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08 18:20:0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集合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

  1、 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2、 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3、 可粘贴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4.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讲述。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树真好》PPT课件。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请幼儿看课件《树林》,并用谈话引出主题,导入活动。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大家都喜欢在树林里,说明我们的树朋友(教师竖起大拇指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说出“真好”)。

  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句子讲述看到的内容。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树真好》的'散文诗,听听这首散文诗里都说了些什么?

  三、再次欣赏散文诗,提问理解内容。

  1、谁说树真好?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

  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教师配以课件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

  结合PPT课件(根据幼儿意愿出示),提问:

  你听清了吗?先想说谁(哪张图)?

  l 鸟为什么说树真好?(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引导幼儿学说第一句,先夸树真好,然后再说为什么说树真好 讲出来。

  l 我们全家为什么说树真好?

  l 小猫为什么说树真好?

  l 我和布娃娃呢?

  3、学习完整朗读散文诗。

  树真好,它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那么美好,让我们也一起来夸一夸。(引导幼儿看图有顺序地说。)

  4、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

  树真好,我们要用赞美的语气来夸夸树,赞美的语气是怎么样的?(要从心里说出来,脸上笑眯眯的,心里美滋滋的)

  四、联想、仿编散文诗。

  1、发散思维,讲述自己的想象。

  还有谁也会喜欢树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请幼儿模仿“树真好……”的表达方式来表达。

  2、幼儿自由仿编、相互交流。

  五、延伸活动:

  树真好,现在我们就和我们的树朋友一起去亲近一下吧。

  采用课件欣赏和开放式的提问,让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然后引导到“树真好”的主题。

  欣赏散文诗,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分解散文诗的内容,从简单的人物入手,帮助幼儿学习分析、归纳这篇散文诗的几个要点(地点、人物、事件。)

  再次欣赏散文诗,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倾听。

  重点学习第一句,让他们说说鸟妈妈和小鸟怎么夸树的,为什么喜欢树,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然后让幼儿完整学说这样的句式,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学习用赞美的语气来夸树,表达自己对树的热爱之情。

  把主动性交给孩子,用问题“树真好,还有那些人和动物也会喜欢树呢?”把孩子们引入大胆创编的境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附中班散文诗: 树真好

  树真好。鸟妈妈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大狗和小猫玩捉迷藏,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急得大狗“汪汪”直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手工:小裁缝

  中班手工:小裁缝

  教学目标:

  ·了解裁缝工人制作服装的过程,体会她们的辛勤劳动。

  ·学会折纸和裁剪的方式学做“小衣服”。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有过折纸经验。

  (材料准备) 服装杂志画面,纸制服装数件,演示步骤图。

  重点和难点:学会折纸和裁剪的方式学做“小衣服”。v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 欣赏各种服装杂志的画面。讨论:这些服装适合谁穿着?什么季节穿着?

  2、 欣赏裁缝工人做服装的过程

  ——量:测量人体的伸长、臂长、要为、脖子、袖口等部分的尺寸)

  ——裁:按照服装样式在布料上裁剪

  ——缝纫:将各部分分别连在一起缝起来

  ——钉:纽扣、花边

  二、观察教师演示纸质衣服的基本方法

  1、判别演示步骤图的意思,共同将步骤图依次排序。

  2、讨论:还能添加些什么使服装变得更好看?如:使用同伴剪下的.小纸片,合理利用,装饰自己的作品,或剪下其中一块色纸上的纸片,共同尝试拼接,做成一件娃娃衣。

  三、模仿创造

  从基本制作方法开始,在完成基本制作方法以后,发挥想象按需要逐渐添加装饰。

  四、展示交流

  展示各自的作品

  五、延伸活动

  玩一玩开服装店的游戏,看看谁做的衣服最受欢迎。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枯树不会发芽,惹人讨厌;绽放嫩芽、叶子的绿树,生机勃勃,人人喜爱。故事运用树木的这一现象以及人们对树的心理感受,揭示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拥有积极情感的重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情境,知道树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让人喜爱的绿树。

  2、感受故事中的社会性意蕴,知道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活动准备:

  对比性图片2张;故事插图一套;录音机、磁带。

  活 动 流 程

  一、对比讲述。

  出示两幅对比性图片,提问:

  1、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哪棵树?为什么?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提问:

  1、去年,小鸟为什么在树上垒窝?

  2、老奶奶为什么在树阴下卖冰棍?

  3、风筝的线为什么会缠在树上?

  (引导幼儿认识绿树的可爱。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按家;树阴下凉快,老奶奶在树阴下卖冰棍。)

  (二)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

  1、小树不高兴发芽的时候,小鸟住到什么地方去了?

  2、老奶奶还到树下去卖冰棍吗?

  3、风筝还喜欢住在这儿吗?

  (三)讲述故事第三部分,提问:

  1、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挖掉不高兴发芽的`树呢?

  2、不高兴发扬的树听了环卫工人的话怎么样了呢?

  3、这可怎么办呢?你能帮小树想想办法吗?(幼儿自由想象,帮小树想办法)

  (四)讲述故事第四部分,提问:

  1、不高兴发芽的树最后发芽了吗?

  2、环卫工人为什么搔搔头皮走了。

  三、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

  1、人们为什么不喜欢不发芽的树呢?为什么喜欢发芽的树呢?(树不发芽,就没有叶子,没有树阴,大家就不喜欢。)

  2、小树不发芽能不能长出叶子呢?(不能)

  四、欣赏故事录音一遍。

  1、如果你是小树,你愿意做发芽的树还是做不发芽的树?

  2、教师小结:小树每年春天都会发芽,慢慢地长成大大的树叶,夏天来到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在大大的树叶形成的树阴下乘凉,很高兴。人们看到了漂亮的树、有用的树,就会很爱惜他;没有用的树立在道路的边上,人就会感觉到很难看。不喜欢发芽的树在听到环卫工人的话之后,感觉到很害怕,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发芽了。发芽了,就会长叶子了,他就又变成了一棵有用的树。所以,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植物或其他的各种事物,都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

  五、经验迁移,知道要做个有用的人。

  设 计 意 图

  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事?

  通过比较,产生对发芽小树的喜爱。

  在分段讲述故事中,体会到小树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完整欣赏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懂得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在经验迁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

  活动准备

  1、课件—排序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复习按颜色排序。

  教师:我收到了图形王国发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探索形状排序的'规律。

  教师:在图片中除了有红、蓝颜色之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三角形、圆形等)

  三、游戏—我说你做,启发幼儿自己操作。

  教师:刚才的问题,小朋友都答对,我们再接着玩游戏吧!

  请你们根据我给的图形排队,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四、教师小结

  教师:今天你们通过游戏,学会了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给图形朋友排对,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们要谢谢图形朋友们,跟图形朋友再见!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丰富对蛋的认识经验,感受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体验蛋的不同表现情趣,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红袋鼠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

  请小朋友摸一摸会有什么宝贝?(把摸出来的蛋放在塑料杯里)(幼儿说的`都是鸡蛋)

  基础部分:

  1、做游戏,把这些但从大到小排一下

  2、这些蛋都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颜色 名字 形状

  3、知道了形状,知道了名字,一起看看它们的妈妈出示PPT(有蛋和与之对应的妈妈)

  4、(1)有没有比鹅蛋更大的蛋,鸵鸟蛋哪见过 出示鸵鸟蛋(让幼儿摸摸,敲敲,看看)

  (2)有没有比鹌鹑蛋更小的蛋,蜂鸟蛋,英国博物馆像黄豆那么小

  5、蛋打开有什么东西(蛋清和蛋黄)

  6、哪些吃的里面有蛋?

  出示PPT

  结束部分:回去找找看有哪些东西有蛋

  还可以做艺术品(出示PPT)

  评课:这节课目标都达到了,幼儿的兴致也很高。老师以实物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从视觉、触觉等多方面了解蛋的种类。介绍了一些少见的蛋来拓广幼儿的知识面。老师的语言生动,富有亲和力,教态很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5-13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的教案07-18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9-02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10-13

中班教案【精选】01-21