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4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5-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数的读写、改写和大小比较,进一步明确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的联系与区别,加深整数及其性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数的读写、改写和大小比较,进一步明确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的联系与区别,加深整数及其性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复习多位数
1、复习数的读写:出示第84页上第6题,要求学生写出这些数。
补充: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百、5个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2、复习数的改写
说明:一个比较大的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请你将上面这些数分别用“万”和“亿”作单位进行改写。
学生独立改写,集体校对,回忆改写方法。
3、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说明:有时根据需要,还可以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请你将上面这些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2)练习:把199163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精确到亿位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第85页上的第9题:先读题,理解要求,再按要求完成,指名回答。
(4)第85页上的第8题:先读题,理解要求,思考怎样算每户的拥有量,再口算,并将结果按要求取近似值填入表中。指名回答。
二、复习奇数等概念。
1、将1、2、19、30、75、368、100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复习认识:(1)将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2)将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成1、素数和合数三类。
2、口答:最小的素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20以内的素数有哪些?合数呢?20以内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3、将24分解质因数()
4、练习:第85页上第10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
补充
1. 35和40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2. a=3×5×7;b=2×3×7,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3.有一蓝苹果,如果2个2个数,还多1个,如果3个3个数,也多1个,这蓝苹果至少有几个?
4.有3段钢材分别长30分米、35分米、50分米,要将它截成一小段一小段而没有多余,至少可以截成几小段?
5.一个三位数2□□,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三位数的末两位可以是哪些数?
6.某市汽车站1路公交车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3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次车。早晨6时,1路、3路公交车同时发车,问经过多长时间1路、3路公交车又同时发车?
7.王老师的小灵通号码是一个八位数,如果从左往右数,第三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第四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第六位上的数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其余各位上的数都是偶素数。你知道这个电话号码吗?
8.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
9.求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8和24 30和45 21、28和42
数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3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2、让学生体会到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
3、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意义
1、谈话导入:认真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你知道吗?你能举出一些整数、分数、小数的例子吗?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有哪些分类,你还记得吗?请举例说明。整数、负数和0的关系是怎样的?
2、回顾整数的意义
(1)追问:-1、-2…是整数吗?
判断:
a、自然数都是整数
b、整数就是自然数
c、负数比0小
d、负数都是整数
(2)排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个级、万级、亿级各包括哪几个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填空:个一千是一万;一亿里面有个千万;3XX0是由个万组成的;49个亿、49个万个49个一组成的数是。
3、回顾分数的意义
(1)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谁来说说分数的意义?你对单位“1”是怎样理解的?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填空:
(1)把8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桃,每份是8个桃的'。
(2)某班学生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少/(),男生比女生多/()。
(3)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根铁丝的/(),每份长()米。
(4)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 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0份是/()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00份是/米.
4、回顾小数的意义
(1)你能将上面第4题中的分数改为小数吗?举例什么样的数是小数?你认为小数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3)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组织交流思考方法,突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在单位换算中的运用。
5、回顾百分数的意义
(1)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百分率、百分比
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作进一步思考
1、提出要求:你能在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后面接着排出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吗?
启发思考:你认为整数与小数有哪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小结:整数与小数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写数时都要从左往右一位一位写。
追问:整数比小数大吗?大于0小于1的小数有几个?
2、讨论: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哪几个不能?
(1)一堆煤,第一次运走37/100吨,第二次运走74/100吨,第一次运走的是第二次的50/100
(2)东方小学的操场占地85/100公顷,大约相当于整个校园面积的49/100。
启发思考:你能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吗?
小结: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3)提出要求:先填一填,再比一比
3/10=( )/100=( )/1000
0.3=0.=0.
从中说明了什么?
三、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3题
1、完成83页的第1题
(1)学生填写在书上
(2)你是怎么想思考的?
2、完成84页的第3题
先说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出:“23:00”不表示数量的多少
四、补充练习:
1、把下面各数分分类。
-20 203 67 -102 0 976 +77 990
正数有:
负数有:
2、 6:5=()/25=36÷()=():2.5=()%
3、有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合数中最小的奇数,百位上是自然数的单位,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上是最小的素数,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4、11/13的分数单位是(),至少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成了整数。
5、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苹果,每份是这10个苹果的()/()。
6、20吨比25吨少()%,25吨比20吨多()%。
7、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55,若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是,原分数为()。
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乙数是两数和的(),甲数比乙数多()%。
9、一个自然数的末尾加上两个0,所得的数比原数大396,这个自然数是()。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84页第4题
2、完成相应的补充练习
数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6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1-14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等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分数、小数等有关性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成数、折扣等互化
表格出示:给出其中一种,要求转化成另外几种数。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说明转化方法。
0.35 1/4 140%六成五八折
二、分数、小数有关性质及其关系
出示:12÷()=3/4=():36=()/12=( )%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的?填写时从哪开始思考?运用了哪些知识?
三、巩固练习
1、第86页第12题
独立完成,说明填写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第1小题:后面的数总比前面大,越来越接近1.
第2小题:后面的数总比前面小,越来越接近0
2、第86页第13、14题
读题理解要求。再按要求完成。
四、补充练习
填空题
1.有一个小数,由8个自然数单位,5个十分之一和2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2.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精确到亿位是()。
3.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差是()。一个自然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4.如果a+1=b,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5.把0.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它缩小了()倍。
6、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来大了32.4,那么原来这个小数是()
7.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0,这五个自然数分别是()、()、()、()、()。
8.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比最大的两位纯小数小();最小的两位纯小数比最小的三位纯小数大()。
9.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0.329 1.024 1.6 0.705 1 0.333…… π 0
选择题。
1.最大的小数单位与最小的质数相差()。
a. 1.1 b. 1.9 c. 0.9 d. 0.1
2.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约数有()个。
a. 2 b. 4 c. 6 d. 8
3.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a.增加100倍b.减少100倍c.扩大100倍d.缩小100倍
4. 3.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a. 3.99 b. 4.0 c. 4.00 d. 3.90
5.大于0而小于1的数()。
a.一个也没有b.无数个c.有10个d.以上都不是
判断题。
1.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2.在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0,原来的小数就扩大1000倍。………()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4. 1.666是纯循环小数。……………………………………………()
5.两个不相等的数,它们的和一定大于它们的差。………………()
综合题
1.小李、小刚和小红进行一百米决赛,小李用了0.3分,小刚用了1/4分,小红用了17秒,()得冠军。
2.加工同样一个零件,甲要7/1`5小时,乙要11/12小时,两人相比,()做得快些。
3.已知4/5>7/( )>1/2,括号中可以填的整数是()。
4. 5÷12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5.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3.48,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6.在x/5(x为自然数)中,当x()时,这个分数是真分数;当x()时,这个分数是假分数;当x()时,它可以改写成带分数三又五分之一;当x()时,分数值为0。
数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对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百分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知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分数、百分数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加深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分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对分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运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回顾整理
1.回顾讨论。
提问:你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哪些知识?请大家联系下面的问题自己回顾整理,并且在小组里交流。
呈现以下四个问题
(1) 什么叫分数?什么叫百分数?
(2) 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请你举例说明。
(3)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
(4)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怎样互相改写?
让学生围绕上面四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回答上面四个问题。
三、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口答,说明理由。
强调:分数是看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几分;小数是看表示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百分数是看这个数量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填写在书上,然后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追问:第(2)题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为什么两次填写的结果不同?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先尝试填写,再集体交流。
提问:这两组数分别会越来越接近几?
指出:这两组数按规律可以无限地填下去,这样填写第一组数会越来越接近1,第二组数会越来越接近0.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先独立估计。
提问:估计哪块花圃种玫瑰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最大?说说理由。
指出:估计时,可以先想出相应的分数,再估计大小。
学生写出相应的百分数,并交流是怎样想的,再和估计的比一比。
2.做练习与实践第7、8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种子发芽率的具体含义吗?折扣表示什么?发芽率和折扣各是怎样求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你能根据所给信息,在图中表示出李华家上个月的支出情况吗?先独立思考并在图中表示。
五、课堂总结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2.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与实践第4题,第9题第(2)小题,第10题。
【数的认识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整万数》教案09-16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2-11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5-27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5-29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经典)05-29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7-21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08-19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推荐]05-29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篇11-11
青岛版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