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8 09:17: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必备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运用语言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丰富和发展游戏情节。

  活动准备

  创设各种活动角,如娃娃家角、表演角、商店角、医院角等。

  活动过程

  1、选择游戏内容

  ① 让幼儿自由讨论,选定游戏内容、游戏伙伴,确定游戏主题和玩法。

  ② 幼儿与教师交谈,说出自己想参加哪个活动角的活动,为什么?

  2、分配角色

  ① 能大胆地讲出自己想承担的角色,并征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

  例如:“我想当妈妈,你们同意吗?”,

  “我想当值班经理,你们同意吗?”

  ② 分配角色时,能运用语言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即当几个幼儿争当同一个角色时,能通过协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 两个幼儿都想当医生时可以这样协商:“咱们分白班、夜班,我上夜班,我先回家做饭。”

  两个幼儿都想当值班经理时可以这样解决:“咱们轮流当,你当一会儿,我当一会儿。”

  3、发展游戏情节

  ① 教师参加到游戏中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对幼儿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提问,设置困难、障碍,让幼儿边想边说、边行动。

  例如,做“开小饭馆游戏”。

  师:请问有什么饭啊?

  生:馒头、面条。

  师:没有菜吗?

  生:有白菜、西红柿、土豆丝。

  师:请来碗面条,放点西红柿。

  生:好吧,请等一会儿。 ……

  ② 在游戏中,根据角色的身份、特点、学习与人交往的对话技能,扮演好角色。

  例如,商店的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能热情地同顾客打招呼,介绍货物,推荐货物。顾客能清楚地说明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并向售货员表示谢意。

  4、游戏评价 引导幼儿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① 谁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即让幼儿主动发现游戏是怎样发展的?与以前的玩法有什么不同?

  ② 你在游戏中缺少企么材料?下次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锻炼幼儿跳跃能力。

  2、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让幼儿体验互相合作所带来的乐趣。

  3、体验游戏送小动物回家,感受送小动物回家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器材旺仔易拉罐

  2、场地

  游戏玩法;

  1、讲解游戏规则;

  将幼儿分为红、黄两队,每队中的两名幼儿为一个主体,两名幼儿分别从起点的“岸边”抱起“小动物”,两人双手举起“小动物”,跳过“小水沟”,越过平行的`易拉罐”,将“小动物”运到终点的“小动物家”,

  2、次老师在旁观察。

  3、在进行讨论,再次强调规则

  4、在一次的进行游戏

  5、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总体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参与性也比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时幼儿接触这样的操作机会比较少,在实际操作起来遇到了较多的困难。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乐,用不同的动作和演唱方式表现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2、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用衬词和合声的方法为部分歌曲伴唱,体验多形式演唱歌曲的.快乐。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前期经验:初步学习歌曲《青蛙唱歌》。

  活动过程:

  (一)情境渲染、感受表现。

  1、出示荷叶,引起兴趣。

  2、感受音乐强弱,听音乐有节奏地表现。

  (二)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

  1、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2、通过榜样示范鼓励幼儿相互学习。

  (三)熟悉歌曲,学习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现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复习歌曲,回忆歌曲。

  2、教师范唱、幼儿听辨感受并表现。

  3、师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加入衬词,尝试合声方法演绎歌曲。

  1、师示范演唱。

  2、幼儿尝试加入衬词演唱。

  3、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四)游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1、角色扮演,音乐游戏。

  2、结束整理。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中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水影画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以其绚丽的色彩、多变的造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产生无限的遐想。本次活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牛奶、颜料、洗洁精等材料表现出奇妙的水影画效果, 充满创意与想象。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影画的特点,感受水影画的神奇有趣。

  2.尝试水影拓印,学习借形想象添画,变出动物、人物。

  活动准备:

  牛奶,液体颜料,洗洁精,盘子,棉签,质地较厚、吸水性较强的水粉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影画,了解水影画的特点。

  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这些画吗?这些画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你们知道水影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水影画绘画方式:

  1.把牛奶倒入盘子,浅浅一层即可。在牛奶中央依次滴入几滴不同颜色的颜料,让小朋友们观察颜料的状态。这时颜料运动的速度十分缓慢,基本静止在牛奶表面。

  2.用棉签蘸一点洗洁精,棉签放在盘子的中心,奇迹发生了!颜料几乎是“嗖”的一下开始从四周向中心流动,流动的轨迹好像花瓣的纹路一样,异常美丽。三.示范拓印,感受水影画的神奇。

  提问:在纸的不同地方拓印,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

  重难点:学习水影拓印的.方法,完成“从一个形转化到另一个形”的想象画。提问:在老师拓印的画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藏着哪些动物和人物?

  二、幼儿尝试水影画拓印,学习借形想象添画,变出动物、人物。

  1.水影拓印。

  (注意控制水分,如果水太多,用抹布进行吸水) 晾干拓印好的宣纸。

  2.借形想象:添画人物、动物。

  第一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想象。

  第二步:先添上眼睛、嘴巴等,最后添加细节(身体花纹、背景)。启发能力强的幼儿画出出穴、躲起来的部分。

  三、作品评价

  提问:拓印出来的人和画出来的是不是不一样?介绍一下你的画里藏了些什么动物吧?他们在干什么?

  科学常识:颜料的密度比牛奶低,所以会悬浮在牛奶表面;洗洁精具有活性剂的作用,会使牛奶表面的张力迅速发生变化,颜料分子就随着张力的改变活泼地运动起来。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社会活动

  活动内容:

  神奇的电话号码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而中班幼儿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了让幼儿适应社会,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知道一些急用的电话号码,在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正确使用这些电话号码。特设计些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并学会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

  活动难点: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电话一部;图画 3 幅。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看第一张幻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1、一天,小明独自在家,忽然有人来敲门,透过窗子,他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没开门,这时,陌生人开始撬小明家的门。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明该怎么办呢?”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说:“下面我们来看小明是怎么做的。”(拨打110)&n

  bsp; 二、教幼儿学习打“110”

  1、出示电话机,请个别幼儿上来拨打。

  2、教师示范讲解拨打报警电话:先拿起听筒,拨号码110,听到嘟嘟的几声长音,表示电话通了,对方接了电话以后,向对方讲清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警察叔叔接到电话后就会马上赶来把坏人抓住。 三、幼儿观看第二张幻灯,引导幼儿学习拨打急救电话。

  1、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着电视,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来。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玲该怎么办?”(请小朋友动脑筋帮小玲想办法。)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说:“我们来看小玲是怎么做的。”(打电话给爸爸)

  4、让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急救电话。

  5、教幼儿学打“120”。 四、观看第三张幻灯,引导

  幼儿学习拨打火警电话。

  1、小强一个人在家时,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烧到了床单上。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强该怎么办?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我们来看看小强是怎么做的?(小强拿小杯子装了水去灭火)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他应该怎么做?(拨打119)

  4、教师小结:在拨打电话之前,首先要记住你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就可以和对方通话了,别忘了告诉消防队的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 五、游戏:“该打什么电话”

  1、出示第一幅图画,一个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帘烧着了。

  师:这个时候,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消防队叔叔报警)

  2、出示第二幅图画,有一个人骑车摔倒在地,这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师:该打什么电话呢?(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急救中心报警)

  3、出示第三幅图画,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师: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个别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警察叔叔报警)

  六、教师引导幼儿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我们遇到意外情况时,要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避开危险,保护自已和家人。

  七、延伸活动:

  在教室放置“神奇的电话”,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拨打电话,巩固对“110、120、119”等特殊号码的认识。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体会妈妈的爱和培养爱妈妈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课件:你是我的宝贝

  2、头饰:小猴、小兔、松鼠、小鸭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头饰:小猴、小兔、松鼠、小鸭子引发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这是谁呀?(小猴、小兔、松鼠、小鸭子),这些小动物今天要给我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你是我的》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1、欣赏第1、2段。

  提问:小猴说了什么呀?(我是妈妈的宝贝,起床,妈妈给我穿衣,走路,妈妈会背我,吃饭,妈妈一勺一勺喂我)

  2、小鸭、小兔、小松鼠听了,都很羡慕,它们决定去问问自己的妈妈,那它们是怎么问的呢?我们一起往下听?欣赏故事第3、4段。

  提问:(1)你听到小松鼠是怎么问妈妈的?

  (2)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3)小松鼠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三下二下穿好了衣服,在镜子前一照,真漂亮!)

  3、这时,小鸭子回去怎么问妈妈的?欣赏故事第5、6段。

  提问:(1)你听到小鸭子是怎么问妈妈的?

  (2)妈妈有是怎么回答的?

  (3)小鸭子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么做的呢?(开心地甩这大脚板,啪嗒啪嗒,走得真神气)。

  4、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回去是怎么问妈妈的?欣赏故事7、8段。

  提问:(1)你听到小兔子是怎么问妈妈的?

  (2)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3)小兔吃了些什么?(小兔吃了胡萝卜,身体吃得棒棒的)

  小结:小鸭、小兔、小松鼠知道自己都是妈妈的宝贝,你是妈妈的宝贝吗?妈妈是怎么疼爱你的呢?

  5、正在这时,小猴在旁边伤心的哭着?它说了些什么呢?请宝宝们仔细听?欣赏故事第9、10段。

  提问:(1)你听到小猴在说些什么呢?

  (2)最后,小鸭、小兔、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呢?

  小结: (1)小鸭、小兔、小松鼠知道自己都是妈妈的宝贝,你是妈妈的宝贝吗?(是)

  (2)妈妈都很爱你们,那你们爱妈妈吗?(爱)

  (3)你是怎样爱妈妈的?(给妈妈下班倒杯水,给妈妈捶捶背,亲亲妈妈)

  三、完整欣赏故事,你们都是妈妈的宝贝,妈妈也疼爱你们,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个好听的故事。

  四、请你把把对妈妈说的话写在爱心上。爱心放在你小椅子的后面。请客人老师帮你写在你的爱心上。请你把写在爱心上的话给妈妈看。

  五、游戏:《爱我你就亲亲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亮点是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是的感情是相互的。教师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家长以及教师的互动,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药物中毒、滥用药物的现象也越发严重。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安全。春天的到来,天气一会热,一会冷,很多小朋友感冒生病时会把药带到幼儿园让老师给他吃,有些幼儿看见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放着五颜六色形态不一的药品,觉得别人吃药很好玩,回家叫妈妈也往幼儿园给他带药,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一些药品的常识和吃药的安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所以设计了《安全用药》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安全用药的教育,使幼儿从小具有一定的用药知识,关注安全用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影响身边的人。

  活动目标

  1、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以乱吃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4、知道药是治病的,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白大褂、听诊器。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用药常识。

  2、难点:设计小药箱。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大森林里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厉害,于是它到森林小医院想找象医生看一看,可是象医生去给小鹿输液了没在家,请小猴子给它看门,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难受的样子,便从药柜里拿了一盒药说上次我感冒时象医生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你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

  提问:

  (1)小松鼠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幼:不能,因为吃药必须让大人看着。

  幼:因为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

  幼:吃下去会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随便找药吃吗,应该怎么做?

  幼:不能,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幼:叫自己认识的邻居带着去医院。

  幼:打 120。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

  2、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 磕破皮擦的,贴伤口的。)

  出示眼药水: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眼睛不舒服时点的眼药水)

  3、知识竞答,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由教师出关于药品的是非题目,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

  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4、幼儿共同讨论:乱吃药会怎么样?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1)要听医生的话。

  (2)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小结: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7、观看图片,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教师出示关于药品的是非图片,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

  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8、情景表演游戏《小医院》。出示白大褂、听诊器:玩游戏

  现在一起到我们班“爱心小医院”请小朋友们分别来当医生和病人,看小医生开的药对不对,看谁能当个合格的小医生。

  活动延伸

  设计家庭小药箱:重点强调实用、准备及时,不求多;突出小药箱的实用性。

  活动反思

  实践活动主题源于生活存在的问题,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药》这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我们中班的孩子对生病时该怎么办,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很清楚的,孩子们都会说,要吃药,看医生,打针,打点滴等。但生病时药怎样吃才安全,这个意识还是不强。所以,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在以后的有关于安全主题的活动中,或者在平常的谈话中,应该让孩子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对已有经验可以更加丰富。

  不足之处:

  在组织活动中,不够紧凑,时间的分配不大适中。活动中我往往注重的是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幼儿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的念儿歌

  2、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3、进行合理创编

  活动准备:

  麦苗、梨树、小朋友、种子的图片和下雨的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若当天正好在下雨)师:小朋友们听,外面在干什么呀?(回答)

  (若当天没有下雨)教师出示下雨的图片,师:小朋友们看,这是怎么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它的题目叫《春雨》,说说看叫什么?(集体回答后请个别小朋友站起来回答)

  (二)第一遍: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1.这首儿歌的`题目是什么?2.请你说说在这首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三)第二遍: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在这首儿歌中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四)第三遍: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你能根据刚刚老师念的儿歌把你听到的东西排一下顺序吗?(幼儿边回答边调整图片的顺序)

  (五)第四遍: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师:能干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六)第五遍: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动作吧,下小雨可以怎么做啊……(让幼儿自己说自己做,如果实在想不到,教师再提供信息)好,现在我们一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吧

  (七)创编:师:春天里,还有谁也要发芽,谁也会开花,谁也想长大呢?小朋友除了种瓜还可以种什么呢?请你用儿歌里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反思:本活动是以儿歌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幼儿在念儿歌时有节奏感,能够对儿歌进行合理创编

  附(儿歌):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9-04

中班教案(精选)10-13

中班的教案07-18

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5-1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经典)12-22

(精选)中班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