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通用)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 巩固双脚连续跳的动作,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 幼儿能够积极快乐的参与小兔搬家的游戏。
二、活动准备
布袋、幼儿有双脚连续跳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 队列练习
1. 原地踏步练习
2. 口令练习
(二) 热身运动:游戏“狼来了”
1. 兔宝宝们,今天兔妈妈给你们拿来一件礼物——魔毯。魔毯可神气了,只要我们站在魔毯上,大灰狼就不能伤害我们啦。
2. 天气这么好,我们出去散散步吧。小兔子跟着兔妈妈轻轻的`跳出去散步。
3. 大灰狼来啦,快跳回魔毯躲起来。
4. 大灰狼走了,我们又可以出来散步了。
(三) 游戏“小兔搬家”
1. 大灰狼真是讨厌,经常来偷袭我们,怎么办呢?
2. 讨论怎么样把魔毯搬走?
3. 那里有一块红色的草地,很安全,我们一起带着魔毯搬到那里去吧?
4. 哎呀,这里还不够安全,被大灰狼发现了,乘它来之前,我们再搬到安全隐蔽一点的地方去。
(四) 放松运动
1. 搬家好辛苦啊,我们在魔毯上休息一下吧。
2. 敲敲腿,巧巧手臂,找个好朋友相互揉揉肩膀,捶捶背。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感受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美。
2、培养幼儿大胆借行进行联想,并巧妙运用树叶的组合,拼摆出不同的形象。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树叶的采集
难点:孩子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及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树叶若干
2、 白纸每人一张
3、 作品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观察树叶
1、带领幼儿观察收集来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
2、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片树叶像什么?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勇敢的说出来。
3、 展示作品图片请幼儿欣赏:一起来看一看树叶组合在一起拼成什么图案,请幼儿说一说时用什么树叶拼出来的,拼成了什么图案。
二、树叶拼贴
1、鼓励幼儿说一说他想拼出什么图案
2、 给幼儿提供不同的树叶,引导幼儿大胆的进行拼摆
三、作品欣赏
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请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相互学习
教学反思
1、对幼儿想象能力的保护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2、对自然环境的接触和了解
3、整节课的课堂气氛不好,没有很好的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平时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缺乏培养,以及自己不能很好带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这几点应加以重视。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在找找、猜猜、说说的基础上,表现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动态,体会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
师:我们跟着音乐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请你去找找你的好朋友。(播放《找朋友》音乐)
师:哇!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并和好朋友一起做了一个漂亮的动作。
(二)猜一猜。
1、(ppt1)师:沈老师这里也有一对好朋友,她和她的好朋友最喜欢做一件事情,看看是什么事情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了?
2、关键提问:她们的手在干嘛?脚在干嘛?她们的心情怎么样?
3、出示人偶:摆出她们的动态。
4、小结:哇,这两个好朋友的动作真是太美了,这么好看的动作让他们的`心情也跟着欢乐起来。能跟好朋友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很快乐!
(三)说一说。
师:你们都有好朋友,那想想平时你和你的好朋友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师:你们有的喜欢拍皮球、有的喜欢跳舞,还有的喜欢唱歌,哇,原来和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呀!
师:如果现在我有一部相机,我真想留下你们开心的瞬间。要不把你们开心的瞬间留在画纸上,好吗?
(四)画一画。
能表现两个好朋友不同的动态。
要求:
1、大胆构图,画面丰富。
2、大胆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提醒发型、眼睛的特征。
3、能通过四肢变化表现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动态。
(五)赏一赏。
幼儿作品互赏:你和好朋友在干什么?
中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每年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飞来飞去忙着筑窝、捉虫,乳燕叽叽喳喳叫着吃虫、学飞……中班幼儿对小动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和好奇心。本次活动通过寻找观察等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同时,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人与动物和睦相处之上,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深人,激发幼儿爱护小燕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知道燕子是益鸟。
2、能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讲述观察到的小燕子的样子和特点。
3、知道燕子是人类的朋友,要和燕子和睦相处。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在自己家周围找找燕子窝,观察燕子的活动。
2、“幼儿学习材料”—《春天你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4
活动建议:
1、组织谈话活动,播放课件,引发幼儿对小燕子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燕子的基本特征。
(1)组织谈话活动,调动幼儿对燕子的已有经验。
提问:你认识小燕子吗?你见过的小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小燕子喜欢住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大胆地与同伴交流。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说说小燕子的主要特征。提问:小燕子在干什么?它长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观察小燕子自由飞翔及停留在树枝上、屋檐上的姿态,学一学小燕子飞翔的动作,说一说小燕子的大概特征。
2、请幼儿观察图片听故事,了解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请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14页,按照头、身体、尾巴的顺序观察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小结:小燕子的.头上有眼睛和嘴巴,身体上有一对翅膀,身体的羽毛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小燕子捉虫的片段。提问:小燕子在吃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
小结:小燕子帮农民伯伯消灭害虫,是保护庄稼的益鸟。
(3)播放故事《燕子和老爷爷》,引导幼儿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提问:小燕子住在哪里?它为什么要南飞?春天小燕子回来了吗?
小结:燕子衔来树枝、泥和草在屋檐下筑窝。燕子妈妈会生蛋,孵出小燕子,每天捉害虫喂它们。秋天,天气渐渐转凉,燕子飞去温暖的南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
(4)组织幼儿交流、讨论,启发幼儿和小燕子和睦相处。
请幼儿互相讨论:老爷爷是怎样对待小燕子的?为什么每年小燕子都要在老爷爷家住下?如果小燕子每年来到我们的屋檐下筑巢,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感受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妙,树立保护小燕子的意识。
3、组织幼儿玩游戏“小燕子捉害虫”,进一步激发幼儿喜欢小燕子的情感。
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小燕子,随音乐做小燕子捉害虫的不同形态体验小燕子捉害虫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运用图片感受并理解音乐ABA曲式的歌。
2、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A段农夫耕作的快乐及B段花儿长大的喜悦,感受活动中角色扮演带来的快乐。
重点:感受活动中角色扮演带来的快乐及花儿长大的.喜悦。
难点:运用图片感受并理解音乐ABA曲式的歌。
活动准备
磁带音乐,白毛巾,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看PPT图示听音乐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
二、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表演
借用小椅子当作农民伯伯的花园,男女轮流扮演花儿及农夫。
三、看图示《花儿开了》
1、随音乐做动作,从种子—发芽——花蕾——花开,逐次做出优美的动作。理解花种子躺在泥土里发芽了,开花了。
2、再次倾听音乐,教师口述音乐场景做动作,幼儿跟学。有浇水的声音,铲除的声音……
3、引导发现前后段是相同的节奏曲式,中间一段花开的音乐。
提问:你有没有听出来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四、角色表演
1、一位教师扮演农夫客串游戏,带领小农夫们去浇水,看花。
2、男女互换角色进行游戏,直至农夫把花儿带回家。
总体分析:
1、教师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使幼儿走入了角色表演当中,沉浸在农夫耕作的欢乐的氛围中。
2、教师的肢体动作形象、生动、优美。
3、音乐欣赏时,我觉得幼儿发挥自己想象的较少,可适当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加入幼儿自己的动作。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节很成功的音乐课,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值得我们新老师的学习借鉴。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经典)12-22
(经典)中班教案09-02
中班教案(精选)10-1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的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