼干)
师:小朋友都拿到饼干了,王老师没有饼干了,谁能给王老师拿块饼干,王老师喜欢吃圆圆的饼干,谁再帮薛老师拿块饼干,薛老师喜欢吃方方的饼干,谁能帮刘阿姨找点饼干来,刘阿姨喜欢吃圆圆的和方方的饼干。大家都有饼干吃了,看看你们的饼干是什么样子的',再用手摸摸它是什么样子的。开始吃吧,等等。老师想起来了,我们的客人老师还没有吃饼干呢,这里还有饼干,那个宝宝帮老师把这个饼干送给客人老师吃?小朋友有好吃的东西要和别人一起分享,在家里有好吃的也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享,知道了吧?
四.延伸活动
师:今天大家都吃到饼干了,我们有些小宝宝吃的是圆圆的饼干,有些小宝宝吃的是方方的饼干,我们教室还有很多东西是圆圆的和方方的,宝宝和老师一起来找找看,回家后在家里也找找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吗?
托班教案3
设计意图:
《红绿灯》这首儿歌只有四句,语言直白,通过直观的图片引导来帮助幼儿学习儿歌,学起来比较容易。孩子们经常能在马路上看到汽车和红绿灯,而托班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还可以让孩子从小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 能有节奏地念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布置场景(小动物的家)、塑料方向盘每人一个、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开汽车入场。
二、教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红绿灯》
1.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1)刚才我们是怎么进来的?(开小汽车)
(2)小汽车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3)是谁在当司机啊?是小朋友自己当司机,我们说:“我来当司机。”
2、途中碰到“红绿灯”,提问:看到红灯我们应该怎么样?(红灯停)变成绿灯了,我们才可以怎么样?(绿灯开)
3、游戏:“到小动物家去”。教师带领幼儿去小动物家,边开车边学习儿歌,并邀请小动物上车。游戏可反复进行。
4、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方向盘,鼓励幼儿自己边开车边念儿歌。
三、教师带幼儿听音乐边念儿歌边开车出活动室。
附儿歌:红绿灯
小汽车,嘀嘀嘀,我来当司机。
红灯停,绿灯开,真呀真开心。
托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夹子,学习使用夹子。
2.发展手部小肌肉的力量。
3.在夹、拔夹子的操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不同大小的夹子若干,注意选择托班幼儿能够捏得开的夹子。
2.木头夹子每人一个,皱纸撕成条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认颜色、比大小。
玩夹子:
1.幼儿每人一只夹子,说说自己的夹子是什么颜色的。
2.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的夹子大,谁的夹子小。
二、夹子的大嘴巴
1.跟着老师一起做游戏,让夹子的大嘴巴咬住身体的各部位,一边夹一边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同样方法,让夹子的大嘴巴咬住衣服各部位的名称。
3.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指挥夹子的大嘴巴夹一夹。
三、帮刺猬理发
帮助老师拔下夹在身上的夹子。
1.把自己手上的夹子夹在老师宽大的衣服上,把老师变成一只刺猬。
2.刺猬逃走,小朋友追着拔下刺猬身上的刺。
四、制作飞镖玩飞镖。
幼儿用一个木夹子夹住一条皱纸变成一个飞镖,做完之后小朋友到外面玩飞镖。
托班教案5
蚊子,是一种让人极为讨厌的小昆虫,要说按益虫和害虫来区分的话,那蚊子肯定是属于后者。被蚊虫叮咬之后,轻则瘙痒起红疙瘩,重则还有可能因此而感染上某些疾病。所以,蚊子是害虫这是必然。
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排名NO.1蚊子,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昆虫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每年致死人数超过72.5万人。所以,通过本教案让年幼的宝宝从小对蚊子有所认识,了解其带来的危害是极为重要的。
活动目标
1了解蚊子对人体的危害。
2懂得消灭蚊子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图片:蚊子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课题
谜语:有个东西嗡嗡嗡,只会往人身上叮,人人见了都恨它,大家都喊消灭它。
2、出示图片:蚊子
请幼儿仔细观察蚊子的外形
了解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
3、讨论它们对人体的危害。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常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实上应该说被蚊子“刺”到了。
蚊子无法张口,所以不会在皮肤上咬一口,它其实是用针状的构造刺进人的皮肤,这些短针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针一样;当蚊子吃饱喝足、飘然离去时,留下的就是一个痒痒的肿包。
4、说说苍蝇和蚊子都生活在哪
(垃圾堆、厕所、脏水坑)
5、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消灭它们吗?
向幼儿介绍蚊香、苍蝇拍。
托班教案6
名称一:吃饱了
目标:
了解常见动物的叫声
准备:儿歌卡人手一份
过程:
1.师生阅读《吃饱了》。
2.教师边朗读边指点图片。
3.幼儿看图书学习儿歌。
4.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5.讲讲小动物和宝宝在吃什么。
建议:
1.教师可在区域中进行这一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参与。
2.可连续几天在区域中进行这一内容。
3.教师在进行“找妈妈”活动时,还可以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分别让幼儿画画《找妈妈》《给动物喂食》。
4.凡是让幼儿粘贴的内容,教师都要事先将要粘贴的.图像剪下。
附:儿歌
吃饱了(赵赫)
小鸡吃饱了,叽叽叽叽跑。
小狗吃饱了,汪汪汪汪跳。
小猫吃饱了,喵喵喵喵叫。
宝宝吃饱了,哈哈哈哈笑。
名称二:动物宝宝找妈妈
目标:
感知简单的对应关系
材料:
动物头饰
过程:
1.指出这是些什么动物。
2.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3.教师戴头饰分别扮演书中动物的妈妈,小朋友做小动物。
――“谁是我的宝宝?”
4.幼儿要根据教师头戴何物,确定自己是谁家的孩子。
如:教师戴羊妈妈头饰问:“谁是我的宝宝?”
幼儿答:“我是羊妈妈的孩子。”
5.教师演示其中一则内容,帮动物宝宝找妈妈,幼儿用笔将小动物与它们的妈妈之间连线。
建议:
1.为幼儿提供水彩笔。
2.教师具体帮助幼儿怎样找动物妈妈。
3.通过环境布置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认识。
【托班教案】相关文章:
托班的教案04-21
托班幼儿教案01-26
托班手工教案07-22
托班儿歌的教案02-25
小学托班教案01-07
托班健康教案03-07
托班安全教案06-09
【推荐】托班手工教案03-15
托班手工教案【精】03-15
托班手工教案【推荐】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