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1 08:01:0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必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必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对着别人打喷嚏是一件不卫生、不礼貌的事情。

  2、学习正确的打喷嚏的方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餐巾纸、手帕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动物朋友,看看他们是谁?请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过渡:小狗、河马,还有大象说,小朋友们你们真有礼貌。

  二、分段引出,理解儿歌。

  (一)小狗打喷嚏。

  1、小狗在干什么?它的朋友可能会是谁呢?

  2、可是小狗鼻子痒痒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追问:小狗是怎么打喷嚏的?小鸭、小鸡怎么啦?为什么被吓跑了?)

  小结:小狗打喷嚏,对着朋友“阿——嚏”,小鸡、小鸭吓跑,因为喷嚏里有口水,很脏……。

  (二)河马打喷嚏。

  1、河马生活在哪里?它的朋友可能会是谁呢?

  2、可是河马鼻子痒痒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追问:河马是怎么打喷嚏的?乌龟、小鱼为什么被吓跑了?)

  小结:河马打喷嚏,张大了嘴巴“阿——嚏”,乌龟、小鱼吓跑,因为喷嚏的声音很响,没有礼貌……

  (三)大象打喷嚏。

  1、大象的朋友可能会是谁呢?为什么?

  2、大象的鼻子也痒痒的,它是怎么打喷嚏的?山羊、小马为啥被吓跑?

  小结:大象打喷嚏,伸长鼻子“阿——-嚏”,山羊、小马被吓跑,因为喷嚏里有细菌,很不卫生……

  (四)宝宝打喷嚏。

  1、宝宝的鼻子也痒痒的`,宝宝应该怎样打喷嚏?(引导捂鼻和嘴、轻声)

  2、宝宝为啥要捂住鼻和嘴呢?

  小结:宝宝打喷嚏,捂住鼻和嘴“阿——-嚏”,声音轻轻,大家夸。

  (五)完整听赏儿歌。

  刚才老师把小动物和宝宝打喷嚏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打喷嚏》。

  小结与过渡:我们要学儿歌中的谁?是呀宝宝打喷嚏,捂住鼻和嘴“阿——-嚏”,声音轻轻,朋友夸。朋友会夸我们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讲卫生、有礼貌的好宝宝吧!

  三、操作运用,掌握方法。

  请幼儿取手帕或餐巾纸,边听儿歌(最后一句),边学做捂鼻的动作。教师观察与纠正捂鼻姿势。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一样很有用的本领,以后碰到要打喷嚏的时候要学着使用哦!

  附儿歌:打喷嚏

  小狗打喷嚏,对准朋友“阿——嚏”,小鸡、小鸭吓跑了。

  河马打喷嚏,张大嘴巴“阿——嚏”,乌龟、小鱼吓跑了。

  大象打喷嚏,伸长鼻子“阿——嚏”,山羊、小马吓跑了。

  宝宝打喷嚏,捂住鼻和嘴“阿——嚏”,声音轻轻,大家夸。

中班教案 篇2

  题目:

  《我长大了》

  设计意图:

  《我长大了》选自《西安教育出版社》中班的一篇课文。通过这节课的教育使幼儿能够借助图画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自己的身体、外貌、生活、学习、能力等等都在发生变化。通过观察自己的变化感知每个人每个时期都会有一定的特点,使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讲述,达到“我能说、我想说、我要说。”的目的。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己的情感,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教学准备:

  婴儿挂图、婴儿期使用的'小物件、小用品,幼儿期使用的物件,用品,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图片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发现自己长大了。

  2、从多方面讨论了解自己学会的新本领。 3,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在集体面前能够大胆表现自己的特长。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画面,大胆进行讲述的习惯。

  2、能围绕自己长大的话题用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3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发现自己的变化。

  1、出示婴儿图片,让幼儿感知刚出生的自己很小很小。 2、婴儿期的用品展览,感知自己很小很小。

  二、集体分享交流:

  1、出示幼儿期的图片、用品,比较过去与现在自己的变化。(身体上、外貌上、穿着上、吃饭的用具上) 2、说说长大后的自己学会了哪些新本领? 3、你长大了吗?你能做些什么? 4、出示挂图,大胆讲述图上的内容。

  三、讨论交流:

  将来小朋友长得像爸爸妈妈那么大的时候还会干什么?

  四、带幼儿观赏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的图片,感知自己每天都在长大,感知不同行业人们的不同的本领。增加对各行业的敬佩之情。

  五、扩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将来自己会做和想做的是表现出来。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能够从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由于使用了孩子所熟悉的东西,所以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能大胆发言,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课堂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教师的应变能力有些差,没有积极引导孩子,所以有些拖堂,影响了教学效果。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前期活动中,幼儿收集了很多的盒子,摆在了班里,占了很大的地方,晓峰油门觉得又乱又不美观还占地方,所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本节《好玩的盒子》。 让孩子通过有趣的游戏,愉快的发现、学习、挑战;发展幼儿有关盒子的认知经验、分析能力以及整理物品的.生活技巧。

  目标

  1.初步感知盒子的空间利用与物品摆放之间的关系。

  2.能利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认识各种大小不同的盒子。

  3.体验动手操作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盒子的空间利用与物品摆放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分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大小的盒子若干;网球、豆子、水瓶、鞋子(不同大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回忆已有经验猜盒子“里边”有什么?

  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东西在哪里?(在盒子里 面)

  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就说出来留在盒子里面了,那你们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我们打开来看一看好不好?(那你们来猜一猜盒子里面是什么?那我们看一看)

  打开盒子是需要秘密口令的“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拿出网球)(大盒子里面是什么?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大盒子里面是网球)

  2.引导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

  原来是个网球啊,那为什么网球能够放在这个盒子里面呢?

  (因为网球小,盒子大)

  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与小结盒子比网球大,才能装下。

  (二)活动展开

  1.幼儿初次探究----盒子大小与物品形状之间的关系

  ①幼儿自由动手操作

  拿出瓶子,鞋子和豆子;不同的盒子

  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小朋友们你们试一试这些要放在什么样的盒子里?

  ②集体交流总结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的表达

  你把东西分别装在了什么盒子里?你有什么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与盒子的关系

  总结小物品能放在大盒子里;物品的形状大小决定盒子的形状大小。(操作材料一定 要充足)

  2.幼儿再次操作探究-----发现空间利用与物品摆放之间的关系

  教师那最近我们班小朋友特别环保,收集了很多废旧盒子,可是都堆在了美工区, 你们觉得堆在这里怎么样?

  很乱是不是,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收整齐吗?怎么才能占地小呢?

  3.幼儿分组动手整理盒子,

  4.教师巡回指导,肯定个别幼儿想法,及时鼓励支持

  “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么多盒子,怎么才能收整齐,而且不占地方呢。”

  (三)活动结束

  1.分享交流

  请 1-2 名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四)活动延伸

  运用盒子进行创意建构并探索新的玩法。

  活动总结

  本活动的目标基本完成,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的。在活动中没有采取“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动脑思索、自己讲述、自己玩、自己动手操作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玩得高兴、学得轻

  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拣菜、洗菜、切菜等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意识。

  2、增强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把需要加工的菜分成三份,分给中班三个班级备用。

  2、预备好水果刀、剪刀、脸盆、菜篮若干。

  3、教师和班级家委会成员协商分工作好活动前的预备工作。

  活动过程:

  一、引起爱好

  1、让幼儿参观各组摆放的蔬菜和水果,巩固熟悉菜名。

  2、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学做小厨师来拣菜、洗菜、切菜。

  二、组织讨论

  1、讨论如何进行拣菜、洗菜、切菜呢?

  2、幼儿商量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

  三、能干的'小厨师

  1、幼儿自主进行拣菜、洗菜、切菜的活动。

  2、教师和家长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

  3、指导和鼓励个别幼儿拣菜、洗菜、切菜,使他们增强信心积极参与活动。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菜送去食堂,让食堂的叔叔阿姨烧熟。

  2、幼儿和老师及家长一起清理、打扫活动室。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几种图示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图示找房子。

  2、喜欢参加游戏,体验动脑筋的乐趣。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标有三种几何图形的房子、动物胸饰若干。

  2、图示若干。

  活动过程:

  第一次找房子:自主找房子

  1、动物宝宝们,快来草地上玩咯!哇森林里造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数一数一共有几幢?这六幢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原来房子上的图形不一样,有的是三角形的房子,有的是圆形的房子,还有的是正方形的房子。

  2、和你旁边的朋友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形状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图形的房子)去你喜欢的房子里住一住!

  3、和你旁边的动物朋友打个招呼呀!数一数,你的房子里住了几只动物宝宝?

  4、你们住的是什么形状的房子?每幢房子里都住了不同的动物,可真热闹呀!

  5、新房子里舒服吗?大家享受一下、睡一觉!(鸡啼)天亮咯,动物们起床咯。让我们活动活动身体吧!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跳舞。

  第二次找房子:圆形的房子里住两只动物;三角形的房子住三只动物;正方形的房子里住四只动物

  1、牛牛老师想请你们换换不同的朋友、住住不同的房子。看看我手里的图示?想想这次应该怎么住?想好了吗?想好的动物宝宝告诉大家。

  2、都听懂了吗?那赶快去住住新房吧!

  3、看看你住的是什么形状的房子?数一数你的房子住了几位动物朋友?和图示上的数字一样吗?

  4、你们找的真对,本领真大。我们用儿歌来夸夸自己吧!儿歌念的真棒!

  第三次找房子:小兔住在圆形房子里;小乌龟住在三角形房子里;小鸭子住在正方形的房子里1、动物宝宝们,我们又要住新房了,快过来看看。这次应该怎么住?看懂了吗?(幼儿介绍)2、你们听懂了吗?赶快去找一找自己的房子。

  3、圆形的房子里应该住谁?三角形的房子里应该住谁?正方形的'房子里应该住谁?检查一下都住对了吗?

  4、你们真厉害,全都找对了,来,夸夸自己:我真棒!让我们在新房里字做个甜甜的美梦吧!

  第四次找房子:圆形房子里住三只兔子;三角形房子里住三只乌龟;正方形房子里住三只鸭子1、(鸡啼)天亮了,起床咯。睡的好吗?听好咯,牛牛老师叫的动物宝宝请你来草地上玩。小白兔,真可爱,蹦蹦跳跳跳出来!

  小乌龟,慢吞吞,背着壳儿慢慢爬。

  扁扁嘴巴大脚丫,小鸭出来嘎嘎嘎。

  3、动物宝宝的小眼睛送给我,看一看这张图示,这次该怎么住,看懂了吗?看懂了大家试着去住一住,。

  4、相互检查一下都对了吗?

  5、你们找的又快又准确。现在让我们我们玩个动物宝宝蹲一蹲的游戏,准备好了吗?

  第五次找房子:圆形房子里住两只兔子一只乌龟;三角形房子里住两只乌龟一只鸭子,正方形房子里住两只鸭子一只兔子

  1、你们游戏玩的真好,快到草地上来看看新的图示。你们看懂了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有补充的吗?你们同意吗?

  2、原来圆形房子里住两只兔子一只乌龟;三角形房子里住两只乌龟一只鸭子,正方形房子里住两只鸭子一只兔子,你们都看懂了呢!想想这次你应该和谁一起住?出发去住房子吧。

  3、相互检查一下,你的房子里住了哪些朋友?和图示一样吗?都住对了吗?其他房子里的动物宝宝住对了吗?

  4、你们真棒,都住上了新房子、交到了新朋友。

  第六次找房子:圆形房子住一只兔子两只乌龟三只鸭子;三角形房子住一直乌龟两只鸭子三只兔子;正方形房子里住一直鸭子两只兔子三只乌龟

  1、牛牛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示,好像有点难哦。大家快过来看看,看谁能看的懂。

  2、和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究竟该怎么住?看懂的朋友来说一说。大家都看懂了吗?

  3、想想这次你该到哪个形状的房子里,和哪些动物朋友一起住。这次的图示好像有点难,你们有信心住对吗?那就请你们去试一试吧!

  4、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房子里应该住哪些动物朋友?

  5、检查一下都住对了吗?动物宝宝们可真爱动脑筋。

  6、游戏玩的开心吗?那让我们去找更多的朋友住住新房子吧!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巧用手劲的能力。

  2、培养幼儿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体会民间游戏的无限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沙包、一双筷子、独木桥、篮筐。

  活动过程:

  1、教师:“你们以前玩过哪些民间游戏,请你们自由玩一下。”幼儿四散在场地上自由组合玩各种民间游戏,教师个别指导。

  2、集中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玩了哪些民间游戏,再示范。

  例如:炒黄豆、拉大锯、捉蜻蜓、石头剪刀布、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切西瓜、城门城门几丈高等等。

  3、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好朋友和你们做游戏,看看是谁啊?幼儿人手一个沙包,一一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

  4、教师教授新的民间游戏“夹粽子”。

  用沙包当粽子,筷子夹沙包就是夹粽子,先让幼儿自己练习把沙包夹进筐内,再把沙包夹出。

  教师让幼儿夹住沙包在软质地毯上来回走两次,再听教师口令用跑的形式增加难度,让幼儿学会思考:“为什么沙包会掉下来?”

  总结出经验:要用点力吧筷子夹紧一点那沙包就不会掉了。

  5、运沙包回家

  教师交代要求:夹好粽子,跑着来到小桥,再过小桥,然后跑到小筐那,送它回家,跑回队伍,接力后面的小朋友,中途中如果粽子掉下应立刻夹起来,哪组先送完为胜。

  先让幼儿试练习一次,再让他们进行比赛。

  6、教师:“沙包都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沙包进行一物多玩,在玩的基础上我新教授了幼儿一个新的民间游戏“夹粽子”,让幼儿学习用筷子夹沙包(把沙包当作是粽子),让幼儿学习如何巧用手劲的能力,能让幼儿学会带着问题去游戏,知道只有筷子夹紧了沙包才不会掉下了。在设置游戏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到游戏高潮的问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时空手过障碍,到最后看哪组幼儿抢夹到的沙包多为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9-02

(精选)中班教案09-15

[精选]中班教案08-25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