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时间:2024-10-18 17:00: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江南逢李龟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感悟诗的意境;

  4、背诵诗歌。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三、写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友人相逢的季节在落花时节,落花时节还暗指唐朝由胜而衰。

  四、词语注释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五、翻译诗句

  第一句: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第二句: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第三句: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第四句: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六、分析诗句

  前两句:追忆往昔,深情怀念。

  诗人在追忆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后两句:感慨今朝,满眼凋零。

  描述了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七、主题思想

  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以及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八、课堂小结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九、课后习题

  1、诗歌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密切关系的词语是哪些?

  2、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学写简单的古诗,并将自己名字嵌入诗中。

  教学重点:

  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诗歌《日暮》,要求学生齐读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甫)它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思乡)诗的色调是什么样的?(冷)

  2、多媒体展示: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3、杜甫的一生,可用“忧国忧民、四海为家”来概括(多媒体展示“杜甫的足迹”)。出身官宦之家的杜甫,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唐朝也正值开元盛世,国家强盛,百姓富庶。他当时的远大抱负,我们从这首诗中略见一斑。

  4、多媒体展示:《望岳》提问:哪一句诗最能体现少年杜甫的'远大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老年的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他的心境又是如何呢?导入新课教学。

  二、达标教学

  学习诗歌

  1、多媒体播放朗诵,析题:地点、事件、人物

  2、生范读,注意生字

  3、理解:

  ①这首诗总共提到了哪些人物?(作者、李龟年、歧王、崔九)

  ②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过去的:寻常、几度;表示现在的:落花时节)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并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画面美。

  3、体会诗人简洁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体会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飘零天涯的悲苦情绪。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教师提问学生:长久的在异乡或者在外漂泊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呢?请大家畅所欲言,如果此时漂泊异乡的你又遇到了以往的朋友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并由此导入课题——《江南逢李龟年》。(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教师请学生朗读诗歌,并给予反馈评价。随后教师示范朗读诗歌,读出停顿和节奏。

  2、提问:李龟年是谁?

  明确:李龟年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宫廷乐师,曾和杜甫是朋友。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思考并举手发言。

  明确:飘零天涯和友人相逢的场面。

  教师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逢”,说明诗人与旧日相识有重逢。

  2、提问:诗歌在开头写“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是什么地方?

  要求:学生浏览诗歌,自由发言。

  明确: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教师追问:可以看出诗人杜甫的过往经历是怎样的?

  明确:诗人对过去的生活是非常怀念的,因为诗人与李龟年的接触是在盛唐时期,当时国力鼎盛,天下太平,因此引发了诗人无限的追忆。

  3、提问:诗人在什么样的契机之下和李龟年重逢了呢?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江南的春天。

  教师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落花时节”,表明此时应该是暮春。

  4、提问:后两句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正是江南好风景”,仅一句就把春天江南的`美景写尽,让人不禁联想到春天江南的草长莺飞、拂堤杨柳、万紫千红。因此,读到这一句脑海中就会浮现美丽的景色。

  教师追问: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之下,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

  要求:学生想象诗人当时的遭遇和心境,自由回答。

  明确: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沉重的,因为杜甫饱受国破之悲、颠沛流离之苦,虽然江南风景依旧,但是心中悲凉,因此是沉重的。

  5、提问:“落花时节又逢君”,见到旧友的杜甫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要求:学生想象画面,自主发言。

  明确:心中稍感慰藉,因为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幸事,因此给遭受流离之苦的诗人一些安慰。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带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全体学生再次齐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诗人浓重的情思。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自由阐述课堂收获,教师补充小结:本课我们体会了诗歌的语言美,如“好风景”“落花时节”等词语的妙处,并从中体会了诗人的复杂的心绪。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收集杜甫的其他诗歌,下节课分享。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 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 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材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材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与媒体】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诵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动漫版《江南逢李龟年》诵读。

  二、自主学习: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诗歌的大体意思。

  2.结合具体语句或词语说所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喜欢诗歌中的那句诗?哪个词?为什么?并有感情的'读出来。

  三、交流探讨:

  1.先小组内交流,推荐出优秀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所得,并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进行质疑。

  2.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

  四、诗句赏析:

  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4.这首诗有什么特色?

  六、练习背诵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5

  学习目标

  1、导读背背,理解、积累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

  3、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读读背背导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注释

  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④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三、译文

  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四、赏析

  1、整体把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2、结合诗句理解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____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象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象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五、练习背诵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整首诗的大意及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之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杜甫的一些诗,不知道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今天我们又将要学习一首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

  二、指导学习

  师:杜甫对同学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那位同学愿意给我们从新介绍一下他吗?

  生: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师: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要同学们一起先朗读全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经过安史之乱繁荣的唐王朝是家不将家,国不将国,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杜甫和李龟年都逃难流落到今湖南长沙一带并在此相遇,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师:我们先看诗的题目《江南逢李龟年》,大家看注释,这里的“江南”是指现在湖南长沙一带,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江南水乡的“江南”,“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歌手,经常到皇宫贵族演出。

  首先,我们来理清诗歌的大意,那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阐述这首诗?

  生: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前也几次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是“江南”风景绝好之际,在这落花的时节又与你重逢。

  师:好,理清这首诗的大意,那老师现在问一个问题,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从全诗来看有什么作用?

  生:是诗人对当年与李龟年交往情景的回忆。“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是开元盛世时期两个有名的文艺名流聚集之地。而今,这已经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只能在回忆中重温当年的美好时光。这番对往昔的追忆,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为下文做铺垫。

  师:我们接着往后边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一词把我们从过往的回忆里边瞬间拽到现实当中。那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生:如今正是江南大好风光之时,置身其中,原本应该流连于美景之中,但现在看到的却是凋零的落花。

  师: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在这春光大好之际诗人的眼里只有凋零的落花? 生:那是因为诗人想到时世凋敝之丧乱,艺人之颠沛流离,人生之凄凉飘零。

  师:诗的后边本是写景,但“身世之感,时代之痛”无不尽显于“落花时节”之中。这里的“落花时节”哀景衬出悲情。诗人借“落花”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相关文章:

《忆江南》教案03-06

忆江南教学教案04-28

江南春教案02-24

刷子李的教案及反思02-02

《龟兔赛跑》教案06-23

大班教案《犟龟》 03-13

小学一年级《江南》教案03-08

幼儿园大班《江南》教案04-19

大班龟兔赛跑的教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